释迦如来(佛)成道记注 释迦如来成道记 唐 太原王勃 撰 钱唐月轮山居慧悟大师赐紫道诚注 释迦者梵语也。华言能仁。即娑婆世界化佛之姓也。谨按长阿含经云。昔 有转轮王。姓甘蔗氏。听次妃之谮。摈四太子(即前面所说的往昔姓甘蔗氏转 轮王的四个儿子)至雪山北自立城居。以德归人。不数年间蔚为强国。父王悔 忆。遣使往诏。四子辞过不皈。父王乃三叹曰。我子释迦。因命氏焉。如来者 梵云多陀阿伽度。秦言如来。十号之一也。谓从如实道来成正觉也。成道者法 王启运之谓也。夫诸佛之道无得为得。非常道也。且释迦如来成道已来甚太久 远。非即今世以慈悲大誓化现身相接物利生。亦有始末。故云成道。 唐书。王勃。高宗朝博士。福时第三子也。与兄剧.勉俱有才名。时称为 王氏三珠树。勃少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海内。号为四杰。干封中沛王 闻其才名辟入府。时诸王尚斗鸡。勃戏为檄英王鸡文。高宗怒曰此即交构之渐 (交构:勾结,指结党营私。渐:苗头、开始)。乃黜虢(罢黜王勃为號州参 军)州参军。有滕王阁记.释迦画像记.维摩画像碑并盛行于世。 观夫释迦如来之垂迹也。 观夫者。发语之端绪也。释迦如来见上注。垂迹者。祐法师(指僧祐法 师,南朝齐梁时期高僧,《出三藏记集》(即已翻译成汉语的佛经日录)作 者。下文出自其《释迦谱·卷一》)云。盖闻菩提之为极也。神妙寂通。圆智湛 照。道绝形识之封。理毕生灭之境。岂实诞于王官。宁真谢于固林哉。但悯群 萌长寝。同归大觉缘来斯化。感至必应。若应而不生。谁与悟俗。化而无名。 何以导世。是以标号释迦。擅种刹利(佛陀出身刹帝利种姓,擅:独特超群, 此句意为:佛陀在刹帝利种姓中独占尊荣,最为第一)。体域中之尊。冠人天 之秀。然后脱履储宫(弃王位如脱履,脱履:脱鞋,弃置或逃离之意。储宫: 太子所居的宫室,借指太子。)。真观道树(真观:谛观,此指觉悟成佛。道 树:这里指菩提树。这句话是:在菩提树下觉悟成佛)。舍金轮而驭大千。明 玉毫而制法界。此其所以垂迹也
释迦如来(佛)成道记注 释迦如来成道记 唐 太原 王勃 撰 钱唐月轮山居慧悟大师赐紫道诚 注 释迦者梵语也。华言能仁。即娑婆世界化佛之姓也。谨按长阿含经云。昔 有转轮王。姓甘蔗氏。听次妃之谮。摈四太子(即前面所说的往昔姓甘蔗氏转 轮王的四个儿子)至雪山北自立城居。以德归人。不数年间蔚为强国。父王悔 忆。遣使往诏。四子辞过不皈。父王乃三叹曰。我子释迦。因命氏焉。如来者 梵云多陀阿伽度。秦言如来。十号之一也。谓从如实道来成正觉也。成道者法 王启运之谓也。夫诸佛之道无得为得。非常道也。且释迦如来成道已来甚太久 远。非即今世以慈悲大誓化现身相接物利生。亦有始末。故云成道。 唐书。王勃。高宗朝博士。福时第三子也。与兄剧.勉俱有才名。时称为 王氏三珠树。勃少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海内。号为四杰。干封中沛王 闻其才名辟入府。时诸王尚斗鸡。勃戏为檄英王鸡文。高宗怒曰此即交构之渐 (交构:勾结,指结党营私。渐:苗头、开始)。乃黜虢(罢黜王勃为虢州参 军)州参军。有滕王阁记.释迦画像记.维摩画像碑并盛行于世。 观夫释迦如来之垂迹也。 观夫者。发语之端绪也。释迦如来见上注。垂迹者。祐法师(指僧祐法 师,南朝齐梁时期高僧,《出三藏记集》(即已翻译成汉语的佛经目录)作 者。下文出自其《释迦谱·卷一》)云。盖闻菩提之为极也。神妙寂通。圆智湛 照。道绝形识之封。理毕生灭之境。岂实诞于王官。宁真谢于固林哉。但悯群 萌长寝。同归大觉缘来斯化。感至必应。若应而不生。谁与悟俗。化而无名。 何以导世。是以标号释迦。擅种刹利(佛陀出身刹帝利种姓,擅:独特超群, 此句意为:佛陀在刹帝利种姓中独占尊荣,最为第一)。体域中之尊。冠人天 之秀。然后脱履储宫(弃王位如脱履,脱履:脱鞋,弃置或逃离之意。储宫: 太子所居的宫室,借指太子。)。真观道树(真观:谛观,此指觉悟成佛。道 树:这里指菩提树。这句话是:在菩提树下觉悟成佛)。舍金轮而驭大千。明 玉毫而制法界。此其所以垂迹也
净法界身本无出没, 将纪化迹始末。乃先谈法身。夫法身者。即化身之本体。清净法界也。强 名颇多。此不备叙。秦僧肇云。如来者。法界为体。形无不在。量出规矩之 外。道超言议之表。凝然湛寂。非色非相。不生不灭。无来无去。故云本无出 没。 大悲愿力示现受生。 此句明有出没也。言大悲者。佛四等心之一(请问这个四等心指的是什 么?答:四等心也称四无量心:慈、悲、喜、舍)。是佛道之根本。以拔苦 (悲能拔苦,救拔众生的痛苦)为用。用在佛果。故称大也。愿者。即大誓 也。力者。十力也。此十波罗密。随举其二。夫诸佛有大悲故不住涅槃。有大 智故不住生死。有大愿故所以涉苦弥勤。从真入假方便有身。故云示现受生。 泊兜率陀天(泊:从、自。从兜率天下降来到世 间), 梵云率兜陀。或云睹史多。华言知足。即欲界第四天也。涅槃经(《大般 涅槃经》)云。此天欲界最胜。故补处菩萨皆示生此天。为教化众生故。 为护明菩萨。 护明即释迦佛因地。于此贤劫过去人寿二万岁时。值迦叶波佛。最后受当 来成佛记时名也。及生兜率亦用此名。若今之慈氏也。菩萨。梵语具足云菩提 萨埵。此云觉有情。从行立称。今略云菩萨。 降迦毗罗国, 梵云迦毗罗苏都。华言妙德城。即中天竺也。 号一切义成。 梵云萨婆颇他悉陀。华言一切义成。即释迦佛最初小字也。或讹略云悉 达。瑞应经云。菩萨王宫生时。国中释种同日生五百男子。厩中象马各生五百
净法界身本无出没, 将纪化迹始末。乃先谈法身。夫法身者。即化身之本体。清净法界也。强 名颇多。此不备叙。秦僧肇云。如来者。法界为体。形无不在。量出规矩之 外。道超言议之表。凝然湛寂。非色非相。不生不灭。无来无去。故云本无出 没。大悲愿力示现受生。 此句明有出没也。言大悲者。佛四等心之一(请问这个四等心指的是什 么?答:四等心也称四无量心:慈、悲、喜、舍)。是佛道之根本。以㧞苦 (悲能拔苦,救拔众生的痛苦)为用。用在佛果。故称大也。愿者。即大誓 也。力者。十力也。此十波罗密。随举其二。夫诸佛有大悲故不住涅槃。有大 智故不住生死。有大愿故所以涉苦弥勤。从真入假方便有身。故云示现受生。 洎兜率陀天(洎:从、自。从兜率天下降来到世 间), 梵云率兜陀。或云睹史多。华言知足。即欲界第四天也。涅槃经(《大般 涅槃经》)云。此天欲界最胜。故补处菩萨皆示生此天。为教化众生故。 为护明菩萨。 护明即释迦佛因地。于此贤劫过去人寿二万岁时。值迦叶波佛。最后受当 来成佛记时名也。及生兜率亦用此名。若今之慈氏也。菩萨。梵语具足云菩提 萨埵。此云觉有情。从行立称。今略云菩萨。 降迦毗罗国, 梵云迦毗罗苏都。华言妙德城。即中天竺也。 号一切义成。 梵云萨婆颇他悉陀。华言一切义成。即释迦佛最初小字也。或讹略云悉 达。瑞应经云。菩萨王宫生时。国中释种同日生五百男子。厩中象马各生五百
驹子。宫中五百伏藏现海中。五百商人采宝归。各献珍琛。父王见其瑞事。故 立此名。摄大乘论云。立名有五因(确立名字有五种理因)。谓因生类。因 相。因假。因轻贱。因敬重。太子立名因相也。谓生时有多瑞相故。 金团天子选其家, 本行经云。护明谓天人金团日(护明菩萨对天(神)金团说。护明:前面 己经解释,就是释迦牟尼从欲界第四天兜率天降生于此世前的身份,为护明菩 萨)。往昔补处菩萨托生之家。须具六十种功德。三代清净。汝下阎浮为我观 察(你下临阎浮提(人类居住的南瞻部洲,此指古印度)为我观察因缘合适于 托身降生的人家)。金团曰。迦毗罗城王名净饭。夫人名摩耶。于诸世间具足 功德清净。有大名称。堪生彼家。护明曰。善哉。我定生彼。 自(错别字,当为“白”)净饭王(净饭王为佛陀之父王,也译 为白净王、真净王)为其父。 梵云首图驮那。此云净饭。本行经云。谓财德纯备故。 玉象乘日, 夫释迦如来示生此土始终。有其八相。一兜率来仪相。二岚毗尼园降生 相。三四门游观相。四逾城出家相。五雪山示修道相。六菩提树下降魔成道 相。七鹿野苑转法轮相。八娑罗林下般涅槃相。此初相也。普曜经云。菩萨当 行白象形入胎。何以故。三兽渡河。象穷底故(出自《优婆塞戒经·三种菩提 品》,象、马、兔过河,只有大象能脚踏实地、稳妥确当过河而不至于被水流 冲走或淹死。这里比喻唯有大乘佛法真能度众生道涅槃彼岸。三兽渡河常常比 喻佛家三乘:三乘:即‘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声闻乘又名小乘,缘觉 乘又名中乘、菩萨乘又名大乘) 示来于大术胎中: 梵语摩诃摩耶。华言大术。即佛母也。是天臂城中善觉长者第八女也。相 师占曰。此女当生转轮圣王。时净饭王闻。乃娶为妃。本行经云。摩耶夫人梦 白象日轮右胁而入。具以白王。召相师问之。曰女人此梦必生转轮圣王矣。尝 试论之。经不云。菩萨九十一劫不堕恶道。如何最后生中有身为白象耶。然婆
驹子。宫中五百伏藏现海中。五百商人采宝归。各献珍琛。父王见其瑞事。故 立此名。摄大乘论云。立名有五因(确立名字有五种理因)。谓因生类。因 相。因假。因轻贱。因敬重。太子立名因相也。谓生时有多瑞相故。 金团天子选其家, 本行经云。护明谓天人金团曰(护明菩萨对天(神)金团说。护明:前面 已经解释,就是释迦牟尼从欲界第四天兜率天降生于此世前的身份,为护明菩 萨)。往昔补处菩萨托生之家。须具六十种功德。三代清净。汝下阎浮为我观 察(你下临阎浮提(人类居住的南瞻部洲,此指古印度)为我观察因缘合适于 托身降生的人家)。金团曰。迦毗罗城王名净饭。夫人名摩耶。于诸世间具足 功德清净。有大名称。堪生彼家。护明曰。善哉。我定生彼。 自(错别字,当为“白”)净饭王(净饭王为佛陀之父王,也译 为白净王、真净王)为其父。 梵云首图驮那。此云净饭。本行经云。谓财德纯备故。 玉象乘日, 夫释迦如来示生此土始终。有其八相。一兜率来仪相。二岚毗尼园降生 相。三四门游观相。四逾城出家相。五雪山示修道相。六菩提树下降魔成道 相。七鹿野苑转法轮相。八娑罗林下般涅槃相。此初相也。普曜经云。菩萨当 行白象形入胎。何以故。三兽渡河。象穷底故(出自《优婆塞戒经·三种菩提 品》,象、马、兔过河,只有大象能脚踏实地、稳妥确当过河而不至于被水流 冲走或淹死。这里比喻唯有大乘佛法真能度众生道涅槃彼岸。三兽渡河常常比 喻佛家三乘:三乘:即‘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 ,声闻乘又名小乘,缘觉 乘又名中乘 、菩萨乘又名大乘 ) 示来于大术胎中; 梵语摩诃摩耶。华言大术。即佛母也。是天臂城中善觉长者第八女也。相 师占曰。此女当生转轮圣王。时净饭王闻。乃娶为妃。本行经云。摩耶夫人梦 白象日轮右胁而入。具以白王。召相师问之。曰女人此梦必生转轮圣王矣。尝 试论之。经不云。菩萨九十一劫不堕恶道。如何最后生中有身为白象耶。然婆
娑论云。此非实事。以彼国尊日贵象。凡有此梦为大吉祥。欲令占者言之。故 示其相尔。问曰。最后生菩萨实受胎耶。答华严经云。为欲成就小心劣解众 生。不欲彼作念是自然化生。功德智慧不从修得。是故示现受胎。又云。菩萨 在母胎中。室楼珍殿一如天宫。行住坐卧不令母有苦患。日日三时十方诸佛入 来安慰说受生法门。十方同行菩萨及诸天人。皆入问讯听法。以此明证非实事 也。 金轮作王, 轮王有四。一铁轮王。治一天下。二铜轮王。治二天下。三银轮王。治三 天下。四金轮王。统治四天下。有七宝千子。七宝者。一金轮。二玉女。三 马。四象。五主藏神。六主兵臣。七如意珠。此七物圣王受位之日皆自空来。 由是凌虚周游四天。一切国土见金轮飞至皆自臣伏。本行经云。太子生已。善 相者云。具三十二相显著。必为转轮圣王。 创诞于无忧树下。 此第二岚毗尼园降生相也。瑞应经云。摩耶夫人胎月将满。思游此园。到 已即举右手攀无忧树枝。从右胁而生太子。天帝以天妙衣裹手承接。天人持金 秉伞盖。诸天龙神散香华鼓音乐。十方大地六种震动。有三十二种瑞应事。文 多不录。按今古论衡周书异记云。姬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岁四月八日。江河泉 井泛溢山川。宫殿震动。常星不现。有五色光贯大微宫。王问群臣。太史苏由 奏曰。西方有圣人生。却后千年教法来此。王令镌石埋于南郊志之。 八十种随形之妙好餐(错别字,应为“灿”)若芬 华, 婆娑论云。八十种好。在诸相间。随诸相转庄严佛身。言芬华者。具足梵 语芬陀利华(芬华,是简称,梵语全称(音译)为芬陀利华)。此云白莲华。 涅槃经云。如来之身。非胎所污。如芬陀利华。本性清净故。 三十二大士之相仪,皎如圆月。 涅槃经云。示现三十二相以自庄严。如十五日夜盛满之月。 四方而各行七步
娑论云。此非实事。以彼国尊日贵象。凡有此梦为大吉祥。欲令占者言之。故 示其相尔。问曰。最后生菩萨实受胎耶。答华严经云。为欲成就小心劣解众 生。不欲彼作念是自然化生。功德智慧不从修得。是故示现受胎。又云。菩萨 在母胎中。室楼珍殿一如天宫。行住坐卧不令母有苦患。日日三时十方诸佛入 来安慰说受生法门。十方同行菩萨及诸天人。皆入问讯听法。以此明证非实事 也。 金轮作王, 轮王有四。一铁轮王。治一天下。二铜轮王。治二天下。三银轮王。治三 天下。四金轮王。统治四天下。有七宝千子。七宝者。一金轮。二玉女。三 马。四象。五主藏神。六主兵臣。七如意珠。此七物圣王受位之日皆自空来。 由是凌虚周游四天。一切国土见金轮飞至皆自臣伏。本行经云。太子生已。善 相者云。具三十二相显著。必为转轮圣王。 创诞于无忧树下。 此第二岚毗尼园降生相也。瑞应经云。摩耶夫人胎月将满。思游此园。到 已即举右手攀无忧树枝。从右胁而生太子。天帝以天妙衣裹手承接。天人持金 秉伞盖。诸天龙神散香华鼓音乐。十方大地六种震动。有三十二种瑞应事。文 多不录。按今古论衡周书异记云。姬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岁四月八日。江河泉 井泛溢山川。宫殿震动。常星不现。有五色光贯大微宫。王问群臣。太史苏由 奏曰。西方有圣人生。却后千年教法来此。王令镌石埋于南郊志之。 八十种随形之妙好餐(错别字,应为“灿”)若芬 华, 婆娑论云。八十种好。在诸相间。随诸相转庄严佛身。言芬华者。具足梵 语芬陀利华(芬华,是简称,梵语全称(音译)为芬陀利华)。此云白莲华。 涅槃经云。如来之身。非胎所污。如芬陀利华。本性清净故。 三十二大士之相仪,皎如圆月。 涅槃经云。示现三十二相以自庄严。如十五日夜盛满之月。 四方而各行七步
瑞应经云。菩萨初生之时。无人扶持于。四方面各行七步。自然莲华承 足。华严经云。现于世间最无比故。金刚仙记云。如来示行有三种。一运神通 凌虚而行。二自然莲华承足。三行时足底离地四指。千辐轮相印地分明。 九水而共沐一身。 普曜经云。菩萨生时。九龙在空降微细雨。不冷不热。浴菩萨身。 现优县华(即县花开放花朵了,为难得稀有之瑞 兆), 优昙钵罗华。金轮王生。此华方现。以世间有名难见。故喻佛出世难值也 如是。本行集经云。阿私陀仙白大王曰。如优昙钵罗华。无量无边亿百千年时 一出现。佛亦如是。阿含经云。当观如来出世如优昙钵罗华。涅槃经云。佛如 优昙华值遇生。 作师子吼。 因果经云。太子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大师子吼云。天上天下惟我 独尊。夫世间师子百兽之长也。一吼有四事。一百兽闻则脑裂。二香象降伏。 三飞鸟堕落。四水族潜伏。今喻佛声盖取无畏之义也。亦有四事。一佛声说法 百法俱破。二天魔降伏。三外道邪见堕落。四一切烦恼伏断。法喻平等其若此 也。 言胎分之已尽,早证常身: 常身者。净法界法身也。法华经云。如来成佛已来甚大久远。若然者则胎 分已尽。不受后有。今何生耶。 为度(生)以还来,今垂化迹(为了度脱众生出离 生死苦海,再次来到这个娑婆世间受生为太子悉达多, 并未众生显示八相成道的一生)。 诸佛之心。大慈悲是也。以众生界无尽。故大悲亦无尽。所以为度众生出 现世间尔。问曰。佛既成道久远。具大自在。何不直便化生成佛。何用入胎诞
瑞应经云。菩萨初生之时。无人扶持于。四方面各行七步。自然莲华承 足。华严经云。现于世间最无比故。金刚仙记云。如来示行有三种。一运神通 凌虚而行。二自然莲华承足。三行时足底离地四指。千辐轮相印地分明。 九水而共沐一身。 普曜经云。菩萨生时。九龙在空降微细雨。不冷不热。浴菩萨身。 现优昙华(即昙花开放花朵了,为难得稀有之瑞 兆), 优昙钵罗华。金轮王生。此华方现。以世间有名难见。故喻佛出世难值也 如是。本行集经云。阿私陀仙白大王曰。如优昙钵罗华。无量无边亿百千年时 一出现。佛亦如是。阿含经云。当观如来出世如优昙钵罗华。涅槃经云。佛如 优昙华值遇生。 作师子吼。 因果经云。太子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大师子吼云。天上天下惟我 独尊。夫世间师子百兽之长也。一吼有四事。一百兽闻则脑裂。二香象降伏。 三飞鸟堕落。四水族潜伏。今喻佛声盖取无畏之义也。亦有四事。一佛声说法 百法俱破。二天魔降伏。三外道邪见堕落。四一切烦恼伏断。法喻平等其若此 也。 言胎分之已尽,早证常身; 常身者。净法界法身也。法华经云。如来成佛已来甚大久远。若然者则胎 分已尽。不受后有。今何生耶。 为度(生)以还来,今垂化迹(为了度脱众生出离 生死苦海,再次来到这个娑婆世间受生为太子悉达多, 并未众生显示八相成道的一生)。 诸佛之心。大慈悲是也。以众生界无尽。故大悲亦无尽。所以为度众生出 现世间尔。问曰。佛既成道久远。具大自在。何不直便化生成佛。何用入胎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