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期语文第一学月考试题 语文(-) 全卷分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A卷(共100分) 第卷(选择题共21分) 基础知识(1—4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脸颊(ja)匿笑(ni) 徘徊(huai) 霎时(sha) B、倔强( qiang)胆怯(qie)蜿蜒(wan) 诀别(que) C、模样(mo) 弧形(hu) 冀中平原(j) 截然不同(jie) D、绽开(zhan)感慨(gai) 小心翼翼(yi) 花团锦簇(c山) 、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我要把裤子换过来,她却满不再乎地说:“算了吧,反正我已经站了一个钟头,要是 再换过来,你还得站两个钟头……”。 B、他突然面向课堂,反手在背后的黑板上徒手画了个兰球大的圆。 C、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 D、这是我这辈子笑得最得意忘型、最舒畅、最厉害的一次。 3、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是干部还是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法律条文。 B、为了筹建广场,他呕心沥血,到处奔波 C、地震带来的毁灭是彻底的,整个城市的建筑物几尽荡然无存。 D、全班同学再也忍受不住了,大家弯腰,摇头,挤眉,弄眼,一齐哑然失笑。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每个中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有用人才。 B、通过老师的教育,我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C、崇州经济能否腾飞,关键在于有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 D、心理学家认为,给孩子讲故事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的水平。 二、阅读文言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题。(每小题3分共9分)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 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 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斤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1 七年级上期语文第一学月考试题 语 文(一) 全卷分 A 卷和 B 卷,A 卷满分 100 分,B 卷满分 50 分;考试时间 12O 分钟。 A 卷(共 100 分) 第 I 卷(选择题共 21 分) 一、基础知识(1——4 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脸颊.(jiá) 匿.笑(nì) 徘徊.(huái) 霎.时(shà) B、倔强.(qiàng) 胆怯.(qiè) 蜿.蜒(wān) 诀.别(qué) C、模.样(mó) 弧.形(hú) 冀.中平原(jì) 截.然不同(jié) D、绽.开(zhàn) 感慨.(gǎi) 小心翼.翼(yì) 花团锦簇. (cù) 2、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 A、我要把裤子换过来,她却满不再乎地说:“算了吧,反正我已经站了一个钟头,要是 再换过来,你还得站两个钟头……”。 B、他突然面向课堂,反手在背后的黑板上徒手画了个兰球大的圆。 C、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 D、这是我这辈子笑得最得意忘型、最舒畅、最厉害的一次。 3、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无论是干部还是群众,毫无例外 ....,都必须遵守法律条文。 B、为了筹建广场,他呕心沥血 ....,到处奔波。 C、地震带来的毁灭是彻底的,整个城市的建筑物几尽荡然无存 ....。 D、全班同学再也忍受不住了,大家弯腰,摇头,挤眉,弄眼,一齐哑然失笑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 A、每个中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有用人才。 B、通过老师的教育,我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C、崇州经济能否腾飞,关键在于有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 D、心理学家认为,给孩子讲故事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的水平。 二、阅读文言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5——7 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咏 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 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 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 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5.选出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内集:家庭聚会 B.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舍:放弃乃:于是 C.元方入门不顾 顾:顾忌 D.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差:差不多 6.选出下列加点的文言虚词中解释有误的一项() A.相委而去而:连词,表示顺承,相对于“然后”的意思。 B.下车引之之:他,指陈元方。 C.去后乃至 D.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因为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B.友人迟到在先,责骂陈太丘在后,可见友人是个既“无信”又“无礼”的人 C.“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 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 己的父亲 第Ⅱ卷(其他类型题,共82分) (共10分) 8.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1)白雪纷纷何所似? 翻译: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翻译: 补写出下列诗文的上句或下句。(任选2小题)(2分) (1) 志在千里 (2)绿树村边合
1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 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5.选出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内集:家庭聚会 B.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舍:放弃 乃:于是 C. 元方入门不顾.。 顾:顾忌 D.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差:差不多 6. 选出下列加点的文言虚词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相委而.去 而:连词,表示顺承,相对于“然后”的意思。 B.下车引之. 之:他,指陈元方。 C.去后乃.至 乃:才 D.未若柳絮因.风起 因:因为。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B.友人迟到在先,责骂陈太丘在后,可见友人是个既“无信”又“无礼”的人。 C.“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 。 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 自 己的父亲。 第Ⅱ卷(其他类型题,共 82 分) 三、(共 10 分) 8.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 分) (1)白雪纷纷何所似? 翻译: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翻译: 9. 补写出下列诗文的上句或下句。(任选 2 小题)(2 分) (1) ,志在千里。 (2)绿树村边合,
(3) 不亦君子乎? 思而不学则殆 10.请从《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夜雨寄北》两首诗中任选一首默写。(4 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0-14题(12分) 秋天的怀念 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 的攻璃砸碎;听着录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 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 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 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 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意思!”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 忍住哭,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②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 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 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的神色。“什 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 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 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 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丘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 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 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后,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竞是永远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
1 (3) ,不亦君子乎? (4) ,思而不学则殆。 10.请从《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夜雨寄北》两首诗中任选一首默写。(4 分) , 。 , 。 四.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10—14 题(12 分) 秋天的怀念 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 的攻璃砸碎;听着录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 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 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 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 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意思!”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 忍住哭,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②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 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③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 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的神色。“什 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 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 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 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丘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 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 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后,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
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红色的花热 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妺妺也懂。我俩在一垬儿, 要好好儿活 11.本文主要讲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2.文中第七段划线句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什么?(3分) 13.结合内容说说文中第三段中加点的动词“挡”为什么用得好。(3分) 五、作文。(60分) 14.请以“崭新的生活”为题,自选角度,写出对初中生活的点滴感受。要求:写你最 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不得少于500字 B卷(50分) 诗歌鉴赏(4分)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答题。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①,披襟②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注释]①细草摇头一指微风吹来,侬——第一人称代词,我。②披襟——敞开衣襟。 1、全诗写作者傍晚游玩的情景,在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2分) 2、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12分)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①,书未发②,威后问使者曰:“岁③亦无恙④耶?民亦无 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 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 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选自刘向《战国策?齐策》 【注释】①赵威后:赵惠王妻。②发:拆封。③岁:年成,收成。④无恙:平安无事
1 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 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 要好好儿活…… 11.本文主要讲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 12.文中第七段划线句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什么?(3 分) 13.结合内容说说文中第三段中加点的动词 “挡”为什么用得好。(3 分) 五、作文。(60 分) 14. 请以“崭新的生活”为题,自选角度,写出对初中生活的点滴感受。要求:写你最 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不得少于 500 字。 B 卷(50 分) 一、诗歌鉴赏(4 分)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答题。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①,披襟②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 低面深藏碧伞中。 [注释]①细草摇头—指微风吹来,侬——第一人称代词,我。②披襟———敞开衣襟。 1、全诗写作者傍晚游玩的情景,在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2 分) ▲ 2、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 分) ▲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12 分)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①,书未发②,威后问使者曰: “岁③亦无恙④耶?民亦无 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 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 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选自刘向《战国策?齐策》 【注释】①赵威后:赵恵王妻。 ②发:拆封。 ③岁:年成,收成。④无恙:平安无事
3、解释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意义。(2分) ①齐王使使问赵威后。使( ②舍本而问末者耶舍(▲) 4、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译文: ②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 译文 5、结合文章内容,在“先问君”还是“先问民”的问题上,你同意谁的看法,为什么? (4分) 名著与现代文阅读(22分) (一)名著阅读(4分) 6、①《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用她 自己的话说,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1分) ②从下面几处从冰心诗歌中摘录的句子,归纳冰心诗集的主题是什么?(3分) (a)母亲呵!我的头发披在你的膝上这就是你付与我的万缕柔丝 (b)婴儿是伟大的诗人,在不完全的言语中,吐出最完全的诗句 (c)一般的碧绿,只多些温柔,西湖呵,你是海的小妹妹么 (d)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的下面7—10题(18分) 平分生命 ①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他是她惟一的亲人。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 ②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 血液太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费。但不输血妹妹就会死 去 ③作为妺妹惟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与妹妹相符。医生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去 承受抽血的疼痛。男孩开始犹豫,10岁的大脑经过一番思考,终于点了点头。 ④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邻床上的妹妹微笑。抽血完毕后,男孩 声音颤颤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 ⑤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间又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在男孩10岁的大的决定
1 3、解释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意义。(2 分) ①齐王使.使问赵威后。使( ▲ ) ②舍.本而问末者耶 舍( ▲ ) 4、翻译下列句子。(6 分) ①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译文: ▲ ②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 译文: ▲ 5、结合文章内容,在“先问君”还是“先问民”的问题上,你同意谁的看法,为什么? (4 分) ▲ 三、名著与现代文阅读(22 分) (一)名著阅读(4 分) 6、①《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 ▲ )《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用她 自己的话说,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1 分) ②从下面几处从冰心诗歌中摘录的句子,归纳冰心诗集的主题是什么?(3 分) (a)母亲呵! 我的头发披在你的膝上这就是你付与我的万缕柔丝。 (b)婴儿是伟大的诗人,在不完全的言语中,吐出最完全的诗句。 (c)一般的碧绿,只多些温柔,西湖呵,你是海的小妹妹么?。 (d)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的下面 7——10 题(18 分) 平分生命 ①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他是她惟一的亲人。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 ......... 己.。 ②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 血液太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费。但不输血妹妹就会死 去。 ③作为妹妹惟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与妹妹相符。医生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去 承受抽血的疼痛。男孩开始犹豫,10 岁的大脑经过一番思考,终于点了点头。 ④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邻床上的妹妹微笑。抽血完毕后,男孩 声音颤颤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 ⑤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间又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在男孩 10 岁的大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