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他次生矿物 原牛硅限休矿物 次生非酸盐矿我 石越 图示:王壤颗粒大与矿物类型胬关系 2、各粒级的化学组成 各粒级在矿物组成上不同,化学组成和化学性质也不同。 砂粒和粉砂粒中二氧化硅含量较高: 粘粒中铁、钾、钙、镁等的含量较多。 一般来讲养分含量:细士粒>粗土粒。 二、土壤质地 任何一种土壤都不可能只有某一级别的土粒,各级别的土粒在土壤中的含量也不是平均分 配的。 (一)土壤质地的定义与意义 机械组成指土壤中各粒级矿物质土粒所占的百分数,也称颗粒组成。 土壤质地是根据机械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一一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含量(质量)的百分 率的组合称为土壤质地(土壤的颗粒组成、土壤的机械组成)。 土壤质地是土壤的一项非常稳定的自然属性,它可以反映母质的来源和成土过程的某些 特征,对土壤肥力有很大的影响,因而在制定土壤利用规划、确定施肥用量和种类、进行土 壤改良和管理时必须重视其质地特点。 (二)土壤质地的分类 1、国际制:
16 图示∶土壤颗粒大小与矿物类型的关系 2、各粒级的化学组成 各粒级在矿物组成上不同,化学组成和化学性质也不同。 砂粒和粉砂粒中二氧化硅含量较高; 粘粒中铁、钾、钙、镁等的含量较多。 一般来讲养分含量:细土粒>粗土粒。 二、土壤质地 任何一种土壤都不可能只有某一级别的土粒,各级别的土粒在土壤中的含量也不是平均分 配的。 (一)土壤质地的定义与意义 机械组成指土壤中各粒级矿物质土粒所占的百分数,也称颗粒组成。 土壤质地是根据机械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含量(质量)的百分 率的组合称为土壤质地(土壤的颗粒组成、土壤的机械组成)。 土壤质地是土壤的一项非常稳定的自然属性,它可以反映母质的来源和成土过程的某些 特征,对土壤肥力有很大的影响,因而在制定土壤利用规划、确定施肥用量和种类、进行土 壤改良和管理时必须重视其质地特点。 (二)土壤质地的分类 1、国际制:
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标准是根据砂粒(2-0.02毫米)、粉粒(0.02-0.002毫米)和粘粒 (<0.002毫米)三粒级含量的比例,划定12个质地名称,可从三角图上查质地名称。先找到 该颗粒的定点(100%),按3个粒级含量分别做各顶点对应的三角形的3条底边的平行线,3 线相交点,即为所查质地区查三角图的要点为:以粘粒的含量为主要标准,<15%→砂土或壤 土,15%-25%-→粘壤土,>25%→粘土: 当粉粒含量达到45%以上时,在质地分类名称前要加冠“粉质”字样,当砂粒含量达到 55一85%时,在质地类别名称前要加冠“砂质”字样: 当砂粒含量>85%时,直接称为壤砂土,>90%→砂土。 例如:某土壤:砂粒30%、粉粒50%、粘粒20%→粉质粘壤士 某土壤:砂粒60%、粉粒20%、粘粒20%→砂质粘壤土 某土壤:砂粒10%、粉粒50%、粘粒40%→粉质粘土 2、卡庆斯基制(前苏联制) 卡庆斯基制土壤质地分类制有简制和详制两种。其中以简制应用最为广泛,这里我们只 介绍简制,在我国的两次土壤普查中都采用了卡庆斯基简制作为质地分类标准。 卡庆斯基简制是根据物理性砂粒(>0.01m)和物理性粘粒(<0.01m=的含量来划分 土壤质地类别。 3、中国制 1987年《中国土壤》第二版中公布了中国的质地分类制,分为3组12种质地名称。 与其它的质地制相比,我国的质地制有以下的特点: 与其配套的粒级制是在卡庆斯基粒级制的基础上修定而来的,主要是把粘粒的上限由 0.001mm提高到大家公认的0.002m,粘粒级分为粗(0.002~0.001mm)和细(<0.001m 两个粒级。 我国的质地分类标准还处在试用阶段,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纵观各种质地分类制,尽量存在着一些差别,但大体上还是把土壤质地分为砂土、壤土、 粘土三类。 (三)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17 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标准是根据砂粒(2-0.02 毫米)、粉粒(0.02-0.002 毫米)和粘粒 (<0.002 毫米)三粒级含量的比例,划定 12 个质地名称,可从三角图上查质地名称。先找到 该颗粒的定点(100%),按 3 个粒级含量分别做各顶点对应的三角形的 3 条底边的平行线,3 线相交点,即为所查质地区查三角图的要点为:以粘粒的含量为主要标准,<15%→砂土或壤 土,15%-25%→粘壤土, >25%→粘土; 当粉粒含量达到 45%以上时,在质地分类名称前要加冠“粉质”字样,当砂粒含量达到 55—85%时,在质地类别名称前要加冠“砂质”字样; 当砂粒含量>85%时,直接称为壤砂土,>90%→砂土。 例如:某土壤:砂粒 30%、粉粒 50%、粘粒 20%→粉质粘壤土 某土壤:砂粒 60%、粉粒 20%、粘粒 20%→砂质粘壤土 某土壤:砂粒 10%、粉粒 50%、粘粒 40%→粉质粘土 2、卡庆斯基制(前苏联制) 卡庆斯基制土壤质地分类制有简制和详制两种。其中以简制应用最为广泛,这里我们只 介绍简制,在我国的两次土壤普查中都采用了卡庆斯基简制作为质地分类标准。 卡庆斯基简制是根据物理性砂粒(>0.01 ㎜)和物理性粘粒(<0.01 ㎜=的含量来划分 土壤质地类别。 3、中国制 1987 年《中国土壤》第二版中公布了中国的质地分类制,分为 3 组 12 种质地名称。 与其它的质地制相比,我国的质地制有以下的特点: 与其配套的粒级制是在卡庆斯基粒级制的基础上修定而来的,主要是把粘粒的上限由 0.001 ㎜提高到大家公认的 0.002 ㎜, 粘粒级分为粗(0.002~0.001 ㎜)和细(<0.001 ㎜) 两个粒级。 我国的质地分类标准还处在试用阶段,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纵观各种质地分类制,尽量存在着一些差别,但大体上还是把土壤质地分为砂土、壤土、 粘土三类。 (三)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1、砂质土(砂粒)(50%) (1)肥力特征 蓄水力弱、养分含量少,保肥能力差、士温变化快,但通气性、透水性好,易耕作。 由于砂质土壤含砂粒较多,粘粒少,颗粒间空隙比较大,所以蓄水力弱,抗旱能力差。 砂质土本身所含养料比较贫乏,由于缺乏粘粒(无机胶体)和O训(有机质胶体),保肥 性差:通气性、透水性较好,有利于好气性微生物的活动,O分解快,肥效快、猛而不稳, 前劲大后劲不足。 砂质土壤因含水量少,热容量较小,所以昼夜温差变化大,土温变化快,这对于某些作物 生长不利,但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累积,对块根、块茎作物生长有利。 (2)宜种作物 耐旱、耐瘠、生育期短、早熟的作物,尤其是块根、块茎、菜苗和叶菜等。 (3)肥水管理 化肥施用少量多次,后期勤追肥: 多施未腐熟有机肥 勤浇水。 2、粘质土(粘粒)(30%) (1)肥力特征 保水、保肥性好,养分含量丰富,士温比较稳定,但通气性、透水性差,耕作比较困难 (干时坚硬,湿时粘粒,故要在一定的含水量条件下耕作较好)。 由于粘质土壤含粘粒较多,颗粒细小,孔隙间毛管作用发达,能保存大量的水分,但是水 分损失快,保水抗旱能力差。 粘质土壤含粘粒较多,一方面粘粒本身所含养分丰富,另一方面粘粒的胶体特性突出,保 肥性好。 粘质土壤由于蓄水量大,热容量也较大,所以昼夜温差变化小,土温变化慢,这有利于植 物生长
18 1、砂质土(砂粒)(50%) (1)肥力特征 蓄水力弱、养分含量少,保肥能力差、土温变化快,但通气性、透水性好,易耕作。 由于砂质土壤含砂粒较多,粘粒少,颗粒间空隙比较大,所以蓄水力弱,抗旱能力差。 砂质土本身所含养料比较贫乏,由于缺乏粘粒(无机胶体)和 OM(有机质胶体),保肥 性差;通气性、透水性较好,有利于好气性微生物的活动,OM 分解快,肥效快、猛而不稳, 前劲大后劲不足。 砂质土壤因含水量少,热容量较小,所以昼夜温差变化大,土温变化快,这对于某些作物 生长不利,但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累积,对块根、块茎作物生长有利。 (2)宜种作物 耐旱、耐瘠、生育期短、早熟的作物,尤其是块根、块茎、菜苗和叶菜等。 (3)肥水管理 化肥施用少量多次,后期勤追肥; 多施未腐熟有机肥; 勤浇水。 2、粘质土(粘粒)(30%) (1)肥力特征 保水、保肥性好,养分含量丰富,土温比较稳定,但通气性、透水性差,耕作比较困难 (干时坚硬,湿时粘粒,故要在一定的含水量条件下耕作较好)。 由于粘质土壤含粘粒较多,颗粒细小,孔隙间毛管作用发达,能保存大量的水分,但是水 分损失快,保水抗旱能力差。 粘质土壤含粘粒较多,一方面粘粒本身所含养分丰富,另一方面粘粒的胶体特性突出,保 肥性好。 粘质土壤由于蓄水量大,热容量也较大,所以昼夜温差变化小,土温变化慢,这有利于植 物生长
粘质土壤由于土壤颗粒较细,颗粒间空隙小,大孔稀少,所以通气性、透水性差,不利于 好气性微生物的活动,O训分解比较慢,有利于土壤OM的累积,所以粘质土壤OM的含量一般 比砂质土壤高,肥效慢、稳而且持久。 (2)宜种作物 粮食作物以及果、桑、茶等多年生的深根作物。 (3)肥水管理 化肥一次用量可适当增加,前期追施速效化肥:有机肥宜用腐熟度高的:湿时排水,干 旱勤浇水,还可压面堵塞毛管孔隙。 3、壤质土 兼有砂质土和粘质土的优点,水、肥、气、热比较协调,耕性优良,适宜种植的作物种类 多,是比较理想的土壤质地。 (四)土壤质地层次性(质地剖面) 许多土壤上下层的质地差别很大,呈现土壤质地层次性。形成原因有自然条件(冲积性 母质发育的土壤)和人为耕作等(犁底层)。 质地层次性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侧重在低层次排列方式和层次厚度上,特别是土体1m 内的层次特点。 上砂下粘:胶泥底、上浸地,托水又托肥一一蒙金土: 上粘下砂:砂砾底、菜蓝地,漏水又漏肥一一倒蒙金。 (五)土壤质地的改良 1、增施有机肥料 无论是砂质土还是粘质土,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OM含量,都能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因为OM的粘结力和粘着力比砂粒大,但是比粘粒小,可以克服砂土过砂,粘土过粘的缺点。 另外,O川还能促进土壤结构的形成,使粘土疏松,增加砂土的保肥性。 2、掺砂、掺粘,客土调剂
19 粘质土壤由于土壤颗粒较细,颗粒间空隙小,大孔稀少,所以通气性、透水性差,不利于 好气性微生物的活动,OM 分解比较慢,有利于土壤 OM 的累积,所以粘质土壤 OM 的含量一般 比砂质土壤高,肥效慢、稳而且持久。 (2)宜种作物 粮食作物以及果、桑、茶等多年生的深根作物。 (3)肥水管理 化肥一次用量可适当增加,前期追施速效化肥;有机肥宜用腐熟度高的;湿时排水,干 旱勤浇水,还可压面堵塞毛管孔隙。 3、壤质土 兼有砂质土和粘质土的优点,水、肥、气、热比较协调,耕性优良,适宜种植的作物种类 多,是比较理想的土壤质地。 (四)土壤质地层次性(质地剖面) 许多土壤上下层的质地差别很大,呈现土壤质地层次性。形成原因有自然条件(冲积性 母质发育的土壤)和人为耕作等(犁底层)。 质地层次性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侧重在低层次排列方式和层次厚度上,特别是土体 1m 内的层次特点。 上砂下粘:胶泥底、上浸地,托水又托肥——蒙金土; 上粘下砂:砂砾底、菜蓝地,漏水又漏肥——倒蒙金。 (五)土壤质地的改良 1、增施有机肥料 无论是砂质土还是粘质土,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 OM 含量,都能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因为 OM 的粘结力和粘着力比砂粒大,但是比粘粒小,可以克服砂土过砂,粘土过粘的缺点。 另外,OM 还能促进土壤结构的形成,使粘土疏松,增加砂土的保肥性。 2、掺砂、掺粘,客土调剂
对于砂土地可以掺入粘土(河沟中的淤泥),对粘土可以掺入砂土,从而达到改良土壤质地 的目的。 3、翻淤压砂、翻砂压淤 砂粘相间的土壤,可以先把表土翻到一边,再把下层土翻上来,使上、下层的土壤混合, 可以达到改良土壤质地的目的。 4、引洪漫淤、引洪漫砂 对沿江河的砂质土壤,利用洪水中携带的泥砂来改良砂土和粘土。但要注意引洪漫淤改 良砂土时,要提高进水口,以减少砂粒的流入量,引洪漫砂时则要降低入水口,以使有更多 的粗砂进入。 5、根据不同的土壤质地采用不同的耕作管理措施。 思考题: 1.简述风化作用的概念、类型、特点。 2.试述岩石、母质、土壤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3.试比较高岭石组矿物与蒙脱石组矿物在性质上的差异?以及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是什 么? 4.矿质土粒和土壤质地是如何分类的? 5.试述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间的关系? 6.如何对不同质地的土壤进行改良和利用?
20 对于砂土地可以掺入粘土(河沟中的淤泥),对粘土可以掺入砂土,从而达到改良土壤质地 的目的。 3、翻淤压砂、翻砂压淤 砂粘相间的土壤,可以先把表土翻到一边,再把下层土翻上来,使上、下层的土壤混合, 可以达到改良土壤质地的目的。 4、引洪漫淤、引洪漫砂 对沿江河的砂质土壤,利用洪水中携带的泥砂来改良砂土和粘土。但要注意引洪漫淤改 良砂土时,要提高进水口,以减少砂粒的流入量,引洪漫砂时则要降低入水口,以使有更多 的粗砂进入。 5、根据不同的土壤质地采用不同的耕作管理措施。 思考题: 1. 简述风化作用的概念、类型、特点。 2. 试述岩石、母质、土壤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3. 试比较高岭石组矿物与蒙脱石组矿物在性质上的差异? 以及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是什 么? 4. 矿质土粒和土壤质地是如何分类的? 5. 试述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间的关系? 6. 如何对不同质地的土壤进行改良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