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緬中学七年级语文(下)课内知识要点 2014年4月 (一)7册(下)古诗文背诵积累 1、《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 (1)用来感叹岁月无情,徒增游子无线乡愁:海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表达乡愁之情的句子: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海旦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 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远。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表现诗人优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揭示主旨,领悟生命真谛的诗句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蕴含着这样的晢理:只要有髙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 嚣”之感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及形势。现在形容反动势力猖獗一时 情况,以及所造成的紧张局面的诗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月金鳞开。 (2)表明战斗的激烈惨状的诗句: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 (3)表达渴望为君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4、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抒发诗人怀才不遇、寂寞苦闷的情绪的句子∶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5、《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表明游子思乡心情(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表现思乡深情与惜别的句子: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描绘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的句子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7、《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借花鸟表达忧国忧民之情的诗句:感时花溅沮,恨别鸟惊心 (2)作者思念家乡的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 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 置酒引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 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从人的感觉角度写天气奇寒的句子: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1 仁絤中学七年级语文(下)课内知识要点 2014 年 4 月 (一)7 册(下 )古诗文背诵积累 1、《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用来感叹岁月无情,徒增游子无线乡愁: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表达乡愁之情的句子: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 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远。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表现诗人优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揭示主旨,领悟生命真谛的诗句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 嚣”之感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及形势。现在形容反动势力猖獗一时 情况,以及所造成的紧张局面的诗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月金鳞开。 (2)表明战斗的激烈惨状的诗句: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 (3)表达渴望为君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4、、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抒发诗人怀才不遇、寂寞苦闷的情绪的句子: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5、《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表明游子思乡心情(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表现思乡深情与惜别的句子: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描绘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的句子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7、《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借花鸟表达忧国忧民之情的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作者思念家乡的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 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 置酒引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 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从人的感觉角度写天气奇寒的句子: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2)表明送别时依依惜别之情的诗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3)以春花比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5)李白写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9、辛弃疾的《西江月》诗中,畅谈丰收,欢快之情与自然之景融为一体的诗句 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0、《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 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l1、①《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斯是陋室,唯吾德 ②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唯吾德鼙。描写陋室清新幽雅环境的 句子是:荃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 儒,往来无白工。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4)《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 在深,有龙则灵。(成语:高洁傲岸、安贫乐道) 12、①周敦颐《爱莲说》本文赞美莲花髙贵品质(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句子 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②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 的人多用周敦颐《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平众矣。③最能 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④文中喻君子令人敬重而不敢 轻侮的句子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薏。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 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査远益清。 13、《口技》从侧面描写口技表演效果的句子有: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 笑,默叹,以为妙绝;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岀 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4、背诵《乡愁》:其中用比喻手法表达对故乡无限思念之情的诗句是:乡愁是 枚小小的邮票;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裹;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乡愁是 一湾浅浅的海峡 15、《海燕》:第1段、第8段 如毛的细雨无因的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齐舒了它们的黄绿 的眼,红的白的黄的花,绿的草,绿的树叶,皆如赶赴市集者似的奔聚而来,形 成了烂熳无比的春天时,那些小燕子,那末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便也由南方飞来。 加入了这个隽妙无比的春景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的生趣。小燕子带了它 的双剪似的尾,在微风细雨中,或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之上, 卿的一声,已由这里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之下了。回几只却隽逸的在粼粼 如(hu)纹的湖面横掠着,小燕于的剪尾或翼尖,偶沾了水面一下,那小圆晕便 圈一圈的荡漾了开去。……是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 海水是胶洁无比的蔚蓝色,海波是平稳得如舂晨的西湖一样,偶有微风,只 吹起了绝细绝细的千万个翻翻的小皱纹,这更使照晒于初夏之太阳光之下的、金 光烂灿的水面显得温秀可喜。我没有见过那末美的海!天上也是皎洁无比的蔚蓝 色,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平贴于空中,就如一个女郎,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 而颈间却围绕了一段绝细绝轻的自纱巾。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天空!我们倚在青 色的船栏上,默默的望着这绝美的海天:我们一点杂念也没有,我们是被沈醉了, 我们是被带入晶天中了。 16、冰心(谢婉莹)是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她的小说、散文、诗歌 以“满蕴着温柔”的笔墨,清新隽丽的文字,表现了“爱的哲学”。《繁星》和《春 水》是她的两部诗集,其共同的主题是母爱、童真和对自然的赞美 17、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和诗人,他因写童话而著名,被
2 (2)表明送别时依依惜别之情的诗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3)以春花比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5)李白写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9、辛弃疾的《西江月》诗中,畅谈丰收,欢快之情与自然之景融为一体的诗句 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0、《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 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1、 ①《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②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唯吾德馨。描写陋室清新幽雅环境的 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 儒,往来无白丁。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4)《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 在深,有龙则灵。(成语:高洁傲岸、安贫乐道) 12、① 周敦颐《爱莲说》本文赞美莲花高贵品质(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句子 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②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 的人多,用周敦颐《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③最能 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④文中喻君子令人敬重而不敢 轻侮的句子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 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 13、《口技》从侧面描写口技表演效果的句子有: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 笑,默叹,以为妙绝;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 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4、背诵《乡愁》:其中用比喻手法表达对故乡无限思念之情的诗句是:乡愁是 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乡愁是 一湾浅浅的海峡。 15、《海燕》:第 1 段、第 8 段 ……如毛的细雨无因的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齐舒了它们的黄绿 的眼,红的白的黄的花,绿的草,绿的树叶,皆如赶赴市集者似的奔聚而来,形 成了烂熳无比的春天时,那些小燕子,那末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便也由南方飞来。 加入了这个隽妙无比的春景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的生趣。小燕子带了它 的双剪似的尾,在微风细雨中,或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之上, 卿的一声,已由这里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之下了。同几只却隽逸的在粼粼 如(hu)纹的湖面横掠着,小燕于的剪尾或翼尖,偶沾了水面一下,那小圆晕便 一圈一圈的荡漾了开去。……是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 海水是胶洁无比的蔚蓝色,海波是平稳得如春晨的西湖一样,偶有微风,只 吹起了绝细绝细的千万个翻翻的小皱纹,这更使照晒于初夏之太阳光之下的、金 光烂灿的水面显得温秀可喜。我没有见过那末美的海!天上也是皎洁无比的蔚蓝 色,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平贴于空中,就如一个女郎,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 而颈间却围绕了一段绝细绝轻的白纱巾。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天空!我们倚在青 色的船栏上,默默的望着这绝美的海天;我们一点杂念也没有,我们是被沈醉了, 我们是被带入晶天中了。 16、冰心(谢婉莹)是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她的小说、散文、诗歌 以“满蕴着温柔”的笔墨,清新隽丽的文字,表现了“爱的哲学”。《繁星》和《春 水》是她的两部诗集,其共同的主题是母爱、童真和对自然的赞美。 17、安徒生是丹麦 19 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和诗人,他因写童话而著名,被
誉为世界“童话大王”,童话作品有:《丑小鸭》、《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 18、20世纪初,法国青年作家罗曼·罗兰先后创作了多部名人传记,其中《贝 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被称“巨人三传”。 (二)7册(下)重点课文知识考查要点参考 《白鹞》 主题:通过对一只白鹅的生动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主要写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白鹅与众不同的“傲慢性格”做了生动的描绘。 二是:叙述了白鹅对“我”一家所做的贡献。 表达了作者对自鹅的喜爱与怀念之情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展示白鹅的高傲?举例说明 从头颅、叫声、步态、吃相四个方面。如: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 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2、作者是如何写白鹅在物质上的贡献的?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用孩子们兴奋的恶作剧和工友们的夸奖从侧面写鹅蛋的大,好吃。使内容生动, 语言风趣。 3、白鹅给了“我们”哪些精神上的贡献?三个“太”有何作用? 为“我们”荒凉的居所增添了生气,为“我”寂寥的生活增添了生气。三个“太” 的运用,强调了简陋、荒凉、岑寂之甚,更表明鹅在精神上对“我们”的贡献 之大。 4、结合全文说说我为什么喜欢大白鹅? 炖一个盐鹅蛋,一家人吃不了,卖鹅蛋四百元一个,还可以点缀庭院,增加了 生气,慰我岑寂。 5、第一段写鹅的叫声,为什么还要写鸭和狗的叫声? 通过对比,突出鹅的叫声的傲慢 6、鹅的步态的傲慢,体现在哪些方面?丛容、大模大样、傲然地站着、不怕人。 7、说说作者及其家人喜爱白鹅还有什么原因 白鹅对作者一家人物质上和精神上都有贡献。在作者看来,精神上的贡献尤为重 要,“因为我们这屋子实在太简陋,环境实在太荒凉,生活实在太岑寂了。赖有 这一只鹅,点缀庭院,增加生气,慰我寂寥 8、谈谈你对文章结尾的两句话的理解。 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下,人们的生活条件艰苦,而更难以忍受的是精神上的痛苦 由于战争,作者不得不居住在郊外荒村的简陋小屋里,与外界绝少往来,于是感 觉到—种“岑寂”的苦闷。作者在文章中说:“这些日子的岑寂的滋味,至今回 想还觉得可怕。”是这只颇有个性的白鹅打破了寂寞,使荒凉的死气沉沉的环境 有了生气,使作者苦闷的心灵得到—一丝安慰,所以作者对这样一位能够“慰我寂 寥”的朋友怀着一份感激和留恋之情。 二、《鲁迅自传》 1、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们学过他的另 篇散文《风筝》。从中看出鲁迅是一个时刻以国家兴亡为已任,有强烈的民族 责任感的艺术 2、文中提到的“新文艺”是指新文化运动 3、鲁迅选择学医的原因是什么?后来又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是什么?从这里可 以看出鲁迅是个怎样的人? 他知道了新医学对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帮助,他希望自己能掌握医学知识,为祖国 力;因为他发出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疗治国 人的精神,而提倡新文艺是最好的方法
3 誉为世界“童话大王”,童话作品有:《丑小鸭》、《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 18、20 世纪初,法国青年作家罗曼·罗兰先后创作了多部名人传记,其中《贝 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被称 “巨人三传”。 (二)7 册(下 )重点课文知识考查要点参考 一、《白鹅》 主题:通过对一只白鹅的生动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主要写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白鹅与众不同的“傲慢性格”做了生动的描绘。; 二是:叙述了白鹅对“我”一家所做的贡献。 表达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与怀念之情。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展示白鹅的高傲?举例说明。 从头颅、叫声、步态、吃相四个方面。如: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 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2、作者是如何写白鹅在物质上的贡献的?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用孩子们兴奋的恶作剧和工友们的夸奖从侧面写鹅蛋的大,好吃。 使内容生动, 语言风趣。 3、白鹅给了“我们”哪些精神上的贡献?三个“太”有何作用? 为“我们”荒凉的居所增添了生气,为“我”寂寥的生活增添了生气。三个“太” 的运用,强调了简陋、荒凉、岑寂之甚,更表明鹅在精神上对“我们”的贡献 之大。 4、结合全文说说我为什么喜欢大白鹅? 炖一个盐鹅蛋,一家人吃不了,卖鹅蛋四百元一个,还可以点缀庭院,增加了 生气,慰我岑寂。 5、第一段写鹅的叫声,为什么还要写鸭和狗的叫声? 通过对比,突出鹅的叫声的傲慢。 6、鹅的步态的傲慢,体现在哪些方面?从容、大模大样、傲然地站着、不怕人。 7、说说作者及其家人喜爱白鹅还有什么原因。 白鹅对作者一家人物质上和精神上都有贡献。在作者看来,精神上的贡献尤为重 要,“因为我们这屋子实在太简陋,环境实在太荒凉,生活实在太岑寂了。赖有 这一只鹅,点缀庭院,增加生气,慰我寂寥。” 8、谈谈你对文章结尾的两句话的理解。 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下,人们的生活条件艰苦,而更难以忍受的是精神上的痛苦。 由于战争,作者不得不居住在郊外荒村的简陋小屋里,与外界绝少往来,于是感 觉到一种“岑寂”的苦闷。作者在文章中说:“这些日子的岑寂的滋味,至今回 想还觉得可怕。”是这只颇有个性的白鹅打破了寂寞,使荒凉的死气沉沉的环境 有了生气,使作者苦闷的心灵得到一丝安慰,所以作者对这样一位能够“慰我寂 寥”的朋友怀着一份感激和留恋之情。 二、《鲁迅自传》 1、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们学过他的另 一篇散文《风筝》。 从中看出鲁迅是一个时刻以国家兴亡为已任,有强烈的民族 责任感的艺术家。 2、文中提到的“新文艺”是指新文化运动 3、鲁迅选择学医的原因是什么?后来又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是什么?从这里可 以看出鲁迅是个怎样的人? 他知道了新医学对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帮助,他希望自己能掌握医学知识,为祖国 效力; 因为他发出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疗治国 人的精神,而提倡新文艺是最好的方法;
他是一个希望民族强盛、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的知识分子。 4、鲁迅自己不肯做幕友或商人,却强调“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 走的两条路”,这是为什么? 说明鲁迅和那些衰落了读书人家子弟所走的路不同,他寻求的是救国救民之路。 5、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 作者为什么用轻描淡写的语气写这一件非常重大的事? 表现鲁迅不畏强暴与邪恶,“不好”二字语气中含有蔑视的意味,体现了他“横 眉冷对千夫指”的精神。 6、下面这句话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 称为乞食者。 表现了作者对当时寄人篱下的生活十分痛苦的感情 7、课文共写了关于鲁迅先生四个方面的内容,请加以概括 (1)介绍了“我”的出身和家境。(2)写了“我”离开家乡后在外求学的经历。(3)写 我”回国以后的工作简历。(4介绍了“我”的主要著述。 8、选段中多次提到“走出”,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说明“我”处境不如人意,为寻求一个适合自己理想的职业而不得已,体现了作 者无可奈何、失落、惆怅之感。 9、“初做小说是一九一八年”中所提到的“小说”即《狂人日记》,它是我国第 篇白话小说 10、鲁迅学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弃医从文的原因又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 回答。 鲁迅学医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旦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 弃医从文的原因是“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 动……先提倡新文艺”。 11、请分别说明文中两个“不好”的不同含义。 ()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褀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 不好 (2)我在留学时候,只在杂志上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 不好 ①是指鲁迅参加革命,反对段政府(是对鲁迅的指责和诬陷);同时,也有鲁迅 对几个学者和反动政府蔑视的意味。(回答一点即可得分) ②是鲁迅对自己创作成果的评价(写作技巧不高、内容不好、文章表达效果不好 等),含有自谦之意。 12、阅读全文,作者经历了三次人生转折,试分析这三次人生转折的原因,以 及你所得到的启示。(5分) 想实业救国,想医学救国,想文艺救国 启示:作者经历了三次人生转折,所学专业几经变化,然而救国救民的爱国心 终不渝,从未动摇过,我们要学习鲁迅先生的爱国精神。 3、选文写了鲁迅的哪几次职业的选择,最终选择是什么? 一共是三次职业的选择。最终选择了文艺(学)救国道路。 14、谈谈你对鲁迅人生道路选择的看法以及你所得到的启示。 可从人生道路选择与祖国利益的关系去思考。 15、作者提到他们家乡衰落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分别指做宜和做 商人。作者走这两条路了吗?从他的这一选择可看出他身上具有什么精神? 没有。可以看出鲁迅有独立的见解,有远大的志向,有强烈的爱国之心。 16、作者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出发点是什么?救国救民
4 他是一个希望民族强盛、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的知识分子。 4、鲁迅自己不肯做幕友或商人,却强调“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 走的两条路”,这是为什么? 说明鲁迅和那些衰落了读书人家子弟所走的路不同,他寻求的是救国救民之路。 5、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 作者为什么用轻描淡写的语气写这一件非常重大的事? 表现鲁迅不畏强暴与邪恶,“不好”二字语气中含有蔑视的意味,体现了他“横 眉冷对千夫指”的精神。 6、下面这句话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 称为乞食者。 表现了作者对当时寄人篱下的生活十分痛苦的感情。 7、课文共写了关于鲁迅先生四个方面的内容,请加以概括: ⑴介绍了“我”的出身和家境。⑵写了“我”离开家乡后在外求学的经历。⑶写 “我”回国以后的工作简历。⑷介绍了“我”的主要著述。 8、选段中多次提到“走出”,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说明“我”处境不如人意,为寻求一个适合自己理想的职业而不得已,体现了作 者无可奈何、失落、惆怅之感。 9、“初做小说是一九一八年”中所提到的“小说”即《狂人日记》,它是我国第 一篇白话小说。 10、鲁迅学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弃医从文的原因又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 回答。 鲁迅学医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 弃医从文的原因是“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 动……先提倡新文艺”。 11、请分别说明文中两个“不好”的不同含义。 ⑴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 不好: ⑵我在留学时候,只在杂志上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 不好: ①是指鲁迅参加革命,反对段政府(是对鲁迅的指责和诬陷);同时,也有鲁迅 对几个学者和反动政府蔑视的意味。(回答一点即可得分) ②是鲁迅对自己创作成果的评价(写作技巧不高、内容不好、文章表达效果不好 等),含有自谦之意。 12、阅读全文,作者经历了三次人生转折,试分析这三次人生转折的原因,以 及你所得到的启示。(5 分) 想实业救国,想医学救国,想文艺救国 启示:作者经历了三次人生转折,所学专业几经变化,然而救国救民的爱国心始 终不渝,从未动摇过,我们要学习鲁迅先生的爱国精神。 13、选文写了鲁迅的哪几次职业的选择,最终选择是什么? 一共是三次职业的选择。最终选择了文艺(学)救国道路。 14、谈谈你对鲁迅人生道路选择的看法以及你所得到的启示。 可从人生道路选择与祖国利益的关系去思考。 15、作者提到他们家乡衰落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分别指做官和做 商人。作者走这两条路了吗?从他的这一选择可看出他身上具有什么精神? 没有。可以看出鲁迅有独立的见解,有远大的志向,有强烈的爱国之心。 16、作者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出发点是什么? 救国救民
三、《骆驼寻宝记》 1、从文体看,这是篇 ,作者 2、作者用一半的篇幅来写众多动物在寻宝途中的表现,作用是什么? 是为下文突出刻画骆驼作铺垫、丛反面衬托骆驼。 3、第一部分(1—10),写各种动物纷纷踏上寻宝的道路又全都半途而废的经过 第二部分(11—19),写骆驼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寻到了宝贝。 4、“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件无价之宝!好消息轰动了整个禽兽国。”这句话在文 中起什么作用? 交代动物寻宝的原因,引发下文情节,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5、其他动物在寻宝的路上表现如何?为什么有这些表现? ①“火烧火燎”地去寻宝,一路吵吵闹闹、一片混乱的样子。 ②遇到困难,如黑熊。 动物的这些表现源于他们寻宝的动机,可以说它们是各怀私心走上寻宝之路的。 这些描写都丛反面有力地衬托了骆驼的形象。 6、骆驼有没有找到宝贝?在它眼里什么才是宝贝? 在骆驼眼里这些才是真正的宝贝,因为这些植物可以把沙漠变成绿洲。骆驼寻 宝的动机比其他动物崇高许多 7、主题:描写了—个信念坚定、意志顽强的骆驼的形象,颂扬了坚忍不拔。无 私奉献的精神。突出的写作技巧:衬托手法。 8、骆驼寻宝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他有着坚定的信念、战胜困难的勇气和百折丕 挠的毅力。 9、骆驼在寻宝途中遇到哪些困难?它是怎样对待的? 它遇到了冷水滩、冰凌湖、热风洞、夹扁谷。而且腿在去年护送旅客时还冻伤了。 它没被这些困难吓倒,而是凭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定的信念,去战胜困难 的 10、学了这篇课文,你怎样理解骆驼寻到的宝?你有何感想? 它能寻到宝因为它有着坚定的信念、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战胜困难的勇气,和 为大家谋利益的崇高品质。如果没有这些,它也会象其它动物一样而一事无成的。 11、认真想想,本篇童话对我们有什么样的深刻寓意? 让人明自无论做什么事,要想成功,必须得有坚定的信念,战胜困难的勇气和 百折不挠的毅力;生活的目的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大多数人更好地生活。 12、骆驼寻宝路上的表现能给我们什么启示?请谈谈你的看法。 我们对于自己的追求,要执着、坚定,追求的目标要健康有益,这样才能使我们 的生活丰富充实。(意思相切即可) 四、《海燕》 1、海上的燕子与故乡的燕子有什么不同?(用文中的句子回答)(1分) 2、作者从动、静两方面描写海上的燕子,请各举一例。(2分) 3、作者描绘海上的小燕子的活动背景时先写,然后写 是作者远眺;然后作者(描写的角度 写天的 天上 的 构成一幅 图"。(3分) 4、从课文中找出作者对小燕子十分关心的语句。(2分) 5、找出能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2分)
5 三、《骆驼寻宝记》 1、从文体看,这是篇_______,作者_________。 2、作者用一半的篇幅来写众多动物在寻宝途中的表现,作用是什么? 都是为下文突出刻画骆驼作铺垫,从反面衬托骆驼。 3、第一部分(1—10),写各种动物纷纷踏上寻宝的道路又全都半途而废的经过。 第二部分(11—19),写骆驼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寻到了宝贝。 4、“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件无价之宝!好消息轰动了整个禽兽国。”这句话在文 中起什么作用? 交代动物寻宝的原因,引发下文情节,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5、其他动物在寻宝的路上表现如何?为什么有这些表现? ①“火烧火燎”地去寻宝,一路吵吵闹闹、一片混乱的样子。 ②遇到困难,如黑熊。 动物的这些表现源于他们寻宝的动机,可以说它们是各怀私心走上寻宝之路的。 这些描写都从反面有力地衬托了骆驼的形象。 6、骆驼有没有找到宝贝?在它眼里什么才是宝贝? 在骆驼眼里这些才是真正的宝贝,因为这些植物可以把沙漠变成绿洲。骆驼寻 宝的动机比其他动物崇高许多。 7、主题:描写了一个信念坚定、意志顽强的骆驼的形象,颂扬了坚忍不拔。无 私奉献的精神。 突出的写作技巧:衬托手法。 8、骆驼寻宝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他有着坚定的信念、战胜困难的勇气和百折不 挠的毅力。 9、骆驼在寻宝途中遇到哪些困难?它是怎样对待的? 它遇到了冷水滩、冰凌湖、热风洞、夹扁谷。而且腿在去年护送旅客时还冻伤了。 它没被这些困难吓倒,而是凭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定的信念,去战胜困难 的。 10、学了这篇课文,你怎样理解骆驼寻到的宝?你有何感想? 它能寻到宝因为它有着坚定的信念、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战胜困难的勇气,和 为大家谋利益的崇高品质。如果没有这些,它也会象其它动物一样而一事无成的。 11、认真想想,本篇童话对我们有什么样的深刻寓意? 让人明白:无论做什么事,要想成功,必须得有坚定的信念,战胜困难的勇气和 百折不挠的毅力;生活的目的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大多数人更好地生活。 12、骆驼寻宝路上的表现能给我们什么启示?请谈谈你的看法。 我们对于自己的追求,要执着、坚定,追求的目标要健康有益,这样才能使我们 的生活丰富充实。(意思相切即可) 四、《海燕》 1、海上的燕子与故乡的燕子有什么不同?(用文中的句子回答)(1 分) 2、作者从动、静两方面描写海上的燕子,请各举一例。(2 分) 3、作者描绘海上的小燕子的活动背景时先写 ,然后写 ,这 是作者远眺;然后作者(描写的角度) ,写天的 ,天上 的 ,构成一幅“ 图”。(3 分) 4、从课文中找出作者对小燕子十分关心的语句。(2 分) 5、找出能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