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热环境 第一节热气候特征与防热途径 ●利用自然能 ●绿化 ●喷淋 隔热 遮阳 通风 绿化 图5-2建筑综合防热措施
第一节热气候特征与防热途径 利用自然能 绿化 喷淋
建筑热环境 第二节建筑防热设计擅制指标 蜜外综合温度 太阳辐射热的作用 室外空气的传热 ●结构外表面的有效长波 辐射的自然散热作用
第二节 建筑防热设计控制指标 室外综合温度 太阳辐射热的作用 室外空气的传热 结构外表面的有效长波 辐射的自然散热作用
建筑热环境 第二节建筑防热设计擅制指标 ta=t +pl/ae-tir 式中t—一室外综合温度,℃; t:一室外气温,℃; A-围护结构外表面对太阳辐射热的吸收系数,参见表5-3; Ⅰ—太阳辐射强度。,W/m2; 外表面换热系数,W/(m2·K); 外表面有效长波辐射温度,℃。粗略计算可取下值 对于屋面tx=3.5℃ 对于外墙 th=1.8℃
第二节 建筑防热设计控制指标
建筑热环境 第二节建筑防热设计擅制指标 式〔5-1)仅给出了综合温度的一般表达形式,当进行隔热计算时,则必须首先确定综 合温度的最大值、昼夜平均值以及其昼夜波动振幅。综合温度最大值按下式计算 tms+At (5-2) 式中tnmx综合温度最大值,C; —综合温度平均值,℃; 综合温度振幅,℃ 综合温度平均值按下式计算 t=E+p27/a。-thn (5-3) 式中t——室外平均气温,℃; I—平均太阳辐射强度,w/m 外表面有效长波辐射温度,℃。 综合温度的昼夜波动振幅为 At 式中A—室外气温振幅,℃ A 太阳辐射等效温度振幅,℃
第二节 建筑防热设计控制指标
建筑热环境 第二节建筑防热设计擅制指标
第二节 建筑防热设计控制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