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52083 课程名称:金融学英文名称:下inance 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48 学分.3 适用对象: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思政进专业课课堂要求: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类专业课程,要着重培有学生经世济民、 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诰,自由、 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 课程简介 金融学是基于经济学理论上的一门经济类财经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 它从分析金融运作对象一一货币、货币资金、金融工具、金融资产入手,阐述货币时间价值 原理:介绍金融机构体系和金融市场体系的具体类型及业务,说明其在现代经济中的重要作 用:研究货币政策及作为其依据的货币理论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金融学的 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熟悉金融学原理体系、 分析框及思维方式从而为以后的业课学 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Finance is a basic core course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which is based on economic theory.The framework of this course starts with the analysis of financial operation objects,such as currency,funds,financial tools and assets.Also the ourseexplains the principles of the currency time value,introduces the and business of financial instruments and markets and then points out its significance to the contemporary economy.It discusses the monetary policy and theories.From the course students will get the basic concepts and fundamental knowledge of finance,and be acquainted with financial principle and analysis methods.Those will help them to improve their consequent study of specialized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又是金融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通过该 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货币金融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 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利率、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金融宏观调控、金融监 管等基本范陆、内在关系及其云动却律有较系统的堂握。币过课堂数学和课外学习,伸学生 了解国内外金融问题的现状,掌握现察和分析 金融问题的正确方 法,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 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 必要的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货币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货币的基本概念 2.熟零理解货币的职能 3.了解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以及几种货币制度及其各自的特点 4.掌握货币的层次划分 1/19
1 / 19 《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52083 课程名称:金融学 英文名称:Finance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48 学分:3 适用对象: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思政进专业课课堂要求: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类专业课程,要着重培育学生经世济民、 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 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 二、课程简介 金融学是基于经济学理论上的一门经济类财经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 它从分析金融运作对象一一货币、货币资金、金融工具、金融资产入手,阐述货币时间价值 原理;介绍金融机构体系和金融市场体系的具体类型及业务,说明其在现代经济中的重要作 用;研究货币政策及作为其依据的货币理论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金融学的 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熟悉金融学原理体系、分析框架及思维方式,从而为以后的专业课学 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Finance is a basic core course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which is based on economic theory. The framework of this course starts with the analysis of financial operation objects, such as currency, funds, financial tools and assets. Also the course explains the principles of the currency time value, introduces the classification and business of financial instruments and markets, and then points out its significance to the contemporary economy. It discusses the monetary policy and theories. From the course students will get the basic concepts and fundamental knowledge of finance, and be acquainted with financial principle and analysis methods. Those will help them to improve their consequent study of specialized courses.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又是金融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 通过该 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货币金融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 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利率、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金融宏观调控、金融监 管等基本范畴、内在关系及其运动规律有较系统的掌握。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使学生 了解国内外金融问题的现状,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 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 必要的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货币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货币的基本概念 2.熟悉理解货币的职能 3.了解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以及几种货币制度及其各自的特点 4.掌握货币的层次划分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货币的定义和职能 要内 (①)货币的定义 (2)货币的四大职能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货币:交易媒介:价值尺度:支付手段:价值储藏」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货币的职 第二节货币的类型 1,主要内容 (1)货币的形式 (2)不同形式货币的特 概念和知识点 实物货币:代用货币: 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信用货币的特点。 第三节货币制度 1.主要内容 (①)银本位制的特点 (2)金银复本位制的特点 3)金本位制的特占 (4)纸币木位制的特点 (5)我国的货币制度 基本概念和知识 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纸币本位制:布雷倾森林体系。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中国的货币制度 第四节货币的度量及层次划分 1.主要内容 (1)货币层次的划分标准 (2)货币的几个层次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MO:M1:M2:货币结构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中国人民银行是怎样划分货币层次的 (三)思考与实践 比特币属于货币吗?其未来的发展前景怎样?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第二章金融系统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金融体系的涵义 2.掌握金融体系的功能 2/19
2 / 19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货币的定义和职能 1.主要内容 (1)货币的定义 (2)货币的四大职能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货币;交易媒介;价值尺度;支付手段;价值储藏。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货币的职能。 第二节货币的类型 1.主要内容 (1)货币的形式 (2)不同形式货币的特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实物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信用货币的特点。 第三节货币制度 1.主要内容 (1)银本位制的特点 (2)金银复本位制的特点 (3)金本位制的特点 (4)纸币本位制的特点 (5)我国的货币制度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纸币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中国的货币制度 第四节货币的度量及层次划分 1.主要内容 (1)货币层次的划分标准 (2)货币的几个层次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M0; Ml; M2;货币结构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中国人民银行是怎样划分货币层次的? (三)思考与实践 比特币属于货币吗?其未来的发展前景怎样?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第二章金融系统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金融体系的涵义 2.掌握金融体系的功能
3.熟悉金融体系的构成要素 (二)教学内容 节资金盈余者与短缺者之间的联系机制 1.主要内容 (1)资金盈余者 (2)终金短缺老 (3③)财政转化机制 (4)金融 萨化机制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财政转化机制:金融转化机制:直接融资:间接融资。 介绍民间金融时讲讲普惠金融(小额信贷),介绍金融服务平等观念,金融服务的普 惠平等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平等观念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财政转化机制和金融转化机制的优缺点比较 第二节金融体系的功能 1主要丙容 (1)降低交易费用 (②)时间和空间的转换 (3)保持流 性与投资的连续性 (4)风险分相 (5)支付与清算 (6)监督与激励 2.基本概今和知识占 交易田 风险分推 监督成本:搭便车:用手投票:用脚投票 无论以手投票还是以脚投票,都是代表股民意志,都是经济民主的体现,一定程度上 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民主观念。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金融体系且有哪些功能 第三节金融工具 1.主要内容 (1)金融工具的含义 (②)典型的金融工具 (3)金融工具的特相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原生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结构性金融工具:期限性:流动性:收益性:安全性 3.问题与应用 了解典型的金融工具。 第四节金融系统中的信息不对称 1.主要内容 (1)金融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②)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后果 (3)克服信总不对称的方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信息技露:贷款承诺:合约的正向激励, 3/19
3 / 19 3.熟悉金融体系的构成要素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资金盈余者与短缺者之间的联系机制 1.主要内容 (1)资金盈余者 (2)资金短缺者 (3)财政转化机制 (4)金融转化机制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财政转化机制;金融转化机制;直接融资;间接融资。 介绍民间金融时讲讲普惠金融(小额信贷),介绍金融服务平等观念,金融服务的普 惠平等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平等观念。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财政转化机制和金融转化机制的优缺点比较 第二节金融体系的功能 1.主要内容 (1)降低交易费用 (2)时间和空间的转换 (3)保持流动性与投资的连续性 (4)风险分摊 (5)支付与清算 (6)监督与激励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交易费用;风险分摊;监督成本;搭便车;用手投票;用脚投票。 无论以手投票还是以脚投票,都是代表股民意志,都是经济民主的体现,一定程度上 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民主观念。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金融体系具有哪些功能 第三节金融工具 1.主要内容 (1)金融工具的含义 (2)典型的金融工具 (3)金融工具的特性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原生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结构性金融工具;期限性;流动性; 收益性;安全性。 3.问题与应用 了解典型的金融工具。 第四节金融系统中的信息不对称 1.主要内容 (1)金融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2)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后果 (3)克服信息不对称的方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信息披露;贷款承诺;合约的正向激励
主动的信息披露也就是诚信,有助于缓解信息不对称,这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之减信观念。合约的激励培养守约精神,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法治观念。前者是更 高的品德要求 后者是法律底线思维 3.问题与 哪些方法可以克服事前和事后的信总不对称 (三)思考与实践 现实生活中存在理此逆向洗择和消德风险的率例?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第三章货币的时间价值 (一)目的与要求 1.熟悉货币的时间价值 2.掌各种利率的含义及计算 ,掌捉现值和终 直的计算 4.熟悉运用年金进行投融资决策 5.了解通胀和利息税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货币的时间价值及其计量 1主内容 (①)货币时间价值的含义 (2)货币时间价值的衡量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货币时间价值:市场利率 官定利率:基准利率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货币为什么会产生时间价值 第二节复利和终值的计算 1.主要内容 单利和复利的计算方法和应用,终值的含义和计算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单利:复利:现值:终值。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单利和复利的计算:现值和终值的计算。 第三节现值和年金现值 1.主要内容 (1)年金的概念 (2)年金的种类 (3)年金的计算及其应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普通年金:即时年金:年金终值:年金现值。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学会计年金的现值和终值 第四节年金现值和终值的结合 养老保险计划 1.主要内容 养老保险计划中年金现值和年金终值的综合使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4/19
4 / 19 主动的信息披露也就是诚信,有助于缓解信息不对称,这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之诚信观念。合约的激励培养守约精神,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法治观念。前者是更 高的品德要求,后者是法律底线思维。 3.问题与应用 哪些方法可以克服事前和事后的信息不对称。 (三)思考与实践 现实生活中存在哪些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案例?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第三章 货币的时间价值 (一)目的与要求 1.熟悉货币的时间价值 2.掌握各种利率的含义及计算 3.掌握现值和终值的计算 4.熟悉运用年金进行投融资决策 5.了解通胀和利息税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货币的时间价值及其计量 1.主要内容 (1)货币时间价值的含义 (2)货币时间价值的衡量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货币时间价值;市场利率;官定利率;基准利率。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货币为什么会产生时间价值。 第二节复利和终值的计算 1.主要内容 单利和复利的计算方法和应用,终值的含义和计算。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单利;复利;现值;终值。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单利和复利的计算;现值和终值的计算。 第三节现值和年金现值 1.主要内容 (1)年金的概念 (2)年金的种类 (3)年金的计算及其应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普通年金;即时年金;年金终值;年金现值。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学会计算年金的现值和终值。 第四节年金现值和终值的结合:养老保险计划 1.主要内容 养老保险计划中年金现值和年金终值的综合使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养老保险:年金现值:现金终值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学会利用年金现值和终值分析养老保险计划 第五节通货膨胀、利息税的影响 1.主要内容 (1)通货膨胀对利率的影响 (②)利息税对利率的影响 2 本概念和知识点 名义利率:实际利率: 费雪效应:达比效应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学会计算名义利率和实际利*。 (三)思老与实践 后作业7,8,9,13,14题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第四章资源的时间配置:储蓄和消费的选择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储蓄的基本形式和动机 2.擎提几种主要的储蓄理论 3.熟悉储蓄选择的影响因素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储蓄的性质及其形式 1士要内容 1)储蓄的性质 (②)储蓄的基本形式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家庭储蓄:企业储蓄:政府储蓄:实物储蓄:金融储蓄。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各种储蓄形式的特点 第二节储蓄的动机 1.主要内容 (1)交易动机 (2)谨慎动机 (3)投机动知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人们处于怎样的目的会去储蓄: 第三节储蓄与消费的选择 1.主要内容 (1)绝对收入理论 (2)恒久性收入理论 (3)生命周期储蓄理论 (4)相对收入假说 5/19
5 / 19 养老保险;年金现值;现金终值。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学会利用年金现值和终值分析养老保险计划。 第五节通货膨胀、利息税的影响 1.主要内容 (1)通货膨胀对利率的影响 (2)利息税对利率的影响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名义利率;实际利率;费雪效应;达比效应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学会计算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三)思考与实践 课后作业 7,8,9,13,14 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第四章资源的时间配置:储蓄和消费的选择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储蓄的基本形式和动机 2.掌握几种主要的储蓄理论 3.熟悉储蓄选择的影响因素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储蓄的性质及其形式 1.主要内容 (1)储蓄的性质 (2)储蓄的基本形式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家庭储蓄;企业储蓄;政府储蓄;实物储蓄;金融储蓄。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各种储蓄形式的特点。 第二节储蓄的动机 1.主要内容 (1)交易动机 (2)谨慎动机 (3)投机动机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人们处于怎样的目的会去储蓄? 第三节储蓄与消费的选择 1.主要内容 (1)绝对收入理论 (2)恒久性收入理论 (3)生命周期储蓄理论 (4)相对收入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