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总论
总 论 第一篇
第1章 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对象 药物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又名药物交互作用,是指同时 或间隔一定时间先后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时,由于药物之间 或药物机体药物之间的反应,改变了药物原来的体内过程、组织对 药物的感受性或药物的理化性质,而产生单种药物所没有的药理作 用或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包括药物在体外的相互作用和药物在 体内的相互作用。药物在体外的相互作用属药剂学(Pharmaceutics) 或药物化学(Pharmaceutical chemistry)的研究范畴,药物在体内的相 互作用属临床药理学(Clinical pharmacology)和临床药学(Clinical pharmacy)的研究范畴。狭义的药物相互作用主要研究药物在体内 的相互作用或体内合并用药的效果,又称为药物作用的相互影响,是 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联系的学科分支。 体内的药物相互作用远比体外隐蔽,间隔一定时间用药引起的 相互作用,更易被人忽略。除了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 的研究范畴还深入到药物与食物、食品添加剂、营养素、嗜好品、环境 污染物、包装容器、人工器官、物理诊疗及实验诊断的相互作用,研究 水平也从对整体的观察发展到对超微结构的分析。 在处理不同症状或并存的疾病时,常需同时或先后使用多种药 物。有预见地而不是盲目地并用药物,可以同时满足多种治疗要求, 3
第!(章 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对象 药物相互作用(Esvhjoufsbdujpo)又名药物交互作用,是指同时 或间隔一定时间先后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时,由于药物之间 或药物:机体:药物之间的反应,改变了药物原来的体内过程、组织对 药物的感受性或药物的理化性质,而产生单种药物所没有的药理作 用或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包括药物在体外的相互作用和药物在 体内的相互作用。药物在体外的相互作用属药剂学(Qibsnbdfvujdt) 或药物化学(Qibsnbdfvujdbmdifnjtusz)的研究范畴,药物在体内的相 互作用属临床药理学(Dmjojdbmqibsnbdpmphz)和临床药学(Dmjojdbm qibsnbdz)的研究范畴。狭义的药物相互作用主要研究药物在体内 的相互作用或体内合并用药的效果,又称为药物作用的相互影响,是 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联系的学科分支。 体内的药物相互作用远比体外隐蔽,间隔一定时间用药引起的 相互作用,更易被人忽略。除了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 的研究范畴还深入到药物与食物、食品添加剂、营养素、嗜好品、环境 污染物、包装容器、人工器官、物理诊疗及实验诊断的相互作用,研究 水平也从对整体的观察发展到对超微结构的分析。 在处理不同症状或并存的疾病时,常需同时或先后使用多种药 物。有预见地而不是盲目地并用药物,可以同时满足多种治疗要求, %
提高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甚至创造新的疗法。反之,盲目杂乱地并 用药物越多,由于单种药物固有不良反应的累加或由于药物相互作 用的可能性相应增加,必然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除医嘱用药之 外,如果病人又自行添用药物或同时接受几位互不联系的医生的治 疗,不良反应更可能随着发生药物相互作用机会的增加而增加。国 外资料表明,并用药物的数量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呈正相关。 并用1一5种药物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18.6%:并用6种 以上药物时,不良反应增至19.8%~81.4%。据估计,药物相互作 用引起的不良反应,约占药物不良反应总数的2%。但是,不显著的 药物相互作用不易被发现,加之临床上对药物相互作用缺乏注意与 了解,不少有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常被忽略。 药物相互作用既有不利的一面,也有有益的一面,但药物并用后 产生的有益相互作用目前研究较少。并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 同使用单种药物一样,在一定条件下都存在着有益作用与不良反应 的矛盾统一。合并用药的不同效果反映了由病情、治疗需要、药物的 剂量、用药方法及个体差异等因素所决定的有益作用与不良反应的 矛盾转化。此外,并用相同的两种药物时,用药顺序不同,效果亦可 不同。如先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数日后再用利血平,可引起血压明 显升高:相反的用药顺序则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研究药物相互作用一般应使用单种成分的药物。复方成药如复 方降压片、去痛片及复方阿司匹林片等,使用虽然便利,但发生不良 反应时,常难以确定是何种成分所致,只好停用整个复方。有些患者 对某一复方制剂过敏,却可以安全的使用该复方中的任一单种成分。 但实际工作中为了简便安全,常常简单地停用该复方及其各种单一 成分,造成治疗上的不便。不论从药效或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来 看,使用复方制剂或合并用药时,所用的药物往往是作为一个整体, 通过药物相互作用而对机体起作用,不应把复方制剂或并用的药物 看成不同成分的机械组合,从而推测各种成分的个别效应。正如世 界卫生组织在药物合并使用的资料中所指出的,不同药物的混合制 4
提高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甚至创造新的疗法。反之,盲目杂乱地并 用药物越多,由于单种药物固有不良反应的累加或由于药物相互作 用的可能性相应增加,必然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除医嘱用药之 外,如果病人又自行添用药物或同时接受几位互不联系的医生的治 疗,不良反应更可能随着发生药物相互作用机会的增加而增加。国 外资料表明,并用药物的数量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呈正相关。 并用(Y+种药物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C%DY(.C&D;并用&种 以上药物时,不良反应增至(’C.DY.(C*D。据估计,药物相互作 用引起的不良反应,约占药物不良反应总数的,D。但是,不显著的 药物相互作用不易被发现,加之临床上对药物相互作用缺乏注意与 了解,不少有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常被忽略。 药物相互作用既有不利的一面,也有有益的一面,但药物并用后 产生的有益相互作用目前研究较少。并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 同使用单种药物一样,在一定条件下都存在着有益作用与不良反应 的矛盾统一。合并用药的不同效果反映了由病情、治疗需要、药物的 剂量、用药方法及个体差异等因素所决定的有益作用与不良反应的 矛盾转化。此外,并用相同的两种药物时,用药顺序不同,效果亦可 不同。如先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数日后再用利血平,可引起血压明 显升高;相反的用药顺序则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研究药物相互作用一般应使用单种成分的药物。复方成药如复 方降压片、去痛片及复方阿司匹林片等,使用虽然便利,但发生不良 反应时,常难以确定是何种成分所致,只好停用整个复方。有些患者 对某一复方制剂过敏,却可以安全的使用该复方中的任一单种成分。 但实际工作中为了简便安全,常常简单地停用该复方及其各种单一 成分,造成治疗上的不便。不论从药效或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来 看,使用复方制剂或合并用药时,所用的药物往往是作为一个整体, 通过药物相互作用而对机体起作用,不应把复方制剂或并用的药物 看成不同成分的机械组合,从而推测各种成分的个别效应。正如世 界卫生组织在药物合并使用的资料中所指出的,不同药物的混合制 *
品所起的作用,可能比单独使用其中一种时要强,也可能要弱。多数 复方制剂的配伍据认为是以有益的药物相互作用为基础,但几乎每 种复方的配伍合理性、疗效及使用价值迄今都存在着争议。除认为 复方成药不便于灵活调整各成分的比例外,连复方阿司匹林片这种 老药的配伍是否合理目前也仍有争论。 祖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给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医药学知 识。祖国医药学对药物的配伍,遵守“主、辅、佐、使”或“君、臣、佐、 使”的用药原则。在长期用药实践中,总结出“七情合和”的用药经 验,根据药物的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杀及相反,利用其有 益的相互作用,避免其不良反应。在“十八反”歌诀和“十九畏”歌诀 中,也总结了一些有用的经验,迄今仍受到应有的重视并不断有所创 新,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根据发掘祖国医药学遗产、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创造新医药学 的方针,我国在研究中药之间及中西药之间的相互作用方面,取得了 可喜的成绩,例如用中药协助撤停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现代医学 证明,温补肾阳的中药能改善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兴奋性。对于 长期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而撤停困难的患者,并用生地或熟地、山 茱萸、山药、菟丝子、巴戟肉、仙灵脾、附子及桂枝等,常能成功地帮助 患者逐渐减用和停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又如中药麻醉所用的洋金 花总生物碱(莨菪碱、东莨菪碱、阿托品),可与冬眠合剂、肌肉松弛药 并用,以减少麻醉药用量和不良反应,提高麻醉效果:用毒扁豆碱静 脉注射则能迅速消除洋金花总生物碱的麻醉作用,有良好的催醒效 果。以中医与西医结合的方法,有计划地并用中药与西药治疗急腹 症、输尿管结石及胆结石等,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些都足以说明 在研究药物相互作用方面,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有着广阔的前景
品所起的作用,可能比单独使用其中一种时要强,也可能要弱。多数 复方制剂的配伍据认为是以有益的药物相互作用为基础,但几乎每 种复方的配伍合理性、疗效及使用价值迄今都存在着争议。除认为 复方成药不便于灵活调整各成分的比例外,连复方阿司匹林片这种 老药的配伍是否合理目前也仍有争论。 祖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给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医药学知 识。祖国医药学对药物的配伍,遵守“主、辅、佐、使”或“君、臣、佐、 使”的用药原则。在长期用药实践中,总结出“七情合和”的用药经 验,根据药物的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杀及相反,利用其有 益的相互作用,避免其不良反应。在“十八反”歌诀和“十九畏”歌诀 中,也总结了一些有用的经验,迄今仍受到应有的重视并不断有所创 新,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根据发掘祖国医药学遗产、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创造新医药学 的方针,我国在研究中药之间及中西药之间的相互作用方面,取得了 可喜的成绩,例如用中药协助撤停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现代医学 证明,温补肾阳的中药能改善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兴奋性。对于 长期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而撤停困难的患者,并用生地或熟地、山 茱萸、山药、菟丝子、巴戟肉、仙灵脾、附子及桂枝等,常能成功地帮助 患者逐渐减用和停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又如中药麻醉所用的洋金 花总生物碱(莨菪碱、东莨菪碱、阿托品),可与冬眠合剂、肌肉松弛药 并用,以减少麻醉药用量和不良反应,提高麻醉效果;用毒扁豆碱静 脉注射则能迅速消除洋金花总生物碱的麻醉作用,有良好的催醒效 果。以中医与西医结合的方法,有计划地并用中药与西药治疗急腹 症、输尿管结石及胆结石等,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些都足以说明 在研究药物相互作用方面,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有着广阔的前景。 +
第2章 药物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 由于各种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和药理作用不同,同时使用两种 或两种以上药物在机体特定环境影响下可能引起药物间的相互作 用,结果表现为药效相加、协同或互相拮抗。因此,利用药物相互作 用的原理,适当的采取多种药物联合治疗,往往比单用一种药物治疗 效果大,或可减轻主要药物的副作用。但是,有些药物也可产生对患 者有害的相互作用,致使药效降低或消失,毒性增加,或出现严重的 并发症,甚至死亡。显然,探讨药物相互作用的原理,充分利用其有 利的一面,避免其不利的一面,使药物治疗达到理想的预期效果,无 疑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第一节影响药物吸收的相互作用 吸收是指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口服药物由胃 肠道吸收是一个复杂过程,既取决于药物的理化特点,又取决于机体 的生理和生化因素。中西药配伍后,若相互作用发生在药物吸收之 前,就有可能影响胃肠道的酸碱度、胃肠蠕动、胃肠排空时间等,除表 现为药物吸收速度减慢或药量吸收减少外,也可使药量吸收增加。 药量吸收减少时,尽管某药物最终可达到完全吸收,但因吸收速度 6
第!,章 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药物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 由于各种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和药理作用不同,同时使用两种 或两种以上药物在机体特定环境影响下可能引起药物间的相互作 用,结果表现为药效相加、协同或互相拮抗。因此,利用药物相互作 用的原理,适当的采取多种药物联合治疗,往往比单用一种药物治疗 效果大,或可减轻主要药物的副作用。但是,有些药物也可产生对患 者有害的相互作用,致使药效降低或消失,毒性增加,或出现严重的 并发症,甚至死亡。显然,探讨药物相互作用的原理,充分利用其有 利的一面,避免其不利的一面,使药物治疗达到理想的预期效果,无 疑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第一节 影响药物吸收的相互作用 吸收是指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口服药物由胃 肠道吸收是一个复杂过程,既取决于药物的理化特点,又取决于机体 的生理和生化因素。中西药配伍后,若相互作用发生在药物吸收之 前,就有可能影响胃肠道的酸碱度、胃肠蠕动、胃肠排空时间等,除表 现为药物吸收速度减慢或药量吸收减少外,也可使药量吸收增加。 药量吸收减少时,尽管某药物最终可达到完全吸收,但因吸收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