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音乐鉴费教聚 第1讲2学时 绪论 课目、课 第一章要素 题 第一节音乐的特质与构成 一.音乐的特质及规定性二.音乐的构成(旋律、节奏、 节拍、和声)(1) 1.了解音乐的属性 教学目的 和要求 2.掌握音乐的主要构成元素及作用 3.熟悉一些音乐术语 重点 难点 音乐主要元素的定义及其在音乐表达中的作用 课堂设计(教学内容、过程、方法) 时间分配 (详细内容见ppt课件) 绪论 第一章要素 15分钟 第一节音乐的特质与构成 一, 音乐的特质及规定性 20分钟 音乐由声音构成自己的存在方式,它有这样几个规定性: a.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b.音乐是非写实的艺术(具体方法:聆听作品《“命运”交响曲》片 段) c.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具体方法:聆听作品《“春天”奏鸣曲》片段) d,音乐是时间的艺术 教学进程 C.音乐是二度创作的艺术 (含课堂 二。音乐的构成 教学内 1.旋律 20分钟 容、教学 方法、辅 先后发出的音。可归为三大类: 助手段时 a.上行的旋律适合表达高涨、勇往直前的情绪 (聆听具体作品感受特征) 间分配设 b.波浪起伏的旋律适合表达轻松、欢快的情绪 (聆听具体作品感受特征) 计) c.下行的旋律适合表达悲壮的情绪 (聆听具体作品感受特征) 2.节奏与节拍 20分钟 节奏:指声音有规律的轻重缓急。作曲家运用丰富多样的节奏模式表达不 同的情感(具体方法:聆听三部作品感受不同节奏模式的作用) 节拍:是节奏运动富有律动感。 基本节拍2/43/4 (具体方法:聆听二部作品感受其区别) 3.和声 让单一旋律变成多声部的声响。 15分钟 具体方法: 一一以作品《船歌》为分析案例 单旋律版本(运用打谱软件制作)一一钢琴版本一一乐队版本, 比较聆听,从感性上感悟和声的作用
交响音乐鉴赏教案 第 1 讲 2 学时 课目、课 题 绪论 第一章 要素 第一节 音乐的特质与构成 一.音乐的特质及规定性 二.音乐的构成(旋律、节奏、 节拍、和声)(1) 教学目的 和要求 1.了解音乐的属性 2.掌握音乐的主要构成元素及作用 3. 熟悉一些音乐术语 重点 难点 音乐主要元素的定义及其在音乐表达中的作用 教学进程 (含课堂 教学内 容、教学 方法、辅 助手段时 间分配设 计) 课堂设计(教学内容、过程、方法) 时间分配 (详细内容见 ppt 课件) 绪论 第一章 要素 第一节 音乐的特质与构成 一.音乐的特质及规定性 音乐由声音构成自己的存在方式,它有这样几个规定性: a.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b.音乐是非写实的艺术 (具体方法:聆听作品《“命运”交响曲》片 段) c.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具体方法:聆听作品《“春天”奏鸣曲》片段) d.音乐是时间的艺术 C.音乐是二度创作的艺术 二.音乐的构成 1.旋律 先后发出的音。可归为三大类: a.上行的旋律适合表达高涨、勇往直前的情绪 (聆听具体作品感受特征) b.波浪起伏的旋律适合表达轻松、欢快的情绪 (聆听具体作品感受特征) c.下行的旋律适合表达悲壮的情绪 (聆听具体作品感受特征) 2.节奏与节拍 节奏:指声音有规律的轻重缓急。作曲家运用丰富多样的节奏模式表达不 同的情感 (具体方法:聆听三部作品感受不同节奏模式的作用) 节拍:是节奏运动富有律动感。 基本节拍 2/4 3/4 ( 具体方法:聆听二部作品感受其区别) 3.和声 让单一旋律变成多声部的声响。 具体方法: ——以作品《船歌》为分析案例 —— 单旋律版本(运用打谱软件制作)——钢琴版本——乐队版本, 比较聆听,从感性上感悟和声的作用。 15 分钟 20 分钟 20 分钟 20 分钟 15 分钟
交响音乐鉴费教聚 第2讲2学时 课目、课第一章要素 题 二 音乐的构成(音色、调式、速度、力度、曲式)(2) 教学目的 1.掌握音乐的主要构成元素及作用 和要求 2.熟悉一些音乐术语 重点 难点 音乐主要元素的定义及其在音乐表达中的作用 课堂设计(教学内容、过程、方法) 时间分配 (详细内容见ppt课件) 二.音乐的构成 4.音色 20分钟 指嗓音或乐器固有的音质、色彩。 具体方法: 一a.聆听女高音、男高音演唱的歌曲,感受不同嗓音的特质。 一一b聆听器乐作品,感受乐器的音质对音乐形象的表达作用。 5.调式 25分钟 决定作品的基本情绪。 具体方法: 一运用乐谱制作软件,让学生聆听二个基本音阶的色彩 教学进程 聆听熟悉的歌曲《同一首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感受大小调式的 (含课堂 不同情绪表达。 教学内 聆听二部不同调式的器乐作品,感受调式的作用。 容、教学 方法、辅 6.速度 10分钟 助手段、 乐曲快慢的状况。 时间分配 具体方法: 设计) 一一了解速度术语及意义 聆听作品,增加感性认识。 7.力度 10分钟 音量大小的状况 具体方法: 一一了解力度术语及意义 聆听作品,增加感性认识。 8.曲式 25分钟 指音乐要素综和在一起的整体结构。 具体方法: 分析聆听作品“牧笛之舞”,了解曲式三段式的特征 分析聆听作品“致爱丽丝”,了解曲式回旋曲式的特征 分析聆听作品“快乐的铁匠”,了解变奏曲式的特征 分析聆听作品莫扎特C大调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了解奏鸣曲式的特 征
交响音乐鉴赏教案 第 2 讲 2 学时 课目、课 题 第一章 要素 二.音乐的构成(音色、调式、速度、力度、曲式)(2) 教学目的 和要求 1.掌握音乐的主要构成元素及作用 2. 熟悉一些音乐术语 重点 难点 音乐主要元素的定义及其在音乐表达中的作用 教学进程 (含课堂 教学内 容、教学 方法、辅 助手段、 时间分配 设计) 课堂设计(教学内容、过程、方法) 时间分配 (详细内容见 ppt 课件) 二.音乐的构成 4.音色 指嗓音或乐器固有的音质、色彩。 具体方法: ——a.聆听女高音、男高音演唱的歌曲,感受不同嗓音的特质。 ——b.聆听器乐作品,感受乐器的音质对音乐形象的表达作用。 5.调式 决定作品的基本情绪。 具体方法: ——运用乐谱制作软件,让学生聆听二个基本音阶的色彩 ——聆听熟悉的歌曲《同一首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感受大小调式的 不同情绪表达。 ——聆听二部不同调式的器乐作品,感受调式的作用。 6.速度 乐曲快慢的状况。 具体方法: ——了解速度术语及意义 —— 聆听作品,增加感性认识。 7.力度 音量大小的状况 具体方法: ——了解力度术语及意义 —— 聆听作品,增加感性认识。 8.曲式 指音乐要素综和在一起的整体结构。 具体方法: ——分析聆听作品“牧笛之舞”,了解曲式三段式的特征 ——分析聆听作品“致爱丽丝”,了解曲式回旋曲式的特征 ——分析聆听作品“快乐的铁匠”,了解变奏曲式的特征 ——分析聆听作品莫扎特 C 大调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了解奏鸣曲式的特 征。 20 分钟 25 分钟 10 分钟 10 分钟 25 分钟
交响音乐鉴费教聚 第3讲2学时 课目、课第二节表演的媒介一一交响乐队 题 1.了解交响乐队发展的历史沿革 教学目的 和要求 2.掌握交响乐队各种规模的乐器配置 重点 难点 掌握交响乐队的一些基本乐器的性能,能够听辨出是哪种乐器在演奏主题旋律。 课堂设计(教学内容、过程、方法) 时间分配 (详细内容见ppt课件) 第二节表演的媒介一一交响乐队 30分钟 一.交响乐队的历史沿革 1.巴洛克时期一一乐队小规模、乐器组合随意偶然 2.古典时期一一现代乐队雏形显现 3浪漫主义时期一一乐队规模逐渐扩展 4.20世纪- 一传统乐队与小型的非传统乐器并存时期 具体方法: 运用图表、图片、影视资料,从直观上了解各个时期乐队状况。 二.交响乐队乐器配置 40分钟 教学进程1.弦乐器组在乐队中占有三分之二席位,由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 (含课堂 低音提琴、竖琴组成 教学内 2.木管乐器组 由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组成 容、教学 方法、辅 3.铜管乐器组 由小号、圆号、长号、大号组成 助手段、 4.打击乐器组 由定音鼓、大鼓、小军鼓、锣、三角铁、木鱼等乐器组成 时间分配 具体方法: 设计) 运用图片、影视资料、音响资料,了解每件乐器的构造、音色、性 能 三.大型作品欣赏 20分钟 经典作品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欣赏 具体方法: 一一先分段聆听、再整体聆听: 一边讲解、一边欣赏,让学生了解作曲家如何运用乐器的音质、 性能去塑造不同角色的性格、形象
交响音乐鉴赏教案 第 3 讲 2 学时 课目、课 题 第二节 表演的媒介——交响乐队 教学目的 和要求 1.了解交响乐队发展的历史沿革 2.掌握交响乐队各种规模的乐器配置 重点 难点 掌握交响乐队的一些基本乐器的性能,能够听辨出是哪种乐器在演奏主题旋律。 教学进程 (含课堂 教学内 容、教学 方法、辅 助手段、 时间分配 设计) 课堂设计(教学内容、过程、方法) 时间分配 (详细内容见 ppt 课件) 第二节 表演的媒介——交响乐队 一.交响乐队的历史沿革 1.巴洛克时期——乐队小规模、乐器组合随意偶然 2.古典时期——现代乐队雏形显现 3.浪漫主义时期——乐队规模逐渐扩展 4.20 世纪——传统乐队与小型的非传统乐器并存时期 具体方法: —— 运用图表、图片、影视资料,从直观上了解各个时期乐队状况。 二.交响乐队乐器配置 1.弦乐器组 在乐队中占有三分之二席位 ,由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 低音提琴、竖琴组成 2.木管乐器组 由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组成 3.铜管乐器组 由小号、圆号、长号、大号组成 4.打击乐器组 由定音鼓、大鼓、小军鼓、锣、三角铁、木鱼等乐器组成 具体方法: —— 运用图片、影视资料、音响资料,了解每件乐器的构造、音色、性 能 三.大型作品欣赏 经典作品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欣赏 具体方法: ——先分段聆听、再整体聆听; —— 一边讲解、一边欣赏,让学生了解作曲家如何运用乐器的音质、 性能去塑造不同角色的性格、形象。 30 分钟 40 分钟 20 分钟
交响音乐鉴费教聚 第4讲2学时 课目、课第二章 巴洛克时期 题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巴洛克音乐的发祥地意大利 教学目的 1.了解意大利在巴洛克时期音乐发展中的地位、作用。 和要求 2.掌握这时期的体裁、审美特点:音乐活动场所 重点 难点 理解、掌握不同体裁的特点,能够区别三大音乐活动场所的功能。 课堂设计(教学内容、过程、方法) 时间分配 (详细内容见ppt课件) 第二章巴洛克时期 20分钟 第一节概述 一.历史背景 二音乐生活:教堂、宫廷、剧院 三.总体审美特征 具体方法: 一一运用图片、影像、音响资料,向学生解读巴洛克时期的文化氛围 和风格特征 第二节巴洛克音乐的发祥地意大利 一歌剧艺术 30分钟 1歌剧诞生地一一佛罗伦萨 教学进程 2.歌刷早期代表人物一一蒙特威尔第一一成就 (含课堂 3.那不勒斯乐派代表一一亚·斯卡拉蒂一一成就 教学内 具体方法: 容、教学 方法、辅 以讲授为主,影像、音响资料为辅助。 助手段、 二.器乐 时间分配 1.乐器制作:古钢琴、小提琴 15分钟 设计) 具体方法: 运用图片、影像、音响资料, 以直观的方式讲授。 2.作曲家一一维瓦尔第 25分钟 a成就 b.作品欣赏一一小提琴协奏曲“春” 具体方法: 讲授协奏曲三个乐章各自特点 运用打谱软件,先分段看乐谱聆听、哼唱三个乐章主题旋律 运用DVD资料,欣赏全曲。 版本比较一一通俗和古典演绎的比较
交响音乐鉴赏教案 第 4 讲 2 学时 课目、课 题 第二章 巴洛克时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巴洛克音乐的发祥地意大利 教学目的 和要求 1.了解意大利在巴洛克时期音乐发展中的地位、作用。 2.掌握这时期的体裁、审美特点;音乐活动场所 重点 难点 理解、掌握不同体裁的特点,能够区别三大音乐活动场所的功能。 教学进程 (含课堂 教学内 容、教学 方法、辅 助手段、 时间分配 设计) 课堂设计(教学内容、过程、方法) 时间分配 (详细内容见 ppt 课件) 第二章 巴洛克时期 第一节 概述 一.历史背景 二.音乐生活:教堂、宫廷、剧院 三.总体审美特征 具体方法: ——运用图片、影像、音响资料,向学生解读巴洛克时期的文化氛围 和风格特征 第二节 巴洛克音乐的发祥地意大利 一.歌剧艺术 1.歌剧诞生地——佛罗伦萨 2.歌剧早期代表人物——蒙特威尔第——成就 3.那不勒斯乐派代表——亚·斯卡拉蒂——成就 具体方法: —— 以讲授为主,影像、音响资料为辅助。 二.器乐 1.乐器制作:古钢琴、小提琴 具体方法: ——运用图片、影像、音响资料,以直观的方式讲授。 2.作曲家——维瓦尔第 a.成就 b.作品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春” 具体方法: —— 讲授协奏曲三个乐章各自特点 —— 运用打谱软件,先分段看乐谱聆听、哼唱三个乐章主题旋律 —— 运用 DVD 资料,欣赏全曲。 —— 版本比较——通俗和古典演绎的比较 20 分钟 30 分钟 15 分钟 25 分钟
交响音乐鉴费教聚 第5讲2学时 课目、课第二章巴洛克时期音乐 题 第三节巴赫和亨德尔 教学目的 1.了解巴赫和亨德尔艺术的成就、历史地位。 和要求 2.熟悉二作曲家的代表性作品 重点 难点 具有巴洛克特征的体裁、复调音乐 课堂设计(教学内容、过程、方法) 时间分配 (详细内容见ppt课件) 第三节巴赫和亨德尔 一.巴赫 15分钟 1.生平 2.创作:三个不同工作地点的创作侧重点及代表作品 具体方法 以讲授为主 3.代表作品欣赏 a.《g小调管风琴赋格曲》 20分钟 具体方法: 一一了解赋格是复调音乐的体裁形式、 运用古今中外学生比较的作品(黄河大合唱一一保卫黄河:钢琴 曲《牧童短笛》:帕赫贝尔《卡农》,)讲授复调音乐特点 教学进程 运用打谱软件,先分段看乐谱聆听、模唱《g小调管风琴赋格曲》 (含课堂 主题 教学内 运用DVD光盘,欣赏萨克斯乐队现代演绎。 容、教学 方法、辅 b.《第三乐队组曲》第二乐章“咏叹调” 15分钟 助手段、 具体方法: 时间分配 讲授巴洛克组曲的特点 设计) 比较聆听人声版本和乐队版本 c.《b小调弥撒曲》一一合唱“光荣属于上帝” 具体方法 一讲授弥撒曲的特点 15分钟 一一比较聆听合唱“光荣属于上帝”和“哈利路亚”,感受二种合唱风格 二.亨德尔 1.生平 2.创作:主要艺术成就 10分钟 具体方法: 以讲授为主 3代表作品欣赏:清唱剧《弥赛亚》一一合唱“哈利路亚” 具体方法: 一一讲授清唱剧的特点 15分钟 运用DVD光盘,比较聆听合唱“哈利路亚”和巴赫“光荣属于 上帝”,感受不同的风格合唱
交响音乐鉴赏教案 第 5 讲 2 学时 课目、课 题 第二章 巴洛克时期音乐 第三节 巴赫和亨德尔 教学目的 和要求 1.了解巴赫和亨德尔艺术的成就、历史地位。 2.熟悉二作曲家的代表性作品 重点 难点 具有巴洛克特征的体裁、复调音乐 教学进程 (含课堂 教学内 容、教学 方法、辅 助手段、 时间分配 设计) 课堂设计(教学内容、过程、方法) 时间分配 (详细内容见 ppt 课件) 第三节 巴赫和亨德尔 一.巴赫 1.生平 2.创作:三个不同工作地点的创作侧重点及代表作品 具体方法 —— 以讲授为主 3.代表作品欣赏 a.《g 小调管风琴赋格曲》 具体方法: —— 了解赋格是复调音乐的体裁形式、 —— 运用古今中外学生比较的作品(黄河大合唱——保卫黄河;钢琴 曲《牧童短笛》;帕赫贝尔《卡农.》,)讲授复调音乐特点 —— 运用打谱软件,先分段看乐谱聆听、模唱《g 小调管风琴赋格曲》 主题 —— 运用 DVD 光盘,欣赏萨克斯乐队现代演绎。 b.《第三乐队组曲》第二乐章“咏叹调” 具体方法: —— 讲授巴洛克组曲的特点 —— 比较聆听人声版本和乐队版本 c.《b 小调弥撒曲》——合唱“光荣属于上帝” 具体方法 ——讲授弥撒曲的特点 —— 比较聆听合唱“光荣属于上帝”和“哈利路亚”,感受二种合唱风格 二.亨德尔 1.生平 2.创作:主要艺术成就 具体方法: 以讲授为主 3.代表作品欣赏:清唱剧《弥赛亚》——合唱“哈利路亚” 具体方法: —— 讲授清唱剧的特点 —— 运用 DVD 光盘, 比较聆听合唱“哈利路亚”和巴赫“ 光荣属于 上帝”,感受不同的风格合唱 15 分钟 20 分钟 15 分钟 15 分钟 10 分钟 15 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