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一个思考方法 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实验研究 分析问题:研究设计、资料处理及统计分析 解决问题:防治对策与措施、效果监测与评价 本周安排一次录象课,以我省地方病研究为例,初步 了解这一思考方法预习第7章第3、4节内容。 相关自学内容 (1)自然环境因素、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教材p21-39 2)环境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一般特征教材p17-21 剂量-效应(反应)关系,健康效应谱,高危人群。 (3)环境与健康关系的研究方法 教材p39-51
4.一个思考方法 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实验研究 分析问题:研究设计、资料处理及统计分析 解决问题:防治对策与措施、效果监测与评价 本周安排一次录象课,以我省地方病研究为例,初步 了解这一思考方法,预习第7章第3、4节内容。 相关自学内容 (1)自然环境因素、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教材p21-39 (2)环境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一般特征 教材p17-21 剂量-效应(反应)关系,健康效应谱,高危人群。 (3)环境与健康关系的研究方法 教材p39-51
中毒 特异性危害—急性危害过敏反应 直 死亡 环接 慢性危害慢性中毒 境危 致畸 污害 远期危害致癌 染的 L致突变 非特异性危害一免疫抑制 危间影响小气候和太阳辐射 害接温室效应 危上酸雨 害广臭氧层空洞 水体富营养化
中毒 特异性危害 急性危害 过敏反应 直 死亡 环 接 慢性危害 慢性中毒 境 危 致畸 污 害 远期危害 致癌 染 致突变 的 非特异性危害 免疫抑制 危 间 影响小气候和太阳辐射 害 接 温室效应 危 酸雨 害 臭氧层空洞 水体富营养化
环境( environment: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空间范围内一 切客观存在的自然及社会条件的总和。由环境介质和环境 因素组成,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原生环境、次生环 境,全球环境、区域环境、局地环境等。教材p12 环境介质( environmental media):物质环境条件,指大 气、水、土壤(岩石)及所有生物体。 环境因素( environmental factors):被环境介质容纳和转 运的各种有机、无机成分。包括各种物理因素、化学因素 和生物因素。广义的环境因素还包括社会心理因素
环境(environment):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空间范围内一 切客观存在的自然及社会条件的总和。由环境介质和环境 因素组成,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原生环境、次生环 境,全球环境、区域环境、局地环境等。教材p12 环境介质 (environmental media):物质环境条件,指大 气、水、土壤(岩石)及所有生物体。 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 factors) : 被环境介质容纳和转 运的各种有机、无机成分。包括各种物理因素、化学因素 和生物因素。广义的环境因素还包括社会心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