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 王绩
野望 --------王绩
王绩 王绩【j】(585-644),唐代医生、著名诗人。字无功,号 东皋子,绛州(今属山西.河津市)人。其兄王通亦是当时 名医,绩尝任秘书正字,后借故辞归,专心以医药济人。出 身官宦世家,是隋末大儒王通之弟。王绩一生郁郁不得志, 在隋唐之际,曾三仕三隐。心念仕途,却又自知难以显达, 故归隐山林田园,以琴酒诗歌自娱。曾在隋代任秘书省正字 初唐时,以原官待召门下省,后弃官隐居于故乡东皋村。其 《醉乡记》、《五斗先生传》、《酒赋》、《独酌》、《醉 后》等诗文,均被太史令李淳风誉为“酒家之南董”。王绩 《野望》作品取境开阔,风格清新,属对工整,格律谐和, 是唐初最早的五言律诗之一
王绩 王绩【jì】(585—644),唐代医生、著名诗人。字无功,号 东皋子,绛州(今属山西.河津市)人。其兄王通亦是当时 名医,绩尝任秘书正字,后借故辞归,专心以医药济人。出 身官宦世家,是隋末大儒王通之弟。王绩一生郁郁不得志, 在隋唐之际,曾三仕三隐。心念仕途,却又自知难以显达, 故归隐山林田园,以琴酒诗歌自娱。曾在隋代任秘书省正字, 初唐时,以原官待召门下省,后弃官隐居于故乡东皋村。其 《醉乡记》、《五斗先生传》、《酒赋》、《独酌》、《醉 后》等诗文,均被太史令李淳风誉为“酒家之南董”。王绩 《野望》作品取境开阔,风格清新,属对工整,格律谐和, 是唐初最早的五言律诗之一
知识链接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 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 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 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 成一联,共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 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 颈联,第四联为尾联。每首的二三 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
知识链接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 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 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 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 成一联,共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 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 颈联,第四联为尾联。每首的二三 联 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
野望 唐】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野 望 【唐】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注释 东皋(gao):诗人隐居的地方。 薄暮:傍晚。 徙倚(xy:徘徊,来回的走。 依:归依。 落晖:落日。 犊(du):小牛这里指牛群。 禽:鸟兽,这里指猎物。 采薇: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 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古 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薇是一种植物。 今译 傍晚时分站在诗人隐居的地方纵目远眺,徘徊不定不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牛群返回,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回去。 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认识,咏一曲长歌来怀念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
注释 东皋(gāo):诗人隐居的地方。 薄暮:傍晚。 徙倚(xǐyǐ):徘徊,来回的走。 依:归依。 落晖:落日。 犊(dú):小牛,这里指牛群。 禽:鸟兽,这里指猎物。 采薇: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 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古 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薇是一种植物。 今译 傍晚时分站在诗人隐居的地方纵目远眺,徘徊不定不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牛群返回,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回去。 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认识,咏一曲长歌来怀念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