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影响条件电势的因素酸度、沉淀、配合物、离子强度(三)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z( - )IgK'=0.059V(四)氧化还原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浓度、温度、催化反应、诱导反应六、教学反思1.在讲解理论知识时,适当引入相关的应用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使学生理解、掌握本节知识的预期效果。2.针对课上学生精力分散现象,利用相关考研真题适时进行提问,吸引学生注意力。-10—
—10— (二)影响条件电势的因素 酸度、沉淀、配合物、离子强度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 lgK′ = z�φ1 θ′ − φ2 θ′ � 0.059V (四)氧化还原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浓度、温度、催化反应、诱导反应 六、教学反思 1. 在讲解理论知识时,适当引入相关的应用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达到使学生理解、掌握本节知识的预期效果。 2. 针对课上学生精力分散现象,利用相关考研真题适时进行提问, 吸引学生注意力
授课内容7.2氧化还原滴定基本原理2 课时课时安排【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目标:1.掌握氧化还原滴定中化学计量点电势的计算,理解影响氧化还原滴定曲线突跃的因素:2.掌握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的分类及作用原理;3了解氧化还原滴定中预处理的方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滴定分析原理的策略,能将其迁移到其他滴定法的学习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素养目标: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类比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氧化还原滴定中化学计量点电势的计算;2.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的分类及作用原理。☆教学难点:氧化还原滴定曲线突跃的影响因素。【教学方法】本章内容采用课堂讲授与提问式、对比式等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加深学生对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为主,超星学习通网络教学和板书式教学为辅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原则。-11-
—11— 授课内容 7.2 氧化还原滴定基本原理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目标与要求】 ☆ 知识目标: 1. 掌握氧化还原滴定中化学计量点电势的计算,理解影响氧化还原滴定曲线突跃的因素; 2. 掌握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的分类及作用原理; 3. 了解氧化还原滴定中预处理的方法。 ☆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滴定分析原理的策略,能将其迁移到其他滴定法的学习中,培养自主学习能 力。 ☆ 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类比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 教学重点: 1. 氧化还原滴定中化学计量点电势的计算; 2. 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的分类及作用原理。 ☆ 教学难点: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突跃的影响因素。 【教学方法】 本章内容采用课堂讲授与提问式、对比式等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加深学生对重点内容和难 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手段】 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为主,超星学习通网络教学和板书式教学为辅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 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