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 导读: 本书(原名《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 作者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 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斯诺作为一个西方新闻记 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全书共 12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 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 和感受等由于斯诺在西北红色区域的冒险中引起的激情和对中国人民的热 爱他用了后半生的几乎全部精力对中国问题作继续的探索和报道。《西行漫 记》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该书不断地再版和重印,教 育了千百万读者和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使它成为享有盛誉家喻户晓的文学作 红星在西方语境中指下层民众参加的造旧世界反的民主革命,《红星照 耀中国》特指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社会革命有明显的赞誉意味 第一课时(50分) 、选择题:(10分) 1.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 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 是指(D A、国民革命军北伐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C、北方少数民族南 迁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2.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 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 B、太平天国北伐、 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 3.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纪实性手法向
红星照耀中国 导读: 本书(原名《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 作者于 1936 年 6 月至 10 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 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斯诺作为一个西方新闻记 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全书共 12 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 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 和感受等.由于斯诺在西北红色区域的冒险中引起的激情和对中国人民的热 爱,他用了后半生的几乎全部精力,对中国问题作继续的探索和报道。《西行漫 记》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该书不断地再版和重印,教 育了千百万读者和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使它成为享有盛誉,家喻户晓的文学作 品。 红星在西方语境中指下层民众参加的,造旧世界反的民主革命,《红星照 耀中国》特指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社会革命,有明显的赞誉意味. 第一课时(50 分) 一、选择题:(10 分) 1.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 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 是指( D ) A、国民革命军北伐 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C、北方少数民族南 迁 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2. 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 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 ( C )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 B、太平天国北伐、 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 3.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纪实性手法向
西方国家大量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事迹,一度风靡全世界。2017 年是红军长征胜利(D A、51周年B、61周年 C、71周年 D、81周年 4.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冒险、 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 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 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 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这是斯诺对以下哪一事件 的评价( A、五四运动B、红军长征C、北伐战争D、抗日战争 5.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西安进行的这场 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 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是指(B) A、八一三事变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D、七七事变 、简答题(40分) 1、苏维埃政府对农民最有重要意义四项举措: 答:重新分配土地,取消高利贷,取消苛捐杂税,消灭特权阶级。 2、代议制苏维埃政府结构是怎样的? 答:从最小的单位村苏维埃开始建立的,上面是乡苏维埃、县苏维埃、省苏 维埃,最后是中央苏维埃。每村各选代表若干人参加上级苏维埃,依此类推, 直到苏维埃代表大会的代表。凡年满十六岁的,普遍有选举权 3、苏维埃革命委员会的权利有哪些? 答:它有决定选举或改选权,同共产党合作紧密 乡苏维埃下面设教育、合作社、军训、政训、土地、卫生、游击队训练 革命防御、扩大红军、农业互助、红军耕田等等委员会,由乡苏维埃指派。 苏维埃的每一分支机构中都有这种委员会,一直到负责统一各项政策和作 出全国性决策的中央政府。 4、苏维埃政府对春耕工作做怎样的批示? 答:进行广泛的宣传,争取农民自愿参加,不要有任何强迫命令。 5、在来到中国进行国际援助的众多国际友人中最杰出的三位美国记者是 谁?他们记录中国历史的著作是什么?
西方国家大量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事迹,一度风靡全世界。2017 年是红军长征胜利( D ) A、51 周年 B、61 周年 C、71 周年 D、81 周年 4.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冒险、 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 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 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 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这是斯诺对以下哪一事件 的评价( B ) A、五四运动 B、红军长征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5. 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西安进行的这场 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 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是指( B ) A、八一三事变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二、简答题 (40 分) 1、 苏维埃政府对农民最有重要意义四项举措: 答:重新分配土地, 取消高利贷,取消苛捐杂税,消灭特权阶级。 2、代议制苏维埃政府结构是怎样的? 答:从最小的单位村苏维埃开始建立的,上面是乡苏维埃、县苏维埃、省苏 维埃, 最后是中央苏维埃。每村各选代表若干人参加上级苏维埃, 依此类推, 一直到苏维埃代表大会的代表。凡年满十六岁的, 普遍有选举权。 3、苏维埃革命委员会的权利有哪些? 答:它有决定选举或改选权,同共产党合作紧密。 乡苏维埃下面设教育、合作社、军训、政训、土地、卫生、游击队训 练、 革命防御、扩大红军、农业互助、红军耕田等等委员会, 由乡苏维埃指派。 苏维埃的每一分支机构中都有这种委员会, 一直到负责统一各项政策和作 出全国性决策的中央政府。 4、苏维埃政府对春耕工作做怎样的批示? 答:进行广泛的宣传,争取农民自愿参加,不要有任何强迫命令。 5、 在来到中国进行国际援助的众多国际友人中最杰出的三位 美国记者是 谁?他们记录中国历史的著作是什么?
答: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尼姆·威尔斯《续西行漫记》,哈里 森·福尔曼《北行漫记》 6、毛泽东认为中国人民能够消耗和打败日本军队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答:一,中国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二,全世界结成反日统一战线 第三,目前在日本帝国主义势力下受苦的被压迫各国人民采取革命行动。 7、简要叙述红军长征的经过 答:红军一共爬过18座山脉,渡过24条河流,经过12个省份,占领 过62座大小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开进和顺利穿过6个 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 8、红军在井冈山运动时期采取的四个口号是什么? 答: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9、共产党规定合作社的五项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制止商人对群众的剥削;克服敌人的封锁;发展苏区国民经济;提高群 众经济政治水平;为社会主义建设准备条件 10、简述一下“白匪”与“赤匪”的含义? 答案提示:白匪,用国民党的名词来说就是民团,国民党为了要镇压农民 起义,纷纷组织民团。就是作为保甲制度的一个有机部分进行活动的。 赤匪用苏维埃的名词来说就是游击队,赤匪是国民党对游击队的敌视称呼。 第二课时(50分) 、根据你的阅读,完成填空:(6分) 《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作者)写的一部 文笔优美的 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 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该书绝大部分素材来自作者采访和考察的第 手资料,客观地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 的真实情况,被誉为 2、《红星照耀中国》文中,“他惊奇地发现,在贫瘠的中国西北部,竟聚 集了中华民族的精华”,这儿的“西北部”,指他采访的主要地点是 ①埃德加·斯诺 ②纪实
答:埃德加 · 斯诺《西行漫记》 ,尼姆 ·威尔斯《续西行漫记》 ,哈里 森 ·福尔曼《北行漫记》 。 6、 毛泽东认为中国人民能够消耗和打败日本军队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答:一,中国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二,全世界结 成反日统一战线; 第三,目前在日本帝国主义势力下受苦的 被压迫各国人民采取革命行动。 7、简要叙述红军长征的经过。 答:红军一共爬过 18 座山脉, 渡过 24 条河流,经过 12 个省份,占领 过 62 座大小城市,突 破 10 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 开进和顺利穿过 6 个 不同的少 数民族地区。 8、红军在井冈山运动时期采取的四个口号是什么? 答:敌进我 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9、共产党规定合作社的五项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制止商 人对群众的剥削;克服敌人的封锁;发展苏区国民经济;提 高群 众经济政治水平;为社会主义建设准备条件。 10、简述一下“白匪”与“赤匪”的含义? 答案提示:白匪, 用国民党的名词来说就是民团, 国民党为了要镇压农民 起义,纷纷组织民团。就是作为保甲制度的一个有机部分进行活动 的。 赤匪用苏维埃的名词来说就是游击队,赤匪是国民党对游击队的敌视称呼。 第二课时(50 分) 一、根据你的阅读,完成填空:(6 分) 1、《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________(作者)写的一部 文笔优美的________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 1936 年 6 月至 10 月在我国 ________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该书绝大部分素材来自作者采访和考察的第 一手资料,客观地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 ________ 的真实情况, 被誉为 “ ”。 2、《红星照耀中国》文中, “他惊奇地发现,在贫瘠的中国西北部,竟聚 集了中华民族的精华”,这儿的“西北部”,指他采访的主要地点是 。 ①埃德加·斯诺 ②纪实
③西北革命根据地 ④共产党和红军 (5)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 2、延安 、选出正确的选项:(30分) 1.下列关于名著阅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 A.《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首先在于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 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 人的真实生活。 B.《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还在于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 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 命做了客观的评价。 C.埃德加·斯诺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红星照耀中 国》(当时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D.1936年,英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 安,深入根据地,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中国共产 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 2、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 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 访经历和感受等。 B.作者真实的记录了自1937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 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 红军将领的情况。 C.作者在书中说中国红军的长征实际上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 英雄史诗。 D.作品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 3、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2分) (B) A“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这里的“大迁移”指的是红军长征。 B这是一部具有新闻报道性的作品,及时是他畅销不衰的首要和基本因素
③西北革命根据地 ④共产党和红军 (5)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 2、延安 二、选出正确的选项:(30 分 ) 1.下列关于名著阅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首先在于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 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 人的真实生活。 B.《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还在于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 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 命做了客观的评价。 C.埃德加·斯诺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红星照耀中 国》(当时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D.1936 年,英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 安,深入根据地,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中国共产 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 2、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全书共 12 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 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 访经历和感受等。 B.作者真实的记录了自 1937 年 6 月至 10 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 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 红军将领的情况。 C.作者在书中说中国红军的长征实际上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 英雄史诗。 D.作品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 3、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2 分) ( B ) A“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这里的“大迁移”指的是红军长征。 B 这是一部具有新闻报道性的作品,及时是他畅销不衰的首要和基本因素
C该书以作者陕北之行的经历为线索,切实报道共产党人的生活和精神 D此书充满激情的政论,忠于客观事实,具有“事实胜于雄辩”的威力。 4、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 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 斯斗争一边。”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是指(B)(2分) A.八一三事变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5.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 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D) A、国民革命军北伐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6.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 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C)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B、太平天国北伐、东征,打击 了中外反动势力 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 别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 7.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纪实性手法向西方 国家大量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事迹,一度风靡全世界。2016年是红 军长征胜利(D) A、50周年B、60周年C、70周年D、80周年 8.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冒险、探 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 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 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 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这是斯诺对以下哪一事件的评价(B) A、五四运动B、红军长征C、北伐战争D、抗日战争 9.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 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 西斯斗争一边。”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是指(B) A、八一三事变B、西安事变C、九一八事变D、七七事变
C 该书以作者陕北之行的经历为线索,切实报道共产党人的生活和精神。 D 此书充满激情的政论,忠于客观事实,具有“事实胜于雄辩”的威力。 4、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 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 斯斗争一边。”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是指( B )(2 分) A.八一三事变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5.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 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D) A 、国民革命军北伐 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6. 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 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 ( C ) A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 B、太平天国北伐、东征,打击 了中外反动势力 C 、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 别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 7.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纪实性手法向西方 国家大量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事迹,一度风靡全世界。2016 年是红 军长征胜利(D) A 、50 周年 B、60 周年 C、70 周年 D、80 周年 8.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冒险、探 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 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 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 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这是斯诺对以下哪一事件的评价( B) A 、五四运动 B、红军长征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9. 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 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 西斯斗争一边。”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是指(B) A 、八一三事变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