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昆虫备忘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录、凡”等10个生字,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 2.默读课文,了解各种昆虫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默读,感受昆虫的有趣 2.通过情境体验,展开想象,发展观察、想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欣赏昆虫有趣的地方,培养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1.了解文中各种昆虫的特点,找出感兴趣的地方。 2.体味文章语言的生动、有趣。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平时见过哪些昆虫?你了解哪些昆虫?它【设计意图:充分 们身上的秘密你又知道多少?(课件出示2:一些昆虫图片)利用直观、形象的 学生交流自己认识的昆虫 多媒体课件资源, 2.下面就让我们认识随着作者一些认识一些昆虫,探究|利用学生的生活经 它们身上的秘密吧!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板书:昆验,在揭示课题的 虫备忘录) 同时,激发学生的 初读课文,质疑感知。 学习兴趣。】 1.自由默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读不懂的地方作 上记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把自己新学到的生字词读给同桌听一听 (1)出示词语:(课件出示4:出示词语) 备忘录凡是距离款款黑绸膜翅益虫大约 (2)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学习生字
4* 昆虫备忘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平时见过哪些昆虫?你了解哪些昆虫?它 们身上的秘密你又知道多少?(课件出示 2:一些昆虫图片) 学生交流自己认识的昆虫。 2.下面就让我们认识随着作者一些认识一些昆虫,探究 它们身上的秘密吧!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板书:昆 虫备忘录) 二、初读课文,质疑感知。 1.自由默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读不懂的地方作 上记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把自己新学到的生字词读给同桌听一听 (1)出示词语:(课件出示 4:出示词语) 备忘录 凡是 距离 款款 黑绸 膜翅 益虫 大约 (2)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学习生字。 【设计意图:充分 利用直观、形象的 多媒体课件资源, 利用学生的生活经 验,在揭示课题的 同时,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录、凡”等 10 个生字,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 2.默读课文,了解各种昆虫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默读,感受昆虫的有趣。 2. 通过情境体验,展开想象,发展观察、想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欣赏昆虫有趣的地方,培养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 1.了解文中各种昆虫的特点,找出感兴趣的地方。 2.体味文章语言的生动、有趣。 教学课时 1 课时
(1)(课件出示5:生字田字格课件:) 录凡距款绸膜瞎益约斑 自由读,指名读,师生纠正读音: 注意读准翘舌音“绸”,前鼻音“斑凡款”,边音 “录”,不读“1i”。 (2)识记生字 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 (1)熟字加偏旁:“日+比=昆”“巨+足=距”“周 纟=绸”“莫+月=膜”“害+目=瞎’ (2)熟字比较。如:绿一录风一凡药一约斑一班 (3)猜谜语:“心到事成定兴盛”谜底是“益”。【设计意图:先解 (4)认读生字词(以多种形式,如猜读、“开火车”决了文章的字词问 读等。) 题,夯实基础,扫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清了阅读障碍。】 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师帮生,或生生互助,解决每个 短文中不理解的词义,如:(课件出示6:出示词语解释) ①复眼:复眼是一种由不定数量的小眼组成的视觉器 官,主要在昆虫及甲壳类等节肢动物的身上出现,同样结构 的器官亦有在双壳纲身上出现 ②琢磨:思索、考虑。 ③款款:本文指慢慢地 ④严丝合缝:缝隙严密闭合。 ⑤备忘录:任何一种能够帮助记忆,简单说明主题与相 关事件的图片、文字或语音资料 三、合作交流,品读感悟 1.你喜欢那种昆虫?找出相关的句子或语段读一读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1)(课件出示7)“复眼”想必是许多小眼睛合成 个大眼睛 “想必”可以换成哪些词语?(一定肯定) (课件出示7)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
(1)(课件出示 5:生字田字格课件:) 录 凡 距 款 绸 膜 瞎 益 约 斑 自由读,指名读,师生纠正读音: 注意读准翘舌音“绸”,前鼻音“ 斑 凡 款 ”,边音 “录”,不读“lǜ”。 (2) 识记生字 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 (1)熟字加偏旁:“日+比=昆”“巨+⻊=距”“周+ 纟=绸”“莫+月=膜”“害+目=瞎”。 (2)熟字比较。如:绿一录 风一凡 药一约 斑一班 (3)猜谜语:“心到事成定兴盛”谜底是“益”。 (4)认读生字词(以多种形式,如猜读、“开火车” 读等。)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师帮生,或生生互助,解决每个 短文中不理解的词义,如:(课件出示 6:出示词语解释) ①复眼:复眼是一种由不定数量的小眼组成的视觉器 官,主要在昆虫及甲壳类等节肢动物的身上出现,同样结构 的器官亦有在双壳纲身上出现。 ②琢磨:思索、考虑。 ③款款:本文指慢慢地。 ④严丝合缝:缝隙严密闭合。 ⑤备忘录:任何一种能够帮助记忆,简单说明主题与相 关事件的图片、文字或语音资料。 三、合作交流,品读感悟。 1.你喜欢那种昆虫?找出相关的句子或语段读一读。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1)(课件出示 7)“复眼”想必是许多小眼睛合成 一个大眼睛。 “想必”可以换成哪些词语?(一定 肯定) (课件出示 7)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 【设计意图:先解 决了文章的字词问 题,夯实基础,扫 清了阅读障碍。】
文中提到有哪些昆虫有复眼?(蜻蜓、苍蝇)复眼有什 么作用?(视觉变得灵敏)(板书:蜻蜓、苍蝇复眼视【设计意图:本教 觉灵敏) 学环节力求在学生 (2)(课件出示8)“瓢虫,朱红的,瓷器似的硬翅,充分研读的基础 上有颜色鲜艳的小圆点,特别漂亮。” 上,自主感悟,自 这里抓住瓢虫的什么来写的?(颜色、硬翅、硬翅上的觉内化。培养学生 小圆点。)(板书:瓢虫硬翅上有小圆点) 自主、合作、探究 (3)(课件出示9)“独角仙在甲虫里可能算是最大的能力。】 的,从头到脚,约有两寸。它的甲壳多为深色,挺硬的,头 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 从上文中,你知道了什么?(独角仙个头大,甲壳硬, 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板书:独角仙个头大甲壳硬) (4)除此之外,还写了独角仙的什么特点?(力气大) 找出表现独角仙力气大的句子。(板书:力气大) (课件出示10)“据说给它套上一辆泥制的小车,它 拉着就走。” (5)“挂大扁儿”是哪里人对什么的称呼?(河北人, 尖头绿蚂蚱) (6)你喜欢蚂蚱吗?介绍蚂蚱时,一共介绍了几种蚂 蚱?(两种蚂蚱:尖头绿蚂蚱和土蚂蚱。)各有什么特点和 有趣的地方?找出相应的句子读读。 都是从外形和动作来叙述的: A.尖头绿蚂蚱 动作描写:(课件出示11)“蚂蚱飞起来会咯咯作响 不知道它是怎么弄出这种声音的。”(板书:咯咯作响) 外形:(课件出示12)“蚂蚱的膜翅是淡淡的桃红色, 非常好看。” 这句话写出了蚂蚱的什么?(膜翅的颜色很漂亮)(板 书:膜翅漂亮的桃红色) B.土蚂蚱: 外形:(课件出示13)“身体粗短,方头色黑如泥土
文中提到有哪些昆虫有复眼?(蜻蜓、苍蝇)复眼有什 么作用?(视觉变得灵敏)(板书:蜻蜓、苍蝇 复眼 视 觉灵敏) (2)(课件出示 8)“瓢虫,朱红的,瓷器似的硬翅, 上有颜色鲜艳的小圆点,特别漂亮。” 这里抓住瓢虫的什么来写的?(颜色、硬翅、硬翅上的 小圆点。)(板书:瓢虫 硬翅上有小圆点) (3)(课件出示 9)“独角仙在甲虫里可能算是最大 的,从头到脚,约有两寸。它的甲壳多为深色,挺硬的,头 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 从上文中,你知道了什么?(独角仙个头大,甲壳硬, 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板书:独角仙 个头大 甲壳硬) (4)除此之外,还写了独角仙的什么特点?(力气大) 找出表现独角仙力气大的句子。(板书:力气大) (课件出示 10)“据说给它套上一辆泥制的小车,它 拉着就走。” (5)“挂大扁儿”是哪里人对什么的称呼?(河北人, 尖头绿蚂蚱) (6)你喜欢蚂蚱吗?介绍蚂蚱时,一共介绍了几种蚂 蚱?(两种蚂蚱:尖头绿蚂蚱和土蚂蚱。)各有什么特点和 有趣的地方?找出相应的句子读读。 都是从外形和动作来叙述的: A. 尖头绿蚂蚱 动作描写:(课件出示 11)“蚂蚱飞起来会咯咯作响, 不知道它是怎么弄出这种声音的。”(板书:咯咯作响) 外形:(课件出示 12)“蚂蚱的膜翅是淡淡的桃红色, 非常好看。” 这句话写出了蚂蚱的什么?(膜翅的颜色很漂亮)(板 书:膜翅 漂亮的桃红色) B.土蚂蚱: 外形:(课件出示 13)“身体粗短,方头色黑如泥土, 【设计意图:本教 学环节力求在学生 充分研读的基础 上,自主感悟,自 觉内化。培养学生 自主、合作、探究 的能力。】
翅上有黑斑。” 这里抓住“土蚂蚱”外形上的什么写的?(身体、头 翅膀)(板书:身体粗短、方头、翅膀有黑斑) 动作:(课件出示14)“这种蚂蚱,抓住它,它就吐 出一泡褐色的口水,顶讨厌。 你认为那些地方写得很有趣?(吐出一泡褐色的口水, 泡”写出土蚂蚱的口水非常恶心。)(板书:吐褐色口 水) 3.选择一个自己喜欢小短文,读一读,读出喜爱之情 四、回顾整体,读写训练 【设计意图:本环 1.选择其中一种昆虫,发挥想象,以小昆虫的身份,向节设计了说和写的 大家进行自我介绍。 训练,有效地训练 2自己以喜欢的方式图文结合制作一份“昆虫备忘录”了学生的语言表达 能力。】 【板书设计】 4昆虫备忘录 蜻蜓、苍蝇复眼视觉灵 瓢虫 硬翅上有小圆点 独角仙 个头大甲壳硬力气大 尖头绿蚂蚱「动作:咯咯作响 外形:膜翅漂亮的桃红色 土蚂蚱 外形:身体粗短、方头、翅膀有黑斑 动作:吐褐色口水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采用学生自主识字,体现部编版教材的特点。 教师都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识字,然后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这大大 激发了孩子识字的热情,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不但提高了识字效率, 学生们也学得愉快而轻松。 二、以读为本,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本课教学,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 者。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翅上有黑斑。” 这里抓住“土蚂蚱”外形上的什么写的?(身体、头、 翅膀)(板书:身体粗短、方头、翅膀有黑斑) 动作:(课件出示 14)“这种蚂蚱,抓住它,它就吐 出一泡褐色的口水,顶讨厌。” 你认为那些地方写得很有趣?(吐出一泡褐色的口水, “一泡”写出土蚂蚱的口水非常恶心。)(板书:吐褐色口 水) 3. 选择一个自己喜欢小短文,读一读,读出喜爱之情。 四、回顾整体,读写训练 1.选择其中一种昆虫,发挥想象,以小昆虫的身份,向 大家进行自我介绍。 2.自己以喜欢的方式,图文结合制作一份“昆虫备忘录”。 【设计意图:本环 节设计了说和写的 训练,有效地训练 了学生的语言表达 能力。】 【板书设计】 4 昆虫备忘录 蜻蜓、苍蝇 复眼 视觉灵 瓢虫 硬翅上有小圆点 独角仙 个头大 甲壳硬 力气大 尖头绿蚂蚱 动作: 咯咯作响 外形:膜翅 漂亮的桃红色 土蚂蚱 外形:身体粗短、方头、翅膀有黑斑 动作 :吐褐色口水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一、采用学生自主识字,体现部编版教材的特点。 教师都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识字,然后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这大大 激发了孩子识字的热情,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不但提高了识字效率, 学生们也学得愉快而轻松。 二、以读为本,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本课教学,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 者。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不足之处: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体验,选择喜欢的片段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感 悟,就更开放,效果会更好。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第四篇课文,包括4篇科普小 短文。讲的是四种昆虫:蜻蜓、独角仙、瓢虫和蚂蚱,揭示了它们各自的小秘密 语言生动、有趣,很诙谐。 【作者介绍】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生于江苏省高邮市,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 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 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 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 1935年秋,汪曾褀初中毕业考入江阴县南菁中学读髙中。1939年夏,汪曾 祺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1950年, 任北京市文联主办的《北京文艺》编辑。1961年冬,用毛笔写出了《羊舍一夕》 1963年,发表的《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1981年1月,《异秉》在《雨花》 发表。1996年12月,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推选为顾问 1997年5月16日上午10点30分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7岁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复眼是相对于单眼而言的,是昆虫的主要视觉器官,通常在昆虫的头部占 有突出的位置。多数昆虫的复眼呈圆形、卵圆形或肾形。它由多数小眼组成。每 个小眼只能形成一个像点,众多小眼形成的像点拼合成一幅图像。在光线微弱时 物体也能成像。家蝇的复眼约由4000个小眼组成,蝶、蛾类的复眼约有28000 个小眼。 瓢虫为鞘翅目瓢虫科,圆形突起的甲虫的通称,是体色鲜艳的小型昆虫, 常具红、黑或黄色斑点。别称为胖小、红娘、花大姐(指二十八星瓢虫,这是一 种害虫)、金龟,甚至因为某些种其分泌物带有臭味而俗称为臭龟子(但这也是混 称)
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不足之处: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体验,选择喜欢的片段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感 悟,就更开放,效果会更好。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第四篇课文,包括 4 篇科普小 短文。讲的是四种昆虫:蜻蜓、独角仙、瓢虫和蚂蚱,揭示了它们各自的小秘密。 语言生动、有趣,很诙谐。 【作者介绍】 汪曾祺,1920 年 3 月 5 日生于江苏省高邮市,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 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 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 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 1935 年秋,汪曾祺初中毕业考入江阴县南菁中学读高中。1939 年夏,汪曾 祺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1950 年, 任北京市文联主办的《北京文艺》编辑。1961 年冬,用毛笔写出了《羊舍一夕》。 1963 年,发表的《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1981 年 1 月,《异秉》在《雨花》 发表。1996 年 12 月,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推选为顾问。 1997 年 5 月 16 日上午 10 点 30 分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 77 岁。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复眼 是相对于单眼而言的,是昆虫的主要视觉器官,通常在昆虫的头部占 有突出的位置。多数昆虫的复眼呈圆形、卵圆形或肾形。它由多数小眼组成。每 个小眼只能形成一个像点,众多小眼形成的像点拼合成一幅图像。在光线微弱时, 物体也能成像。家蝇的复眼约由 4000 个小眼组成,蝶、蛾类的复眼约有 28000 个小眼。 瓢虫 为鞘翅目瓢虫科,圆形突起的甲虫的通称,是体色鲜艳的小型昆虫, 常具红、黑或黄色斑点。别称为胖小、红娘、花大姐(指二十八星瓢虫,这是一 种害虫)、金龟,甚至因为某些种其分泌物带有臭味而俗称为臭龟子(但这也是混 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