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期杂剧中心南移杭州,由于后期 杂剧作家脱离现实的倾向日趋严重,作 品的质量也不如前期。比较重要的作家 有郑光祖。 总的看来,元代杂剧的创作出现了 空前繁荣的局面,它以辉煌的成就在中 国戏剧史上竖起了第一块丰碑,在中国 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后期杂剧中心南移杭州,由于后期 杂剧作家脱离现实的倾向日趋严重,作 品的质量也不如前期。比较重要的作家 有郑光祖。 总的看来,元代杂剧的创作出现了 空前繁荣的局面,它以辉煌的成就在中 国戏剧史上竖起了第一块丰碑,在中国 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小令(一宫调一曲子) 唱 散曲 元曲 套曲(一宫调数曲子 杂剧(散曲+“科”+“白”)唱十演 散曲:小令:只含一支曲子 〈天静沙·秋思〉 套数:合一个曲调中的多个曲子 〈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元曲 散曲 杂剧 套曲 小令 唱 (散曲+“科”+“白”) 唱+演 (一宫调一曲子) (一宫调数曲子) 散曲:小令:只含一支曲子 〈天静沙·秋思〉 套数:合一个曲调中的多个曲子 〈般涉调·哨遍· 高祖还乡〉
元杂剧的体裁特点 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 (1)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 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 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 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 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 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 人物
元杂剧的体裁特点: 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 (1)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 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 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 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 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 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 人物
在音乐上,杂剧的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 套曲。楔子只能用一二支小令,不能用套曲。宫调, 即调式,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调D调等。曲牌,是曲调 的名称,每个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就好比词有词 牌子。 元杂剧的唱词按一定的宫调写成。共分“五宫四 调”: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和大 石调、双调、越调、商调。元杂剧中一折限于一调 韵 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
在音乐上,杂剧的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 套曲。楔子只能用一二支小令,不能用套曲。宫调, 即调式,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调D调等。曲牌,是曲调 的名称,每个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就好比词有词 牌子。 元杂剧的唱词按一定的宫调写成。共分“五宫四 调”: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和大 石调、双调、越调、商调。元杂剧中一折限于一调一 韵。 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 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
元杂剧角色大致可分为末、旦、净、杂四类 末是男角,男主角叫正末,还有副末、冲末 大末、二末等 旦是女角,女主角叫正旦,还有贴旦、花旦 老旦、小旦等。 净多扮刚勇人物或喜剧角色,有净、副净 净之别。 杂是杂角,如孤(官员)、祗从(侍从)、孛 老(老头)、卜儿(老妇)、徕儿(小孩)、细酸 (书生)、邦老(盜贼流氓)等
元杂剧角色大致可分为末、旦、净、杂四类。 末是男角,男主角叫正末,还有副末、冲末、 大末、二末等。 旦是女角,女主角叫正旦,还有贴旦、花旦、 老旦、小旦等。 净多扮刚勇人物或喜剧角色,有净、副净、二 净之别。 杂是杂角,如孤(官员)、祗从(侍从)、孛 老(老头)、卜儿(老妇)、徕儿(小孩)、细酸 (书生)、邦老(盗贼流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