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华師范大学课程教学大纲学院:物理工程学院无机化学课程名称:英文名称:InorganicChemistry课程代码:072703必修课程性质:计划学时:理论:54实践/实验:18学分:4授课时间:5-16周授课地点:适用专业: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批准人:执笔人:贾金彪审核人:贾金彪课程负责人:授课教师:贾金彪修订日期:2023年7月12日
学 院: 物理工程学院 课程名称: 无机化学 英文名称: Inorganic Chemistry 课程代码: 072703 课程性质: 必修 计划学时:理论:54 实践/实验:18 学 分: 4 授课时间: 5-16 周 授课地点: 适用专业: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执笔人: 贾金彪 审核人: 批准人: 课程负责人: 贾金彪 授课教师: 贾金彪 修订日期: 2023 年 7 月 12 日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无机化学是化学工程、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等专业的第一门基础课。它是培养学生整体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后继化学课程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物质结构的基础理论、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元素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实验的基本技能,能够解决一般无机化学问题,独立进行无机化学实验,自学无机化学书刊的能力。二、课程目标①本课程以工程教育认证为指导,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为依据,系统讲授化学热力学、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氧化还原和配位化学等基本理论,学生能够理解化学变化中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掌握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和特征反应。②学生在《无机化学》课程学习中,确立自己的思维方式,构建化学学科完整的知识框架。③结合学科背景及我国化学材料领域取得的原创性的成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爱国主义情怀融入到学习过程,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表1: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具体指标点的对应关系表课程目标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毕业要求指标点1.熟练掌握材料、物理、化VV学等基础理论知识。毕业要求1:2.熟练掌握领域的基础工>工程知识程知识与技能。3.了解在实际工业工程中7的实践与应用。1.能针对个人或职业发展的需求,具有自我完善能力及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具有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自我发展的能力。毕业要求12:2.培养学生主动查阅、整理终身学习文献的习惯,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提高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及处理信息的能力,了解无机化学发展前沿的先进思想与应用技术。1/10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1 / 10 一、课程简介 无机化学是化学工程、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等专业的第一门基础课。它是培养学生 整体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后继化学课程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物质结构的基础理论、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元素 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实验的基本技能,能够解决一般无机化学问题,独立进行无机化学实 验,自学无机化学书刊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①本课程以工程教育认证为指导,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为依据,系统讲授化学热力 学、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氧化还原和配位化学等基本理论,学生能够 理解化学变化中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掌握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基本性质 和特征反应。 ②学生在《无机化学》课程学习中,确立自己的思维方式,构建化学学科完整的知 识框架。 ③结合学科背景及我国化学材料领域取得的原创性的成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及爱国主义情怀融入到学习过程,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 表 1: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具体指标点的对应关系表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2 课程目标 3 毕业要求 1: 工程知识 1. 熟练掌握材料、物理、化 学等基础理论知识。 √ √ 2. 熟练掌握领域的基础工 程知识与技能。 √ 3. 了解在实际工业工程中 的实践与应用。 √ 毕业要求 12: 终身学习 1.能针对个人或职业发展的 需求,具有自我完善能力及 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具有适 应社会发展和实现自我发展 的能力。 √ √ √ 2.培养学生主动查阅、整理 文献的习惯,培养终身学习 的能力,提高利用信息技术 获取及处理信息的能力,了 解无机化学发展前沿的先进 思想与应用技术。 √ √ √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三、教学内容表2: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对应关系表学时日教学课程目课程目课程目章节周次内容提要期分方法标1标 2 标3配化学学科发展及5绪论讲授2Y7主要内容1.1气体第1章气5、61.2液体6讲授yN体和溶液1.3溶液2.1热力学基本概念第2章热2.2热力学第一6、7讲授104N化学定律2.3化学反应热2.4Hess定律3.1化学反应速率3.2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第3章化3.3温度对化学7、86讲授WN学反应速率反应速率的影响3.4反应速率理论和反应机理3.5催化剂及催化剂作用4.1标准平衡常数4.2标准平衡常第4章化数的应用学平衡炳9、104.3化学平衡的讲授12N和Gibbs函移动数4.4自发变化和焰4.5Gibbs函数5.1酸碱质子理论第5章酸碱反应和配5.2水的解离平讲授11、1210位反应衡和溶液PH5.3弱酸及弱碱的解离平衡2 /10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2 / 10 三、教学内容 表 2: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对应关系表 周次 日 期 章节 内容提要 学 时 分 配 教学 方法 课程目 标 1 课程目 标 2 课程目 标 3 5 绪论 化学学科发展及 主要内容 2 讲授 √ √ 5、6 第 1 章 气 体和溶液 1.1 气体 1.2 液体 1.3 溶液 6 讲授 √ √ 6、7 第 2 章 热 化学 2.1 热力学基本 概念 2.2 热力学第一 定律 2.3 化学反应热 2.4 Hess 定律 10 讲授 √ √ 7、8 第 3 章 化 学反应速率 3.1 化学反应速 率 3.2 浓度对化学 反应速率的影响 3.3 温度对化学 反应速率的影响 3.4 反应速率理 论和反应机理 3.5 催化剂及催 化剂作用 6 讲授 √ √ √ 9、10 第 4 章 化 学平衡 熵 和 Gibbs 函 数 4.1 标准平衡常 数 4.2 标准平衡常 数的应用 4.3 化学平衡的 移动 4.4 自发变化和 熵 4.5 Gibbs 函数 12 讲授 √ √ √ 11、12 第 5 章 酸 碱反应和配 位反应 5.1 酸碱质子理 论 5.2 水的解离平 衡和溶液 PH 5.3 弱酸及弱碱 的解离平衡 10 讲授 √ √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5.4缓冲溶液5.5配位化合物6.1溶解度和溶度积第6章沉6.2沉淀的生成讲授12、134淀反应与溶解6.3沉淀之间的转化7.1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第7章氧7.2电化学电池13、14化还原反应讲授1047.3电极电势;7.4电极电势的应用8.1键价理论;8.2键参数;8.3杂化轨道理论;第8章分讲授15、168AV子结构8.4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8.5分子轨道理论9.1晶体结构与类型;第9章固16讲授4体结构9.2金属晶体;9.3离子晶体:四、课程考核(一)课程目标与课程考核的对应关系表3:课程目标与课程考核的对应关系表考核方式及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考核内容课程目标3占比平时表现(20%)(10%课堂50%30%20%表现+5%课物质结构理论基础、化学热外表现+5%力学、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小论文)平衡、电离平衡、氧化还习题作业原、配位化学及分子结构等50%25%25%(10%)基本理论期中考试40%30%30%(20%)期末考试60%20%20%(50%)3 / 10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3 / 10 5.4 缓冲溶液 5.5 配位化合物 12、13 第 6 章 沉 淀反应 6.1 溶解度和溶 度积 6.2 沉淀的生成 与溶解 6.3 沉淀之间的 转化 4 讲授 √ 13、14 第 7 章 氧 化还原反应 7.1 氧化还原反 应的基本概念 7.2 电化学电池 7.3 电极电势; 7.4 电极电势的 应用 10 讲授 √ √ √ 15、16 第 8 章 分 子结构 8.1 键价理论; 8.2 键参数; 8.3 杂化轨道理 论; 8.4 价层电子对 互斥理论; 8.5 分子轨道理 论; 8 讲授 √ √ 16 第 9 章 固 体结构 9.1 晶体结构与 类型; 9.2 金属晶体; 9.3 离子晶体; 讲授 √ √ 四、课程考核 (一)课程目标与课程考核的对应关系 表 3:课程目标与课程考核的对应关系表 考核内容 考核方式及 占比 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2 课程目标 3 物质结构理论基础、化学热 力学、化学反应速率、化学 平衡、电离平衡、氧化还 原、配位化学及分子结构等 基本理论 平时表现 (20%) (10%课堂 表现+5%课 外表现+5% 小论文) 50% 30% 20% 习题作业 (10%) 50% 25% 25% 期中考试 (20%) 40% 30% 30% 期末考试 (50%) 60% 20% 20%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二)评定方法考核方式中的平时表现(包括课堂表现、课外表现和小论文)和习题作业属于过程性内容,过程性评价比例达30%,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持续投入。具体来说课堂表现主要体现在课堂研讨和课程论文两个方面。(三)评分标准表4:课程目标与评分标准的对应关系表课程教学90-10080-8970-7960-690-59目标优良中及格不及格(1)灵活运(1)运用化1)基本熟悉1)了解化学反(1)无机化用化学反应反学反应反应化学反应反应应反应热的计算学中的基本概念。应热的计算公热的计算公热的计算公公式,并根据热式,并熟悉根式,并熟悉式,并根据热力学参数判断化(2)不能应据热力学参数根据热力学学反应的进行方用所学的理论力学参数判断判断化学反应参数判断化化学反应的进向。知识解释一部的进行方向。学反应的进行方向。(2)了解化学分化学现象。(2)掌握化行方向。动力学的基本概(2)基本掌学动力学的基握化学动力学念,并能够解释(2)掌握化的基本概念,本概念,并能学动力学的一般化学反应的课程目标1灵活解释一般基本概念,并能够解释一反应机理。化学反应的反并能够解释般化学反应的(3)了解电极应机理。一般化学反反应机理。电势的计算方(3)熟练掌应的反应机(3)基本掌法。(4)了解弱握电极电势的理。握电极电势的计算方法,并(3)较为熟计算方法,并酸、弱碱及弱酸灵活利用能斯练地掌握电利用能斯特方弱碱盐溶液的PH特方程,判断程,判断氧化极电势的计计算方法。氧化还原反应算方法,并还原反应进行(5)了解影响进行的方向。利用能斯特的方向。化学平衡的要(4)熟练掌方程,判断(4)基本掌素,并能够应用4 / 10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4 / 10 (二)评定方法 考核方式中的平时表现(包括课堂表现、课外表现和小论文)和习题作业属于过程 性内容,过程性评价比例达 30%,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持续投入。具体来说, 课堂表现主要体现在课堂研讨和课程论文两个方面。 (三)评分标准 表 4:课程目标与评分标准的对应关系表 课程教学 目标 90-100 80-89 70-79 60-69 0-59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课程目标1 (1)灵活运 用化学反应反 应热的计算公 式,并熟悉根 据热力学参数 判断化学反应 的进行方向。 (2)掌握化 学动力学的基 本概念,并能 灵活解释一般 化学反应的反 应机理。 (3)熟练掌 握电极电势的 计算方法,并 灵活利用能斯 特方程,判断 氧化还原反应 进行的方向。 (4)熟练掌 (1)运用化 学反应反应 热的计算公 式,并熟悉 根据热力学 参数判断化 学反应的进 行方向。 (2)掌握化 学动力学的 基本概念, 并能够解释 一般化学反 应的反应机 理。 (3)较为熟 练地掌握电 极电势的计 算方法,并 利用能斯特 方程,判断 1)基本熟悉 化学反应反应 热的计算公 式,并根据热 力学参数判断 化学反应的进 行方向。 (2)基本掌 握化学动力学 的基本概念, 并能够解释一 般化学反应的 反应机理。 (3)基本掌 握电极电势的 计算方法,并 利用能斯特方 程,判断氧化 还原反应进行 的方向。 (4)基本掌 1)了解化学反 应反应热的计算 公式,并根据热 力学参数判断化 学反应的进行方 向。 (2)了解化学 动力学的基本概 念,并能够解释 一般化学反应的 反应机理。 (3)了解电极 电势的计算方 法。 (4)了解弱 酸、弱碱及弱酸 弱碱盐溶液的PH 计算方法。 (5)了解影响 化学平衡的要 素,并能够应用 (1)无机化 学中的基本概 念。 (2)不能应 用所学的理论 知识解释一部 分化学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