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单元概述 教材第二单元阐述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下“谁来生产”的问题,与此衔接,本单 元进入“收入与分配”的学习,主要介绍我国的分配制度。本单元与第二单元呼应,重在解 决“为谁生产”的问题。 财富创造和财富分配构成社会经济活动的两个基本方面。财富分配包括个人收入分配 和国家收入分配两个方面。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由 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共同决定的 国家收入的分配是以国家为主体的集中性分配,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参与收入分配 的两个方面,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市场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税收则是国家财政的 主要来源,税收主要包括政府征税和百姓纳税两个方面。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就是介绍个人收 入分配和国家收入分配的基本知识,也是全书的重点之一。 根据课程标准,本单元的内容设计为三课六框。第七课主要介绍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制度及其意义;第八课讲述的是我国的国家收入分配,主要讲解财政、征税和纳税的基本知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3.7.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能识记按劳分配的基本含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本含义。能理解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 配方式并存。 (二)能力目标 (1)联系经济生活中的实际,初步认识我国目前存在的多种分配方式 (2)了解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和意义以及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在收集、分析、归纳信息的过程中掌握处理信息、分析信息、获得知识的能 力及与同学、老师探讨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与人交往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适合我国国情,使学生树立起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 信念,增强其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单元概述 教材第二单元阐述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下“谁来生产”的问题,与此衔接,本单 元进入“收入与分配”的学习,主要介绍我国的分配制度。本单元与第二单元呼应,重在解 决“为谁生产”的问题。 财富创造和财富分配构成社会经济活动的两个基本方面。财富分配包括个人收入分配 和国家收入分配两个方面。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由 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共同决定的。 国家收入的分配是以国家为主体的集中性分配,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参与收入分配 的两个方面,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市场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税收则是国家财政的 主要来源,税收主要包括政府征税和百姓纳税两个方面。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就是介绍个人收 入分配和国家收入分配的基本知识,也是全书的重点之一。 根据课程标准,本单元的内容设计为三课六框。第七课主要介绍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制度及其意义;第八课讲述的是我国的国家收入分配,主要讲解财政、征税和纳税的基本知 识。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3.7.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能识记按劳分配的基本含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本含义。能理解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 配方式并存。 (二)能力目标 (1)联系经济生活中的实际,初步认识我国目前存在的多种分配方式。 (2)了解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和意义以及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在收集、分析、归纳信息的过程中掌握处理信息、分析信息、获得知识的能 力及与同学、老师探讨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与人交往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适合我国国情,使学生树立起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 信念,增强其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的必然性 2、难点: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和我国现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 【课前预习案】(15分钟) 、阅读与思考: 自主学习 自主探究 阅读课本P58-P60,在教材找出并勾画以下知识,初步识记结合自己对课本的理解,自主完成所列问题 按劳分配为主体 判断以下观点并说明理由 1、生产与分配的关系 1、按劳分配的方式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领 2、按劳分配 (1)基本内容 (2)必然性 2、公有制领域的分配方式都是按劳分配。 (3)意义 (4)地位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凡是工资收入都是按劳分配收入 1、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形式 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归纳与总结:根据你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概括本框知识体系 【课堂探究案】(15分钟) 探究点:收入分配方式 王某一家五口人月收入23000元,其中,王某之父是国有企业工程师,月收入6000 元:王某之母是外商独资企业的技术员,月收入4000元;王某本人是私营企业的小老板 月投资利润收入7000元,王某之妻是一外资企业的会计,月收入3000元。 (1)上述收入,各属于哪种分配方式获得的收入? (2)分别分析实行上述分配方式的重要意义
的必然性 。 2、难点: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和我国现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 【课前预习案】(15 分钟) 一、阅读与思考: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 P58—P60,在教材找出并勾画以下知识,初步识记 自主探究 结合自己对课本的理解,自主完成所列问题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1、生产与分配的关系 2、按劳分配 (1)基本内容 (2)必然性 (3)意义 (4)地位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形式 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判断以下观点并说明理由。 1、按劳分配的方式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领 域。 2、公有制领域的分配方式都是按劳分配。 3、凡是工资收入都是按劳分配收入。 二、归纳与总结:根据你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概括本框知识体系: 【课堂探究案】(15 分钟) 探究点:收入分配方式 王某一家五口人月收入 23 000 元,其中,王某之父是国有企业工程师,月收入 6 000 元;王某之母是外商独资企业的技术员,月收入 4 000 元;王某本人是私营企业的小老板, 月投资利润收入 7 000 元,王某之妻是一外资企业的会计,月收入 3 000 元。 (1)上述收入,各属于哪种分配方式获得的收入? (2)分别分析实行上述分配方式的重要意义
【当堂训练案】(10分钟)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是() A、按需分配 B、平均主义 C、按劳分配 D、按生产要素分配 2、我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行这种分配制度的 根本原因是 A、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B、我国构建和谐社 会的客观要求 C、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D、由党的性质和国 家性质决定 3、在我国现阶段,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据主体地位,是由于() A、按劳分配在每个社会成员的收入来源中占据较大比重B、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 主体地位 C、国有经济是我国经济的主体 D、公有制企业个人收入来源多 样化 4、下列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是() ①张某在私营企业中获得的工资收入 ②王某在农村集体经济联产计酬中获得的 收入 ③李某在国有企业中获得的福利性分配收入④孙某在国家机关工作中获得的工资收入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5.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许多国有企业除了给科技人员高薪外,还允许他们以科技入股,根 据企业效益分红。科技人员的这些收入属于() A.按劳分配所得 B.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C.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D.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所得 6.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已经实行四年。绩效工资是指根据工作成绩和劳动效率确定的工资, 实施绩效工资() ①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重要体现 ②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所有劳动者的收入 ③实现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统一④能够完善分配激励机制,调动劳动者的积 极性 A.②④ D.①④ 7.M村在确认村民的土地经营权等权属后,将1000亩土地的经营权流转给T公司,用于 种植蔬菜和花卉,每户村民按850斤大米(约1400元)/亩×年的标准领取租金。对此认
【当堂训练案】(1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16 分) 1、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是( ) A、按需分配 B、平均主义 C、按劳分配 D、按生产要素分配 2、我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行这种分配制度的 根本原因是( ) A、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我国构建和谐社 会的客观要求 C、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D、由党的性质和国 家性质决定的 3、在我国现阶段,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据主体地位,是由于( ) A、按劳分配在每个社会成员的收入来源中占据较大比重 B、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 主体地位 C、国有经济是我国经济的主体 D、公有制企业个人收入来源多 样化 4、下列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是( ) ①张某在私营企业中获得的工资收入 ②王某在农村集体经济联产计酬中获得的 收入 ③李某在国有企业中获得的福利性分配收入 ④孙某在国家机关工作中获得的工资收入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5. 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许多国有企业除了给科技人员高薪外,还允许他们以科技入股,根 据企业效益分红。科技人员的这些收入属于 ( ) A.按劳分配所得 B.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C.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D.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所得 6.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已经实行四年。绩效工资是指根据工作成绩和劳动效率确定的工资, 实施绩效工资( ) ①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重要体现 ②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所有劳动者的收入 ③实现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统一 ④能够完善分配激励机制,调动劳动者的积 极性 A.②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7. M 村在确认村民的土地经营权等权属后,将 1000 亩土地的经营权流转给 T 公司,用于 种植蔬菜和花卉,每户村民按 850 斤大米(约 1400 元)/亩×年的标准领取租金。对此认
识正确的是() ①村民获得租金是因为土地与资本和劳动结合创造了价值 ②土地所有权在土地向专业公司流转后仍归每户村民所有 ③村民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所获收入属于非农业劳动收入 ④土地经营权流转能使市场有效发挥配置土地资源的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河北省饶阳县的程秀把承包的4亩地入股流转给某民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为该公司的 股东和员工。程秀说:“除了每亩每年保底租金800元外,我春节前又领了15%的分红,加 上每月工资1200元一年下来能挣两万多。”她的收入( ①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②受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 ③属于按劳分配 ④受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 C.①④ D.②③ 3.7.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公平及收入公平的含义;注重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实现公平的收入分配的举措。 2、懂得效率的含义:理解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和我国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政策措施。 (二)能力目标 1、准确把握效率与公平之间关系的辩证思维能力 2、从收入分配角度对如何提高效率、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并能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和公平 的关系,树立效率意识,培养公平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收入分配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难点:怎样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课前预习案】(20分钟) 、阅读与思考: 自主学习 自主探究 阅读课本P60-P63,在教材找出并勾画以下知识,初步识记结合自己对课本的理解,自主完成所列问题 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收入分配公平的地位:是社会公平的 1、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就是指绝对平均 2、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
识正确的是( ) ①村民获得租金是因为土地与资本和劳动结合创造了价值 ②土地所有权在土地向专业公司流转后仍归每户村民所有 ③村民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所获收入属于非农业劳动收入 ④土地经营权流转能使市场有效发挥配置土地资源的作用 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③④ 8.河北省饶阳县的程秀把承包的 4 亩地入股流转给某民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为该公司的 股东和员工。程秀说:“除了每亩每年保底租金 800 元外,我春节前又领了 15%的分红,加 上每月工资 1200 元一年下来能挣两万多。”她的收入( ) ①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②受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 ③属于按劳分配 ④受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 A.①② B .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3.7.2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公平及收入公平的含义;注重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实现公平的收入分配的举措。 2、懂得效率的含义;理解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和我国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政策措施。 (二)能力目标 1、准确把握效率与公平之间关系的辩证思维能力。 2、从收入分配角度对如何提高效率、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并能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和公平 的关系,树立效率意识,培养公平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2、收入分配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难点:怎样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课前预习案】(20 分钟) 一、阅读与思考: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 P60—P63,在教材找出并勾画以下知识,初步识记 自主探究 结合自己对课本的理解,自主完成所列问题 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1、收入分配公平的地位:是社会公平的 。 2、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 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就是指绝对平均
3、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 4、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 (1)制度保证 2、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2)两个比重 (3)再分配 【名词】初次分配是指企业作为分配主体,将国民生产总值 在国家、企业、个人之间进行分配。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 配结果的基础上政府通过税收、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3、共同富裕就是同步富裕。 转移支付等调节手段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分配 兼顾效率与公平 、效率的含义 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3、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二、归纳与总结:根据你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概括本框知识体系: 【课堂探究案】(25分钟) 探究点一: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 在准备学习《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时,某校高一(3)班同学搜集到了以下资料,并依 据公司分配情况,探讨了一系列问题,请你参与其中: 聚焦员工之间的收入分配某公司是著名的国有企业。由于该企业积极引进了一批 高级管理人才,近几年的效益有了大幅度发展。为了留住这部分高管,该企业为他们开出了 多达600万的年薪。而普通的一线工人月薪仅为2000元 关注企业发展与职工收入增长近五年来,该国有企业的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左 右,企业利润平均每年增长20%左右:与此同时,企业职工的工资增长缓慢,平均每年增 长5%左右,职工收入比重偏低 (1)上述材料表明,该公司在收入分配上存在什么问题?
3、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 4、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 (1)制度保证 (2)两个比重 (3)再分配 【名词】初次分配是指企业作为分配主体,将国民生产总值 在国家、企业、个人之间进行分配。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 配结果的基础上政府通过税收、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 转移支付等调节手段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分配。 二、兼顾效率与公平 1、效率的含义 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3、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2、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3、共同富裕就是同步富裕。 二、归纳与总结:根据你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概括本框知识体系: 【课堂探究案】(25 分钟) 探究点一: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 在准备学习《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时,某校高一(3)班 同学搜集到了以下资料,并依 据公司分配情况,探讨了一系列问题,请你参与其中: 聚焦员工之间的收入分配 某公司是著名的国有企业。由于该企业积极引进了一批 高级管理人才,近几年的效益有了大幅度发展。为了留住这部分高管,该企业为他们开出了 多达 600 万的年薪。而普通的一线工人月薪仅为 2 000 元。 关注企业发展与职工收入增长 近五年来,该国有企业的产值平均每年增长 11%左 右,企业利润平均每年增长 20% 左右;与此同时,企业职工的工资增长缓慢,平均每年增 长 5%左右,职工收入比重偏低。 (1)上述材料表明,该公司在收入分配上存在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