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写好议论文,必须运用好叙述,叙述的重 点是定向转述。定向转述,不是把人物原来的经 历和事件经过照抄照搬,而是服从议论需要的再 创作。为了议论的需要,定向转述要选择恰当的 角度或口径,转述有关的事件,为议论提供依据, 使叙述的材料与观点一致起来。定向转述关键在 定向上,同一个材料,服从于不同的议论观点就 有不同的方向、角度的转述,就有不同的论证效 果 《水浒传》中林冲棒打洪教头的片段,原文 是1400多字的故事。为服从议论的需要,则有不 同方向的转述
要写好议论文,必须运用好叙述,叙述的重 点是定向转述。定向转述,不是把人物原来的经 历和事件经过照抄照搬,而是服从议论需要的再 创作。为了议论的需要,定向转述要选择恰当的 角度或口径,转述有关的事件,为议论提供依据, 使叙述的材料与观点一致起来。定向转述关键在 定向上,同一个材料,服从于不同的议论观点就 有不同的方向、角度的转述,就有不同的论证效 果。 《水浒传》中林冲棒打洪教头的片段,原文 是1400多字的故事。为服从议论的需要,则有不 同方向的转述
先看茅盾《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 为了证明《水浒》故事发展的“前后勾 联”“摇曳多姿”“错综而富于变化”的特点, 茅盾这样定向转述: “要说比武了,却又不比,先吃酒,当真 开始比武了,却又半真(洪教头方面)半假 (林冲方面),于是柴进使银子叫解差开枷, 又用大锭银作注,最后是真比,只百余字就结 束了 只用了70来字就转述了这个比武的故事, 抓住故事发展的三个波折点:不比、假比、真 比,这样的定向转述有力地证明了“摇曳多 姿”“错综而富于变化”的观点
先看茅盾《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 为了证明《水浒》故事发展的“前后勾 联”“摇曳多姿”“错综而富于变化”的特点, 茅盾这样定向转述: “要说比武了,却又不比,先吃酒,当真 开始比武了,却又半真(洪教头方面)半假 (林冲方面),于是柴进使银子叫解差开枷, 又用大锭银作注,最后是真比,只百余字就结 束了。” 只用了70来字就转述了这个比武的故事, 抓住故事发展的三个波折点:不比、假比、真 比,这样的定向转述有力地证明了“摇曳多 姿”“错综而富于变化”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