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合成胶 合成橡胶的种类很多,按其性能和用途可分为通用合成橡胶和特种合 成橡胶。用以代替天然橡胶来制造轮胎及其它常用橡胶制品备称为通用 合成橡胶;具有耐寒、耐热、耐臭氧、耐油等特殊性能,用来制造特定 条件下使用的橡胶制品,称为特种合成橡胶。特种橡胶随着其综合性能 的改进、成本的降低、以及逐步推广应用,也有可能作为通用合成橡胶 来使用。例如丁基胶起初以气密性及耐老化性见长而被列为特种橡胶, 但目前已推广使用到轮胎的内胎及其它许多制品方面所以亦属于通用橡 胶。 常用的通用合成橡胶备丁苯、顺丁、氯丁、丁基、聚异戊二烯、乙丙、 丁腈等。特种橡胶则包括三元乙丙、氯璜化聚乙烯、氯化 聚乙烯、聚氨基甲酸酯以及硅橡胶、氟橡胶、丙烯酸酯橡胶、氯醇胶、 聚硫橡胶等
二. 合成胶 合成橡胶的种类很多,按其性能和用途可分为通用合成橡胶和特种合 成橡胶。用以代替天然橡胶来制造轮胎及其它常用橡胶制品备称为通用 合成橡胶;具有耐寒、耐热、耐臭氧、耐油等特殊性能,用来制造特定 条件下使用的橡胶制品,称为特种合成橡胶。特种橡胶随着其综合性能 的改进、成本的降低、以及逐步推广应用,也有可能作为通用合成橡胶 来使用。例如丁基胶起初以气密性及耐老化性见长而被列为特种橡胶, 但目前已推广使用到轮胎的内胎及其它许多制品方面所以亦属于通用橡 胶。 常用的通用合成橡胶备丁苯、顺丁、氯丁、丁基、聚异戊二烯、乙丙、 丁腈等。特种橡胶则包括三元乙丙、氯璜化聚乙烯、氯化 聚乙烯、聚氨基甲酸酯以及硅橡胶、氟橡胶、丙烯酸酯橡胶、氯醇胶、 聚硫橡胶等
一般地讲,合成胶由于分子链组成和不饱和性, 链的规整性和立体构型,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以及橡 胶的极性等与天然胶不同,均具有某些特性,在一些 性能上优于天然胶,但综合性能仍不及天然橡胶,所 以技术上也将多种合成胶并用或将合成胶与天然胶并 用以改善某些性能
一般地讲,合成胶由于分子链组成和不饱和性, 链的规整性和立体构型,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以及橡 胶的极性等与天然胶不同,均具有某些特性,在一些 性能上优于天然胶,但综合性能仍不及天然橡胶,所 以技术上也将多种合成胶并用或将合成胶与天然胶并 用以改善某些性能
2.配合剂 一.硫化剂 硫化剂是一类使橡胶由线型长链分子转变为网状大分子的 物质,这种转变过程称为硫化。 可作为硫化剂的物质有硫磺、一氯化硫、硒、碲及其氯化 物、硝基化合物、重氮化合物、有机过氧化物以及某些金属 (锌、铅、锡、镁)的氯化物等。但使用最普便的是硫磺,只有 硅橡胶等饱和胶采用有机过氧化物为硫化剂,氯丁胶采用氧 化锌为硫化剂
2. 配合剂 一. 硫化剂 硫化剂是一类使橡胶由线型长链分子转变为网状大分子的 物质,这种转变过程称为硫化。 可作为硫化剂的物质有硫磺、一氯化硫、硒、碲及其氯化 物、硝基化合物、重氮化合物、有机过氧化物以及某些金属 (锌、铅、锡、镁)的氯化物等。但使用最普便的是硫磺.只有 硅橡胶等饱和胶采用有机过氧化物为硫化剂,氯丁胶采用氧 化锌为硫化剂
橡胶工业中一般都采用硫磺粉,它是将硫磺块粉碎筛选得到的, 粒子较粗,纯度较低,粉末呈淡黄,无臭,比重1.96一2.07: 焰点114一118℃,为斜方形结晶。 硫黄的用量在软质胶料中为1一4份(即100重量份的生胶用硫 黄1一4份,以下同)。半硬质胶料中用10份左右,在硬质胶料中 用30-50份。 为了获得高质量的硫化应,硫黄等物质在胶料中的均匀分布是 非常必要的。因此硫黄在生胶中的溶解、扩散和结晶作用,对于 正确制定混炼工艺十分必要
橡胶工业中一般都采用硫磺粉,它是将硫磺块粉碎筛选得到的, 粒子较粗,纯度较低,粉末呈淡黄,无臭,比重1.96—2.07; 焰点114—118℃,为斜方形结晶。 硫黄的用量在软质胶料中为1—4份(即100重量份的生胶用硫 黄1—4份,以下同)。半硬质胶料中用10份左右,在硬质胶料中 用30一50份。 为了获得高质量的硫化应,硫黄等物质在胶料中的均匀分布是 非常必要的。因此硫黄在生胶中的溶解、扩散和结晶作用,对于 正确制定混炼工艺十分必要
硫磺能溶于橡胶中。其溶解度因橡胶类型而不同,但都随温度增加 而增大。在天然橡胶中,若配合硫黄4份,当温度超过68C以上时, 硫黄完全溶解成稳定的溶液;当胶料冷却到35一68°℃之间时,则一 部分硫黄处于亚稳定状态。当胶料表面粘上灰尘或手抚摸时,处于亚 稳定状态的硫黄便在胶料表面呈细微结晶而析出,这种现象叫喷硫。 喷硫现象破坏了硫黄在胶料中分散的均匀性,以致使硫化胶的质量降 低同时也会降低胶料表面的粘着能力,给生产造成困难。混炼不均匀、 混炼温度过高、配方中硫磺用量过多、以及停放时问过长等都是产生 喷硫现象的原因。为了减少和避免喷硫现象,应尽可能采用低温短时 间混炼,使硫黄在胶科中均匀分散。此外,在配方中加入再生胶、瓦 斯炭黑、软化剂等都能增加硫黄溶解度,加入吸附硫磺的配合剂也可 抑制胶料的喷硫现象
硫磺能溶于橡胶中。其溶解度因橡胶类型而不同,但都随温度增加 而增大。在天然橡胶中,若配合硫黄4份,当温度超过68℃以上时, 硫黄完全溶解成稳定的溶液;当胶料冷却到35—68℃之间时,则一 部分硫黄处于亚稳定状态。当胶料表面粘上灰尘或手抚摸时,处于亚 稳定状态的硫黄便在胶料表面呈细微结晶而析出,这种现象叫喷硫。 喷硫现象破坏了硫黄在胶料中分散的均匀性,以致使硫化胶的质量降 低同时也会降低胶料表面的粘着能力,给生产造成困难。混炼不均匀、 混炼温度过高、配方中硫磺用量过多、以及停放时问过长等都是产生 喷硫现象的原因。为了减少和避免喷硫现象,应尽可能采用低温短时 间混炼,使硫黄在胶科中均匀分散。此外,在配方中加入再生胶、瓦 斯炭黑、软化剂等都能增加硫黄溶解度,加入吸附硫磺的配合剂也可 抑制胶料的喷硫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