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质量测试试卷(D)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文言文(共42分) )默写(18分) 1.竹径通幽处 。(《题破山寺后禅院》) 匹马戍梁州。(《诉衷情》 3.去年元夜时 。(《生查子·元夕》) 4 ,莲动下渔舟。(《山居秋暝》) 5.屠乃奔倚其下, (《狼》)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捕蛇者说》) (二)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第7-8题(4分)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造化”的意思是 (2分) 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齐鲁青未了”,写出齐鲁大地幅员广阔 B.“阴阳割昏晓”,写出了泰山的巍然耸立。 C.“荡胸生层云”,写出见山中的云气而心胸荡漾 D.诗的尾联,写出了由望岳而生的攀登顶峰的豪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
2013 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质量测试试卷(D) (满分 150 分 考试时间 100 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 27 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 (共 42 分) (一)默写(18 分) 1.竹径通幽处,___________。(《题破山寺后禅院》) 2.___________,匹马戍梁州。(《诉衷情》 3.去年元夜时,___________。(《生查子·元夕》) 4.___________,莲动下渔舟。(《山居秋暝》) 5.屠乃奔倚其下,___________。(《狼》) 6.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___________。(《捕蛇者说》) (二)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第 7—8 题(4 分)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造化”的意思是_________。(2 分) 8. 下列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2 分) A. “齐鲁青未了”,写出齐鲁大地幅员广阔。 B. “阴阳割昏晓”,写出了泰山的巍然耸立。 C. “荡胸生层云”,写出见山中的云气而心胸荡漾。 D. 诗的尾联,写出了由望岳而生的攀登顶峰的豪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 9—11 题(8 分)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 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 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 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本文选自《_》。(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的一项是(3分) A.曹刿请见是因为他认为当权者浅陋无知 B.曹刿认为战争取胜的关键是要取信于民 C.鲁国是凭借勇气取得了长勺之战的胜利 D.论战体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张齐贤家宴,一奴窃银器数事于怀,齐贤自帘下熟视不问。后齐贤为相,门下皆得班行,而此奴竞不 沾禄。因乘间泣请曰:“某事相公最久,乃独相遗何也?”齐贤悯然曰:“尔忆盗吾银器乎?我怀之三十年 不以告人,虽尔亦不知也。吾为相宜激浊扬清,敢以盗荐?念事吾久,与钱三百千,汝去别择所安。盖既 发汝平日,汝宜自愧而不可留也。”奴震骇,拜泣而去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后齐贤为相 为 (2)因乘间泣请曰 13.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侍候您时间最长,您单独给我留下了什么? 我侍候您时间最长,您为什么唯独遗忘了我呢? C.某人侍候您时间最长,您单独给他留下了什么? D.某人侍候您时间最长,您为什么唯独遗忘了他呢? 14.齐贤“与钱三百千”的目的是 (用原文的语句回答)(2分) 15.从本文看,不符合张齐贤这个人物形象的一项是(3分) A.激浊扬清B.廉洁奉公C.宽以待人D.知人之明
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 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 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 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本文选自《 》。(2 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 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_ 11.下列理解不正确 ...的的一项是(3 分) A.曹刿请见是因为他认为当权者浅陋无知。 B.曹刿认为战争取胜的关键是要取信于民。 C.鲁国是凭借勇气取得了长勺之战的胜利。 D.论战体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 12—15 题(12 分) 张齐贤家宴,一奴窃银器数事于怀,齐贤自帘下熟视不问。后齐贤为.相,门下皆得班行,而此奴竟不 沾禄。因乘间.泣请曰:“某事相公最久,乃独相遗何也?”齐贤悯然曰:“尔忆盗吾银器乎?我怀之三十年 不以告人,虽尔亦不知也。吾为相宜激浊扬清,敢以盗荐?念事吾久,与钱三百千,汝去别择所安。盖既 发汝平日,汝宜自愧而不可留也。”奴震骇,拜泣而去。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 分) (1)后齐贤为.相 为:____________ (2)因乘间.泣请曰 间:____________ 13.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我侍候您时间最长,您单独给我留下了什么? B.我侍候您时间最长,您为什么唯独遗忘了我呢? C.某人侍候您时间最长,您单独给他留下了什么? D.某人侍候您时间最长,您为什么唯独遗忘了他呢? 14.齐贤“与钱三百千”的目的是___________(用原文的语句回答)(2 分) 15. 从本文看,不符..合.张齐贤这个人物形象的一项是(3 分) A.激浊扬清 B.廉洁奉公 C.宽以待人 D.知人之明
现代文(4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22分) 转基因技术 ①所谓转基因技术,就是把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基因从一种生物中提取出来,然后转移到受体生物中 去,使后者产生遗传改变,并形成新的品种的技术 ②基因的转移过程,在自然界就有。自从人类耕种作物以来,我们的祖先就从未停止过对作物的遗传 改良。传统育种技术主要通过有性杂交和自然界产生的突变,通过人工选择培育出新的品种。比如我们现 在吃的小麦,就含有燕麦草和黑麦的成分。不过,传统种植技术的目标性不强,基因的转移也只能在物种 内进行。转基因技术目标性强,可以实现跨物种之间的特定基因转移,方便简捷。比如,目前我国已经培 育成功的抗鳞翅目害虫水稻,水稻是不具有抗鳞翅目害虫特性的,但通过转基因技术,跨物种加入了抗虫 的基因片段,它就不怕稻螟 ③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粮食需求逐年增长,但世界的粮食种植面积是基本恒定的,有时还会减少 转基因技术的发明,为人类改良农作物品种,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途径。目前在国外,大豆、 油菜、玉米都广泛使用了转基因技术,转基因大豆,已占世界大豆种植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④转基因技术本身是中性的。看一种转基因食品的风险,要看转到受体物种上的是什么基因,对受体 物种有什么影响。如果转的基因是毒素基因,当然对人类有危害。如果转的基因是降解植物本身含有的毒 素,这个转基因食品就降低了对人类的风险。天天食用打农药的食物,比食用具有抗虫基因的食物,哪 种更安全?如果有一种西红柿含有多种保健物质,你是花费上千元买保健品,还是吃廉价的西红柿? ⑤转基因技术有着很严格的技术规范,安全性是有保证的。培育转基因品种,事先要经过科学的设计, 品种培育出来之后,要经过中间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的监测、评估。每个阶段都需要两年左右的 时间,由专业人员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三个阶段完成之后,还要把结果送交农业部审批,由农业部组织 各方专家进行综合评估,取得商业化许可证后,方可进行大面积推广 ⑥对于转基因食品,要由国家相关权威部门对食品成分、食品毒性、过敏反应等进行全方位检测,其 全面、严格程度,超过了任何食品。在美国,有90%的玉米、大豆、甜菜都是转基因产品。美国民众认为, 转基因作物跟传统作物没有什么不同。在这方面进行知识普及,是治疗基因恐惧症的根本办法。 ⑦目前厂商对转基因食品不敢标识,还有意强化非转基因标识,这间接散布了转基因恐惧思想。标识 转基因,对消费者、对商家都是有利的。使用转基因技术生产出特殊功能的食品,比如富含维生素A的大 米,为糖尿病人、心血管病人等特殊人群开发出的食品,标识出转基因成分及其特殊功效,会便于消费者 按需选择,这也是给消费者开具治疗转基因恐惧症的心理药方
二、现代文(48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6—20 题(22 分) 转基因技术 ①所谓转基因技术,就是把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基因从一种生物中提取出来,然后转移到受体生物中 去,使后者产生遗传改变,并形成新的品种的技术。 ②基因的转移过程,在自然界就有。自从人类耕种作物以来,我们的祖先就从未停止过对作物的遗传 改良。传统育种技术主要..通过有性杂交和自然界产生的突变,通过人工选择培育出新的品种。比如我们现 在吃的小麦,就含有燕麦草和黑麦的成分。不过,传统种植技术的目标性不强,基因的转移也只能在物种 内进行。转基因技术目标性强,可以实现跨物种之间的特定基因转移,方便简捷。比如,目前我国已经培 育成功的抗鳞翅目害虫水稻,水稻是不具有抗鳞翅目害虫特性的,但通过转基因技术,跨物种加入了抗虫 的基因片段,它就不怕稻螟了。 ③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粮食需求逐年增长,但世界的粮食种植面积是基本恒定的,有时还会减少。 转基因技术的发明,为人类改良农作物品种,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途径。目前在国外,大豆、 油菜、玉米都广泛使用了转基因技术,转基因大豆,已占世界大豆种植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④转基因技术本身是中性的。看一种转基因食品的风险,要看转到受体物种上的是什么基因,对受体 物种有什么影响。如果转的基因是毒素基因,当然对人类有危害。如果转的基因是降解植物本身含有的毒 素,这个转基因食品就降低了对人类的风险。天天食用打农药的食物,比食用具有抗虫基因的食物,哪一 种更安全?如果有一种西红柿含有多种保健物质,你是花费上千元买保健品,还是吃廉价的西红柿? ⑤转基因技术有着很严格的技术规范,安全性是有保证的。培育转基因品种,事先要经过科学的设计, 品种培育出来之后,要经过中间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的监测、评估。每个阶段都需要两年左右的 时间,由专业人员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三个阶段完成之后,还要把结果送交农业部审批,由农业部组织 各方专家进行综合评估,取得商业化许可证后,方可进行大面积推广。 ⑥对于转基因食品,要由国家相关权威部门对食品成分、食品毒性、过敏反应等进行全方位检测,其 全面、严格程度,超过了任何食品。在美国,有 90%的玉米、大豆、甜菜都是转基因产品。美国民众认为, 转基因作物跟传统作物没有什么不同。在这方面进行知识普及,是治疗基因恐惧症的根本办法。 ⑦目前厂商对转基因食品不敢标识,还有意强化非转基因标识,这间接散布了转基因恐惧思想。标识 转基因,对消费者、对商家都是有利的。使用转基因技术生产出特殊功能的食品,比如富含维生素 A 的大 米,为糖尿病人、心血管病人等特殊人群开发出的食品,标识出转基因成分及其特殊功效,会便于消费者 按需选择,这也是给消费者开具治疗转基因恐惧症的心理药方
⑧转基因食品管理部门的管理者应多向专家学习,对转基因食品的人体试验结果应公开化,不要保密。 当公众认识到转基因食品能够为他们带来巨大福利的那一天,转基因恐惧症就会成为新技术推广应用过程 中有趣的插曲。 16.请将第①段的内容进行缩写。(横线上填入的文字在25字以内)(3分) 转基因技术是一种的技术 17.第②段加点词“主要”不能删去的理由是 (3分) 18.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的说明方法是、_,其作用是 (4分) 19.从第④~⑥段看,转基因技术的特点依次是:(1)_:(2) 6分) 20.本文提出消除转基因恐惧症的办法有:(1) (2) (6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1-26题(26分) 来学校的父亲 ①上课的时候,父亲来了。穿过长长的走廊,父亲站在教室外的窗门边,他侧着身子朝教室里张望, 他在努力搜寻着他熟悉的那张脸 ②父亲的头发有点乱,汗湿的发丝粘胶着,他的脸黑油油的,泛着亮光,父亲穿着件粗布衣,左肩上, 贴了块补丁,脚上是一双解放鞋。父亲的腿裤卷着,他劳动时都是这么卷的。 ③父亲在众多的人头里找到了属于他的,笑了,这傻儿子,父亲心里骂了声。父亲的笑似菩萨的笑, 诚恳善良,且带着点儿童的天真 ④下课铃响了,儿子跑出教室,站到父亲面前。父亲的眼光在儿子的身上上上下下打量,一边呵呵地 笑,傻笑,眼两边的皱纹挤在一起。儿子的脸忽然红了,因为好多同学在看着他们。儿子拉拉父亲的衣服 说:“到那边去吧。” ⑤那边是学校操场,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人在走动。在一棵老槐树下站定,父亲伸出右手,一只粗糙 宽大的手,这只手抚摸着儿子的头,继而又抚摸儿子的脸。儿子的脸上感到一阵糙辣辣的,似有块毛板子 磨过,但是儿子心里很抒畅很激动,父亲很久没有这般抚摸过他了。 ⑥父亲问:“学校里过得惯么?”儿子点点头。父亲问:“读书吃力么?那么多书。”儿子点点头。父 亲说:“那天的事,心里还记恨么?”儿子咬了嘴唇,沉默不语。父亲落了眼光,停了停,父亲说:“那天, 那天我的脾气暴了点。”父亲说这话时,喉咙里咕噜一声,脸僵成了一块。儿子还是没有响,他的眼睛湿 ⑦那天傍晚,儿子向着一边在灶头炒菜的母亲要五十元钱,说要交班委费。母亲说手头暂时挤不出 能否向同学先借借,下个月再凑给你。儿子不高兴了,粗起喉咙说,借借借,我可没有这脸皮!见母亲仍 在忙着炒菜,对自己的话置之不理,儿子就要上前去夺母亲的锅铲。其时,父亲正在洗脚,当即发了火
⑧转基因食品管理部门的管理者应多向专家学习,对转基因食品的人体试验结果应公开化,不要保密。 当公众认识到转基因食品能够为他们带来巨大福利的那一天,转基因恐惧症就会成为新技术推广应用过程 中有趣的插曲。 16. 请将第①段的内容进行缩写。(横线上填入的文字在 25 字以内)(3 分) 转基因技术是一种___________的技术。 17. 第②段加点词“主要”不能删去的理由是 (3 分) 18. 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的说明方法是____、 ,其作用是_______ (4 分) 19. 从第④~⑥段看,转基因技术的特点依次是:(1)_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6 分) 20.本文提出消除转基因恐惧症的办法有:(1)_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6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21—26 题(26 分) 来学校的父亲 ①上课的时候,父亲来了。穿过长长的走廊,父亲站在教室外的窗门边,他侧着身子朝教室里张望, 他在努力搜寻着他熟悉的那张脸。 ②父亲的头发有点乱,汗湿的发丝粘胶着,他的脸黑油油的,泛着亮光,父亲穿着件粗布衣,左肩上, 贴了块补丁,脚上是一双解放鞋。父亲的腿裤卷着,他劳动时都是这么卷的。 ③父亲在众多的人头里找到了属于他的,笑了,这傻儿子,父亲心里骂了声。父亲的笑似菩萨的笑, 诚恳善良,且带着点儿童的天真。 ④下课铃响了,儿子跑出教室,站到父亲面前。父亲的眼光在儿子的身上上上下下打量,一边呵呵地 笑,傻笑,眼两边的皱纹挤在一起。儿子的脸忽然红了,因为好多同学在看着他们。儿子拉拉父亲的衣服 说:“到那边去吧。” ⑤那边是学校操场,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人在走动。在一棵老槐树下站定,父亲伸出右手,一只粗糙 宽大的手,这只手抚摸着儿子的头,继而又抚摸儿子的脸。儿子的脸上感到一阵糙辣辣的,似有块毛板子 磨过,但是儿子心里很抒畅很激动,父亲很久没有这般抚摸过他了。 ⑥父亲问:“学校里过得惯么?”儿子点点头。父亲问:“读书吃力么?那么多书。”儿子点点头。父 亲说:“那天的事,心里还记恨么?”儿子咬了嘴唇,沉默不语。父亲落了眼光,停了停,父亲说:“那天, 那天我的脾气暴了点。”父亲说这话时,喉咙里咕噜一声,脸僵成了一块。儿子还是没有响,他的眼睛湿 润了。 ⑦那天傍晚,儿子向着一边在灶头炒菜的母亲要五十元钱,说要交班委费。母亲说手头暂时挤不出, 能否向同学先借借,下个月再凑给你。儿子不高兴了,粗起喉咙说,借借借,我可没有这脸皮!见母亲仍 在忙着炒菜,对自己的话置之不理,儿子就要上前去夺母亲的锅铲。其时,父亲正在洗脚,当即发了火
一脚踢翻了脚盆,赤脚起身把拳头打到儿子身上。那个晚上,儿子逃出了家门,在村里游荡一圈后,在家 附近,他忽然听见奶奶的声音传来,娃啊,你在哪里?你爸不打你了,回来哦。在黑黑的夜里,奶奶是看 不见他的,奶奶一边走,一边呼唤着他,奶奶的声音颤颤的。儿子贴着墙边,眼睛湿润了 ⑧父亲望着儿子的眼睛,说:“我是顺路来看看你的,今早我拉了一车柴禾来镇上卖。嗨,这柴还是 你星期天帮忙砍的呢!”儿子的脑海里闪出一幕:深深的大山里,一大一小两个人。大人骑在高高的松树 枝丫上,挥舞着,狠命地砍着树枝。儿子在底下,头顶着个草帽,把砍下的松树枝一一拖拢来。清亮的砍 柴声久久地回荡在山谷里。 ⑨父亲说:“要好好读书,嗯?”儿子点点头。父亲把手伸进内衣口袋,摸出一包折叠着的油布袋, 拿出五十元钱,递给儿子。儿子看见父亲的手背上爬着几条蚯蚓似的青筋。父亲说:“留着慢慢用,要好 好读书。”儿子握住了那留有父亲体温的钱,使劲地点点头。父亲说:“我回家了。”走了几步,又折回身 父亲对着儿子嘿嘿地笑,说:“忘了,忘了。”又从口袋里掏出两个桔子,塞到儿子的手里。父亲说:“前 几天,你表姐来看你奶奶,拿了几个桔子来,你奶奶臧着留给了你。” ⑩儿子送着父亲到学校门口,在传达室边上的墙角,父亲拾起一根挑柴用的扁担,扁担的一头缠绕着 几根麻绳。父亲扛着扁担走出校门。儿子问:“走路回家么?”父亲答:“走路。”一边走,父亲一边扭过 头,朝儿子挥挥手。儿子站着不动,看着父亲的身影一晃一晃走远去。儿子的眼睛又湿润了,泪水簌簌地 流下来…… 21.第⑤段画线句中有一个错别字是 正确的字应是。(2分) 22.第②段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 其作用是 。(3分) 23.第⑨段“儿子握住了那留有父亲体温的钱,使劲地点点头”,如果改成“儿子握住了父亲递过来 的钱,点了点头”,哪一句更好?请结合上下文简述理由。(3分) 24.文中儿子三次“眼睛湿润”的原因分别是:(1) 25.对本文的主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歌颂了宽厚纯朴、深沉伟大的父爱 B.抒发了儿子对父辈祖辈的感恩之情 C.阐明了理解与宽容能消融矛盾之理 D.体现了贫苦是磨练人格的最佳课堂 26.文中第⑦段能否删去?请结合全文,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写出你的看法。(8分) 三、写作(60分)
一脚踢翻了脚盆,赤脚起身把拳头打到儿子身上。那个晚上,儿子逃出了家门,在村里游荡一圈后,在家 附近,他忽然听见奶奶的声音传来,娃啊,你在哪里?你爸不打你了,回来哦。在黑黑的夜里,奶奶是看 不见他的,奶奶一边走,一边呼唤着他,奶奶的声音颤颤的。儿子贴着墙边,眼睛湿润了。 ⑧父亲望着儿子的眼睛,说:“我是顺路来看看你的,今早我拉了一车柴禾来镇上卖。嗨,这柴还是 你星期天帮忙砍的呢!”儿子的脑海里闪出一幕:深深的大山里,一大一小两个人。大人骑在高高的松树 枝丫上,挥舞着,狠命地砍着树枝。儿子在底下,头顶着个草帽,把砍下的松树枝一一拖拢来。清亮的砍 柴声久久地回荡在山谷里。 ⑨父亲说:“要好好读书,嗯?”儿子点点头。父亲把手伸进内衣口袋,摸出一包折叠着的油布袋, 拿出五十元钱,递给儿子。儿子看见父亲的手背上爬着几条蚯蚓似的青筋。父亲说:“留着慢慢用,要好 好读书。”儿子握住了那留有父亲体温的钱,使劲地点点头。父亲说:“我回家了。”走了几步,又折回身, 父亲对着儿子嘿嘿地笑,说:“忘了,忘了。”又从口袋里掏出两个桔子,塞到儿子的手里。父亲说:“前 几天,你表姐来看你奶奶,拿了几个桔子来,你奶奶藏着留给了你。” ⑩儿子送着父亲到学校门口,在传达室边上的墙角,父亲拾起一根挑柴用的扁担,扁担的一头缠绕着 几根麻绳。父亲扛着扁担走出校门。儿子问:“走路回家么?”父亲答:“走路。”一边走,父亲一边扭过 头,朝儿子挥挥手。儿子站着不动,看着父亲的身影一晃一晃走远去。儿子的眼睛又湿润了,泪水簌簌地 流下来…… 21. 第⑤段画线句中有一个错别字是 ,正确的字应是 。(2 分) 22. 第②段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 ,其作用是___________。(3 分) 23. 第⑨段“儿子握住了那留有父亲体温的钱,使劲地点点头”,如果改成“儿子握住了父亲递过来 的钱,点了点头”,哪一句更好?请结合上下文简述理由。(3 分) 答: 24. 文中儿子三次“眼睛湿润”的原因分别是:(1)_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6 分) 25. 对本文的主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4 分) A.歌颂了宽厚纯朴、深沉伟大的父爱 B.抒发了儿子对父辈祖辈的感恩之情 C.阐明了理解与宽容能消融矛盾之理 D.体现了贫苦是磨练人格的最佳课堂 26. 文中第⑦段能否删去?请结合全文,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写出你的看法。(8 分) 三、写作(6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