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医科数学AII》试卷2013年6月27日四五六总分得分、填空题(共6道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设A为三阶非奇异阵,且|4=-,则|4|-2.设n阶方阵A满足A-E=0,则A可道,且A"3.设A是4X3矩阵,列向量组线性无关,B为3阶可逆矩阵,则R(AB):4.设在一次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现将该试验独立进行n次,则4至少发生一次的概率为5.随机地向半圆形区域0<y</2ax-x2(a为正常数)内掷一点,点落在半圆内任何区域的概率与区域的面积成正比,则原点和该点的连线与x轴的夹角小于≥的概率为6.设随机变量X,X,…X,相互独立,且X,~B(1,p),0<p<1,i=1,2.,n,则得分二、选择题(共6道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设A、B、C为同阶方阵,且A可逆,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若BA=BC,则A=C;(B).若AB=CB,则A=C:(C)若AB=0,则B=0;(D).若BC=0,则C=02. 向量组α,=(a+1,1,1),α,=(1,a+1,1),α,=(1,1, α+1)线性无关,则有((A).a=0或a=-3:(B).a0,且α#-3:(C).a=0或a=3:(D).a±0,且a±3[x +a+a'x=a,3.线性方程组+azx+ax=,若a,aa,两两不等,则方程组().[x+ax,+ax,=a.(B).无穷多个解;(C).无解;(A).有唯一解:(D).不一定有解4.设A、B是两个随机事件,且0<P(A)<1,P(B)>0,P(BIA)=P(BIA),则必有((A). P(A|B)=P(A|B) :(B). P(A|B)+P(A|B):(C). P(AB)= P(A)P(B) :(D). P(AB)+ P(4)P(B).(共6页第页)
(共 6 页 第1页) 2012- 2013 学年第二学期《医科数学 AⅡ》试卷 2013 年 6 月 27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一、填空题(共 6 道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18 分) 1.设 A 为三阶非奇异阵,且 1 1 2 A− = − ,则 * A =_. 2.设n 阶方阵 A 满足 3 A E− = 0,则 A 可逆,且 1 A− = _. 3.设 A 是 4×3 矩阵,列向量组线性无关, B 为 3 阶可逆矩阵,则 R AB ( ) = _. 4.设在一次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现将该试验独立进行n次,则A至少发生一次的概率为 . 5. 随机地向半圆形区域 2 0 < y < 2ax − x (a 为正常数)内掷一点,点落在半圆内任何区域的概率与区域 的面积成正比,则原点和该点的连线与 x 轴的夹角小于 4 π 的概率为 . 6.设随机变量 1 2 , , XX X n 相互独立,且 X Bp p i ~ (1, ), 0 1 < < ,i n =1, 2, , ,则 1 ~ n i i X X = = ∑ . 二、选择题(共 6 道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18 分) 1.设 A 、 B 、C 为同阶方阵,且 A 可逆,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 (A).若 BA BC = ,则 A C= ; (B).若 AB CB = ,则 A C= ; (C).若 AB = 0,则 B = 0 ; (D).若 BC = 0 ,则C = 0 . 2.向量组 1 ( 1, 1,1)T α = + a , 2 (1, 1, 1)T α = + a , 3 (1,1, 1)T α = + a 线性无关,则有 ( ). (A).a = 0 或a = −3; (B).a ≠ 0,且a ≠ −3; (C).a = 0 或 a = 3; (D).a ≠ 0,且a ≠ 3 . 3.线性方程组 2 3 1 12 1 3 1 2 3 1 22 2 3 2 2 3 1 32 3 3 3 x ax a x a x ax a x a x ax ax a ++ = ++ = ++ = , , . 若 123 aaa , , 两两不等,则方程组 ( ). (A).有唯一解; (B).无穷多个解; (C).无解; (D).不一定有解. 4.设 A 、 B 是两个随机事件,且0 < P(A) <1, P(B) > 0 , P(B | A) = P(B | A) ,则必有 ( ). (A). P(A| B) = P(A | B) ; (B). P(A| B) ≠ P(A | B) ; (C). P(AB) = P(A)P(B) ; (D). P(AB) ≠ P(A)P(B) . 得 分 得 分
5.设随机变量X,Y相互独立,X~B(I,p),0<p<1,Y~P(a),>0,则X+Y((A)。服从泊松分布;(B)。服从两点分布;(C)。为二维随机变量;(D).仍为离散型随机变量6.设X和S°分别为正态总体N(,0")的样本均值和样本方差,则().x2(A).X与S不独立:(B).与S?不相关;(C)。与S?成比例;(D).~F(,n-1).得分三、计算与证明(共 3 道小题,第1, 2 小题各8分,第 3 小题 6分,满分 22 分)1)1.设三阶方阵4、B满足4B=A"+2B,其中A=-111,求矩阵B(1-11)(洪6页第2页)
(共 6 页 第2页) 5.设随机变量 X ,Y 相互独立, XBp ~ (1, ) ,0 1 < < p ,Y P ~ () λ ,λ > 0 ,则 X Y+ ( ). (A).服从泊松分布; (B).服从两点分布; (C).为二维随机变量; (D).仍为离散型随机变量. 6.设 X 和 2 S 分别为正态总体 2 N(, ) µ σ 的样本均值和样本方差,则 ( ). (A). X 与 2 S 不独立; (B). X 与 2 S 不相关; (C). X 与 2 S 成比例; (D). 2 2 ~ (1, 1) X F n S − . 三、计算与证明(共 3 道小题,第 1,2 小题各 8 分,第 3 小题 6 分,满分 22 分) 1.设三阶方阵 A 、 B 满足 1 AB A B2 ∗ − = + ,其中 11 1 11 1 1 11 A − = − − ,求矩阵 B . 得 分
2. 已知向量组α, =(1, 1, 1,3),,=(-1, -3, 5, 1),α,=(3, 2, 7, +2),α,=(1, 2, -3, )(1).为何值时,向量组αiαz,αα4线性无关?(2)。入为何值时,向量组α,α,αα,线性相关?并在此时求向量组ααz,α,α的秩和一个极大无关向量组,并将其余向量用此极大无关向量组线性表示3.设向量组αα,α,是向量空间V的一个基,且β=α+αz+αs,β=α+αz+2aβ,=α,+2α,+3α.试证β,βz,β,也是向量空间V的一个基;并求从基α,αz,α,到基β,B,β,的过渡矩阵:(洪6页第页)
(共 6 页 第3页) 2.已知向量组 1 (1, 1, 1,3)T α = , 2 ( 1, 3, 5, 1)T α =− − , 3 (3, 2, 7, 2)T α = + λ , 4 (1, 2, 3, )T α = − λ , ⑴.λ 为何值时,向量组 1234 αααα , 线性无关? ⑵.λ 为何值时,向量组 1234 αααα , 线性相关?并在此时求向量组 1234 αααα , 的秩和一个极 大无关向量组,并将其余向量用此极大无关向量组线性表示. 3.设向量组α1 ,α2 ,α3是向量空间V 的一个基, 且 βααα 1123 =++ , β αα α 2 12 3 =++ 2 , βα α α 31 2 3 =+ + 2 3 .试证 β1, β2 , β3也是向量空间V 的一个基;并求从基α1 ,α2 ,α3到基 β1, β2 , β3的过渡矩阵.
得分四、(共1道小题,满分10分)[X+2x2-2x,=0,设A为齐次线性方程组2x一x2+x=0,的系数矩阵,若有三阶方阵B0,使得AB=0,[3x + x2 - X =0求(1)元;(2)R(B);(3)此齐次线性方程组的通解,(洪6页第4页)
(共 6 页 第4页) 四、(共 1 道小题,满分 10 分) 设 A 为齐次线性方程组 123 12 3 1 23 2 2 0, 2 0, 3 0 xxx xx x x xx λ +−= −+ = +−= 的系数矩阵,若有三阶方阵 B ≠ 0 ,使得 AB = 0, 求 ⑴ λ ;⑵ R B( );⑶ 此齐次线性方程组的通解. 得 分
五、(共3道小题,第1,2小题7分,第3小题8分,满分22分)1.假设有两箱同种零件:第一箱内装50件,其中10件一等品;第二箱内装30件,其中18件一等品,现从两箱中随意挑出一箱,然后从该箱中先后随机取两个零件(取出的零件均不放回).试求:(1)先取出的零件是一等品的概率p;(2)在先取出的零件是一等品的条件下,第二次取出的零件仍然是一等品的条件概率q2. 设随机变量 x 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1= (+ -) 5,求随机变量Y=1-/X的概率密度函数r()(洪6页第页)
(共 6 页 第5页) 五、(共 3 道小题,第 1,2 小题 7 分,第 3 小题 8 分,满分 22 分) 1.假设有两箱同种零件:第一箱内装 50 件,其中 10 件一等品;第二箱内装 30 件,其中 18 件一等品,现 从两箱中随意挑出一箱,然后从该箱中先后随机取两个零件(取出的零件均不放回).试求:(1)先取出的零件 是一等品的概率 p;(2)在先取出的零件是一等品的条件下,第二次取出的零件仍然是一等品的条件概率 q. 2.设随机变量 X 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1 ) 1 ( ) 2 x f x X + = π ,求随机变量 3 Y =1 − X 的概率密度函数 f ( y) Y . 得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