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流失专题【以黄土高原为例】 产生原因(常见的所有可能的原因) 1、自然原因 ①地形:破面陡峻【坡度大】 ②土质:垂直节理发育,土质疏松【土壤松】 *碳酸钙含量高,遇水崩解 ③气候:降水丰富且集中,夏季多暴雨【暴雨多】 多大风天气【大风多】 ④植被:地表裸露,植被覆盖少【植被少】 ⑤地质构造:*构造运动强烈,历史上多发地震,加剧了表面的破碎和滑坡现象【构造碎】 ⑥多类区域过渡地带,自然环境复杂,生态脆弱 2、人为原因 ①过度开垦/过度樵采/过度放牧【滥垦/滥樵/滥牧】 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③陡坡开垦,表土流失 ④大型工程建设/开矿/其他建设(如居民用地),使草木破坏,地标裸露 ⑤环保意识弱,管理不力【意识&管理】 ⑥人口增长,环境压力大【人口】 、治理办法 1、生物措施: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如:“三北”防护林:黄河中游防护林:太行山绿化工程:农田防护林建设工程) 2、工程措施 ①缓坡一一梯田 陡坡——种树(年降水量>400mm);种草(年降水量<400mm) ②打坝淤地 ③平整条田(黄土塬上) ④石墙与泄洪沟(瑞士拉沃梯田经验) 解释:通过水渠将水集中排走,避免水大面积经过土地,从而减轻水土流失 3、管理措施 ①退耕还林还草 ②改善&保护草场 ③矿区复垦 ④小流域综合治理 三、部分措施详解 1、打坝淤地的三种效益 A.经济效益:提供肥沃的土壤 B社会效益:提供相对清洁的水源 C生态效益:防止过多淤泥随水流向下游 a.减轻水土流失b.减少河流淤泥c减轻洪涝灾害 2、小流域综合治理示意 *护坡树应沿等高线栽种,适宜密度范围内,种植越密集效果越好
水土流失专题【以黄土高原为例】 一、产生原因(常见的所有可能的原因) 1、自然原因 ①地形:破面陡峻【坡度大】 ②土质:垂直节理发育,土质疏松【土壤松】 *碳酸钙含量高,遇水崩解 ③气候:降水丰富且集中,夏季多暴雨【暴雨多】 多大风天气【大风多】 ④植被:地表裸露,植被覆盖少【植被少】 ⑤地质构造:*构造运动强烈,历史上多发地震,加剧了表面的破碎和滑坡现象【构造碎】 ⑥多类区域过渡地带,自然环境复杂,生态脆弱 2、人为原因 ①过度开垦/过度樵采/过度放牧【滥垦/滥樵/滥牧】 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③陡坡开垦,表土流失 ④大型工程建设/开矿/其他建设(如居民用地),使草木破坏,地标裸露 ⑤环保意识弱,管理不力【意识&管理】 ⑥人口增长,环境压力大【人口】 二、治理办法 1、生物措施: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如:“三北”防护林;黄河中游防护林;太行山绿化工程;农田防护林建设工程) 2、工程措施 ①缓坡——梯田 陡坡——种树(年降水量>400mm);种草(年降水量<400mm) ②打坝淤地 ③平整条田(黄土塬上) ④石墙与泄洪沟(瑞士拉沃梯田经验) 解释:通过水渠将水集中排走,避免水大面积经过土地,从而减轻水土流失 3、管理措施 ①退耕还林还草 ②改善&保护草场 ③矿区复垦 ④小流域综合治理 三、部分措施详解 1、打坝淤地的三种效益 A.经济效益:提供肥沃的土壤 B.社会效益:提供相对清洁的水源 C.生态效益:防止过多淤泥随水流向下游 a.减轻水土流失 b.减少河流淤泥 c.减轻洪涝灾害 2、小流域综合治理示意 *护坡树应沿等高线栽种,适宜密度范围内,种植越密集效果越好
等值线专题 、取值原则 般情况下,相邻两线间必为一个等值距。如下图,如果等值距为5,则下面一条线只能为 105或95。极少数时候因为图幅限制出现不遵循该原则的情况,绝对不会考,可以忽略。 这个定义由于太过简单,常常被同学们忽略,然而在某些推测等值线数值的难题中,却成为 解题的突破口,因此万万不可小觑 二、规律总结 等值线的常用规律,说白了就两个 1、“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如图,两条等值线上数字分别为a、b,若a>b,则1处大于a,2处小于b 2、“高高低低”和“高低低高”的本质 一般情况下,面对等值线只要遵循“向高值处凸是低值,向低值处凸是高值”,就绝对不会 错了,这是所有等温线判断的本质,只记这一句足矣,还不容易弄混。 三、关于等值线的小知识及拓展 1、某地等温线与纬线基本平行一一该地地表性质单 某地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一一受海岸走向影响明显 海面上某地等温线出现明显弯曲—一受洋流影响 因此,当要求解答同纬度等温线出现弯曲的原因时,应主要从地形和洋流两个方面考虑。 2、等PH值线 PH值小于5.6为酸雨,小于4.5为严重酸雨。 影响因素主要有: A.工业排放(污染物来源) B地形(污染物不易散去) C充足水汽(降雨) 这可以用来分析酸雨严重的原因,如湘赣地区酸雨严重的原因,主要是AC两项。 3、河口的等盐度线 如图,距离河口越远,盐度越大;河口正对的位置等盐度线向高值处凸,说明该区域盐度低 于周围区域。 这也可以用来判断河流汛期季节,如“等盐度线弯曲程度最大是什么时候?”,答案是河流 汛期,可由此判断季节 农业专题 、农业区位因素 1、区位因素大全(关键词) 【农业区位,分自然人文两大方面,自然就是气、地、土、水四个(注意区分降水和水源】 (1)自然因素 ①气候 A光照 路径(地势/纬度)b太阳高度角c日照时间(昼长/天气状况)
等值线专题 一、取值原则 一般情况下,相邻两线间必为一个等值距。如下图,如果等值距为 5,则下面一条线只能为 105 或 95。极少数时候因为图幅限制出现不遵循该原则的情况,绝对不会考,可以忽略。 这个定义由于太过简单,常常被同学们忽略,然而在某些推测等值线数值的难题中,却成为 解题的突破口,因此万万不可小觑。 二、规律总结 等值线的常用规律,说白了就两个—— 1、“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如图,两条等值线上数字分别为 a、b,若 a>b,则 1 处大于 a,2 处小于 b。 2、“高高低低”和“高低低高”的本质: 一般情况下,面对等值线只要遵循“向高值处凸是低值,向低值处凸是高值”,就绝对不会 错了,这是所有等温线判断的本质,只记这一句足矣,还不容易弄混。 三、关于等值线的小知识及拓展 1、某地等温线与纬线基本平行——该地地表性质单一 某地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受海岸走向影响明显 海面上某地等温线出现明显弯曲——受洋流影响 因此,当要求解答同纬度等温线出现弯曲的原因时,应主要从地形和洋流两个方面考虑。 2、等 PH 值线 PH 值小于 5.6 为酸雨,小于 4.5 为严重酸雨。 影响因素主要有: A.工业排放(污染物来源) B.地形(污染物不易散去) C.充足水汽(降雨) 这可以用来分析酸雨严重的原因,如湘赣地区酸雨严重的原因,主要是 AC 两项。 3、河口的等盐度线 如图,距离河口越远,盐度越大;河口正对的位置等盐度线向高值处凸,说明该区域盐度低 于周围区域。 这也可以用来判断河流汛期/季节,如“等盐度线弯曲程度最大是什么时候?”,答案是河流 汛期,可由此判断季节。 农业专题 一、农业区位因素 1、区位因素大全(关键词) 【农业区位,分自然人文两大方面,自然就是气、地、土、水四个(注意区分降水和水源】 (1)自然因素 ①气候 A 光照 a 路径(地势/纬度) b 太阳高度角 c 日照时间(昼长/天气状况)
B热量a纬度&海拔b坡向(阴&阳)/坡度c昼夜温差d洋流e极端天气 C降水a大气环流b海陆位置c洋流d地形(迎/背风坡) ②地形A平原——种植业B山地丘陵——林业牧业C缓坡——梯田 沿海、滩涂—一海水养殖 ③土壤 A肥力(有机质) *常见的几种肥沃土:紫色土(四川盆地):火山灰土(爪哇岛):河流的三种冲积地形— 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 B发育程度C盐碱化D土壤酸碱性(我国南北方差异) ④水源A河流B湖泊C高山冰雪融水D季节性积雪融水E地下水F水库G 调水工程H海水淡化 (2)社会经济因素 ①市场(本地/国内/国际) ②交通运输 ③资金(经济实力政策补助) ④政策扶持 ⑤地价地广人稀 ⑥农产品消费状况 ⑦劳动力资源(数量/素质) ⑧科学技术因素 *(3)科学技术因素 ①劳动力水平 ②生产技术A经济发达,科技先进B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③技术设备A机械化水平B化肥农药C冷藏保鲜技术D培育良种 ④治理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解决水源问题的各项措施 ⑤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 ⑥病虫害防治 2、典例及知识补充 (1)郊区农业:以市场为主导因素:若出现分化,主要考虑地租因素 A郊区农业的存在因素?a临近市场b单位产值高 B常见郊区农业主要因素 a花卉:水源(河流/湖泊);交通:保鲜技术 b养鱼:水库 c果园:市郊丘陵山区;地价低
B 热量 a 纬度&海拔 b 坡向(阴&阳)/坡度 c 昼夜温差 d 洋流 e 极端天气 C 降水 a 大气环流 b 海陆位置 c 洋流 d 地形(迎/背风坡) ②地形 A平原——种植业 B 山地丘陵——林业/牧业 C 缓坡——梯田 D 沿海、滩涂——海水养殖 ③土壤 A 肥力(有机质) *常见的几种肥沃土:紫色土(四川盆地);火山灰土(爪哇岛);河流的三种冲积地形—— 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 B 发育程度 C 盐碱化 D 土壤酸碱性(我国南北方差异) ④水源 A 河流 B 湖泊 C 高山冰雪融水 D 季节性积雪融水 E 地下水 F 水库 G 调水工程 H 海水淡化 (2)社会经济因素 ①市场(本地/国内/国际) ②交通运输 ③资金(经济实力/政策补助) ④政策扶持 ⑤地价/地广人稀 ⑥农产品消费状况 ⑦劳动力资源(数量/素质) ⑧科学技术因素 *(3)科学技术因素 ①劳动力水平 ②生产技术 A 经济发达,科技先进 B 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③技术设备 A 机械化水平 B 化肥农药 C 冷藏保鲜技术 D 培育良种 ④治理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解决水源问题的各项措施 ⑤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 ⑥病虫害防治 2、典例及知识补充 (1)郊区农业:以市场为主导因素;若出现分化,主要考虑地租因素 A 郊区农业的存在因素? a 临近市场 b 单位产值高 B 常见郊区农业主要因素 a 花卉:水源(河流/湖泊);交通;保鲜技术 b 养鱼:水库 c 果园:市郊丘陵山区;地价低
d乳牛:水源(河流):交通;保鲜技术 【这些可以用于解答选址类大题】 (2)灌溉农业:凡全年或一定时期内自然降水不足,需要额外供水的,均为广义上的灌溉 农业 *可能的水源来源包括: A地下水 B高山冰雪融水 C季节性积雪融水 D河水E水库 人工调水,如南水北调工程 (3)农业知识小贴士 *我国的甘蔗产地: 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四川(注意四川的特殊性一一地形导致) *花生和棉花,适合于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壤 *用卵石覆盖地表的重要意义:A减少水分蒸发B增加昼夜温差 *南疆种植棉花的特色优势条件: A春旱时:用季节性积雪融水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 B夏季生长期:降水丰富且集中 C生长后期:需水量少,而此时恰好多晴朗天气:昼夜温差大 二、农业地域类型(概念梳理) 1、类型概述 (1)按产品对象分类 ①畜牧业 A乳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AB为密集型&商品型) C游牧业/畜牧业 (C为粗放型&自给型) ②种植业(高温、多雨、平原最为典型) (2)按投入&产出分类①粗放型:“广种薄收”②集约型:投入多,产出高 (3)按产品用途分类①自给型农业②商品化农业 三、农业典例分析 1、我国畜牧业现状及解决 (1)现状:不合理(过牧;超过环境承载力),即“靠天养畜”—一破坏生态环境一一—造成 土地荒漠化等一系列问题 (2)解决措施或可借鉴的经验 ①加大科技投入 ②改善牧区交通条件 ③加强人工草场建设,减轻天然草场压力,改善生态环境
d 乳牛:水源(河流);交通;保鲜技术 【这些可以用于解答选址类大题】 (2)灌溉农业:凡全年或一定时期内自然降水不足,需要额外供水的,均为广义上的灌溉 农业 *可能的水源来源包括: A 地下水 B 高山冰雪融水 C 季节性积雪融水 D 河水 E 水库 F 人工调水,如南水北调工程 (3)农业知识小贴士 *我国的甘蔗产地: 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四川(注意四川的特殊性——地形导致) *花生和棉花,适合于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壤 *用卵石覆盖地表的重要意义: A 减少水分蒸发 B 增加昼夜温差 *南疆种植棉花的特色优势条件: A 春旱时:用季节性积雪融水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 B 夏季生长期:降水丰富且集中 C 生长后期:需水量少,而此时恰好多晴朗天气;昼夜温差大 二、农业地域类型(概念梳理) 1、类型概述 (1)按产品对象分类 ①畜牧业 A 乳畜业 B 大牧场放牧业 (AB 为密集型&商品型) C 游牧业/畜牧业 (C 为粗放型&自给型) ②种植业(高温、多雨、平原最为典型) (2)按投入&产出分类 ①粗放型:“广种薄收” ②集约型:投入多,产出高 (3)按产品用途分类 ①自给型农业 ②商品化农业 三、农业典例分析 1、我国畜牧业现状及解决 (1)现状:不合理(过牧;超过环境承载力),即“靠天养畜”——破坏生态环境——造成 土地荒漠化等一系列问题 (2)解决措施或可借鉴的经验 ①加大科技投入 ②改善牧区交通条件 ③加强人工草场建设,减轻天然草场压力,改善生态环境
④发展多种农业 ⑤完善产品加工体系,提高产品附加值 ⑥促进农业产业化 2、以墨累一达令盆地为例分析混合农业 (1)经营方式的优点 A从土地利用角度看,种植与牧羊结合,休耕结合,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于是答题的时候 什么可持续利用啊、保护生态环境啊、科学发展啊一系列的话都可以往上写~) B可根据市场决策种植&畜牧的比例,与市场紧密结合 C合理安排农事,有效利用农时 (2)牧羊业发达的原因 ①地势起伏和缓,草原广阔(地广人稀) ②地下水丰富/河流流经/东水西调工程一一水源充足(答小麦种植业也需要答) ③无大型食肉野生动物(特色优势条件) ④气候干燥,适宜绵羊繁殖 (3)优势区位分析 ①地形平坦;水热充足:灌溉条件好(强调自然条件时可分成三点写) ②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 ③交通便利 ④市场广阔(有固定销售市场) ⑤政府扶植鼓励 【注意:③④是所有农业分析题中社会经济因素里最常见、最需要注意的两大因素!】 (4)限制条件:降水(主要原因:大分水岭背风坡) *解决: ①大自流盆地地下水②墨累一达令河水③东部引水(东水西调工程 地球运动专题 *地球运动必记数据: 1、自转速度(1)角速度15°小时4分钟度4秒钟/分 (2)线速度60°N:837km/h 30°N:1447km/h 0°:1670km/h *时区相关 1、全球24个时区,每区15经度。 2、两个日期变更线:自然(0时经线);人为(大致为180度经线) 【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中,新的一天,是从0时经线逆时针走至180处,南半球则顺时 针走。】 【注意“今天”是指12时经线所在的那一天,而不是日期早的那一天。】 【当180度经线为0时时,全球为同一天。】 3、算时区:经度/15=a…b(b是余数 b小于等于75时,处于东/西a时区 b大于7.5时,处于东/西(a+1)时区 如东经115度,115/15=7…10 则属于东8区 *晨昏线相关
④发展多种农业 ⑤完善产品加工体系,提高产品附加值 ⑥促进农业产业化 2、以墨累—达令盆地为例分析混合农业 (1)经营方式的优点 A 从土地利用角度看,种植与牧羊结合,休耕结合,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于是答题的时候 什么可持续利用啊、保护生态环境啊、科学发展啊一系列的话都可以往上写~) B 可根据市场决策种植&畜牧的比例,与市场紧密结合 C 合理安排农事,有效利用农时 (2)牧羊业发达的原因 ①地势起伏和缓,草原广阔(地广人稀) ②地下水丰富/河流流经/东水西调工程——水源充足(答小麦种植业也需要答) ③无大型食肉野生动物(特色优势条件) ④气候干燥,适宜绵羊繁殖 (3)优势区位分析 ①地形平坦;水热充足;灌溉条件好(强调自然条件时可分成三点写) ②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 ③交通便利 ④市场广阔(有固定销售市场) ⑤政府扶植鼓励 【注意:③④是所有农业分析题中社会经济因素里最常见、最需要注意的两大因素!】 (4)限制条件:降水(主要原因:大分水岭背风坡) *解决: ①大自流盆地地下水 ②墨累—达令河水 ③东部引水(东水西调工程) 地球运动专题 *地球运动必记数据: 1、自转速度 (1)角速度 15°/小时 4 分钟/度 4 秒钟/分 (2)线速度 60°N:837km/h 30°N:1447km/h 0°:1670km/h *时区相关 1、全球 24 个时区,每区 15 经度。 2、两个日期变更线:自然(0 时经线);人为(大致为 180 度经线) 【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中,新的一天,是从 0 时经线逆时针走至 180 处,南半球则顺时 针走。】 【注意“今天”是指 12 时经线所在的那一天,而不是日期早的那一天。】 【当 180 度经线为 0 时时,全球为同一天。】 3、算时区:经度/15=a…b (b 是余数) b 小于等于 7.5 时,处于东/西 a 时区 b 大于 7.5 时,处于东/西(a+1)时区 如东经 115 度,115/15=7…10 则属于东 8 区 *晨昏线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