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何日,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都平分赤道。】 【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18时,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6时。】 *日出日落时间 1、【日出时间与日落时间是关于正午12点对称的!】这样理解以后,算法会很好记:【计算 时,只要以昼夜平分时的时间:6时日出,18时日落,昼长12小时,为参照即可。】 比如已知昼长14小时,问日出时间?14/2=7,这是一半的昼长,即从日出到12时有7个小 时,所以日出为5时。 又比如已知日出为4时,问昼长?4时比6时早了两个小时,所以前一半昼比参照昼长多了 2个小时,因此一共多4个小时,所以昼长为12+4=16小时 2、某地日出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 日落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 地球运动题的技巧知识和易错点 *黄赤交角的意义:黄赤交角=回归线度数=90°一极圈度数=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大夹角 *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各地均为东北日出,西北日落 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均为东南日出,西南日落 直射赤道则为正东、正西。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回归线及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内最大值,[北半球]昼长 达一年内最大值,[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内最小值 *一个关于极昼范围内太阳高度角的好东西 1、在极昼地区,设某地纬度X,恰好出现极昼的纬度为Y,则两地的最高、最低太阳高度角 之差都是它们的纬度差(XY):X一天内最小太阳高度角为恰两地的纬度差。 2、设恰好出现极昼的纬度为Y,直射点纬度为z(则Y+Z=90.) 那么:Y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22 计算过程:90Y-Z)=90-(902Z)Z]=90-(902)=22 3、由以上两点又可以有推论:极昼地区内纬度为X的某地,若一天内最高(正午)太阳高 度角为A,最低太阳高度角为B,则直射纬度为(A+B)/2 *从以直射点为中心的地球视图中可以得到的讯息 ①赤道弯曲方向:判断直射点的半球位置 ②a为直射点纬度 ③φ为恰好出现极昼的纬度,以此可判断直射半球、昼夜、直射纬度 ④C、D为晨昏圈与纬线圈的切点 ⑤晨昏圈上的太阳高度角为零 ⑥通过已知该处为晨线或昏线来判断直射半球 ⑦等太阳高度角线与晨昏圈平行 与赤道既定纬度(已知)的交点一一用于计算赤道/既定纬度当前的太阳高度角 *⑧通过等太阳高度角线来得出太阳高度角差,以得知两点所夹的球心角(太阳高度角差 两点所夹球心角大小),再通过球心角乘以111km来计算两点地表距离 等太阳高度角线某一时刻地球上太阳高度角相同的地方连接起来的线,比如都是30度 的连一起。注意不是正午太阳高度角哦 、东亚
【不论何日,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都平分赤道。】 【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 18 时,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 6 时。】 *日出日落时间 1、【日出时间与日落时间是关于正午 12 点对称的!】这样理解以后,算法会很好记:【计算 时,只要以昼夜平分时的时间:6 时日出,18 时日落,昼长 12 小时,为参照即可。】 比如已知昼长 14 小时,问日出时间?14/2=7,这是一半的昼长,即从日出到 12 时有 7 个小 时,所以日出为 5 时。 又比如已知日出为 4 时,问昼长?4 时比 6 时早了两个小时,所以前一半昼比参照昼长多了 2 个小时,因此一共多 4 个小时,所以昼长为 12+4=16 小时。 2、某地日出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 日落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 地球运动题的技巧知识和易错点 *黄赤交角的意义:黄赤交角=回归线度数=90°—极圈度数=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大夹角 *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各地均为东北日出,西北日落 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均为东南日出,西南日落 直射赤道则为正东、正西。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回归线及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内最大值,[北半球]昼长 达一年内最大值,[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内最小值。 *一个关于极昼范围内太阳高度角的好东西~ 1、在极昼地区,设某地纬度 X,恰好出现极昼的纬度为 Y,则两地的最高、最低太阳高度角 之差都是它们的纬度差(X-Y);X 一天内最小太阳高度角为恰两地的纬度差。 2、设恰好出现极昼的纬度为 Y,直射点纬度为 Z(则 Y+Z=90.) 那么:Y 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2Z 计算过程:90-(Y-Z)=90-[(90-Z)-Z]=90-(90-2Z)=2Z 3、由以上两点又可以有推论:极昼地区内纬度为 X 的某地,若一天内最高(正午)太阳高 度角为 A,最低太阳高度角为 B,则直射纬度为(A+B)/2 *从以直射点为中心的地球视图中可以得到的讯息 ① 赤道弯曲方向:判断直射点的半球位置 ② α为直射点纬度 ③ φ为恰好出现极昼的纬度,以此可判断直射半球、昼夜、直射纬度 ④ C、D 为晨昏圈与纬线圈的切点 ⑤ 晨昏圈上的太阳高度角为零 ⑥ 通过已知该处为晨线或昏线来判断直射半球 ⑦ 等太阳高度角线与晨昏圈平行 与赤道/既定纬度(已知)的交点——用于计算赤道/既定纬度当前的太阳高度角 *⑧通过等太阳高度角线来得出太阳高度角差,以得知两点所夹的球心角(太阳高度角差= 两点所夹球心角大小),再通过球心角乘以 111km 来计算两点地表距离。 等太阳高度角线 某一时刻地球上太阳高度角相同的地方连接起来的线,比如都是 30 度 的连一起。注意不是正午太阳高度角哦。 一、东亚
(一)自然 1、位置&范围 A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B北半球。东半球 C重要经纬线:73°E-150°E;4°N-53°N 2地形&地势A大陆西部多山地高原B东部多平原、丘陵,地势西高东低 C半岛、岛屿多山地,平原少 3气候A东部:季风气候典型B西部:温大为主,自西向东气候的大陆性增强 C总体来说,气候类型复杂多样;D缺少热草&温海 4河流&湖泊 A东部大河东流B西部多内流河、内流湖 C东部岛屿、半岛河流短促 5、自然资源 二、A中国:资源多样,总量丰富B日本:水能:森林;地热 C韩国&朝鲜:矿产D蒙古:草场 6。气候小贴士 A台湾、日本、山东半岛冬季降水也较多:干燥的冬季风过海域后变得湿润造成 B海南岛、台湾等地手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双重影响,但还是以东南季风为主一一拓展 因此盐场主要在西海岸 C青臧高原、滇南谷地:属于冬季风难以影响的地区 D青藏高原的存在加剧了冬夏季风(此处暂不详解.) (二)人文社会 1、范围:中国;日本;蒙古:朝鲜:韩国 三、2、各国发展优势/发展现状 中国: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快速发展中 日本:现代工业发达 蒙古:畜牧业占主要地位 朝鲜:森林、矿产资源丰富:农业以水稻种植业为主 韩国:以汽车、电子、服务业为主:进出口贸易发达 3、东西部比较 4、“亚洲四小龙”相关 (1)、特点A增长速度快B出口扩张迅速C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D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迅速提高E失业减少 (2)、促进因素 A外部世界中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 B实行正确的经济政策 C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 D注意发扬优良的注重教育、敢于吃苦、勤俭节约的文化传统 (3)、经验总结 A抓住机遇,把握国内外有利环境 B实行正确的经济政策,立足于国情 C充分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
(一)自然 1、位置&范围 A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B 北半球。东半球 C 重要经纬线:73°E—150°E;4°N—53°N 2 地形&地势 A 大陆西部多山地高原 B 东部多平原、丘陵,地势西高东低 C 半岛、岛屿多山地,平原少 3 气候 A 东部:季风气候典型 B 西部:温大为主,自西向东气候的大陆性增强 C 总体来说,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D 缺少热草&温海 4 河 流 & 湖 泊 A 东 部 大 河 东 流 B 西 部 多 内 流 河 、 内 流 湖 , C 东部岛屿、半岛河流短促 5、自然资源 二、A 中国:资源多样,总量丰富 B 日本:水能;森林;地热 C 韩国&朝鲜:矿产 D 蒙古:草场 6。气候小贴士 A 台湾、日本、山东半岛冬季降水也较多:干燥的冬季风过海域后变得湿润造成 B 海南岛、台湾等地手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双重影响,但还是以东南季风为主——拓展: 因此盐场主要在西海岸 C 青藏高原、滇南谷地:属于冬季风难以影响的地区 D 青藏高原的存在加剧了冬夏季风(此处暂不详解..) (二)人文社会 1、范围:中国;日本;蒙古;朝鲜;韩国 三、2、各国发展优势/发展现状 中国: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快速发展中 日本:现代工业发达 蒙古:畜牧业占主要地位 朝鲜:森林、矿产资源丰富;农业以水稻种植业为主 韩国:以汽车、电子、服务业为主;进出口贸易发达 3、东西部比较 4、“亚洲四小龙”相关 (1)、特点 A 增长速度快 B 出口扩张迅速 C 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D 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迅速提高 E 失业减少 (2)、促进因素 A 外部世界中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 B 实行正确的经济政策 C 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 D 注意发扬优良的注重教育、敢于吃苦、勤俭节约的文化传统 (3)、经验总结 A 抓住机遇,把握国内外有利环境 B 实行正确的经济政策,立足于国情 C 充分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