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生物技术》 综合性实验指导书 刘成明编 华南农业大学 园艺学院果树学系 二OO三年十二月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 综合性实验指导书 刘成明 编 华南农业大学 园艺学院果树学系 二○○三年十二月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 综合性实验指导书 实验名称:名优高档花卉的离体培养快速繁殖及其过渡移栽 隶属课程:园艺植物生物技术 课程类别:必修课 预计学时:20学时 指导教师:刘成明教授 授课对象:园艺2001级
2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 综合性实验指导书 实验名称: 名优高档花卉的离体培养快速繁殖及其过渡移栽 隶属课程: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 课程类别: 必修课 预计学时: 20 学时 指导教师: 刘成明教授 授课对象: 园艺 2001 级
一、前言 离体快繁是植物生物技术中最具应用价值的生物技术。本实验要求学生以 高档花卉如大花惠兰、蝴蝶兰、素心兰或金钱树为材料,以其低代培养材料、 叶片、花器官、营养芽或根尖为外植体,通过器官、原球茎或胚状体发生,实 现完整植株的离体再生。 本实验中,特别要求学生深刻理解“以芽繁芽”这一最重要的快繁体系并 熟练掌握相关操作技术。在经过一定时期的继代增殖,获得较多数量的增殖芽 苗后,还要进行炼苗和过渡移栽,直至小苗出圃定植,整个过程约3一4个月。 二、实验目的 经过本实验的全过程后,学生对“植物细胞全能性”、“再生作用”、“分生与 分化”等重要的基本理论将有更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学生对园艺植物的生 物特性也将有较全面的认识体会,例如自养型与异养型的转化、温度、湿度、 光照及培养基质等环境条件对组培苗的重要影响作用等。该实验将理论和实践 相结合,能有助于学生将不同场合下学习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提高他们的动 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材料和方法 (一)实验材料 1、植物材料:名优高档花卉(如大花惠兰、蝴蝶兰、素心兰、金钱树)的 低代增殖材料、无菌苗、叶片、花器官、营养芽和根尖等。 2、培养基MS培养基、改良MS培养基的各种母液、各种生长调节物质、 椰乳等天然附加物。培养基的具体配方先由学生查资料自行设计,然后由 指导教师审查定夺。 3、实验用具:玻璃试管、培养容器、三角瓶、移液枪、高压消毒锅、超净 工作台、培养室 (二)实验方法
3 一、 前言 离体快繁是植物生物技术中最具应用价值的生物技术。本实验要求学生以 高档花卉如大花惠兰、蝴蝶兰、素心兰或金钱树为材料,以其低代培养材料、 叶片、花器官、营养芽或根尖为外植体,通过器官、原球茎或胚状体发生,实 现完整植株的离体再生。 本实验中,特别要求学生深刻理解“以芽繁芽”这一最重要的快繁体系并 熟练掌握相关操作技术。在经过一定时期的继代增殖,获得较多数量的增殖芽 苗后,还要进行炼苗和过渡移栽,直至小苗出圃定植,整个过程约 3-4 个月。 二、实验目的 经过本实验的全过程后,学生对“植物细胞全能性”、“再生作用”、“分生与 分化”等重要的基本理论将有更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学生对园艺植物的生 物特性也将有较全面的认识体会,例如自养型与异养型的转化、温度、湿度、 光照及培养基质等环境条件对组培苗的重要影响作用等。该实验将理论和实践 相结合,能有助于学生将不同场合下学习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提高他们的动 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材料和方法 (一)实验材料 1、 植物材料:名优高档花卉(如大花惠兰、蝴蝶兰、素心兰、金钱树)的 低代增殖材料、无菌苗、叶片、花器官、营养芽和根尖等。 2、 培养基 MS 培养基、改良 MS 培养基的各种母液、各种生长调节物质、 椰乳等天然附加物。培养基的具体配方先由学生查资料自行设计,然后由 指导教师审查定夺。 3、 实验用具:玻璃试管、培养容器、三角瓶、移液枪、高压消毒锅、超净 工作台、培养室 (二)实验方法
1、培养基制备 先将需要使用的母液按顺序放好,将洁净的各种玻璃器皿、量筒、烧杯、 移液管、玻璃棒、漏斗等放在指定的位置。称量好所需的琼脂、蔗糖、蒸馏水, 配好所需用的生长调节物质,准备好分装容器。先在烧杯或锅内放一定量的蒸 馏水,加入琼脂和蔗糖并加热溶解,然后按母液顺序,根据不同母液的倍数吸 取规定的量。在加入母液或生长调节物质时,应事先检查这些母液是否已变色 或产生沉淀或结晶,已失效的就不要取用。加完所有的培养基组份(包括所需 的生长调节物质)后,继续加温并不断搅拌,待琼脂完全溶化后定容,调整pH 值为5.8-6.2,趁热分装后于高压灭菌锅内进行热压灭菌,灭菌结束后冷却备用。 2、外植体的消毒及初代培养 接种前l5min开机,使超净工作台自我洁净。操作者做好个人卫生、穿戴 好工作服及口罩后,在工作台上用70%酒精擦拭双手和台面,晾干双手,小心 点燃酒精灯,双手尽量不要离开无菌区。在灯焰上灼烧接种工具(镊子和手术 刀等),冷却备用。 根据外植体的来源和种类,按照下表选择适合的表面消毒方法,对外植体 进行灭菌、清洗和切取,将切割好的材料接种于新鲜培养基上,放置于培养室 或光照培养箱内进行培养。 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和效果 消毒剂 使用浓度/% 消毒时间7 min 灭菌效果清除难易 次氯酸钠 20 5-30 很好 易 次氯酸钙 9.010.0 5-30 很好 易 漂白粉 饱和溶液 5~30 很好 易 升汞(HgC2) 0110 2~10 最好 很雅 酒精 70-75 0.2-2 好 易 过氧化氢 10.0-12.0 515 极易 溴水 1.0-2.0 2~10 很好 易 硝酸银 1.0 5-30 好 较难 抗生素 0.0004-0.005 30-60 较好 中
4 1、培养基制备 先将需要使用的母液按顺序放好,将洁净的各种玻璃器皿、量筒、烧杯、 移液管、玻璃棒、漏斗等放在指定的位置。称量好所需的琼脂、蔗糖、蒸馏水, 配好所需用的生长调节物质,准备好分装容器。先在烧杯或锅内放一定量的蒸 馏水,加入琼脂和蔗糖并加热溶解,然后按母液顺序,根据不同母液的倍数吸 取规定的量。在加入母液或生长调节物质时,应事先检查这些母液是否已变色 或产生沉淀或结晶,已失效的就不要取用。加完所有的培养基组份(包括所需 的生长调节物质)后,继续加温并不断搅拌,待琼脂完全溶化后定容,调整 pH 值为 5.8-6.2,趁热分装后于高压灭菌锅内进行热压灭菌,灭菌结束后冷却备用。 2、外植体的消毒及初代培养 接种前 15min 开机,使超净工作台自我洁净。操作者做好个人卫生、穿戴 好工作服及口罩后,在工作台上用 70%酒精擦拭双手和台面,晾干双手,小心 点燃酒精灯,双手尽量不要离开无菌区。在灯焰上灼烧接种工具(镊子和手术 刀等),冷却备用。 根据外植体的来源和种类,按照下表选择适合的表面消毒方法,对外植体 进行灭菌、清洗和切取,将切割好的材料接种于新鲜培养基上,放置于培养室 或光照培养箱内进行培养。 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和效果 消毒剂 使用浓度/% 消毒时间/ min 灭菌效果 清除难易 次氯酸钠 2.0 5~30 很好 易 次氯酸钙 9.0~10.0 5~30 很好 易 漂白粉 饱和溶液 5~30 很好 易 升汞(HgCl2) 0.1~1.0 2~10 最好 很难 酒精 70~75 0.2~2 好 易 过氧化氢 10.0~12.0 5~15 好 极易 溴水 1.0~2.0 2~10 很好 易 硝酸银 1.0 5~30 好 较难 抗生素 0.0004~0.005 30~60 较好 中
3、继代培养(增殖培养) 待培养材料生长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继代培养,以实现芽苗或原球茎数 量上的增殖。具体方法是:在超净工作台上做好接种准备后(同初代培养),取 一瓶培养材料,于灯焰上烧瓶口,使灰尘固定于瓶壁并杀死附着的微生物。在 灯焰的侧上方小心打开瓶盖,将瓶盖倒扣于台面上。用镊子取出材料,在无菌 纸或无菌器皿中进行切割。以同样的方法打开新鲜培养基的瓶盖,将切割好的 材料接种于培养基,小心盖回瓶盖,用力拧紧。接种完一批切割的材料后,清 理台面并用酒精擦拭。灼烧工具,准备做下一瓶材料。为避免微生物掉落于培 养瓶内,操作时应将瓶拿成斜角,并禁止大声讲话。接种好的材料放置于培养 室或光照培养箱内进行培养。 4、生根培养 按照无菌操作规程,挑选生长较好的增殖材料,分割粗壮的芽苗或原球茎 接种于生根培养基上,放置于培养室或光照培养箱内进行培养,并提高光照强 度以增强生根苗的自养能力,待小苗长至一定大小后进行过渡移栽。 5、炼苗及移栽 打开瓶盖于自然条件下炼苗23天,取出小苗,洗去附着的培养基,测定小 苗的株高、叶片数、根数、根长度等性状后,移栽于人工基质中(由泥炭、珍 珠岩、蛭石、水苔、河沙等混配而成),进行遮荫、保湿等处理(一般在温室大 棚内进行过渡移栽),直至植株成活并生长成健壮的出圃苗。 四、作业要求 每人写一份详细的实验报告,用A4纸(页边距:上、下、左、右个2.5Cm) 打印一份、并提供电子文挡一份(发e-mail或提供软盘)给教师,作为评定成 绩的主要依据。实验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实验名称”、“姓名”、“学院年级班 别”、“前言”、“实验目的”、“材料和方法”、“结果与分析(包括培养基制备
5 3、继代培养(增殖培养) 待培养材料生长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继代培养,以实现芽苗或原球茎数 量上的增殖。具体方法是:在超净工作台上做好接种准备后(同初代培养),取 一瓶培养材料,于灯焰上烧瓶口,使灰尘固定于瓶壁并杀死附着的微生物。在 灯焰的侧上方小心打开瓶盖,将瓶盖倒扣于台面上。用镊子取出材料,在无菌 纸或无菌器皿中进行切割。以同样的方法打开新鲜培养基的瓶盖,将切割好的 材料接种于培养基,小心盖回瓶盖,用力拧紧。接种完一批切割的材料后,清 理台面并用酒精擦拭。灼烧工具,准备做下一瓶材料。为避免微生物掉落于培 养瓶内,操作时应将瓶拿成斜角,并禁止大声讲话。接种好的材料放置于培养 室或光照培养箱内进行培养。 4、生根培养 按照无菌操作规程,挑选生长较好的增殖材料,分割粗壮的芽苗或原球茎 接种于生根培养基上,放置于培养室或光照培养箱内进行培养,并提高光照强 度以增强生根苗的自养能力,待小苗长至一定大小后进行过渡移栽。 5、炼苗及移栽 打开瓶盖于自然条件下炼苗 2-3 天,取出小苗,洗去附着的培养基,测定小 苗的株高、叶片数、根数、根长度等性状后,移栽于人工基质中(由泥炭、珍 珠岩、蛭石、水苔、河沙等混配而成),进行遮荫、保湿等处理(一般在温室大 棚内进行过渡移栽),直至植株成活并生长成健壮的出圃苗。 四、作业要求 每人写一份详细的实验报告,用 A4 纸(页边距:上、下、左、右个 2.5cm) 打印一份、并提供电子文挡一份(发 e-mail 或提供软盘)给教师,作为评定成 绩的主要依据。实验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实验名称”、“姓名”、“学院年级班 别”、“前言”、“实验目的”、“材料和方法”、“结果与分析(包括培养基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