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测试卷 题号 四 总分累分人 得分 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静谧(mi) 诅咒(zhoi) 裸露(lou) 害人听闻 B.悖谬(mi)浸湿(qin) 抽噎(ye) 伥然凝望 C.描摹 轻蔑(mie) 惘然(wang) 锲而不舍 D.倔强 惩戒(chen 执拗(niu) 归然不动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玉龙雪山扑朔迷离的天气,登山队员们进退两难。 B.苏州园林在设计上处处别有用心,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C.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 D.张璐同学在“文明礼仪伴我成长”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全家人简直是乐此不疲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B.沈阿姨说的胸针是用一块红色珊瑚雕成的漂亮工艺品 C.以抗日战争、红军长征和雷锋等革命历史和人物为主题的各类游戏和网络产品,引发了 舆论的广泛争议和关注 D.为了防止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周易》的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最具特色的一种人文精神 ②作为中华民族的宝典,《周易》的思维术非常丰富 ③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整体思维、通变思维、“一致百虑”思维和忧患思维 ④《周易》是中国经学元典“六经”之一,并被《汉书.艺文志》推为群经之首 ⑤这种忧患情结,深深植根于对社会历史和民族国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中, A.④②⑤①③B.④②③①⑤C.③①②⑤④D.④①②⑤③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 B.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的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地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 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 C.光明啊,我景仰你,我景仰你,我要向你拜手,我要向你稽首。 D.你认为我会想旅鼠那样不顾一切地跳下去吗?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6-7题。(每小题2分,共4分) 旅宿杜牧
1 第二单元测试卷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累分人 得 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下列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静谧.(mì) 诅咒.(zhoù ) 裸露. (loù) 害人听闻 B.悖谬.(miù) 浸.湿(qìn) 抽噎.(yē) 伥然凝望 C.描摹.(mó) 轻蔑.(miè) 惘.然(wǎng) 锲而不舍 D.倔.强(jué) 惩.戒(chĕng) 执拗.(niù) 归然不动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对玉龙雪山扑朔迷离 ....的天气,登山队员们进退两难。 B.苏州园林在设计上处处别有用心 ....,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C.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 ....。 D.张璐同学在“文明礼仪伴我成长”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全家人简直是乐此不疲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B.沈阿姨说的胸针是用一块红色珊瑚雕成的漂亮工艺品。 C.以抗日战争、红军长征和雷锋等革命历史和人物为主题的各类游戏和网络产品,引发了 舆论的广泛争议和关注。 D.为了防止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周易》的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最具特色的一种人文精神 ②作为中华民族的宝典,《周易》的思维术非常丰富。 ③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整体思维、通变思维、“一致百虑”思维和忧患思维 ④《周易》是中国经学元典“六经”之一,并被《汉书.艺文志》推为群经之首。 ⑤这种忧患情结,深深植根于对社会历史和民族国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中。 A.④②⑤①③ B.④②③①⑤ C.③①②⑤④ D.④①②⑤③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 B.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的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地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 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 C.光明啊,我景仰你,我景仰你,我要向你拜手,我要向你稽首。 D.你认为我会想旅鼠那样不顾一切地跳下去吗?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 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 6-7 题。(每小题 2 分,共 4 分) 旅 宿 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注】①悄然:这里是忧郁的意思。②断雁:失群之雁。◎侵晓:破晓。 6.下面对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第二句写忧郁之离愁,凝固不动。 B.第五句突出归家之梦时间的短暂 C.第六句突出家书到达时间的久远。 D.最后两句写作者在烟月朦胧的沧江上看旅馆门外拴着的渔船,表现诗人对渔夫命运的关 切 7.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诗是一首抒发羁旅之愁的诗 B.“寒灯思旧事”一句中的“寒”字是为了表现诗人居旅馆时天气寒冷。 C.“断雁警愁眠”中的“断”写出了失群大雁的孤寂,同时又是诗人内心孤独寂寞的体现。 D.“凝情自悄然”中的“凝”写愁绪之沉重 (二)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第8-11题。(12分) 刘沆为官 刘沆,字冲之,吉州永新人。及长,倜傥任气。举进士不中,自称退士,不复出,父力 勉之。天圣八年,始擢①进士第二,为大理评事、通判舒州。有大狱历岁不决,沆数日决之 章献太后建资圣浮图,内侍张怀信挟诏命,督役严峻,州将至移疾不敢出,沆奏罢怀信。再 迁太常丞、直集贤院,出知衡州。大姓尹氏欺邻翁老子幼,欲窃取其田,乃伪作卖券,及邻 翁死,遂夺而有之。其子诉于州县,二十年不得直,沆至,复诉②之。尹氏持积岁税钞为验, 沆曰:若田千顷,岁输③岂特此耶?尔始为券时,尝如敕问邻乎?其人固多在,可讯也。尹 氏遂伏罪 【注】①擢:提拔、选拔 ②诉:告状 ◎输:缴纳(贡品赋税)。 8.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大姓尹氏/欺邻翁老子幼 B.大姓/尹氏欺邻翁老子幼 C.大姓尹氏欺/邻翁老子幼 D.大姓尹氏欺邻翁老/子幼 9.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①狱( 窃( ③敕(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州将至移疾不敢出,沆奏罢怀信。 (2)若田千顷,岁输岂特此耶? 11.读了选文后,你觉得刘沆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三)古诗文积累。(8分) 12.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每空1分) 2
2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1 。寒灯思旧事,断雁○2 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3 ,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注】○1 悄然:这里是忧郁的意思。○2 断雁:失群之雁。○3 侵晓:破晓。 6.下面对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2 分) A.第二句写忧郁之离愁,凝固不动。 B.第五句突出归家之梦时间的短暂。 C.第六句突出家书到达时间的久远。 D.最后两句写作者在烟月朦胧的沧江上看旅馆门外拴着的渔船,表现诗人对渔夫命运的关 切。 7.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本诗是一首抒发羁旅之愁的诗。 B.“寒灯思旧事”一句中的“寒”字是为了表现诗人居旅馆时天气寒冷。 C.“断雁警愁眠”中的“断”写出了失群大雁的孤寂,同时又是诗人内心孤独寂寞的体现。 D.“凝情自悄然”中的“凝”写愁绪之沉重。 (二)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第 8-11 题。(12 分) 刘沆为官 刘沆,字冲之,吉州永新人。及长,倜傥任气。举进士不中,自称退士,不复出,父力 勉之。天圣八年,始擢○1 进士第二,为大理评事、通判舒州。有大狱历岁不决,沆数日决之。 章献太后建资圣浮图,内侍张怀信挟诏命,督役严峻,州将至移疾不敢出,沆奏罢怀信。再 迁太常丞、直集贤院,出知衡州。大姓尹氏欺邻翁老子幼,欲窃取其田,乃伪作卖券,及邻 翁死,遂夺而有之。其子诉于州县,二十年不得直,沆至,复诉○2 之。尹氏持积岁税钞为验, 沆曰:若田千顷,岁输○3 岂特此耶?尔始为券时,尝如敕问邻乎?其人固多在,可讯也。尹 氏遂伏罪。 【注】○1 擢:提拔、选拔 。 ○2 诉:告状。 ○3 输:缴纳(贡品赋税)。 8.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大姓尹氏/欺邻翁老子幼 B.大姓/尹氏欺邻翁老子幼 C.大姓尹氏欺/邻翁老子幼 D.大姓尹氏欺邻翁老/子幼 9.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3 分) ○1 狱( ) ○2 窃( ) ○3 敕( ) 10. 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 州将至移疾不敢出,沆奏罢怀信。 ( 2 ) 若田千顷,岁输岂特此耶? 11.读了选文后,你觉得刘沆是一个怎样的人?(3 分) (三)古诗文积累。(8 分) 12.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每空 1 分)
(1)峨眉山月半轮秋, ,无人送酒来。 (3)正是江南好风景, ,一夜征人尽望乡。 (5)夕阳西下, (6) 歌以咏志。 (7)杨花落尽子规啼, (8) ,崔九堂前几度闻。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3-17题。(15分) 泥泞中.要把母亲的头巾举起 ①一直到我五岁,母亲才肯相信当初医生所说的话一一我永远不能说话了! ②母亲没有任何表情地接受了这个事实。她觉得我除了不能说话之外,并没有其他任何 缺陷。八岁那年,母亲听村里的人说,“冲喜”也许能让我说话,正好又凑上“八”这个吉 利数,就打算办回酒席。为这事,本来生活就很艰苦的家里.爆发了一场大战。最后,母亲 和父亲把财产分割了,两头猪,一人一头。母亲二话没说,叫人宰了那头养了将近一年半的 大肥猪,摆了几十桌,请了很多人。看到人们碗里满满的都是肉,我心里忽然有些疼痛。我 知道,那是母亲每天起早贪黑劳作的结果啊!那天,我使尽了全身力气,也没有叫出“妈妈” 两个字。 ③日子依旧平静地过着,我还是不能说话。但不知道为什么,母亲一直不愿把我带到田 野里去。直到有一天,我再三“央求”,母亲才带我来到田野 ④田野一望无际,远处是一些树,近处是瓜地。瓜地里,那些繁密青绿的叶子组成一面 面高大而严实的墙壁,阻挡了外面的世界。田埂上,一些不知名的小草繁茂地生长着,里面 还星星点点地夹着开黄花的蒲公英。这场景真的叫人很爽快。 ⑤母亲把我安置在一块宽宽的田埂上,又把头上那块血红的头巾摘下放到我手里,然后 告诉我,待会儿要是听到她叫我,就举起头巾。这时,我才明白母亲不带我来田野是怕我走 失。 ⑥微凉的风中,母亲朝着深深的田野里走去,每隔一会儿,母亲就要大声地呼喊我几次 我马上就把那块头巾举起来。母亲站在阳光下努力搜寻,直到看见那块血红的头巾在汹涌的 绿色中摇荡,她才迅速地弯下腰,继续劳作。 ⑦后来,我看到远处的水塘,想起村里小孩儿手里提着大鱼的情形,顿时心动不已。 是,我翻下田埂,朝着河塘走去 ⑧我蹲在河塘边,呆呆地看着手指般大小的鱼儿游来游去,多可爱啊!我学着记忆中那 些小孩儿的动作,用双手去捧,结果一无所获。我有些无奈,又有些恼怒,心想,一定要找 一个宽大的、能漏水的东西来 ⑨我揉捏着母亲的头巾,有些紧张,可一想,这么好的天气,反正是可以晾干的,就双 手撑开头巾向水中放去。看着那些鱼儿在头巾里跳动,我的心里乐开了花,我暗自感谢这头 巾,嘴角不自觉地浮现出笑意, ⑩正当我开心到忘乎所以的时候,母亲的呼喊声又传来了。我不敢将沾满污泥的头巾举 起来,心想,母亲呼喊几声后,应该就不会管我了吧。于是,我屏住呼吸,静静地耗着。哪 知道,那几声呼喊一过,母亲见我仍没把头巾举起来,就立即停止劳作,奔上田埂,呼喊声 也逐渐变得焦急而凄厉,一声接着一声 U我心里万分紧张,不知所措。我很想告诉母亲我在这里,不用担心,可我叫不出来 我想要把头巾举起来,可又怕母亲会责罚我
3 (1)峨眉山月半轮秋, 。 (2) ,无人送酒来。 (3)正是江南好风景, 。 (4) ,一夜征人尽望乡。 (5)夕阳西下, 。 (6) ,歌以咏志。 (7)杨花落尽子规啼, 。 (8) ,崔九堂前几度闻。 三、现代文阅读(30 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 13-17 题。(15 分) 泥泞中.要把母亲的头巾举起 ①一直到我五岁,母亲才肯相信当初医生所说的话——我永远不能说话了! ②母亲没有任何表情地接受了这个事实。她觉得我除了不能说话之外,并没有其他任何 缺陷。八岁那年,母亲听村里的人说,“冲喜”也许能让我说话,正好又凑上“八”这个吉 利数,就打算办回酒席。为这事,本来生活就很艰苦的家里.爆发了一场大战。最后,母亲 和父亲把财产分割了,两头猪,一人一头。母亲二话没说,叫人宰了那头养了将近一年半的 大肥猪,摆了几十桌,请了很多人。看到人们碗里满满的都是肉,我心里忽然有些疼痛。我 知道,那是母亲每天起早贪黑劳作的结果啊!那天,我使尽了全身力气,也没有叫出“妈妈” 两个字。 ③日子依旧平静地过着,我还是不能说话。但不知道为什么,母亲一直不愿把我带到田 野里去。直到有一天,我再三“央求”,母亲才带我来到田野。 ④田野一望无际,远处是一些树,近处是瓜地。瓜地里,那些繁密青绿的叶子组成一面 面高大而严实的墙壁,阻挡了外面的世界。田埂上,一些不知名的小草繁茂地生长着,里面 还星星点点地夹着开黄花的蒲公英。这场景真的叫人很爽快。 ⑤母亲把我安置在一块宽宽的田埂上,又把头上那块血红的头巾摘下放到我手里,然后 告诉我,待会儿要是听到她叫我,就举起头巾。这时,我才明白母亲不带我来田野是怕我走 失。 ⑥微凉的风中,母亲朝着深深的田野里走去,每隔一会儿,母亲就要大声地呼喊我几次, 我马上就把那块头巾举起来。母亲站在阳光下努力搜寻,直到看见那块血红的头巾在汹涌的 绿色中摇荡,她才迅速..地弯下腰,继续劳作。 ⑦后来,我看到远处的水塘,想起村里小孩儿手里提着大鱼的情形,顿时心动不已。于 是,我翻下田埂,朝着河塘走去。 ⑧我蹲在河塘边,呆呆地看着手指般大小的鱼儿游来游去,多可爱啊!我学着记忆中那 些小孩儿的动作,用双手去捧,结果一无所获。我有些无奈,又有些恼怒,心想,一定要找 一个宽大的、能漏水的东西来。 ⑨我揉捏着母亲的头巾,有些紧张,可一想,这么好的天气,反正是可以晾干的,就双 手撑开头巾向水中放去。看着那些鱼儿在头巾里跳动,我的心里乐开了花,我暗自感谢这头 巾,嘴角不自觉地浮现出笑意。 ⑩正当我开心到忘乎所以的时候,母亲的呼喊声又传来了。我不敢将沾满污泥的头巾举 起来,心想,母亲呼喊几声后,应该就不会管我了吧。于是,我屏住呼吸,静静地耗着。哪 知道,那几声呼喊一过,母亲见我仍没把头巾举起来,就立即停止劳作,奔上田埂,呼喊声 也逐渐变得焦急而凄厉,一声接着一声。 ○11我心里万分紧张,不知所措。我很想告诉母亲我在这里,不用担心,可我叫不出来。 我想要把头巾举起来,可又怕母亲会责罚我
⑦母亲的呼喊声在寂静的田野里越发悲切了,明显地转向哭腔!我再也忍不住,猛地抓 起头巾,一股脑儿地把小鱼倒进水里,拼命摇动那血红的头巾,同时“啊啊”地大声叫着, 我只想让母亲知道我在这里一切都好,只想让她听见后回去继续安心劳作。 没想到脚步声、藤草和人的刮碰声响了起来,急促而杂乱,母亲几乎是疯狂地朝着我 的方向飞奔而来 突然,“扑通”一声重重的闷响! O我猛地站起身来,迅速拨开草丛:跌倒在泥泞史的母亲,正吃力地上爬着暴惑在 处的双手和賸膊賻被划忠一惫条痕,泥和着汙水的头发凌乱地贴在股!,母亲就这么真实地 呈现在我眼前! ⑧我激动万分,紧紧抱住母亲“啊啊”地大哭起来。母亲一边用沾满泥土的双手替我擦 着泪水,一边安慰着我 σ从那以后,我终于知道,生命里不管遇到何等诱惑与伤痛,都要在母亲的第一声呼喊 后,迅速地举起那块血红的头巾。因为,这能让母亲少走些泥泞的路:;因为,这是对母爱最 简单的回应 13.请阅读选文③一⑩段,完成下面表格。(4分) 段落③~④ 7~(9 03~6 母亲带我到母亲怕我走失呼A 母亲呼喊、|B 事件田野 喊我,我用头巾 寻找我,我 回应 终于回应 14.选文第③段在结构方面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2分) 15.请简要回答选文第④段划线句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2分) 瓜地里,那些繁密青绿的叶子组成一面面高大而严实的墙壁,阻挡了外面的世界。 16.请简要回答选文第U段划线句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及其作用。(4分 17.“血红的头巾”在文中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回答。(3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8-21题。(15分) 寻觅记忆的声音 柳萌
4 ○12母亲的呼喊声在寂静的田野里越发悲切了,明显地转向哭腔!我再也忍不住,猛地抓 起头巾,一股脑儿地把小鱼倒进水里,拼命摇动那血红的头巾,同时“啊啊”地大声叫着, 我只想让母亲知道我在这里一切都好,只想让她听见后回去继续安心劳作。 ○13没想到脚步声、藤草和人的刮碰声响了起来,急促而杂乱,母亲几乎是疯狂地朝着我 的方向飞奔而来。 ○14突然,“扑通”一声重重的闷响! ○15我猛地站起身来,迅速拨开草丛:跌倒在泥泞中的母亲,正吃力地向上爬着,暴露在 外的双手和胳膊被划出一条条血痕,混和着汗水的头发凌乱地贴在脸上,母亲就这么真实地 呈现在我眼前! ○16我激动万分,紧紧抱住母亲“啊啊”地大哭起来。母亲一边用沾满泥土的双手替我擦 着泪水,一边安慰着我。 ○17从那以后,我终于知道,生命里不管遇到何等诱惑与伤痛,都要在母亲的第一声呼喊 后,迅速地举起那块血红的头巾。因为,这能让母亲少走些泥泞的路;因为,这是对母爱最 简单的回应。 13.请阅读选文③一⑩段,完成下面表格。(4 分) 段落 ③~④ ⑤~⑥ ⑦~⑨ ⑩~○12 ○13~○16 事件 母亲带我到 田野 母亲怕我走失呼 喊我,我用头巾 回应 A 母亲呼喊、 寻找我,我 终于回应 B 14.选文第③段在结构方面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2 分) 15.请简要回答选文第④段划线句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2 分) 瓜地里,那些繁密青绿的叶子组成一面面高大而严实的墙壁,阻挡了外面的世界。 16.请简要回答选文第○15段划线句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及其作用。(4 分) 17.“血红的头巾”在文中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回答。(3 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 18-21 题。(15 分) 寻觅记忆的声音 柳萌
①我一直固执地认为,每个地方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声音。这些有特点的声音,即使 在黑夜里听到,都会让你准确地判断,你此刻在什么地方。 ②比方,我家乡宁河青青稻田里,夏日那一片清脆的蛙声:比方,漫步音乐之都维也纳 无处不闻的优美琴声等等,都成了我记忆中的声音,只要一想起这些地方,那声音就会自然 而然地,在我的耳边轻轻地回响。仿佛在跟我诉说他们的往事,以及现在的更为新鲜的故事。 ③这次来到广州番禺,眼前看到的一切,都是那么充满现代感。城市充沛的活力,犹如 南方的阳光,灼开了我昏花老眼,我真想看看,早年芭蕉树丛的景色:然而,触目可见的只 是零散芭树,倒是有众多新鲜花木,不时拥到我的眼前。旧景不再,旧情依然。 ④在参观空闲小憩时,在一家茶厅饮茶赏乐,听着优美的广东音乐,立刻让我不由得 想起,第一次听到的这南国的声音。那声音比之现在听到的,好像更悦耳、更美妙、更抓心。 更充满化不开的韵味儿。是呵,那伴过轻盈舞姿的《步步高》还在吗?那让人遐想的《饿马 摇铃》去哪里了?那《平湖秋月》的旋律还那么优美吗?我在询问更想寻觅。我询问的是广 东音乐,我寻觅的是我的生活。 ⑤我第一次到广州,是上世纪50年代的一个10月。火主到达的时间是在晩上,走出 灯火辉煌的火车站,像到每个陌生城市一样,我想捕捉异样的景色,然而,我看到的却别无 二致,在失望中忽然听到,那唯有广州才有的声音二一悠扬舒展的广东音乐,还有那噼噼啪 啪的木屐声。于是我兴奋地跟同伴说:“广州这座城市太有意思了,用独特的美妙声音 远方客人问候!”这声音是生活的交响,这声音是远古的足音。这声音中的景色,如同一小 幅油画,保存在我记忆的相册里 ⑥后来我又多次来过广州,广州的高楼多了,广州显得洋气了。然而,那噼噼啪啪的木 屐声,几乎己经完全消失了,木屐被柔软塑料鞋代替:悠扬舒展的广东音乐,只在餐厅里会 偶尔听到,街头响起的大都是流行乐曲。我只是遗憾,却并不惆怅 ⑦这次来到广州番禺,那噼噼啪啪的木屐声,同样在任何地方都未听到,原以为,那悠 扬舒展的广东音乐,大概也不会再飘出来了,谁知在那个休憩的茶厅,却举办了一次广东音 乐演奏专场,而且还有醇厚的女声伴唱,着实让我过了把广东音乐欣赏瘾,当然,比这更欣 慰的是让我知道,早年记忆中的广州的声音,并没有在这块土地完全消失。 ⑧除了这古老的广东音乐,在番禺,我还寻找到了另一种乐音,它比之柔美的广东音乐 更有着震撼心魄的巨大力量,这就是番禺人冼星海的乐音。被称为“人民音乐家”的冼星海, 出生于番禺榄核镇一个渔民之家。可能是这块土地的乐音,滋养了他的音乐天赋,闯荡过的 纷繁的大千世界,开阔了他的眼界和心胸,他用跟乡贤们同样的音符,谱写出中华民族的最 强音。我曾经在晩霞落尽的壶口,借助微弱的光亮欣赏瀑布,那壮阔的阵列,那震撼的响声 仿佛是从天而降的兵马,挟带着锐不可当的气势,扑面而来而后又渐渐远去。此时我分明清 晰地听到了,黄河的吼声,太行的号声,让一个不肯屈辱的民族,昂首站立在这个世界上 星海是可敬的,番禺应自豪 ⑨每个时代的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都有自己的表述声音。我发现当代的番禺人 更喜欢用新的声音,倾诉对新生活的感受。这新的番禺的声音是大夫山公园的潺潺流水声, 是沙湾活动中心的击乐声,是建设工地搅拌机的轰鸣声……这声音寄托番禺人的无限向往 这声音滋润着番禺人的心田。 18.阅读全文,请简要回答作者寻觅的声音有哪些。(3分) 19.第⑤段中画线语句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作用是什么?(4分)
5 ①我一直固执地认为,每个地方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声音。这些有特点的声音,即使 在黑夜里听到,都会让你准确地判断,你此刻在什么地方。 ②比方,我家乡宁河青青稻田里,夏日那一片清脆的蛙声;比方,漫步音乐之都维也纳, 无处不闻的优美琴声等等,都成了我记忆中的声音,只要一想起这些地方,那声音就会自然 而然地,在我的耳边轻轻地回响。仿佛在跟我诉说他们的往事,以及现在的更为新鲜的故事。 ③这次来到广州番禺,眼前看到的一切,都是那么充满现代感。城市充沛的活力,犹如 南方的阳光,灼开了我昏花老眼,我真想看看,早年芭蕉树丛的景色;然而,触目可见的只 是零散芭树,倒是有众多新鲜花木,不时拥到我的眼前。旧景不再,旧情依然。 ④在参观空闲小憩时,在一家茶厅饮茶赏乐,听着优美的广东音乐,立刻让我不由得 想起,第一次听到的这南国的声音。那声音比之现在听到的,好像更悦耳、更美妙、更抓心。 更充满化不开的韵味儿。是呵,那伴过轻盈舞姿的《步步高》还在吗?那让人遐想的《饿马 摇铃》去哪里了?那《平湖秋月》的旋律还那么优美吗?我在询问更想寻觅。我询问的是广 东音乐,我寻觅的是我的生活。 ⑤我第一次到广州,是上世纪 50 年代的一个 1 0 月。火主到达的时间是在晚上,走出 灯火辉煌的火车站,像到每个陌生城市一样,我想捕捉异样的景色,然而,我看到的却别无 二致,在失望中忽然听到,那唯有广州才有的声音一一悠扬舒展的广东音乐,还有那噼噼啪 啪的木屐声。于是我兴奋地跟同伴说:“广州这座城市太有意思了,用独特的美妙声音,向 远方客人问候!”这声音是生活的交响,这声音是远古的足音。这声音中的景色,如同一小 幅油画,保存在我记忆的相册里。 ⑥后来我又多次来过广州,广州的高楼多了,广州显得洋气了。然而,那噼噼啪啪的木 屐声,几乎已经完全消失了,木屐被柔软塑料鞋代替;悠扬舒展的广东音乐,只在餐厅里会 偶尔听到,街头响起的大都是流行乐曲。我只是遗憾,却并不惆怅。 ⑦这次来到广州番禺,那噼噼啪啪的木屐声,同样在任何地方都未听到,原以为,那悠 扬舒展的广东音乐,大概也不会再飘出来了,谁知在那个休憩的茶厅,却举办了一次广东音 乐演奏专场,而且还有醇厚的女声伴唱,着实让我过了把广东音乐欣赏瘾,当然,比这更欣 慰的是让我知道,早年记忆中的广州的声音,并没有在这块土地完全消失。 ⑧除了这古老的广东音乐,在番禺,我还寻找到了另一种乐音,它比之柔美的广东音乐, 更有着震撼心魄的巨大力量,这就是番禺人冼星海的乐音。被称为“人民音乐家”的冼星海, 出生于番禺榄核镇一个渔民之家。可能是这块土地的乐音,滋养了他的音乐天赋,闯荡过的 纷繁的大千世界,开阔了他的眼界和心胸,他用跟乡贤们同样的音符,谱写出中华民族的最 强音。我曾经在晚霞落尽的壶口,借助微弱的光亮欣赏瀑布,那壮阔的阵列,那震撼的响声, 仿佛是从天而降的兵马,挟带着锐不可当的气势,扑面而来而后又渐渐远去。此时我分明清 晰地听到了,黄河的吼声,太行的号声,让一个不肯屈辱的民族,昂首站立在这个世界上。 星海是可敬的,番禺应自豪。 ⑨每个时代的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都有自己的表述声音。我发现当代的番禺人, 更喜欢用新的声音,倾诉对新生活的感受。这新的番禺的声音是大夫山公园的潺潺流水声, 是沙湾活动中心的击乐声,是建设工地搅拌机的轰鸣声……这声音寄托番禺人的无限向往, 这声音滋润着番禺人的心田。 18.阅读全文,请简要回答作者寻觅的声音有哪些。(3 分) 19.第⑤段中画线语句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作用是什么?(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