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考福州城兴中学模拟试卷 本试卷共5页,分三部分,共24小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答题卡上所有的作答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 应位置上;如需要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 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笞案无效。 选择题 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称心 cheng)栈桥(zhan)踌躇(chu)戛然而止(qa) B.鞭笞(ch)粗犷( guang)喑哑ym)相形见绌(chu) C.歼灭(qian)阴霾(mai)惬意(qie)鳞次栉比azi) D.愧怍(zuo)羸弱(lei)妖娆(nao)步履蹒跚(I)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迁徙按步就搬鸦鹊无声侧隐之心 B.杀戳 再接再厉芒刺在背冥思暇想 焦躁 物竟天择眼花瞭乱漠然回首 D.狼藉 废寝忘食因地制宜莫衷一是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怡当的一项是( ①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气候变化,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有力措施 ②今年春节前后,一场历史罕见的大范围低温冷冻和雨雪天气波及大半个中国。 ③5月12日14时28分,发生在四川汶川的78级_地震瞬间夺走了无数个曾经鲜活的生命 A应对延续强烈B应对持续强烈 C应付持续强大D应付继续强悍 第1页共13页
第 1 页 共 13 页 2008 年中考福州城兴中学模拟试卷 本试卷共 5 页,分三部分,共 24 小题。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 注意事项: 答题卡上所有的作答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 应位置上;如需要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 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 (选择题共 10 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称.心(chèng) 栈.桥(zhàn) 踌躇.(chú ) 戛.然而止(ɡā) B.鞭笞.(chī) 粗犷.(guǎng) 喑.哑(yīn) 相形见绌.(chù) C.歼.灭(qiān) 阴霾.(mái ) 惬.意(qiè) 鳞次栉.比(zì) D.愧怍.(zuò) 羸.弱(léi) 妖娆.( náo ) 步履.蹒跚(lǔ)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迁徙 按步就搬 鸦鹊无声 侧隐之心 B. 杀戳 再接再厉 芒刺在背 冥思暇想 C. 焦躁 物竟天择 眼花瞭乱 漠然回首 D. 狼藉 废寝忘食 因地制宜 莫衷一是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 中国政府十分重视 气候变化,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有力措施。 ②今年春节前后,一场历史罕见的 大范围低温冷冻和雨雪天气波及大半个中国。 ③5 月 12 日 14 时 28 分,发生在四川汶川的 7.8 级 地震瞬间夺走了无数个曾经鲜活的生命。 A.应对 延续 强烈 B.应对 持续 强烈 C.应付 持续 强大 D.应付 继续 强悍
4.对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A一股汉语学习的热潮正随着中国对外影响的扩大而日益膨胀 修改:把膨胀改为“高涨。 B.绿色奥运是本届奥运会的三大主题之一,是贯穿筹备、申办和举办奥运会全过程的话题。 修改:把“申办放在“筹备'前面。 C随着整个社会浮躁心态的改变,使传统阅读方式将会受到大众的钟爱。 修改:把将会”删掉。 D.国家、社会、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修改:在“教育”后面加的权利”。 5.下面对课文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东晋诗人。名潜,字元亮。《桃花源记》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五柳 先生传》则以自传的形式塑造了—个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 B.《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鲁迅先生针对当时有人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 自信力而撰写的批驳文章,鼓舞民族自信心。 C.《我的叔叔于勒》中的我¨的父母,《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都和契诃夫笔下的奥楚蔑洛夫一样 具有变色龙的特点。 D.《童趣》中所说的物外之趣”,是指通过联想和想象把平常的景象或事物变得美丽而又奇特。如将 夏蚊成雷想象成群鹤舞于空中 6·下面对名著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爱的教育》的小主人公恩利科是一个刚上三年级的学生,他的父母亲都是乐善好施的人,常常教 导恩利科要帮助有困难的人。有一次母亲带恩利科去帮助一对贫困母子,没想到他们正是恩利科的同学克 洛西和他的母亲。 B.《水浒传》的开头写了破落户子弟高俅,靠踢得两脚好球被端王看中,后来端王作了皇帝,高俅被 提拔为殿帅府太尉。高俅到任的第一天就官报私仇,无端责罚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害得王进连夜奉母逃 走 C.鲁滨孙热爱航海,他瞒着父亲岀海,第一次航行就遇到大风浪,船只沉没,幸好被-艘葡萄牙货 船救起,船到巴西后,他在那里买下一个庄园,做了庄园主。他不甘心于这样的发财致富,又再次出海, 要到非洲贩卖奴隶。 第2页共13页
第 2 页 共 13 页 4.对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A.一股汉语学习的热潮正随着中国对外影响的扩大而日益膨胀。 修改:把“膨胀”改为“高涨”。 B. 绿色奥运是本届奥运会的三大主题之一,是贯穿筹备、申办和举办奥运会全过程的话题。 修改:把“申办”放在“筹备”前面。 C.随着整个社会浮躁心态的改变,使传统阅读方式将会受到大众的钟爱。 修改:把“将会”删掉。 D.国家、社会、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修改:在“教育”后面加“的权利”。 5.下面对课文内容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陶渊明,东晋诗人。名潜,字元亮。《桃花源记》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五柳 先生传》则以自传的形式塑造了一个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 B.《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鲁迅先生针对当时有人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 自信力而撰写的批驳文章,鼓舞民族自信心。 C.《我的叔叔于勒》中的“我”的父母,《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都和契诃夫笔下的奥楚蔑洛夫一样 具有“变色龙”的特点。 D.《童趣》中所说的“物外之趣”,是指通过联想和想象把平常的景象或事物变得美丽而又奇特。如将 “夏蚊成雷”想象成“群鹤舞于空中”。 6.下面对名著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爱的教育》的小主人公恩利科是一个刚上三年级的学生,他的父母亲都是乐善好施的人,常常教 导恩利科要帮助有困难的人。有一次母亲带恩利科去帮助一对贫困母子,没想到他们正是恩利科的同学克 洛西和他的母亲。 B.《水浒传》的开头写了破落户子弟高俅,靠踢得两脚好球被端王看中,后来端王作了皇帝,高俅被 提拔为殿帅府太尉。高俅到任的第一天就官报私仇,无端责罚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害得王进连夜奉母逃 走。 C.鲁滨孙热爱航海,他瞒着父亲出海,第一次航行就遇到大风浪,船只沉没,幸好被一艘葡萄牙货 船救起,船到巴西后,他在那里买下一个庄园,做了庄园主。他不甘心于这样的发财致富,又再次出海, 要到非洲贩卖奴隶
D.在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格列佛被当作小玩艺裝入手提箱里,带到各城镇表演展览。后来,国 王召见他,他慷慨陈辞,夸耀自己的祖国的伟大,政治的贤明,法律的公正,然而均逐-遭到国王的抨击 与驳斥 7.朗读下面句子,句中语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岸势犬牙差互B余闻之也/久 C.行拂乱其所为 D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衣食所安(养生的东西)尉果笞广(用竹板打) 楚人怜之(爱戴) B.林寒涧肃(寂静) 斗折蛇行(像北斗星那样)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指责) C.春和景明(日光) 亭亭净植(栽种) 名之者谁(命名) D.其两膝相比者(重叠)可以战(凭) 腰白玉之环(腰里挂着 9.下面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使内外异法也渔人甚异之 B急湍甚箭 所欲有甚于生者 C二者不可得兼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D皆以美于徐公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10.下面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B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将军您身上披着战甲、手里拿着武器 C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 D.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第3页共13页
第 3 页 共 13 页 D.在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格列佛被当作小玩艺装入手提箱里,带到各城镇表演展览。后来,国 王召见他,他慷慨陈辞,夸耀自己的祖国的伟大,政治的贤明,法律的公正,然而均逐一遭到国王的抨击 与驳斥。 7.朗读下面句子,句中语意停顿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其岸势/犬牙差互 B.余闻之也/久 C. 行拂乱其/所为 D.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衣食所安.(养生的东西) 尉果笞.广(用竹板打) 楚人怜.之(爱戴) B.林寒涧肃.(寂静) 斗.折蛇行(像北斗星那样) 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指责) C.春和景.明(日光) 亭亭净植.(栽种) 名.之者谁(命名) D.其两膝相比.者(重叠) 可以.一战(凭) 腰.白玉之环(腰里挂着) 9.下面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使内外异.法也 渔人甚异.之 B.急湍甚.箭 所欲有甚.于生者 C.二者不可得.兼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D 皆以.美于徐公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10.下面句子翻译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B.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将军您身上披着战甲、手里拿着武器 C.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 D.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这大概是上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 、(非选择题共14题,130分) 积累和运用(22分) l1.古诗文默写(12分) (1)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余独爱莲之 (周敦颐《爱莲说》) (5)《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紊,点明本章的中心论点的句子 (6)同为送别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ˆ表现了王勃乐观豁达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而岑参 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 ”表达了作者对友 人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7)相信你此时坐在考场上一定充满信心。还记得李白的《行路难》结尾那两句鼓舞人心的诗句吧? 写下来,鼓励一下自己 12.名著阅读(5分) 《水浒传》中坚决反对招安的是谁?主张招安的是谁?各举—例,并分别简述他们的理由。 13.语言运用(5分) 20085.18一个帖子:北川县城,被压在垮塌房屋下,在已经逝去的父母身体翼护下的3岁小女孩宋 欣宜,与死神抗争了40余个小时后终于获救,由于欣宜的右腿长期受到压迫,已经严重坏疽,医生不得 不将其右腿进行截肢。请你以回帖的形式,写一段文字,80字左右。 阅读(48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H-15题。(10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 第4页共13页
第 4 页 共 13 页 这大概是上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 二、(非选择题共 l4 题,130 分) 积累和运用(22 分) 11.古诗文默写(12 分) (1)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2)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3)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余独爱莲之 , 。(周敦颐《爱莲说》) (5)《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点明本章的中心论点的句子 是 , 。 (6)同为送别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王勃乐观豁达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而岑参 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 , 。”表达了作者对友 人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7)相信你此时坐在考场上一定充满信心。还记得李白的《行路难》结尾那两句鼓舞人心的诗句吧? 写下来,鼓励一下自己: , 。 12.名著阅读(5 分) 《水浒传》中坚决反对招安的是谁?主张招安的是谁?各举一例,并分别简述他们的理由。 13.语言运用(5 分) 2008.5.18 一个帖子:北川县城,被压在垮塌房屋下,在已经逝去的父母身体翼护下的 3 岁小女孩宋 欣宜,与死神抗争了 40 余个小时后终于获救,由于欣宜的右腿长期受到压迫,已经严重坏疽,医生不得 不将其右腿进行截肢。请你以回帖的形式,写一段文字,80 字左右。 阅读(48 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l4—15 题。(10 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
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期 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4友人到陈太丘家见其不在,于是(态度) ,听了元方一席话后,友人的态度 。友人态度这一变化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5分 15元方从_ 两方面指出了友人错误的行为,后友人要“下车引之元方却“入门不 顾可以看出元方怎样的性格? 。(5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9题。(19分) 学会平视 李隆汉 ①人生在世,既不必以自卑自贱的心态去仰视别人,也不宜以自视甚高的心态去俯视别人,学会平视, 平视自己、也平视别人,才是最怡当最具亲和力的社交视角 ②惯于仰视别人者,在卑微和惶恐中看人家的脸色行事,营营碌碌、心力交瘁,何苦来着!反之,以 俯视他人为能事者,则热衷于居高临下、自命不凡、目空一切,往往看不见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这两种 人在视角”上的偏差,致使其对人对己的看法变形失实,不能正确对待。之所以如此,都是因为他们缺乏 丰厚的人格底蕴,心胸狭窄,目光短浅。 ③平视自己,即是不卑不亢地立身处世。天下之难,最难的是摆正自己。人在遭遇挫折时,容易自怨 自艾,把自己看得太低;而在春风得意之际,又往往自视甚高,以为天下英雄舍我其谁。君不见,有些人 一旦小有成就,原本好端端的一双眼睛便挪位到额头上,从此视觉ˆ异化,平视功能丧失,到哪都摆岀 副鹤立鸡群的架势,势利得很。宋代有位名臣叫赵搾(bian),此公为人耿直,为官漬正,从不以其官位自 傲。他告老还乡时曾赋诗明志:腰佩黄金已退藏,个中消息也平常。世人欲识高斋老,只是柯村赵四郎。 意思是,你们不要以为我是什么大官,我其实就是当年出身在柯村的赵四郎啊!那些惯于在俯视他人的得 意中生活的人,比照一下赵老夫子乐于平视自己的嘉言懿行,能不汗颜? ④平视他人,意味着自爱自重,不妄自菲薄。有一个这样的故事:据传清朝光绪年间,孙中山从日本 第5页共13页
第 5 页 共 13 页 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期 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4.友人到陈太丘家见其不在,于是(态度)_____________,听了元方一席话后,友人的态度 __________。友人态度这一变化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分) 15.元方从__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指出了友人错误的行为,后友人要“下车引之”元方却“入门不 顾”可以看出元方怎样的性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6—19 题。(19 分) 学会平视 李隆汉 ①人生在世,既不必以自卑自贱的心态去仰视别人,也不宜以自视甚高的心态去俯视别人,学会平视, 平视自己、也平视别人,才是最恰当最具亲和力的社交“视角”。 ②惯于仰视别人者,在卑微和惶恐中看人家的脸色行事,营营碌碌、心力交瘁,何苦来着!反之,以 俯视他人为能事者,则热衷于居高临下、自命不凡、目空一切,往往看不见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这两种 人在“视角”上的偏差,致使其对人对己的看法变形失实,不能正确对待。之所以如此,都是因为他们缺乏 丰厚的人格底蕴,心胸狭窄,目光短浅。 ③平视自己,即是不卑不亢地立身处世。天下之难,最难的是摆正自己。人在遭遇挫折时,容易自怨 自艾,把自己看得太低;而在春风得意之际,又往往自视甚高,以为天下英雄舍我其谁。君不见,有些人 一旦小有成就,原本好端端的一双眼睛便挪位到额头上,从此“视觉”异化,平视功能丧失,到哪都摆出一 副鹤立鸡群的架势,势利得很。宋代有位名臣叫赵抃(biàn),此公为人耿直,为官清正,从不以其官位自 傲。他告老还乡时曾赋诗明志:“腰佩黄金已退藏,个中消息也平常。世人欲识高斋老,只是柯村赵四郎。” 意思是,你们不要以为我是什么大官,我其实就是当年出身在柯村的赵四郎啊!那些惯于在俯视他人的得 意中生活的人,比照一下赵老夫子乐于平视自己的嘉言懿行 ....,能不汗颜? ④平视他人,意味着自爱自重,不妄自菲薄。有一个这样的故事:据传清朝光绪年间,孙中山从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