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金昌市2008年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试题 语 文 曹斌锋辑录 说明: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统分人复核人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经过前段时间的复习,你的语文水平一定有所提高,这 份试卷将是对你语文学习的一次检测。相信你肯定能轻松地完成。注意把字写好, 安排好时间。祝你成功。 、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依次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承载 模样缭绕朝觐 A. zai In B JIn C. za rao Jin JI 2.选词填空。(4分) 这样布置后,它打开了它的云库,拨给这区域的,有( )的云, )的雾,( )的霞光,( )的云海。(倏来 倏去雪浪滚滚扑朔迷离绮丽多彩) 3.下面一段文字摘自某同学的作文,表达上有一些问题,请你结合具体语句, 写两段评语。要求:(1)指出平分析存在的问题;(2)请就写作与生活的关系, 有针对性地谈一点看法。(80字以内)(4分) 正月十五的晚上,窗外是碧海般的青天,一弯金月,好似灯火辉煌的扁舟,载着 美丽的幻想在飘游。望星空,意朦胧,根根鱼丝湿润了我燥热的心。 (1) (2) 4.请根据课文将下面的文 句补充完整。(6分) (1) 犹抱琵琶半遮 面 ,映日荷花别样红。 (3)春潮带雨晚来急, (4) 马上相逢无纸, (5)不知何处吹芦管, 5.仿照下面一段话的句式,仍以“幸福是”开头,恰当引用古诗词名句,仿写 两句话,组成一个排比句。 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
甘肃省金昌市 2008 年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试题 语 文 曹斌锋 辑录 说明:全卷满分 120 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统分人 复核人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经过前段时间的复习,你的语文水平一定有所提高,这 份试卷将是对你语文学习的一次检测。相信你肯定能轻松地完成。注意把字写好, 安排好时间。祝你成功。 一、积累与运用(30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依次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承载 模样 缭绕 朝觐 A.zǎi mó rǎo jīn B. zǎi mú rǎo jīn C. zài mó rào jīn D. zài mú rào jìn 2.选词填空。(4 分) 这样布置后,它打开了它的云库,拨给这区域的,有( )的云, ( )的雾,( )的霞光,( )的云海。(倏来 倏去 雪浪滚滚 扑朔迷离 绮丽多彩) 3.下面一段文字摘自某同学的作文,表达上有一些问题,请你结合具体语句, 写两段评语。要求:(1)指出平分析存在的问题;(2)请就写作与生活的关系, 有针对性地谈一点看法。(80 字以内)(4 分) 正月十五的晚上,窗外是碧海般的青天,一弯金月,好似灯火辉煌的扁舟,载着 美丽的幻想在飘游。望星空,意朦胧,根根鱼丝湿润了我燥热的心。 (1) (2) 4.请根据课文将下面的文 句补充完整。(6 分) (1) ,犹抱琵琶半遮 面。 (2) ,映日荷花别样红。 (3)春潮带雨晚来急, 。 (4) 马上相逢无纸, 。 (5)不知何处吹芦管, 。 5.仿照下面一段话的句式,仍以“幸福是”开头,恰当引用古诗词名句,仿写 两句话,组成一个排比句。 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 挂
6.名著阅读。(5分) 时值隆冬,天气严寒,彤云密布。行无数里,忽然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山如玉 簇,林似银妆。张飞曰:“天寒地冻,尚不用兵,岂宜远见无益之人乎!不如回 新野以避风雪。”玄德曰:“吾正欲使孔明知我殷勤之意。如弟辈怕冷,可先回 去。”飞曰:“死且不怕,岂怕冷乎!但恐哥哥空劳神思。”玄德曰:“勿多言, 只相随同去。” (1)这段文字选自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作者是 (1分) (2)“三顾茅庐”的故事在史书《三国志》中只用五个字作了记录:“凡三往, 乃见。”《三国演义》中,作者却洋洋洒洒写了数千字。请说说为什么会有这种 区别。(2分) (3)选段在写法上有哪些显著特色?(2分) 7.综合实践。(5分) 央视青歌赛的综合知识考核一直倍受关注。有些歌手给出的错误答案堪称“经 典 问:“杯水车薪”这一成语是什么意思? 答:用一杯水作为给车夫的工钱。 问:“焚书坑儒”是什么朝代的事? 答:宋朝的铁木真。 问:“满城尽带黄金甲”是何朝代的哪位农民起义领袖写的诗? 答:秦朝。李世民。 问:人类历史上的“两河文明”是指哪两河? 答:黄河、长江。 (据2008年4月10日《文摘报》) (1)探究一下,这一则材料反映了怎样的问题?(2分)
6.名著阅读。(5 分) 时值隆冬,天气严寒,彤云密布。行无数里,忽然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山如玉 簇,林似银妆。张飞曰:“天寒地冻,尚不用兵,岂宜远见无益之人乎!不如回 新野以避风雪。”玄德曰:“吾正欲使孔明知我殷勤之意。如弟辈怕冷,可先回 去。”飞曰:“死且不怕,岂怕冷乎!但恐哥哥空劳神思。”玄德曰:“勿多言, 只相随同去。” (1)这段文字选自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作者是 。 (1 分) (2)“三顾茅庐”的故事在史书《三国志》中只用五个字作了记录:“凡三往, 乃见。”《三国演义》中,作者却洋洋洒洒写了数千字。请说说为什么会有这种 区别。(2 分) (3)选段在写法上有哪些显著特色?(2 分) 7.综合实践。(5 分) 央视青歌赛的综合知识考核一直倍受关注。有些歌手给出的错误答案堪称“经 典”。 问:“杯水车薪”这一成语是什么意思? 答:用一杯水作为给车夫的工钱。 问:“焚书坑儒”是什么朝代的事? 答:宋朝的铁木真。 问:“满城尽带黄金甲”是何朝代的哪位农民起义领袖写的诗? 答:秦朝。李世民。 问:人类历史上的“两河文明”是指哪两河? 答:黄河、长江。 (据 2008 年 4 月 10 日《文摘报》) (1)探究一下,这一则材料反映了怎样的问题?(2 分)
(2)对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问题,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有人说,歌手亟需提 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也有人说,术业有专攻,没必要用这些“综合知识”为难歌 手。你怎么看?(3分) 、古诗文阅读(23分) (一)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2题。(17分)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 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 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 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 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 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 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 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9.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4分) 10.用原文语句作答:(3分) (1)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 是 (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 是
(2)对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问题,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有人说,歌手亟需提 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也有人说,术业有专攻,没必要用这些“综合知识”为难歌 手。你怎么看?(3 分) 二、古诗文阅读(23 分) (一)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8——12 题。(17 分)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 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 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 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 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 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 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 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 分)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9.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4 分) 10.用原文语句作答:(3 分) (1)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 是: (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 是:
(3)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 是 11.文中哪些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 为什么不愿离开?(3分) 12.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 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3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3.王维的这首诗中由于写出了人们深情惜别的普遍感受,后来被遍入乐府,成 为离筵席上反复吟唱的歌曲《阳关三叠》。有评论者认为,这首诗中的“朝雨” 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为什么这样说?(3分) 14.“劝君更尽一杯酒”一句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3分) 三、现代文阅读。(37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22分) 爱迪生传(节选) 81岁时,爱迪生到了佛罗里达。在他诞辰的那天,纽约的友人们在阿斯托饭店 内举行欢宴,但他本人却不能参加。他发来了一个电报:此刻正愉快工作。 宴席上,梅多克洛夫特站起来向大家报告爱迪生的“工作”: “由于他那天赋的彻底精神,他现在正探索着一切关于橡胶的种植和制造的知 识。他的目的是想从美国南部各州和其他在冬季冷至零下20度的各州中所产生 的葡萄藤、灌木以及杂花中提出橡胶来。爱迪生先生已经在进行着这一个伟大而 艰苦的工作;而他很安于这一个工作,他依旧以他的彻底的精神,充沛的活力和 无限的热忱去处理这个问题。他对我说:‘我已经研究了60年的物理学,而我 现在所从事的却是一些全然不同的学科,因此,我觉得很高兴。’而现在他在佛 罗里达的确处在最紧张的工作中。这次他带去了实验室中的7个助手。临行前, 已经收集并试验了945种植物,他发现有很多种植物中含有橡胶,现在他将试 验更多的植物,也许是一倍,也许再多些。” 美国种植橡胶的可能的问题对爱迪生来说是一项全新的事业。 0多年以前,即1915年他访问伯班克,在墨巴巴拉的苗圃时,曾与福特讨论了 假如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橡胶供应如何解决的问题。大战过后,爱迪生接 受福特的建议,于1927年成立了爱迪生植物研究公司。 爱迪生心想:“橡胶树以外的植物,没有办法生产同性质的东西吗?橡树需要经 过那么些年,才能采到橡胶,如果像杂草那样,每年都能采到同性质的东西,那
(3)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 是: 11.文中哪些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 为什么不愿离开?(3 分) 12.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 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3 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3.王维的这首诗中由于写出了人们深情惜别的普遍感受,后来被遍入乐府,成 为离筵席上反复吟唱的歌曲《阳关三叠》。有评论者认为,这首诗中的“朝雨” 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为什么这样说?(3 分) 14.“劝君更尽一杯酒”一句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3 分) 三、现代文阅读。(37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15——19 题。(22 分) 爱迪生传(节选) 81 岁时,爱迪生到了佛罗里达。在他诞辰的那天,纽约的友人们在阿斯托饭店 内举行欢宴,但他本人却不能参加。他发来了一个电报:此刻正愉快工作。 宴席上,梅多克洛夫特站起来向大家报告爱迪生的“工作”: “由于他那天赋的彻底精神,他现在正探索着一切关于橡胶的种植和制造的知 识。他的目的是想从美国南部各州和其他在冬季冷至零下 20 度的各州中所产生 的葡萄藤、灌木以及杂花中提出橡胶来。爱迪生先生已经在进行着这一个伟大而 艰苦的工作;而他很安于这一个工作,他依旧以他的彻底的精神,充沛的活力和 无限的热忱去处理这个问题。他对我说:‘我已经研究了 60 年的物理学,而我 现在所从事的却是一些全然不同的学科,因此,我觉得很高兴。' 而现在他在佛 罗里达的确处在最紧张的工作中。这次他带去了实验室中的 7 个助手。临行前, 已经收集并试验了 945 种植物,他发现有很多种植物中含有橡胶,现在他将试 验更多的植物,也许是一倍,也许再多些。” 美国种植橡胶的可能的问题对爱迪生来说是一项全新的事业。 10 多年以前,即 1915 年他访问伯班克,在墨巴巴拉的苗圃时,曾与福特讨论了 假如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橡胶供应如何解决的问题。大战过后,爱迪生接 受福特的建议,于 1927 年成立了爱迪生植物研究公司。 爱迪生心想:“橡胶树以外的植物,没有办法生产同性质的东西吗?橡树需要经 过那么些年,才能采到橡胶,如果像杂草那样,每年都能采到同性质的东西,那
就好办了。”他认为,首先应将北美和南美的植物收集起来,依次采取树液进 行研究。 不到一年,被派往世界各地去寻找的人采集了约3000种植物回到美国。爱迪生 对14000种植物进行分析研究,几种菊科植物进行杂交,培育了一种含有大量 胶乳的植物。但使用这种菊科植物提胶,造价太髙。1928年,这个老发明家继 续努力地试验。他说:“再给我5年的时间,我一定让美国出现常年产胶的植 物!”“我希望产量能增至100天10磅,我们现在还正在开始,如果工作 原理确定了,将来的希望真是没有止境呢 爱迪生由于患了肾功能失调综合症,便只好放弃了橡胶植物的种植研究。当此项 任务由爱迪生的后继者承担起来的时候,已不再是由菊科植物提取,而是合成橡 胶。爱迪生从野草中提炼橡胶的功绩,受到世人极髙的评价。 1931年10月18日,星期日的凌晨3点24分,发明大王爱迪生走完了84年的 伟大人生旅程 临终时他说:“我为人类的幸福,已经尽了心力,没有什么好遗憾的了!” 3天后的10月21日傍晚,这位发明大王的遗体埋葬在靠近他在西奥兰治克 雷的家的大橡树下。 当时,全美各地熄灭电灯一分钟,以示哀悼 在这一分钟之内,芝加哥、加利福尼亚、丹佛、纽约,整个密西西比河一片 黑暗。纽约百老汇一片黑暗,世界一片黑暗。接着,从东海岸到西海岸,从城市 到乡村,灯火通明,亮如白昼,世界一片光明。 人们纷纷为爱迪生献上追悼和赞辞,其中以胡佛总统的话,最令人感动。他 说:“所有的美国人都是爱迪生的受惠人!我们不仅生活上接受他的恩惠和利益, 最重要的是我们继承了他的精神遗产!” 5.文章开头写爱迪生81岁诞辰时纽约的友人举行欢宴,起了什么作用?(3 分) 16.爱迪生为什么对研究生产橡胶这项工作那么投入?(4分) 17.在熄灭电灯哀悼爱迪生的一分钟前后,世界从“一片黑暗”到“一片光明” 这里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结合原文这样写的作用与好处。(5分) 8.“我们不仅生活上接受他的恩惠和利益,最重要的是我们继承了他的精神遗 产!”你认为爱迪生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是什么?(4分) 19.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说:“工作、爱情、游戏”是人生的三个重要方面,偏 废了任何一方面就不能算作一个精神健康的人。”而爱的声连生日那天都在工 作,你认为他算精神健康的人吗?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20--23题。(15分)
就好办了。” 他认为,首先应将北美和南美的植物收集起来,依次采取树液进 行研究。 不到一年,被派往世界各地去寻找的人采集了约 3000 种植物回到美国。爱迪生 对 14000 种植物进行分析研究,几种菊科植物进行杂交,培育了一种含有大量 胶乳的植物。但使用这种菊科植物提胶,造价太高。 1928 年,这个老发明家继 续努力地试验。他说:“再给我 5 年的时间,我一定让美国出现常年产胶的植 物!”“我希望产量能增至 100 天 10 磅 ,我们现在还正在开始, 如果工作 原理确定了,将来的希望真是没有止境呢。” 爱迪生由于患了肾功能失调综合症,便只好放弃了橡胶植物的种植研究。当此项 任务由爱迪生的后继者承担起来的时候,已不再是由菊科植物提取,而是合成橡 胶。爱迪生从野草中提炼橡胶的功绩,受到世人极高的评价。 1931 年 10 月 18 日,星期日的凌晨 3 点 24 分,发明大王爱迪生走完了 84 年的 伟大人生旅程。 临终时他说:“我为人类的幸福,已经尽了心力,没有什么好遗憾的了!” 3 天后的 10 月 21 日傍晚,这位发明大王的遗体埋葬在靠近他在西奥兰治克 雷的家的大橡树下。 当时,全美各地熄灭电灯一分钟,以示哀悼。 在这一分钟之内,芝加哥、加利福尼亚、丹佛、纽约,整个密西西比河一片 黑暗。纽约百老汇一片黑暗,世界一片黑暗。接着,从东海岸到西海岸,从城市 到乡村,灯火通明,亮如白昼,世界一片光明。 人们纷纷为爱迪生献上追悼和赞辞,其中以胡佛总统的话,最令人感动。他 说:“所有的美国人都是爱迪生的受惠人!我们不仅生活上接受他的恩惠和利益, 最重要的是我们继承了他的精神遗产!” 15.文章开头写爱迪生 81 岁诞辰时纽约的友人举行欢宴,起了什么作用?(3 分) 16.爱迪生为什么对研究生产橡胶这项工作那么投入?(4 分) 17.在熄灭电灯哀悼爱迪生的一分钟前后,世界从“一片黑暗”到“一片光明”, 这里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结合原文这样写的作用与好处。(5 分) 18.“我们不仅生活上接受他的恩惠和利益,最重要的是我们继承了他的精神遗 产!”你认为爱迪生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是什么?(4 分) 19.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说:“工作、爱情、游戏”是人生的三个重要方面,偏 废了任何一方面就不能算作一个精神健康的人。”而爱的声连生日那天都在工 作,你认为他算精神健康的人吗?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6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 20——23 题。(1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