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本卷共有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 1.了却君王天下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2 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雪尽马蹄轻 (《观猎》) 4.吾视其辙乱, 故逐之。(《曹刿论战》) 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记》) 思而不学则殆。(《孔孟论学》)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题(4分)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 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7.“关河”在词中是指 (2分) 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句借用班超的典故,表达了词人报效祖国的壮志。 B.“梦断”一句,语势急转而下,转慷慨激昂为伤感悲凉。 C.词的上片主要描述了词人盛年壮志凌云,奔赴抗敌前线的勃勃英姿 D.词下片中的“未”“先”“空”三字流露出作者内心的沉痛悲愤和不甘。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 黄生借书说(节选) ①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 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蟬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 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②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
金山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满分:150 分 考试时间:100 分钟) 考生注意: 1.本卷共有 27 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2 分) (一)默写(18 分) 1.了却君王天下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2. ,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 ,雪尽马蹄轻。 (《观猎》) 4.吾视其辙乱, ,故逐之。 (《曹刿论战》) 5. ,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记》) 6. ,思而不学则殆。 (《孔孟论学》)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 7-8 题(4 分)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 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7.“关河”在词中是指 (2 分) 8.下列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 (2 分) A.首句借用班超的典故,表达了词人报效祖国的壮志。 B.“梦断”一句,语势急转而下,转慷慨激昂为伤感悲凉。 C.词的上片主要描述了词人盛年壮志凌云,奔赴抗敌前线的勃勃英姿。 D.词下片中的“未”“先”“空”三字流露出作者内心的沉痛悲愤和不甘。 (三)阅读下文,完成 9-11 题(8 分) 黄生借书说(节选) ①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 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 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②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
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③为一说,使与书俱。 9.选文作者是朝的_ (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11.作者写本文的真正用意是 (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 焚庐灭鼠 越西有独居男子,结茨为庐,力耕以为食。久之,菽粟盐酪具,无仰③于人。尝患鼠 昼则累累然行,夜则鸣啮至旦。男子积憾之。 一旦被酒归,始就枕,鼠百故恼之,目不能瞑。男子怒,持火四焚之。鼠死,庐亦毁。 次日酒解,怅怅s无所归。龙门子唁◎之。男子曰:“人不可积憾哉!予初怒鼠甚,见鼠不见 庐也,不知祸至于此。” 【注】①结茨(c1):编结茅草。②菽粟:指粮食③仰:这里有“靠”的意思 ④被:遭,受。这里是“醉”的意思。⑤伥伥:迷茫、失意的样子。 ⑥唁:对别人有不幸表示慰问。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结茨为庐( )(②2)菽粟盐酪具( 13.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前老鼠成患,每天都成群结队地行动,夜晚又叫又咬直到早晨。 B.曾经担心老鼠,白天就成群结队地行动,夜晚叫个不停直到早晨。 C.曾经老鼠成患,白天都成群结队地行动,夜晚又叫又咬直到早晨。 从前担心老鼠,每天成群结队地行动着,夜晚叫个不停直到早晨。 文中男子“焚庐灭鼠”的根本原因是 (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 15.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3分) 二、现代文(4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21分)
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③为—说,使与书俱。 9.选文作者是_________朝的 (人名)。(2 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 分)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11.作者写本文的真正用意是 (3 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 12-15 题(12 分) 焚庐灭鼠 越西有独居男子,结茨①为庐,力耕以为食。久之,菽②粟盐酪具,无仰③于人。尝患鼠, 昼则累累然行,夜则鸣啮至旦。男子积憾之。 一旦被④酒归,始就枕,鼠百故恼之,目不能瞑。男子怒,持火四焚之。鼠死,庐亦毁。 次日酒解,怅怅⑤无所归。龙门子唁⑥之。男子曰:“人不可积憾哉!予初怒鼠甚,见鼠不见 庐也,不知祸至于此。” 【注】①结茨(cí):编结茅草。 ②菽粟:指粮食 ③仰:这里有“靠”的意思 ④被:遭,受。 这里是“醉”的意思。 ⑤伥伥:迷茫、失意的样子。 ⑥唁:对别人有不幸表示慰问。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 分) (1) 结茨为.庐 ( ) (2) 菽粟盐酪具. ( ) 13.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从前老鼠成患,每天都成群结队地行动,夜晚又叫又咬直到早晨。 B.曾经担心老鼠,白天就成群结队地行动,夜晚叫个不停直到早晨。 C.曾经老鼠成患,白天都成群结队地行动,夜晚又叫又咬直到早晨。 D.从前担心老鼠,每天成群结队地行动着,夜晚叫个不停直到早晨。 14.文中男子“焚庐灭鼠”的根本原因是 (用文中原句回答)(2 分) 15.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3 分) 二、现代文(48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16-20 题(21 分)
谈谈感恩教育 ①11月25日是西方的感恩节。据报载许多学校以“感恩父母情”为主题开展了系列 活动,其中有为父母捶一次背,洗一次脚,做—件力所能及家务等。学校借“感恩节”通过 活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这本是无可厚非,但是,感恩教育更应该融入学生生活的每一天。 ②感恩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是做人最起码的品质,更是我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国 历史上“感恩”的例子很多。民族英雄袁崇焕去世后,佘家义士“冒死葬忠魂”,子子孙孙, 生生死死,守墓遗训,口口相传,17代人为他守墓370多年。其所感之恩是大恩,大到国 家、民族的大义之上。就是在今天,在我们身边也不乏感恩的事例。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 后,作为一名32年前唐山地震的遗孤和幸存者,如今担任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董事长的张祥青,累计为汶川灾区捐款1亿元。面对记者的镜头,他只是平静地说“我们 亲身经历过,对那种惨状感同身受。从废墟里站起来的唐山人都应该有一份感恩的心怀 ③感恩是美德,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受多元文化的影响,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似乎受到一定冲击并正被淡忘。曾有一篇报道《他们为何忘掉恩人》,讲的是沈阳沈河区84 岁的老人王儒臣捐资助学,遭到所助学子冷落的事情。13年来,老人先后资助了40名贫 困学生完成学业,其中有10名是大学生。然而当他双目失明,卧病在床后,却从未收到受 其恩惠而完成学业的大学毕业生的来信,更别说来上门探望了!或许“感恩”一词现在在有 些人看来过时了,然而口囗口口 却始终是违背社会道德的可耻行为,为人们 所不齿和谴责。社会感恩意识的缺失,虽然局限于少数人和个别现象,但其影响不容低估 其危害会导致人情的冷漠、社会道徳的滑坡。 ④我们的学校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传授知识上,更要帮助教育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学 校应建立长效机制,使感恩教育成为学校的主体教育之一。教育形式应多样丰富,要针对学 生的心理特点,选择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被感化被影响,从而懂得
谈谈感恩教育 ①11 月 25 日是西方的感恩节。据报载许多学校以“感恩父母情”为主题开展了系列 活动,其中有为父母捶一次背,洗一次脚,做一件力所能及家务等。学校借“感恩节”通过 活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这本是无可厚非,但是,感恩教育更应该融入学生生活的每一天。 ②感恩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是做人最起码的品质,更是我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国 历史上“感恩”的例子很多。民族英雄袁崇焕去世后,佘家义士“冒死葬忠魂”,子子孙孙, 生生死死,守墓遗训,口口相传,17 代人为他守墓 370 多年。其所感之恩是大恩,大到国 家、民族的大义之上。就是在今天,在我们身边也不乏感恩的事例。2008 年汶川地震发生 后,作为一名 32 年前唐山地震的遗孤和幸存者,如今担任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董事长的张祥青,累计为汶川灾区捐款 1 亿元。面对记者的镜头,他只是平静地说“我们 亲身经历过,对那种惨状感同身受。从废墟里站起来的唐山人都应该有一份感恩的心怀!” ③感恩是美德,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受多元文化的影响,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似乎受到一定冲击并正被淡忘。曾有一篇报道《他们为何忘掉恩人》,讲的是沈阳沈河区 84 岁的老人王儒臣捐资助学,遭到所助学子冷落的事情。13 年来,老人先后资助了 40 名贫 困学生完成学业,其中有 10 名是大学生。然而当他双目失明,卧病在床后,却从未收到受 其恩惠而完成学业的大学毕业生的来信,更别说来上门探望了!或许“感恩”一词现在在有 些人看来已过时了,然而“ ”却始终是违背社会道德的可耻行为,为人们 所不齿和谴责。社会感恩意识的缺失,虽然局限于少数人和个别现象,但其影响不容低估, 其危害会导致人情的冷漠、社会道德的滑坡。 ④我们的学校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传授知识上,更要帮助教育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学 校应建立长效机制,使感恩教育成为学校的主体教育之一。教育形式应多样丰富,要针对学 生的心理特点,选择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被感化被影响,从而懂得
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要让 他们懂得,感念父母之恩,要孝敬父母;感念祖国之恩,要报效祖国;感念自然之恩,要学 会和大自然生灵和谐相处;感念社会之恩,要学会和不同性格、不同阶层、不同文化背景的 人相处,同时,老师和家长们也要身体力行,给孩子们做出榜样。总而言之,要少一些形式 作秀,多一些引导感化,真正能逐步地培养起学生的感恩之心 ⑤因此,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如今,在全社会注重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同时,让“感恩”举 动真正融入到学生生活的每一天 16.根据“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反而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的含义,在第③段空格处写 出一个四字成语 (2分) 17.依次填入第④段横线处的词语应是()(3分) A.知恩报恩感恩 B.报恩知恩感恩 C.感恩知恩报恩 D.知恩感恩报恩 18.本文的论证结构是()(2分) A.总分式B.并列式 C.对照式 层进式 19.第②段运用 论证方法,其作用是 (5分) 2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围绕论点,作者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展开论述:(9分) (2 (3 (二)阅读下文,完成21-26题(27分) 父亲的画面 ①人生的旅途上,父亲只陪我度过最初的九年,但是在我幼小的记忆中,却留下非常深 刻的画面,清晰到即使在三十二年后的今天,父亲的音容仍仿佛在身边。我甚至觉得父亲成 为我童年的代名词,从他逝去,我就失去了天真的童年。 ②最早最早,甚至可能是两三岁的记忆中,父亲是我的溜滑梯。每天下班才进门,父亲 就……母亲常怨父亲宠坏了我,没有一条西装裤不被磨得起毛。 ③父亲的怀抱也是可爱的游乐场,尤其是寒冷的冬天,他常把我藏在皮袄宽大的两襟之
、 和 ,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要让 他们懂得,感念父母之恩,要孝敬父母;感念祖国之恩,要报效祖国;感念自然之恩,要学 会和大自然生灵和谐相处;感念社会之恩,要学会和不同性格、不同阶层、不同文化背景的 人相处,同时,老师和家长们也要身体力行,给孩子们做出榜样。总而言之,要少一些形式 作秀,多一些引导感化,真正能逐步地培养起学生的感恩之心。 ⑤因此,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如今,在全社会注重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同时,让“感恩”举 动真正融入到学生生活的每一天。 16.根据“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反而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的含义,在第③段空格处写 出一个四字成语: (2 分) 17.依次填入第④段横线处的词语应是( )(3 分) A.知恩 报恩 感恩 B.报恩 知恩 感恩 C.感恩 知恩 报恩 D.知恩 感恩 报恩 18.本文的论证结构是( )(2 分) A.总分式 B.并列式 C.对照式 D.层进式 19.第②段运用 论证方法,其作用是 (5 分) 2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 _______。 围绕论点,作者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展开论述:(9 分) (1) ; (2) ; (3) 。 (二)阅读下文,完成 21-26 题(27 分) 父亲的画面 ①人生的旅途上,父亲只陪我度过最初的九年,但是在我幼小的记忆中,却留下非常深 刻的画面,清晰到即使在三十二年后的今天,父亲的音容仍仿佛在身边。我甚至觉得父亲成 为我童年的代名词,从他逝去,我就失去了天真的童年。 ②最早最早,甚至可能是两三岁的记忆中,父亲是我的溜滑梯。每天下班才进门,父亲 就……母亲常怨父亲宠坏了我,没有一条西装裤不被磨得起毛。 ③父亲的怀抱也是可爱的游乐场,尤其是寒冷的冬天,他常把我藏在皮袄宽大的两襟之
间,我记得很清楚,那里面是长毛,银白色的,很软,也很温暖,尤其是他抱着我来回走动 的时候,使我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我生中真正有“独子”的感觉,就是在那个时候。 ④父亲宠我,甚至有些溺爱。他总专程到衡阳路为我买纯丝的汗衫,说这样才不致伤到 我幼嫩的肌肤。在我四五岁的时候,突然厂家不再生产这种丝质的内衣。当父亲看着我初次 穿上棉质的汗衫时,流露出一片心疼的目光,直问我扎不扎?当时我明明觉得非常舒服,却 因为他的眼神,故意装作有些不对劲的样子。 ⑤母亲一直到今天,还常说我小时候会装,她只要轻轻打我一下,我就抽搐个不停,而 且装作上不来气的样子,害得父亲跟她大吵。确实,小时候父亲跟我是一伙,这当中甚至连 母亲都没有置身之处。我们父子常出去逛街,带回包又一包的玩具,且在离家半条街外下 三轮车,免得母亲说浪费。 ⑥傍晚时,父亲更常把我抱上脚踏车前面架着的小藤椅,载我穿过昏黄的暮色和竹林 到萤桥附近的河边钓鱼,我们把电石灯挂在开满姜花的水滨,隔些时在附近用网子捞,就 能捕得不少小虾,再用这些小虾当饵。我最爱看那月光下,鱼儿挣扎出水的画面,闪闪如同 白银打成的鱼儿,扭转着、拍打着,激起一片水花,仿佛银粟般飞射。 ⑦夜晚时分,父亲也是我枕边故事的述说者,只是我从来不曾听过完整的故事。一方面 因为我总是很快地入梦,一方面由于他的故事都是从随手看过的武侠小说里摘录出的片段。 也正因此,在我的童年记忆中,“踏雪无痕”和“浪里白条″,比白雪公主的印象更深刻。 ⑧真正的白雪公主,是从父亲买的《儿童乐园》里读到的,那时候还不易买这种香港出 版的图画书,但父亲总会干方百计地弄到。尤其是当我获得小学一年级演讲比赛冠军时,他 高兴地从海外买回一大箱立体书,每页翻开都有许多小人和小动物站起来。虽然这些书随着 我十三岁时的一场火灾烧了,我却始终记得其中的画面。其中那些涂色的方法,也影响了我 学生时期的绘画作品
间,我记得很清楚,那里面是长毛,银白色的,很软,也很温暖,尤其是他抱着我来回走动 的时候,使我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我一生中真正有“独子”的感觉,就是在那个时候。 ④父亲宠我,甚至有些溺爱。他总专程到衡阳路为我买纯丝的汗衫,说这样才不致伤到 我幼嫩的肌肤。在我四五岁的时候,突然厂家不再生产这种丝质的内衣。当父亲看着我初次 穿上棉质的汗衫时,流露出一片心疼的目光,直问我扎不扎?当时我明明觉得非常舒服,却 因为他的眼神,故意装作有些不对劲的样子。 ⑤母亲一直到今天,还常说我小时候会装,她只要轻轻打我一下,我就抽搐个不停,而 且装作上不来气的样子,害得父亲跟她大吵。确实,小时候父亲跟我是一伙,这当中甚至连 母亲都没有置身之处。我们父子常出去逛街,带回一包又一包的玩具,且在离家半条街外下 三轮车,免得母亲说浪费。 ⑥傍晚时,父亲更常把我抱上脚踏车前面架着的小藤椅,载我穿过昏黄的暮色和竹林, 到萤桥附近的河边钓鱼,我们把电石灯挂在开满姜花的水滨,隔些时在附近用网子一捞,就 能捕得不少小虾,再用这些小虾当饵。我最爱看那月光下,鱼儿挣扎出水的画面,闪闪如同 白银打成的鱼儿,扭转着、拍打着,激起一片水花,仿佛银粟般飞射。 ⑦夜晚时分,父亲也是我枕边故事的述说者,只是我从来不曾听过完整的故事。一方面 因为我总是很快地入梦,一方面由于他的故事都是从随手看过的武侠小说里摘录出的片段。 也正因此,在我的童年记忆中,“踏雪无痕”和“浪里白条”,比白雪公主的印象更深刻。 ⑧真正的白雪公主,是从父亲买的《儿童乐园》里读到的,那时候还不易买这种香港出 版的图画书,但父亲总会千方百计地弄到。尤其是当我获得小学一年级演讲比赛冠军时,他 高兴地从海外买回一大箱立体书,每页翻开都有许多小人和小动物站起来。虽然这些书随着 我十三岁时的一场火灾烧了,我却始终记得其中的画面。其中那些涂色的方法,也影响了我 学生时期的绘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