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潍坊市中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饱经沧桑后,老画家被迫住进了一间搁置多年的老 房子,房子连一扇窗户也没有,一进去就有一种憋 闷的压抑感。老画家笑哈哈地拿出一张洁白的画纸 贴在堵上,然后在上面画了一扇窗户,画得如同真 窗。他顿时感觉屋外的阳光和空气像流水一样涌入 小屋。 读完上面的材料,你想到了什么呢? 请以“画一扇窗给自己”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600字的作文,可以记叙你的经历,也可以发表你的 见解,抒发你的感受。文体自定(诗歌、戏剧除 外)。文中不得出现与自己信息相关的名称
• 2008潍坊市中考作文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 饱经沧桑后,老画家被迫住进了一间搁置多年的老 房子,房子连一扇窗户也没有,一进去就有一种憋 闷的压抑感。老画家笑哈哈地拿出一张洁白的画纸 贴在堵上,然后在上面画了一扇窗户,画得如同真 窗。他顿时感觉屋外的阳光和空气像流水一样涌入 小屋。 • 读完上面的材料,你想到了什么呢? 请以“画一扇窗给自己”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600字的作文,可以记叙你的经历,也可以发表你的 见解,抒发你的感受。文体自定(诗歌、戏剧除 外)。文中不得出现与自己信息相关的名称
太原市2007年作文题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不仅与物候、时令准确对应,而 且还有着一个个内涵丰富的名字。让我们看看春季 的几个节气:“立春”还带着残冬的余寒,但天气 变暖,送来了春的气息,是一种转折,也是一个新 旧交替的标志;“惊蛰”就像一个故事,一声春雷 把万千蛰居沉睡的生命唤醒,就像父亲的棒喝,让 顽劣的孩童懂得了奋进;“春分”这一天,太阳正 当赤道上方,它将自己的光一丝不苟地均分给了地 球南北,显示出一种公正。 请从“立春”、“惊蛰”、“春分”中,任选 个作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太原市2007年作文题 •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不仅与物候、时令准确对应,而 且还有着一个个内涵丰富的名字。让我们看看春季 的几个节气:“立春”还带着残冬的余寒,但天气 变暖,送来了春的气息,是一种转折,也是一个新 旧交替的标志;“惊蛰”就像一个故事,一声春雷 把万千蛰居沉睡的生命唤醒,就像父亲的棒喝,让 顽劣的孩童懂得了奋进;“春分”这一天,太阳正 当赤道上方,它将自己的光一丝不苟地均分给了地 • 请从“立春”、“惊蛰”、“春分”中,任选一 个作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二)2008年半命题作文题举例 ·2008山西省中考作文题 半命题作文: ·请以“为了 ”为题,写一篇作文。 2008太原市中考作文题: ·请以“我可以选择 吗”为题,写一篇 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补全题目;(2)文体不限,努 力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3)文中不要出 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 (二)2008年半命题作文题举例 • 2008山西省中考作文题 半命题作文: • 请以“为了 ”为题,写一篇作文。 • 2008太原市中考作文题: • 请以“我可以选择 吗”为题,写一篇 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补全题目;(2)文体不限,努 力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3)文中不要出 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2008年山东枣庄中考作文试题: 半命题作文: 在细微处 2008年浙江嘉兴卷中考作文: 人生有无数的第一次,也有着无数的第二次。第二 次也许是第一次的重复,但可能有全新的发现;第 二次也许会趋于平淡,但更可能绽放精彩。第二次 是一种坚持,是一种回味,是一次新生 ·请你以“第二次 ”为题写一篇文章。 2008年吉林省中考作文: 文题1: 的呼唤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作
• 2008年山东枣庄中考作文试题: • 半命题作文:______在细微处 • 2008年浙江嘉兴卷中考作文: • 人生有无数的第一次,也有着无数的第二次。第二 次也许是第一次的重复,但可能有全新的发现;第 二次也许会趋于平淡,但更可能绽放精彩。第二次 是一种坚持,是一种回味,是一次新生…… • 请你以“第二次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 2008年吉林省中考作文: • 文题1: 的呼唤 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作
2008浙江省义乌市中考作文题。 我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有很多的经历是难以忘 怀的,例如习惯养成、难题探究、同伴合作、社会 实践…这些丰富的经历,使我们有了对人生的体 验和感悟,获得了成长。 请你以“我懂得了」 ”为题,写 篇文章。可以大胆想象,讲述故事,也可以抒发 感情,发表议论 ·要求:①题目中的空白处可填上一个词语或短语,将 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文章不少于600字 诗歌不少于16行
• 2008浙江省义乌市中考作文题。 • 我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有很多的经历是难以忘 怀的,例如习惯养成、难题探究、同伴合作、社会 实践……这些丰富的经历,使我们有了对人生的体 验和感悟,获得了成长。 • 请你以“我懂得了 ”为题,写 一篇文章。可以大胆想象,讲述故事,也可以抒发 感情,发表议论。 • 要求:①题目中的空白处可填上一个词语或短语,将 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体自选。文章不少于600字, 诗歌不少于16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