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词鉴赏
——诗歌的思想感情 中考古诗词鉴赏 执教者:湛江四中 唐凤英
教学目的 ·1、知道考试范围 ·2、明确中考考点 3、熟悉常考题型 ·4、掌握答题技巧
教学目的 • 1、知道考试范围 • 2、明确中考考点 • 3、熟悉常考题型 • 4、掌握答题技巧
例一:2009黄石市古诗文阅读:(15分) 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7、人们普遍认为“横”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它好 在哪里?(3 8、这首小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例二:209遵义市 如梦令(6分)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夜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首句“昨夜雨疏风骤”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3分) 23作者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
• 例一:2009黄石市古诗文阅读:(15分) • 滁州西涧(韦应物) •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 7、人们普遍认为“横”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它好 在哪里?(3分) • 8、这首小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 例二:2009遵义市 如梦令(6分) • 李清照 • 昨夜雨疏风骤,浓夜不消残酒。 •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 22.首句“昨夜雨疏风骤”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3分) • • 23.作者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
考点梳理 ·1、感知内容 2、揣摩重点词句 ·3、体会作者感情 4、把握写作特色
考点梳理 • 1、感知内容 • 2、揣摩重点词句 • 3、体会作者感情 • 4、把握写作特色
指点迷津 看题目,明内容 ·〖怀古诗】: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 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名前冠以“咏”,或 在古迹、古人名后加“怀古”“咏怀”等。 如:杜甫《咏怀古迹五首》 内容特点:①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的志向, 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②抒发昔盛今衰的感 慨,多借古讽今;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 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④悲叹年华 消逝,壮志难酬
指点迷津 • 【怀古诗】: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 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名前冠以“咏”,或 在古迹、古人名后加“怀古”“咏怀”等。 • 如:杜甫《咏怀古迹五首》 一、看题目,明内容 内容特点: ①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的志向, 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②抒发昔盛今衰的感 慨,多借古讽今;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 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④悲叹年华 消逝,壮志难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