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兄终弟及之制完全被父死子继所代替,完成了一夫一妻制度下 父子继统法的建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夫一妻制的文明社会 愈发展,宗法制度中的父子观念就愈明确,家庭、私有制的观念在 国家政治中就愈占统治地位。从以上问题中可以说明,我国的商代 社会,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按照马克思主义所发现的历史发 展规律,从史前社会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它是史前杜会的继续和发 展,属于人类历史的又一个历程。这样我们就把中国历史发展的这 个阶段,确定到了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阶段中来。弄清了这一问 题,我们的商代先公先王世系研究才有了意义。 (原载《史学月刊》1985年第6期) ◆16·
商代家法溯源 一史前传说与氏族社会 在我国的古代文献资料里,记载了许多关于民族由来的传说。 如《太平相览》卷七八引《风俗通》:“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蜗 抟黄土作人。”人是女蜗造的;《诗·大雅·生民》:“厥初生民,时维 姜螈。”周民族的祖先是姜源;《诗·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 生商。”商民族的祖先是简狄等等。 商民族(包括灭夏以前的早商时代)上承母系氏族公社的原始 时代,所以他在自己的民族传说、宗法、国家制度中,保存了许多母 系氏族时代的遗风。恩格斯在论及史前文化阶段普那路亚关系制 的氏族时说:“那末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一群人正是后来构成原始形 式的氏族的成员。她们全体有一个共同的女祖先。”①而在我国,在 母系氏族社会,每一个氏族,也都有他自己的一个女祖先,例如上 古的女蜗、周民族的姜螈、商民族的简狄等。 商人的祖先,是曾经经历过普那路亚婚姻制度的。商人的高祖 ①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译本,人民出版社1972年 版,第39页,以下简称《起源》。 ·17·
是要,王国维曾经认为他就是帝俊(《观堂集林》9:2).帝俊就是帝 舜。他有两个妻子,即尧之二女娥皇、女英。舜有弟弟象,象要求 “二嫂使治朕栖”(《孟子·万章》),“象乃止舜宫居”(《史记·五帝 本纪》),“眩弟并淫”(《楚辞·天问》)。从这些情况来看,舜、象兄弟 二人,共有娥皇、女英姊妹二人为妻。郭沫若同志指出,这就是普那 路亚关系①。关于普那路亚,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书中曾说: 1860年,檀香山法官罗林·安德鲁斯在附有一份夏威夷 式亲属制一览表的信中对夏成夷人的亲属关亲称谓作了如下 的评述:“伙婚制的关系颇为混杂。它的起源是这样的:两个或 两个以上的兄弟领向于与他们的妻子相至通室,或者,两个或 两个以上的坤妹倾向于与他们的丈夫相至通宝:不过,‘普那 路亚’这个词的现代意义为‘亲爱的朋友’或‘亲密的伙伴’。② 中国古代在帝俊时期,是存在普那路亚关系的。帝俊是否就是商人 的高祖要,持否定意见的较多。即令他不是,但据传说推算,他与高 祖夔应同为尧舜时代的人,(一说要即契。契、尧、舜同为普子,见 《大戴礼·帝系》)时间上不差先后。因此说,商世之初,尚处于普那 路亚婚姻制的历史阶段,这大致是不会错的。 徐仲舒先生在谈到天干地支的产生时说道: 用干支纪日,由来久远。甲文已如此。最初可能是两个部 族纪日法不同,一个以十进,一个以十二进,两部族融合之后, 为查对之便就北两种纪日方法配合起来计算而成为六十甲 于.③ 徐先生所谓的“两部族融合”,在我看来,应该是普那路亚关系的建 立。当氏族社会排除了兄弟与姊妹之间性交关系的时候,就势必导 ① 郭袜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科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252页。 ② 摩尔根:《古代社会,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426一427页。 ③《般商史中的几个问题,载《四川大学学报》1979年第2期。 ◆18
致此一姊妹集团与彼一兄弟集团组成的新的氏族公社的建立。这 两个集团在性交关系上结合成普那路亚,那才正是这种“两部族触 合”。这就导致了此一氏族的甲、乙、丙、丁纪日法与彼一氏族的子、 丑、寅、卯纪日法的结合,成为甲子、乙丑、丙寅、丁卯…六十干 支。 天干地支的配合,据说是黄帝史官大挠的创造。《世本·作 篇》说:“大挠作甲子。”而在商高宗武丁时期,它已经被习惯的用作 纪日了。因此说,干支配合,应该是早商之初就有的事。这与我们 论证的早商之初为普那路亚婚姻制的历史阶段,是基本一致的。 恩格斯在论到对偶婚制的产生时说: 由于这种婚烟禁例日益错综复杂,群婚就越来越不可能; 群婚就被对偶家庭排挤了。在这一阶段上,一个男子和一个女 子共周生活;…然而,婚烟关亲是很容易由任何一方撕琥 的① 商代在王亥时代,实行过这种对偶婚制度。《山海经·大荒东经》 说: 王亥托于有易,河伯仆牛。有易杀王安,取仆牛。 《楚辞·天问》说: 该兼季德,厥父是减,胡终弊于有危,牧夫牛羊? 有扈即有易。善于牧牛之王亥,为什么跑到有易去、而义为什么被 有易杀死了呢?《楚辞·天问》给我们提出了一些端倪: “有扈牧竖云何而逢?”一这是说有扈与牧竖王亥何以相逢? 这个相逢,不是一般的二人相遇,一般的二人相遇司空见惯,不足 一问。这个相逢,是男女相逢相会。因为“击床先出,其命何从?”王 亥是被杀在床上的。王亥到有扈去相逢,是单人前往,因此,这不是 群婚,是对偶婚。王亥的轻易被杀,与“婚姻关系是很容易由任何一 ①《起源》,第43一44页。 •19
方撕破”相一致的。 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里,曾举出印第安人“在美洲各地的 土著中,所有的氏族都以某种动物或无生物命名,从没有以个人命 名的。”(该书83页)这是氏族杜会的一种图腾崇拜。这种崇拜,在 我国上古的民族传说中也曾经出现。周民族以熊为图腾,他们民族 的由来,是姜螈履大人迹怀孕而生。《诗·大雅·生民》:“履帝武敏 歆。”武敏即巨人迹、大人迹,就是熊迹①,熊为周民族图腾。商民族 以鸟为图腾,所以有玄鸟生商的传说。甲骨文里,商高祖王亥又写 作王售,也是以鸟为图腾的现象。 在史前野蛮时期的低级阶段,人类有目的有计划的生产活动 已经开始。这时候,“东半球一驯养动物,而西半球一则利用灌 溉来种植玉蜀黍和其他植物并使用未烧制过的砖和石块来建造房 屋。”②而在我们古老亚洲的古老中国,什么时侯已经有了驯养动 物和种植谷物的事呢? 驯养动物,至迟不能迟于商高祖王亥。因为: 《楚辞·天问》说:“该秉季德,厥父是减,胡终弊于有扈,牧夫 牛羊?…有扈牧竖,云何而逢?击床先出,其命何从?恒秉季德, 焉得夫朴牛。” 《世本·作篇》:“胲作服牛。” 《目览·勿躬篇》:“王冰作服牛。” 《山海经·大荒东经》:“王亥托于有易,河伯仆牛。有易杀王 亥,取仆牛。” 这里所说的该、胲、冰,都是亥;服牛、仆牛、朴牛都是牧牛(服、 仆、朴、牧,一声之转)。王亥牧牛,说明商人在高祖王亥时代,就已 ①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周先祖以熊为图腾考》,中华书 局,1966年版,第7页。 ②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译本,人民出版社1965 年版,第2页,以下简称《摘要》。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