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三之主编华友想 法律思 史 国近下 下
目录 目录 第十一章国民党的复礼制法及其社会反响 第一节蒋介石叛变革命与帝国主义在华统治再 巩固…… 第二节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复礼制法 5 、复礼制法的先声—一戴季陶主义的出笼及其斗 、蒋介石强行宣扬“礼义廉耻”的新生活运动 三、国民党的立法活动和所引起的论争 第三节以三民主义为立法根据的胡汉民的法律 思想 …40 关于三民主义的立法观 关于民法、土地法、工厂法的思想……45 关于训政、宪政方面的主张 第四节广大人民反对国民党的白色恐怖和反动 法律 革命人民反对白色恐怖的斗争日益高涨 宋庆龄、鲁迅等领导的中国自由大同盟与中国 民权保障同盟为争取民主自由而斗争
目 录 第 十 一 章 国 民 党 的 复 礼 制 法 及 其 社 会 反 响 … … … … … … 1 第 一 节 蒋 介 石 叛 变 革 命 与 帝 国 主 义 在 华 统 治 再 巩 固 … … … … … … … … … … … … … … … … … 1 第 二 节 南 京 国 民 政 府 初 期 的 复 礼 制 法 … … … … … … 5 一 、 复 礼 制 法 的 先 声 — — 戴 季 陶 主 义 的 出 笼 及 其 斗 争 … … … … … … … … … … … … … … … … … … … 6 二 、 蒋 介 石 强 行 宣 扬 “ 礼 义 廉 耻 ” 的 新 生 活 运 动 … … … … … … … … … … … … … … … … … … … 1 1 三 、 国 民 党 的 立 法 活 动 和 所 引 起 的 论 争 … … … … 1 5 第 三 节 以 三 民 主 义 为 立 法 根 据 的 胡 汉 民 的 法 律 思 想 … … … … … … … … … … … … … … … … 4 0 一 、 关 于 三 民 主 义 的 立 法 观 … … … … … … … … … 4 1 二 、 关 于 民 法 、 土 地 法 、 工 厂 法 的 思 想 … … … … 4 5 三 、 关 于 训 政 、 宪 政 方 面 的 主 张 … … … … … … … 4 9 第 四 节 广 大 人 民 反 对 国 民 党 的 白 色 恐 怖 和 反 动 法 律 … … … … … … … … … … … … … … … … 5 5 一 、 革 命 人 民 反 对 白 色 恐 怖 的 斗 争 日 益 高 涨 … … 5 6 二 、 宋 庆 龄 、 鲁 迅 等 领 导 的 中 国 自 由 大 同 盟 与 中 国 民 权 保 障 同 盟 为 争 取 民 主 自 由 而 斗 争 … … … 5 8 目 录 1
目录 三、反对几个反动法律的斗争………… 第十二章④年代的法学研究和主要法律家的思想……74 第一节30年代法学研究概况 ……74 第二节宪法与法律史研究中的思想斗争……78 、宪法与宪政研究中的不同认识…… 8 二、法律史研究中的各种思想及其分歧……85 第三节王宠惠的法律思想 关于民法的认识以及各国民法比较 关于司法独立及其改良措施 第四节张知本的法律思想…… 106 、关于社会法律学… 、关于破产法………… …112 第五节周鲠生的法律思想…………118 关于国际法中的国家主权问题 ………118 关于不平等条约和领事裁判权问题 第六节吴经熊的法律思想 132 、中国旧法制的哲学背景… 二、对西洋法律思想的认识 第十三章抗日战争中的法律思想斗争………147 第一节抗战救亡运动中的爱国主义蓬勃发展……147 第二节爱国无罪与取缔抗日的斗争…………151 国民党的《维持治安紧急办法》等法律严重 摧残人民民主权利和损害人民抗日活动……151 二、国民党取缔抗日舆论的“新生案件”… 154 三、国民党取缔抗日组织、迫害爱国志士的“七君
三 、 反 对 几 个 反 动 法 律 的 斗 争 … … … … … … … … 6 8 第 十 二 章 3 0 年 代 的 法 学 研 究 和 主 要 法 律 家 的 思 想 … … 7 4 第 一 节 3 0 年 代 法 学 研 究 概 况 … … … … … … … … … 7 4 第 二 节 宪 法 与 法 律 史 研 究 中 的 思 想 斗 争 … … … … 7 8 一 、 宪 法 与 宪 政 研 究 中 的 不 同 认 识 … … … … … … 7 8 二 、 法 律 史 研 究 中 的 各 种 思 想 及 其 分 歧 … … … … 8 5 第 三 节 王 宠 惠 的 法 律 思 想 … … … … … … … … … … 9 2 一 、 关 于 民 法 的 认 识 以 及 各 国 民 法 比 较 … … … … 9 3 二 、 关 于 司 法 独 立 及 其 改 良 措 施 … … … … … … … 9 8 第 四 节 张 知 本 的 法 律 思 想 … … … … … … … … … … 1 0 6 一 、 关 于 社 会 法 律 学 … … … … … … … … … … … … 1 0 6 二 、 关 于 破 产 法 … … … … … … … … … … … … … … 1 1 2 第 五 节 周 鲠 生 的 法 律 思 想 … … … … … … … … … … 1 1 8 一 、 关 于 国 际 法 中 的 国 家 主 权 问 题 … … … … … … 1 1 8 二 、 关 于 不 平 等 条 约 和 领 事 裁 判 权 问 题 … … … … 1 2 3 第 六 节 吴 经 熊 的 法 律 思 想 … … … … … … … … … … 1 3 2 一 、 中 国 旧 法 制 的 哲 学 背 景 … … … … … … … … … 1 3 3 二 、 对 西 洋 法 律 思 想 的 认 识 … … … … … … … … … 1 3 7 第 十 三 章 抗 日 战 争 中 的 法 律 思 想 斗 争 … … … … … … … 1 4 7 第 一 节 抗 战 救 亡 运 动 中 的 爱 国 主 义 蓬 勃 发 展 … … 1 4 7 第 二 节 爱 国 无 罪 与 取 缔 抗 日 的 斗 争 … … … … … … 1 5 1 一 、 国 民 党 的 《 维 持 治 安 紧 急 办 法 》 等 法 律 严 重 摧 残 人 民 民 主 权 利 和 损 害 人 民 抗 日 活 动 … … 1 5 1 二 、 国 民 党 取 缔 抗 日 舆 论 的 “ 新 生 案 件 ” … … … 1 5 4 三 、 国 民 党 取 缔 抗 日 组 织 、 迫 害 爱 国 志 士 的 “ 七 君 2 目 录
目录 子之狱” 第三节颁行《限制异党活动办法》等秘密文件和 发动皖南事变上的法律思想斗争……170 《限制异党活动办法》等秘密文件的主要 内容及其被批判………………17 二、皖南事变上的法律思想斗争……176 第四节抗日战争时期实行宪政问题上的分歧与 矛盾 …………183 抗战时期实行宪政的必要性以及它的条件和 内容 184 企图继续训政和维护《五五宪草》的国民党 的所谓宪政 188 三、各党各派和全国人民坚决反对国民党的假宪政 第五节伪满洲国和汪精卫伪政权的殖民地法律 思想……… 伪满政权的法律措施及其反动实质… 200 二、汪伪政权的殖民地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危 三、汪伪政权殖民地法律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对 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学说的歪曲和背叛 212 四、举国反对伪满、汪伪政权的殖民地法律思想 第六节审判日本帝国主义战犯及其斗争…… 国共两党对处理日本战犯的不同态度 224
子 之 狱 ” … … … … … … … … … … … … … … … 1 5 8 第 三 节 颁 行 《 限 制 异 党 活 动 办 法 》 等 秘 密 文 件 和 发 动 皖 南 事 变 上 的 法 律 思 想 斗 争 … … … … 1 7 0 一 、 《 限 制 异 党 活 动 办 法 》 等 秘 密 文 件 的 主 要 内 容 及 其 被 批 判 … … … … … … … … … … … … 1 7 1 二 、 皖 南 事 变 上 的 法 律 思 想 斗 争 … … … … … … … 1 7 6 第 四 节 抗 日 战 争 时 期 实 行 宪 政 问 题 上 的 分 歧 与 矛 盾 … … … … … … … … … … … … … … … … 1 8 3 一 、 抗 战 时 期 实 行 宪 政 的 必 要 性 以 及 它 的 条 件 和 内 容 … … … … … … … … … … … … … … … … … 1 8 4 二 、 企 图 继 续 训 政 和 维 护 《 五 五 宪 草 》 的 国 民 党 的 所 谓 宪 政 … … … … … … … … … … … … … … 1 8 8 三 、 各 党 各 派 和 全 国 人 民 坚 决 反 对 国 民 党 的 假 宪 政 … … … … … … … … … … … … … … … … … … … 1 9 2 第 五 节 伪 满 洲 国 和 汪 精 卫 伪 政 权 的 殖 民 地 法 律 思 想 … … … … … … … … … … … … … … … … 1 9 9 一 、 伪 满 政 权 的 法 律 措 施 及 其 反 动 实 质 … … … … 2 0 0 二 、 汪 伪 政 权 的 殖 民 地 法 律 思 想 的 主 要 内 容 及 其 危 害 … … … … … … … … … … … … … … … … … … 2 0 5 三 、 汪 伪 政 权 殖 民 地 法 律 思 想 的 理 论 基 础 是 对 孙 中 山 先 生 三 民 主 义 学 说 的 歪 曲 和 背 叛 … … 2 1 2 四 、 举 国 反 对 伪 满 、 汪 伪 政 权 的 殖 民 地 法 律 思 想 … … … … … … … … … … … … … … … … … … … 2 1 8 第 六 节 审 判 日 本 帝 国 主 义 战 犯 及 其 斗 争 … … … … 2 2 3 一 、 国 共 两 党 对 处 理 日 本 战 犯 的 不 同 态 度 … … … 2 2 4 目 录 3
4 目录 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日本战犯以及对美国包 庇行为的谴责 …………230 第十四章国民党没落时期的法律思想………………238 第一节抗战胜利后在和平建国问题上的纷争及国民 党破坏和平统一发动全面内战 238 第二节《中华民国宪法》的主要内容和对它的批 判 违背政协决议的国民大会的召开及其斗争 243 二、《中华民国宪法》的主要内容…………………246 三、决不承认《中华民国宪法》 251 第三节《五五宪草》和《中华民国宪法》的坚决 主张者——孙科的法律思想………255 关于立法术语和法制改革 ………256 关于宪法 ……258 三、关于刑法与民法…… ………262 第四节庞德的社会法学派思想及其在中国的 影响 庞德社会法学派思想的主要内容 二、关于中国的法律教育问题… 273 三、庞德社会法学派思想在中国的影响………276 第五节居正等对近代立法的批评与重建中国法系的 要求… ………………282 居正对近代立法的意见和重建中国法系的 主张 283
二 、 远 东 国 际 军 事 法 庭 判 决 日 本 战 犯 以 及 对 美 国 包 庇 行 为 的 谴 责 … … … … … … … … … … … … … 2 3 0 第 十 四 章 国 民 党 没 落 时 期 的 法 律 思 想 … … … … … … … 2 3 8 第 一 节 抗 战 胜 利 后 在 和 平 建 国 问 题 上 的 纷 争 及 国 民 党 破 坏 和 平 统 一 发 动 全 面 内 战 … … … … … … 2 3 8 第 二 节 《 中 华 民 国 宪 法 》 的 主 要 内 容 和 对 它 的 批 判 … … … … … … … … … … … … … … … … … 2 4 2 一 、 违 背 政 协 决 议 的 国 民 大 会 的 召 开 及 其 斗 争 … … … … … … … … … … … … … … … … … … … 2 4 3 二 、 《 中 华 民 国 宪 法 》 的 主 要 内 容 … … … … … … 2 4 6 三 、 决 不 承 认 《 中 华 民 国 宪 法 》 … … … … … … … 2 5 1 第 三 节 《 五 五 宪 草 》 和 《 中 华 民 国 宪 法 》 的 坚 决 主 张 者 — — 孙 科 的 法 律 思 想 … … … … … … 2 5 5 一 、 关 于 立 法 术 语 和 法 制 改 革 … … … … … … … … 2 5 6 二 、 关 于 宪 法 … … … … … … … … … … … … … … … 2 5 8 三 、 关 于 刑 法 与 民 法 … … … … … … … … … … … … 2 6 2 第 四 节 庞 德 的 社 会 法 学 派 思 想 及 其 在 中 国 的 影 响 … … … … … … … … … … … … … … … … 2 6 7 一 、 庞 德 社 会 法 学 派 思 想 的 主 要 内 容 … … … … … 2 6 8 二 、 关 于 中 国 的 法 律 教 育 问 题 … … … … … … … … 2 7 3 三 、 庞 德 社 会 法 学 派 思 想 在 中 国 的 影 响 … … … … 2 7 6 第 五 节 居 正 等 对 近 代 立 法 的 批 评 与 重 建 中 国 法 系 的 要 求 … … … … … … … … … … … … … … … … 2 8 2 一 、 居 正 对 近 代 立 法 的 意 见 和 重 建 中 国 法 系 的 主 张 … … … … … … … … … … … … … … … … … 2 8 3 4 目 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