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博罗科努一阿其克库都克断裂 该深断裂是划分准噶尔地块与伊犁地块的界线断裂。该断裂东西两段 均位于重力异常梯级带陡变位置上(1983年新疆1:200万重力异常 图)。 该深断裂总体为北西一东西一北东向延展,呈微向南突出的弧形,在 中国境内全长1400余公里。断层面总的向南倾,倾角50一80°。 阿其克库都克断裂经历了早期拉张、中期走滑和晚期逆冲三个演化阶 段。推测该期右行走滑运动,主体发生在二叠纪中期约260Ma前后。 9150 9200 9210 9220 92301 9240 9250 9300 9310
该深断裂是划分准噶尔地块与伊犁地块的界线断裂。该断裂东西两段 均位于重力异常梯级带陡变位置上(1983年新疆1:200万重力异常 图)。 该深断裂总体为北西一东西一北东向延展,呈微向南突出的弧形,在 中国境内全长1400余公里。断层面总的向南倾,倾角50—80º。 阿其克库都克断裂经历了早期拉张、中期走滑和晚期逆冲三个演化阶 段 。推测该期右行走滑运动,主体发生在二叠纪中期约260Ma前后。 6、博罗科努—阿其克库都克断裂
7、中天山南缘断裂 位于那拉提山南缘,向西经长阿吾子从汗腾格里峰北坡进 入吉尔吉斯斯坦与阿特巴希断裂相接。向东经额尔宾山北 坡、乌瓦门、榆树沟到红柳河而进入甘肃。断层面推测向 北倾斜,倾角40-45°。该断裂在阿克牙孜河一带到巴音 布鲁克北一带,形成著名的双变质带:断裂南侧以蓝闪石、 青铝闪石、硬柱石、多硅白云母组成的蓝片岩带和榴辉岩 (高俊,1998)组成的高压低温变质带;在俯冲带北缘- 断裂北侧,出现了以硅线石、铁铝榴石矿物组成的中高温 低压变质带。该断裂属岩石圈断裂,是天山很重要的一条 构造线。肖序常等(2003)认为该断裂是南天山洋盆的残 余,是一条重要的古板块缝合带
位于那拉提山南缘,向西经长阿吾子从汗腾格里峰北坡进 入吉尔吉斯斯坦与阿特巴希断裂相接。向东经额尔宾山北 坡、乌瓦门、榆树沟到红柳河而进入甘肃。断层面推测向 北倾斜,倾角40-45°。该断裂在阿克牙孜河一带到巴音 布鲁克北一带,形成著名的双变质带:断裂南侧以蓝闪石、 青铝闪石、硬柱石、多硅白云母组成的蓝片岩带和榴辉岩 (高俊,1998)组成的高压低温变质带;在俯冲带北缘- 断裂北侧,出现了以硅线石、铁铝榴石矿物组成的中高温 低压变质带。该断裂属岩石圈断裂,是天山很重要的一条 构造线。肖序常等(2003)认为该断裂是南天山洋盆的残 余,是一条重要的古板块缝合带。 7、中天山南缘断裂
8、南天山山前断裂 塔里木盆地北侧与南天山造山带之间以南天山南缘断 裂为界,该断裂呈明显的逆冲断裂构造将南天山的古 生代地层推覆于塔里木盆地之上。该断裂出露于铁力 买提达坂至山前地带,构成了一个宽达30一40km的逆 冲推覆构造系统。其中可见分布有大量超基性岩的岩 块组成的蛇绿岩组合,代表了沿该断裂曾经出现过具 有一定规模的洋盆。现代,该构造带由一系列推覆构 造岩片所组成,其中已见有相当于中地壳的深部层次 的构造变形,表明该构造带的活动已达相当的深度。 关于南天山南缘构造带的形成时限,大致在石炭世开 始形成(何国琦等,1994;李向东等,1996)
塔里木盆地北侧与南天山造山带之间以南天山南缘断 裂为界,该断裂呈明显的逆冲断裂构造将南天山的古 生代地层推覆于塔里木盆地之上。该断裂出露于铁力 买提达坂至山前地带,构成了一个宽达30—40km的逆 冲推覆构造系统。其中可见分布有大量超基性岩的岩 块组成的蛇绿岩组合,代表了沿该断裂曾经出现过具 有一定规模的洋盆。现代,该构造带由一系列推覆构 造岩片所组成,其中已见有相当于中地壳的深部层次 的构造变形,表明该构造带的活动已达相当的深度。 关于南天山南缘构造带的形成时限,大致在石炭世开 始形成(何国琦等,1994;李向东等,1996)。 8、南天山山前断裂
9、阿尔金南缘断裂 该断裂沿硝尔库里谷地作北东东方向延伸,长达1000多公里。倾向时北、 时南,倾角68°一80°。沿断裂有元古代及及晚古生代蛇绿岩分布。断裂 带主干线位于重力异常梯级带陡变位置上。中元古代基性、中酸性和酸性 火山岩主要集中在该断裂以北,而晚古生代中期侵入岩广泛分布在南侧, 紧靠深断裂展布。在红柳沟等断陷中的下侏罗统中常见顺断裂侵入的花岗 岩小岩株和岩脉。断裂后期又切割了侏罗系,并控制了第三纪的沉积,这 表明有长期反复活动的历史。1924年曾发生5级以上地震,1979年12月发 生5.6级地震,1982年11月发生5级地震。 90 安南坝 塔里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 L306030Km 东昆仑 &4 86 04
该断裂沿硝尔库里谷地作北东东方向延伸,长达1000多公里。倾向时北、 时南,倾角68°—80°。沿断裂有元古代及及晚古生代蛇绿岩分布。断裂 带主干线位于重力异常梯级带陡变位置上。中元古代基性、中酸性和酸性 火山岩主要集中在该断裂以北,而晚古生代中期侵入岩广泛分布在南侧, 紧靠深断裂展布。在红柳沟等断陷中的下侏罗统中常见顺断裂侵入的花岗 岩小岩株和岩脉。断裂后期又切割了侏罗系,并控制了第三纪的沉积,这 表明有长期反复活动的历史。1924年曾发生5级以上地震,1979年12月发 生5.6级地震,1982年11月发生5级地震。 9、阿尔金南缘断裂
10、康西瓦断裂 该断裂西起乌孜别里山口,最终交汇于库牙克断裂,并 有东延接阿尔金山南缘断裂之势,西延出国境,总体呈 北西、北西西向弧形延伸,为压扭性质,断裂面向北倾, 地表倾角70°一80°,是划分塔里木板块和青藏板块的 分界断裂,对两侧沉积建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矿 产分布有明显控制作用。沿断裂带在重力异常图上有明 显的重力梯级,在阿尔克萨依南和赛力亚克达坂见有构 造混杂堆积,即石炭纪、二叠纪外来岩块堆积在上三叠 统碎屑岩中,同时还见有元古代和华力西期蛇绿岩分布。 于1944年9月28日在塔什库尔千北西发生6级地震,1975 年4月28日在和田南断裂带上发生6.1级地震
该断裂西起乌孜别里山口,最终交汇于库牙克断裂,并 有东延接阿尔金山南缘断裂之势,西延出国境,总体呈 北西、北西西向弧形延伸,为压扭性质,断裂面向北倾, 地表倾角70°-80°,是划分塔里木板块和青藏板块的 分界断裂,对两侧沉积建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矿 产分布有明显控制作用。沿断裂带在重力异常图上有明 显的重力梯级,在阿尔克萨依南和赛力亚克达坂见有构 造混杂堆积,即石炭纪、二叠纪外来岩块堆积在上三叠 统碎屑岩中,同时还见有元古代和华力西期蛇绿岩分布。 于1944年9月28日在塔什库尔千北西发生6级地震,1975 年4月28日在和田南断裂带上发生6.1级地震。 10、康西瓦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