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1章地层 1.1概述 1.2太古宇 1.3元古宇 1.3.1古元古界 2 1.3.2中、新元古界 2 1.4古生界. 3 1.4.1寒武系 44*4 3 1.4.2奥陶系 .6 1.4.3 志留系 7 1.4.4泥盆系 .8 1.4.5 石炭系 9 1.4.6二叠系」 .11 1.5中生界 12 1.5.1三叠系 13 1.5.2侏罗系 .14 1.5.3白垩系 .15 1.6新生界 .17 1.6.1古近系和新近系 17 1.6.2第四系. 18 第2章火山岩及火山作用 20 2.1火山岩主要类型 20 2.1.1火山熔岩类 20 2.1.2火山碎屑岩类 23 2.2震旦纪和早古生代火山岩 25 2.2.1阿尔泰火山岩区 2.2.2 准噶尔火山岩区 .26 2.2.3天山火山岩区 2 2.2.4塔里木火山岩区 27 2.2.5昆仑及喀喇昆仑山火山岩区 2.3晚古生代火山岩 .28 2.3.1阿尔泰火山岩区 28 2.3.2 准噶尔火山岩区 .3 2.3.3天山火山岩区 33 2.3.4塔里木火山岩区 34 2.3.5昆仑和喀喇昆仑山火山岩区 35 2.4中新生代火山岩 35 2.4.1 中生代火山岩 35 2.4.2新生代火山岩及火山作用 36 第3章侵入岩及侵入作用」 39 3.1概述 39 3.2构造-岩浆区划分 39
I 目 录 第 1 章 地 层.1 1.1 概述.1 1.2 太古宇.2 1.3 元古宇.2 1.3.1 古元古界.2 1.3.2 中、新元古界.2 1.4 古生界.3 1.4.1 寒武系.3 1.4.2 奥陶系.6 1.4.3 志留系.7 1.4.4 泥盆系.8 1.4.5 石炭系.9 1.4.6 二叠系.11 1.5 中生界.12 1.5.1 三叠系.13 1.5.2 侏罗系.14 1.5.3 白垩系.15 1.6 新生界.17 1.6.1 古近系和新近系 .17 1.6.2 第四系.18 第 2 章 火山岩及火山作用.20 2.1 火山岩主要类型 .20 2.1.1 火山熔岩类.20 2.1.2 火山碎屑岩类.23 2.2 震旦纪和早古生代火山岩.25 2.2.1 阿尔泰火山岩区 .26 2.2.2 准噶尔火山岩区 .26 2.2.3 天山火山岩区.27 2.2.4 塔里木火山岩区 .27 2.2.5 昆仑及喀喇昆仑山火山岩区.28 2.3 晚古生代火山岩 .28 2.3.1 阿尔泰火山岩区 .28 2.3.2 准噶尔火山岩区 .30 2.3.3 天山火山岩区.33 2.3.4 塔里木火山岩区 .34 2.3.5 昆仑和喀喇昆仑山火山岩区.35 2.4 中新生代火山岩 .35 2.4.1 中生代火山岩.35 2.4.2 新生代火山岩及火山作用.36 第 3 章 侵入岩及侵入作用.39 3.1 概述.39 3.2 构造-岩浆区划分 .39
3.2.1 岩浆岩同位素地质年龄数据概况 41 3.2.2岩浆旋回划分 41 3.3元古宙侵入岩 43 3.31 元古宙第一期侵入岩 43 3.32 元古审第一期侵入是 43 3.3.3 元古宙第三期侵入岩 3.4加里东期侵入岩 A5 2A1 加里东早、中期侵入岩 3A0 加里东晚期侵入岩 3.5华力西期侵入岩 华力西中期侵入岩 50 3.5. 3.6 印支、 .61 3.6.1 印支期侵入岩 .61 3.6.2 燕山期侵入岩 .62 3.6.3 喜马拉雅期得入岩 62 3.7蛇绿岩 .62 3.7.1各蛇绿岩带的基本特征 63 3.7.2新疆蛇绿岩综述 70 3.8岩浆作用史」 73 3只1 太古旋回 73 389 73 002 印 山 喜马拉雅旋回 3.9岩浆与成矿作用 7 3.9. 与原地深熔-交代型花岗岩序列有关的白云母、稀有金属和宝石成矿系列 3.9.2 与蛇绿岩有关的铬铁矿、石棉、滑石、碧玉成系列. 3.9.3 与断裂带幔源超镁铁-镁铁杂岩有关的铜镍矿床 77 3.9.4与地盾区幔源碱性辉长岩-正长岩序列有关的钒钛磁铁矿及与似金伯利岩有关的 全风刚右和 77 3.9.5与钙碱系造山花岗岩有关的可床 78 第4章变质岩及变质作用, 79 4.1区域变质岩」 79 4.1.1极低级变质岩和板岩、千枚岩类 70 4.12 片岩类 70 413 山麻出米 82 414 变粒岩及浅粒岩类 4.1.5 4.1.6 88 4.1. 和石英岩类 4.2区域变质作 .83 4.2.1 变质作用期次的划分 .84 4.2.2 变质地质单元的划分 .86 4.3各变质地质单元的基本特征, 88
II 3.2.1 岩浆岩同位素地质年龄数据概况 .41 3.2.2 岩浆旋回划分.41 3.3 元古宙侵入岩.43 3.3.1 元古宙第一期侵入岩 .43 3.3.2 元古宙第二期侵入岩 .43 3.3.3 元古宙第三期侵入岩 .44 3.4 加里东期侵入岩 .45 3.4.1 加里东早、中期侵入岩.45 3.4.2 加里东晚期侵入岩.45 3.5 华力西期侵入岩 .47 3.5.1 华力西早期侵入岩.47 3.5.2 华力西中期侵入岩.50 3.5.3 华力西晚期侵入岩.58 3.6 印支、燕山、喜马拉雅期侵入岩 .61 3.6.1 印支期侵入岩.61 3.6.2 燕山期侵入岩.62 3.6.3 喜马拉雅期侵入岩.62 3.7 蛇绿岩.62 3.7.1 各蛇绿岩带的基本特征.63 3.7.2 新疆蛇绿岩综述 .70 3.8 岩浆作用史.73 3.8.1 太古旋回.73 3.8.2 元古旋回.73 3.8.3 加里东旋回.74 3.8.4 华力西旋回.74 3.8.5 印支、燕山、喜马拉雅旋回.76 3.9 岩浆与成矿作用 .77 3.9.1 与原地深熔-交代型花岗岩序列有关的白云母、稀有金属和宝石成矿系列 .77 3.9.2 与蛇绿岩有关的铬铁矿、石棉、滑石、碧玉成矿系列.77 3.9.3 与断裂带幔源超镁铁-镁铁杂岩有关的铜镍矿床 .77 3.9.4 与地盾区幔源碱性辉长岩-正长岩序列有关的钒钛磁铁矿及与似金伯利岩有关的 金刚石矿 .77 3.9.5 与钙碱系造山花岗岩有关的矿床 .78 第 4 章 变质岩及变质作用.79 4.1 区域变质岩.79 4.1.1 极低级变质岩和板岩、千枚岩类 .79 4.1.2 片岩类.79 4.1.3 片麻岩类.82 4.1.4 变粒岩及浅粒岩类.82 4.1.5 角闪质岩类.83 4.1.6 麻粒岩类.83 4.1.7 大理岩和石英岩类.83 4.2 区域变质作用.83 4.2.1 变质作用期次的划分 .84 4.2.2 变质地质单元的划分 .86 4.3 各变质地质单元的基本特征.88
4.3.1阿尔泰一天山古生代变质地区(1) 88 4.3.2 塔里木元古宙变质地区(Ⅱ) 422 昆仓古生代变质地区(Ⅱ 03 4.3. 东昆仑中生代变质地区(V) 变质矿床及含矿建 4.41 含铁建 0 4.4.2 锰建 10 4.4.3 变质含铜硫铁矿及含铜硫铁建选 107 4.4.4 变质铅锌矿及含铅锌建造 108 4.4.5 白云母、稀土和稀有金属(铌、组、铍)与分散元素含矿建造 108 4.4.6 变质结晶矿产与非金属含矿建造 108 4.4.7 变质热液型金与含金建造 109 4.5变质作用与地壳演化 109 451 变质作用类型与大地构造环境的关系 109 4.5.2变质作用与地壳演化 110 第5章地质构造 115 5.1概术 115 5.2前震旦纪古构造 116 52.1概述 116 5.2.2 各构造区分述 5.3 板块构造划分及各板块分述 22 5.3.2 各板块分述 5.4中 新生代构造 140 5.4.1 概述 140 5.4.2 各构造区分述 143 5.5断裂构造 .151 5.5.1深断裂简术 151 5.6大地构造发展史 158 5.6.1古陆核的形成与发展阶段(太古宙) 159 5.6.2原始古陆的形成及发展(新太古代一晚元古代) 159 5.63古亚洲洋的产生与封闭 5.6.4特提斯洋的产生发展与闭合 165 5.6.5 小结 166 第6章矿产资源 170 6.1 6.2 能源 6. 属矿产 6.4 有色金属 2 6.5贵金属矿产 172 6.6稀有金属矿产 173 6.7 非金插 .173 6.8宝玉石 174 6.9影石和观誉石 174 6.10水资源 176
III 4.3.1 阿尔泰—天山古生代变质地区(Ⅰ).88 4.3.2 塔里木元古宙变质地区(Ⅱ) . 100 4.3.3 昆仑古生代变质地区(Ⅲ). 103 4.3.4 喀喇昆仑—东昆仑中生代变质地区(Ⅳ). 105 4.4 变质矿床及含矿建造 . 106 4.4.1 变质铁矿及含铁建造 . 107 4.4.2 变质锰矿及含锰建造 . 107 4.4.3 变质含铜硫铁矿及含铜硫铁建造 . 107 4.4.4 变质铅锌矿及含铅锌建造. 108 4.4.5 白云母、稀土和稀有金属(铌、钽、铍)与分散元素含矿建造. 108 4.4.6 变质结晶矿产与非金属含矿建造 . 108 4.4.7 变质热液型金矿与含金建造. 109 4.5 变质作用与地壳演化 . 109 4.5.1 变质作用类型与大地构造环境的关系 . 109 4.5.2 变质作用与地壳演化 . 110 第 5 章 地质构造.115 5.1 概述. 115 5.2 前震旦纪古构造 . 116 5.2.1 概述. 116 5.2.2 各构造区分述. 117 5.3 古生代板块构造划分及各板块分述. 122 5.3.1 概述. 122 5.3.2 各板块分述. 125 5.4 中—新生代构造 . 140 5.4.1 概述. 140 5.4.2 各构造区分述. 143 5.5 断裂构造. 151 5.5.1 深断裂简述. 151 5.6 大地构造发展史. 158 5.6.1 古陆核的形成与发展阶段(太古宙). 159 5.6.2 原始古陆的形成及发展(新太古代—晚元古代) . 159 5.6.3 古亚洲洋的产生与封闭 . 161 5.6.4 特提斯洋的产生发展与闭合. 165 5.6.5 小结. 166 第 6 章 矿产资源. 170 6.1 概况. 170 6.2 能源矿产. 171 6.3 黑色金属矿产. 172 6.4 有色金属矿产. 172 6.5 贵金属矿产. 172 6.6 稀有金属矿产. 173 6.7 非金属矿产. 173 6.8 宝玉石. 174 6.9 彩石和观赏石. 174 6.10 水资源. 176
6.11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76 6.12乌鲁木齐市的矿产资源概况 178 6.13吐鲁番地区的矿产资源概况。 180 6.14哈密地区的矿产资源概况 615昌吉同准白治州的矿产资预概况 183 616博尔塔拉装古白治州的产资源概况 184 6.17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矿产资源概况 186 6.18阿克苏地区的矿产资源概况 187 6.19 克勒苏柯尔克玫自治州矿产资源概况 喀什地区的矿产资源概 资源概况 6.23 塔城地区 克拉玛 9 195 第7章地质灾害 198 7.1地震 198 7.2泥石流 198 7.3土地沙漠化 200 7.4滑坡 .201 7.5崩塌 201 7,6新疆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 203 7.6.1自然因素 203 762人为因害 20 77山灾 206 771棋层白 7.7.2瓦斯燥树 209 .210
IV 6.11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76 6.12 乌鲁木齐市的矿产资源概况. 178 6.13 吐鲁番地区的矿产资源概况. 180 6.14 哈密地区的矿产资源概况 . 181 6.15 昌吉回族自治州的矿产资源概况. 183 6.16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矿产资源概况. 184 6.17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矿产资源概况. 186 6.18 阿克苏地区的矿产资源概况. 187 6.19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矿产资源概况. 189 6.20 喀什地区的矿产资源概况 . 190 6.21 和田地区的矿产资源概况 . 191 6.22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矿产资源概况. 193 6.23 塔城地区、克拉玛依市矿产资源概况. 194 6.24 阿勒泰地区的矿产资源概况. 195 第 7 章 地质灾害. 198 7.1 地震. 198 7.2 泥石流. 198 7.3 土地沙漠化. 200 7.4 滑坡. 201 7.5 崩塌. 201 7.6 新疆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 . 203 7.6.1 自然因素. 203 7.6.2 人为因素. 206 7.7 矿山灾害 . 206 7.7.1 煤层自燃. 206 7.7.2 瓦斯爆炸. 208 7.7.3 煤矿突水事故. 209 7.7.4 冒顶事故. 210
第1章地层 第1章 地层 1.1概述 ,出露齐全、层序完整、界线清楚。尤其以塔里 新香地层从太古字到新生界均有分山的来武系,爽测系西雅不来山的爽网系 木盆地周边的元古界,柯坪塔格山与科古 志留系,天山山系的上古生界,盆地中的中生界、新生界,是全国乃至世界地层研究对比 的重要区域。近几年塔里木、准噶尔盆地石油勘探中的地层对比研究,令人叹为观止。地 层中的岩相建造复杂多样。所见古生物化石丰富、门类种属多,并有大量新属、新种。新 疆古生物区域特点显著。柯坪与西天山三叶虫类属太平洋生物群。东西准噶尔奥陶系、志 物群 阿尔泰山 东西准噶尔中志留统的图瓦贝动物群预示区 存在。在泥盆系至二叠系,新疆以中天山为界,南部属于印度 太平洋生物区 北部属于北极一太平洋生物区。石炭系至二叠系,北部属于安加拉植物群,南部属于华夏 植物群。侏罗系一白垩系产恐龙化石,并有谢为壮观的硅化木森林公园。地层的含矿建造 特点非常明显,海相含油层系与陆相含油层系发育。侏罗系产出巨厚煤层。古近系、新近 系和第四系盐类含矿层广布。黑色碎屑岩含矿建造,火山岩含矿建造发有等 新太古界: 一套深变质岩系,且以麻粒岩相〉 元古学出盛于塔里木盆地边缘和天山、昆仑山区。古元古界下部是以低角闪岩相 主的变质岩系,混合岩发有。中新元古界全区均以变质浅、富含叠层石及微古植物为共同 特点,在塔里木盆地的南、北缘,岩相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塔里木盆地北缘及天山区,为 连续的稳定沉积,属于相对稳定的陆缘海的沉积环境。塔里木盆地的南缘包括昆仑山区, 中下部为活动类型沉积,岩性复杂,岩相变化大,火山岩发育,为火山一沉积韵律组合 上部为富含硅镁质的碳酸盐岩稳定沉积, 不整合于下伏地层 。新元古界的震旦系 发育于塔里木盆地的北缘和天山地区,岩性主要为碎屑岩,夹有冰碛岩和火山岩。地层发 有完整,层序清楚,是我国研究震旦系的理想地区之一。 下古生界:寒武系至下奥陶统全疆大部分地区主要为含磷硅质岩、碎屑岩、碳酸盐岩 化石丰富,属稳定型沉积。自中奥陶世开始出现活动类型沉积,火山岩发育,志留系则为 以火山碎屑岩为主的浊流沉积 上古生界: 是本区分布最 岩性、岩相最复杂,厚度变化最大的地层。以博罗科努 阿其克库都克大断裂为界,其南、北在沉积组合、厚度和古生物组合上,都呈现出很大 的差异。北部以活动类型沉积为主,具北型生物特点,南部以稳定类型和活动类型沉积为 主,具有南型生物特点。泥盆和石碳纪的地层主要是海相碳酸盐岩和海相陆源碎屑岩。下 石炭统上部出现陆相火山岩:中上石炭统在北天山和西准噶尔为活动类型沉积,火山岩发 育,并出现 成 岩组合 里木及其以北 广大地区, 到处可见陆相的中基性性火山岩系:上 迭统全疆均为陆相碎屑岩沉积 中生界:即有陆相地层也有海相地层。前者分布于塔里木、准噶尔、吐一哈盆地及大 小山间盆地中,均属河湖相沉积组合,全区均可对比,富含煤和油气等矿产:后者见于昆
第 1 章 地层 1 第 1 章 地 层 1.1 概述 新疆地层从太古宇到新生界均有分布,出露齐全、层序完整、界线清楚。尤其以塔里 木盆地周边的元古界,柯坪塔格山与科古琴山的寒武系、奥陶系,西准噶尔界山的奥陶系、 志留系,天山山系的上古生界,盆地中的中生界、新生界,是全国乃至世界地层研究对比 的重要区域。近几年塔里木、准噶尔盆地石油勘探中的地层对比研究,令人叹为观止。地 层中的岩相建造复杂多样。所见古生物化石丰富、门类种属多,并有大量新属、新种。新 疆古生物区域特点显著。柯坪与西天山三叶虫类属太平洋生物群。东西准噶尔奥陶系、志 留系笔石类属太平洋笔石动物群。阿尔泰山、东西准噶尔中志留统的图瓦贝动物群预示区 域性的海盆存在。在泥盆系至二叠系,新疆以中天山为界,南部属于印度—太平洋生物区, 北部属于北极—太平洋生物区。石炭系至二叠系,北部属于安加拉植物群,南部属于华夏 植物群。侏罗系—白垩系产恐龙化石,并有蔚为壮观的硅化木森林公园。地层的含矿建造 特点非常明显,海相含油层系与陆相含油层系发育。侏罗系产出巨厚煤层。古近系、新近 系和第四系盐类含矿层广布。黑色碎屑岩含矿建造,火山岩含矿建造发育等。 新太古界:仅见于阿尔金山北坡,为一套深变质岩系,且以麻粒岩相为主。 元古宇:出露于塔里木盆地边缘和天山、昆仑山区。古元古界下部是以低角闪岩相为 主的变质岩系,混合岩发育。中新元古界全区均以变质浅、富含叠层石及微古植物为共同 特点,在塔里木盆地的南、北缘,岩相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塔里木盆地北缘及天山区,为 连续的稳定沉积,属于相对稳定的陆缘海的沉积环境。塔里木盆地的南缘包括昆仑山区, 中下部为活动类型沉积,岩性复杂,岩相变化大,火山岩发育,为火山—沉积韵律组合; 上部为富含硅镁质的碳酸盐岩稳定沉积,不整合于下伏地层之上。新元古界的震旦系主要 发育于塔里木盆地的北缘和天山地区,岩性主要为碎屑岩,夹有冰碛岩和火山岩。地层发 育完整,层序清楚,是我国研究震旦系的理想地区之一。 下古生界:寒武系至下奥陶统全疆大部分地区主要为含磷硅质岩、碎屑岩、碳酸盐岩, 化石丰富,属稳定型沉积。自中奥陶世开始出现活动类型沉积,火山岩发育,志留系则为 以火山碎屑岩为主的浊流沉积。 上古生界:是本区分布最广,岩性、岩相最复杂,厚度变化最大的地层。以博罗科努 一阿其克库都克大断裂为界,其南、北在沉积组合、厚度和古生物组合上,都呈现出很大 的差异。北部以活动类型沉积为主,具北型生物特点,南部以稳定类型和活动类型沉积为 主,具有南型生物特点。泥盆和石碳纪的地层主要是海相碳酸盐岩和海相陆源碎屑岩。下 石炭统上部出现陆相火山岩;中上石炭统在北天山和西准噶尔为活动类型沉积,火山岩发 育,并出现蛇绿岩相,构成蛇绿岩—火山岩—硅质岩组合。下二迭统在塔里木及其以北的 广大地区,到处可见陆相的中基性一碱性火山岩系;上二迭统全疆均为陆相碎屑岩沉积。 中生界:即有陆相地层也有海相地层。前者分布于塔里木、准噶尔、吐—哈盆地及大 小山间盆地中,均属河湖相沉积组合,全区均可对比,富含煤和油气等矿产;后者见于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