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yuwen123.com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作教案 一事一议 20世纪30年代社会上某些人的荒谬论调,引发鲁迅深深思考,并撰文进行了有力批驳 出旧戏,引出了邓拓关于“历史的真实和舞台艺术的真实”的议论。生活中,即使是很琐细 的事、很平常的现象,都可能会触动你,引发你思考。你不妨把自己对某件事或某一社会现 象的感触和思考写下来,肯定也会是一篇漂亮的好文章。 、提示及要求 1、要针对某件事或某种现象有感而发,不要空发议论。 2、叙事应简明扼要,议论要有针对性,不仅仅就事论事,要注意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展 开联想和思考。 3、话题要广泛,思路要开阔,要有自己的见解 4、题目自拟,字数不限。 写作方法讲解 这一单元重点是写“一事一议”的议论文。这类文章就是针对生活中的一件事、一种现象或 一个故事,提出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说明一个道理。例如本单元的四篇课文,有 鲁迅针对当时国民党反动派认为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的错误论调进行反驳:有邓拓针对一出 戏提出了历史的真实和舞台的真实是有距离的观点;有金克木从科学家牛顿养猫的故事中挖 出新的道理;有卡尔·萨根针对幼儿园或一年级的孩子爱问问题而高年级的学生不爱问问题 这种现象,分析其原因,提出解决的办法。可见,针对性强是这类文章的第一个特点。 针对什么来写呢?这是同学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生活中,你一定会看到、听到或经历过 许多事情,有社会上的,有家庭中的,有学校里的,比如:不少人参与“六合彩”赌博,青 少年沉迷网吧,学生上课睡觉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议论的对象。在身边发生的事中,有国 家大事,也有日常琐碎的小事,一般情况下,同学们应该抓住自己最熟悉,且感受深刻,有 自己见解的小事来写。如果命题给出指定的材料,就针对指定的材料来写 事一论的文章一般由叙事和说理两部分组成。叙事要简明扼要,说理观点要鲜明,论证要 有说服力。议论文以议论为主,叙事是议论的基础,叙事不要求生动、具体,而要讲究清楚、 简约。一般情况下,叙事要根据说理的需要,与所说之理相关的部分要叙述得具体一些,突 出一些;反之,则可以少叙或不叙 文章的主体部分是说理。说理首先要观点鲜明集中。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有应该肯定的正面 事例,也有应该批评或引为教训的反面事例:同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也会有不同 的见解。你对某件事是赞从或反对,你的看法是什么,一定要明确,不能含糊。也许你对某 件事有几种看法,但也应该抓住其中某一种来阐析。 怎样从事或材料中提炼观点呢?这一点很重要。一般来说,可以有三种方法:一是概括法。 即通过对事或材料的分析、概括,抓住其中心和本质,从而提炼观点;二是引申法。即在分 析概括材料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联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而提炼出更深、更新的 观点;三是类比法。给的材料如果是寓言故事或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对这类材料的分析就不 能停留在就事论事层面,而应当运用类比联想的方法,想一想我们身边有哪些类似的社会现 象,“借题发挥”,提炼出合理的论点。 议论文要以理服人。怎样才能以理服人呢?最关键的是论据充实,论认证合理。论据包括事 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可见事实论据的作用之大。使用事实论 据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叙述事例要简明扼要。这点在前面己作了分析:二是选作论据的事 例必须与论点有本质的内在联系,能够证明论点:三是选作论据的事例,必须真实可靠。如 有位同学为了证明“身残志坚”这一观点,他竟然说“英国科学家爱迪生,虽然双脚残废, 但是靠自己坚强的毅力发明了一千多项东西”,这种胡编乱造显然是行不通的,还会闹出笑
http://www.yuwen123.com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作教案 一事一议 20 世纪 30 年代社会上某些人的荒谬论调,引发鲁迅深深思考,并撰文进行了有力批驳;一 出旧戏,引出了邓拓关于“历史的真实和舞台艺术的真实”的议论。生活中,即使是很琐细 的事、很平常的现象,都可能会触动你,引发你思考。你不妨把自己对某件事或某一社会现 象的感触和思考写下来,肯定也会是一篇漂亮的好文章。 一、提示及要求。 1、要针对某件事或某种现象有感而发,不要空发议论。 2、叙事应简明扼要,议论要有针对性,不仅仅就事论事,要注意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展 开联想和思考。 3、话题要广泛,思路要开阔,要有自己的见解。 4、题目自拟,字数不限。 二、写作方法讲解 这一单元重点是写“一事一议”的议论文。这类文章就是针对生活中的一件事、一种现象或 一个故事,提出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说明一个道理。例如本单元的四篇课文,有 鲁迅针对当时国民党反动派认为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的错误论调进行反驳;有邓拓针对一出 戏提出了历史的真实和舞台的真实是有距离的观点;有金克木从科学家牛顿养猫的故事中挖 出新的道理;有卡尔·萨根针对幼儿园或一年级的孩子爱问问题而高年级的学生不爱问问题 这种现象,分析其原因,提出解决的办法。可见,针对性强是这类文章的第一个特点。 针对什么来写呢?这是同学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生活中,你一定会看到、听到或经历过 许多事情,有社会上的,有家庭中的,有学校里的,比如:不少人参与“六合彩”赌博,青 少年沉迷网吧,学生上课睡觉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议论的对象。在身边发生的事中,有国 家大事,也有日常琐碎的小事,一般情况下,同学们应该抓住自己最熟悉,且感受深刻,有 自己见解的小事来写。如果命题给出指定的材料,就针对指定的材料来写。 一事一论的文章一般由叙事和说理两部分组成。叙事要简明扼要,说理观点要鲜明,论证要 有说服力。议论文以议论为主,叙事是议论的基础,叙事不要求生动、具体,而要讲究清楚、 简约。一般情况下,叙事要根据说理的需要,与所说之理相关的部分要叙述得具体一些,突 出一些;反之,则可以少叙或不叙。 文章的主体部分是说理。说理首先要观点鲜明集中。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有应该肯定的正面 事例,也有应该批评或引为教训的反面事例;同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也会有不同 的见解。你对某件事是赞从或反对,你的看法是什么,一定要明确,不能含糊。也许你对某 件事有几种看法,但也应该抓住其中某一种来阐析。 怎样从事或材料中提炼观点呢?这一点很重要。一般来说,可以有三种方法:一是概括法。 即通过对事或材料的分析、概括,抓住其中心和本质,从而提炼观点;二是引申法。即在分 析概括材料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联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而提炼出更深、更新的 观点;三是类比法。给的材料如果是寓言故事或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对这类材料的分析就不 能停留在就事论事层面,而应当运用类比联想的方法,想一想我们身边有哪些类似的社会现 象,“借题发挥”,提炼出合理的论点。 议论文要以理服人。怎样才能以理服人呢?最关键的是论据充实,论认证合理。论据包括事 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可见事实论据的作用之大。使用事实论 据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叙述事例要简明扼要。这点在前面已作了分析;二是选作论据的事 例必须与论点有本质的内在联系,能够证明论点;三是选作论据的事例,必须真实可靠。如 有位同学为了证明“身残志坚”这一观点,他竟然说“英国科学家爱迪生,虽然双脚残废, 但是靠自己坚强的毅力发明了一千多项东西”,这种胡编乱造显然是行不通的,还会闹出笑
http://www.yuwen123.com 话来 我们应该选取哪些事实论据呢?概括起来主要包括生活中的事例和书本中的事实。首先要善 于选取自身的事例和发生在身边的事例。生活中的事例同学们往往比较熟悉,又有切身体会, 是便当的论据。但自己做过或见过的事情总是有限的,大量的实例是通过课内课外阅读获得 的,所以要善于选取书本中的事实。我们所学习的语文课本,本身就是一个论据大宝库,课 外书也是一个材料大宝库,同学们在平时的阅读中要勤于积累,善于归类积累。平时材料积 累丰富了,选择起来才会得心应手。至于道理论据主要包括那些真理、公理、古今中外名人 的名言警句、俗语、谚语等。引用道理论据要做到引用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有了充实的论据,论证还要合理。论证合理就是指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要符合逻辑,要 展现材料和观点之间的逻辑联系。要做到论证合理,就要较好地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最主 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例证法)和道理论证(引证法)。 如何运用例证法呢?叙述事例必须真实、精粹,分析事例要切合题意,能正确阐述事例与论 点之间的关系。但有的同学列举事例后不会分析事例,往往采用单纯摆事实的方法,使文章 显得空疏贫弱,淡薄无味,给人的感觉是“论点十事例=议论文”。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 因是不会对事例作合理的分析。运用例证法最常见的模式是:事例一一评析一一事理,即通 过对事例的评价,使事实上升到理论。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夹叙夹议的写法 如何运用引证法呢?要做到引用准确,并对引语作恰当的分析,引和评要结合起来,不能只 是单单的引用 写“一事一议”的文章,不要贪多求大,只要求针对某一件事或某一种现象,谈自己的一点 看法。写作的一般思路可概括为四个字:引、议、联、结。所谓“引”,即开篇简要引述某 件事或某种现象,提出中心论点:;所谓“议”,即结合这件事或这种现象作分析,揭示其与 中心论点的联系,为进一步议论作铺垫;所谓“联”,即联系历史、生活和自身实际,作进 一步分析;所谓“结”,即强调中心论点,收结全文 (梁尚锋) 三、名段示例与赏析 [名段示例1] 事业是人生的不朽丰碑。人类的史册告诉我们:凡是留下英名的人,总是创造了永存的事业。 孔子、司马迁、鲁迅之所以为千秋万代传诵,是因为他们为民族文化宝库增添了财富:屈原、 岳飞、郑成功之所以载入史册,是因为他们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伟大的爱国精神;李自成、洪 秀全、孙中山之所以名垂千古,是因为他们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蔡伦,祖冲之、毕升之所以 永远为人们纪念,是因为他们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科学技术领域留下的发明创造,使 后人享用不尽。谁做了对人类有益的事业,谁就树了一座人生的不朽丰碑。 赏析] 全段论证条理非常清晰,第①句提出分论点,第②句总写,第③句举例去论证,第④句总结 强调论点。全段举例论证很有特点。从四个方面连续举例,构成排比,增强语势:叙例高度 浓缩概括,所举事例包括文学家、爱国人士、革命者、科学家,具有典型性;并且边举例边 评论,使理寓于事中,又使事得以揭示本质,增强了说服力。 [名段示例2 汉代大将霍去病,在抵御匈奴侵扰获得一些胜利后,汉武帝为表彰他的功勋,要为他建造华 丽的宅邸,霍去病却慨然道:“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他毅然拒绝。在匈奴骚扰,边陲时有 兵祸之秋,身为大将的霍去病,胸中只装着国家的安危,而把一己的安富尊荣视如敝屣。这 种先国后家,先忧后乐的精神,在霍去病之后,作为我们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不 断发扬光大。到了北宋,一代名臣范仲淹在他的革新朝政的许多措施不得实行,受到排挤遭 到贬斥之后,身处逆境,并无悲观颓废而纵情于山林诗酒,而是“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http://www.yuwen123.com 话来。 我们应该选取哪些事实论据呢?概括起来主要包括生活中的事例和书本中的事实。首先要善 于选取自身的事例和发生在身边的事例。生活中的事例同学们往往比较熟悉,又有切身体会, 是便当的论据。但自己做过或见过的事情总是有限的,大量的实例是通过课内课外阅读获得 的,所以要善于选取书本中的事实。我们所学习的语文课本,本身就是一个论据大宝库,课 外书也是一个材料大宝库,同学们在平时的阅读中要勤于积累,善于归类积累。平时材料积 累丰富了,选择起来才会得心应手。至于道理论据主要包括那些真理、公理、古今中外名人 的名言警句、俗语、谚语等。引用道理论据要做到引用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有了充实的论据,论证还要合理。论证合理就是指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要符合逻辑,要 展现材料和观点之间的逻辑联系。要做到论证合理,就要较好地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最主 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例证法)和道理论证(引证法)。 如何运用例证法呢?叙述事例必须真实、精粹,分析事例要切合题意,能正确阐述事例与论 点之间的关系。但有的同学列举事例后不会分析事例,往往采用单纯摆事实的方法,使文章 显得空疏贫弱,淡薄无味,给人的感觉是“论点+事例=议论文”。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 因是不会对事例作合理的分析。运用例证法最常见的模式是:事例——评析——事理,即通 过对事例的评价,使事实上升到理论。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夹叙夹议的写法。 如何运用引证法呢?要做到引用准确,并对引语作恰当的分析,引和评要结合起来,不能只 是单单的引用。 写“一事一议”的文章,不要贪多求大,只要求针对某一件事或某一种现象,谈自己的一点 看法。写作的一般思路可概括为四个字:引、议、联、结。所谓“引”,即开篇简要引述某 件事或某种现象,提出中心论点;所谓“议”,即结合这件事或这种现象作分析,揭示其与 中心论点的联系,为进一步议论作铺垫;所谓“联”,即联系历史、生活和自身实际,作进 一步分析;所谓“结”,即强调中心论点,收结全文。 (梁尚锋) 三、名段示例与赏析 [名段示例 1] 事业是人生的不朽丰碑。人类的史册告诉我们:凡是留下英名的人,总是创造了永存的事业。 孔子、司马迁、鲁迅之所以为千秋万代传诵,是因为他们为民族文化宝库增添了财富;屈原、 岳飞、郑成功之所以载入史册,是因为他们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伟大的爱国精神;李自成、洪 秀全、孙中山之所以名垂千古,是因为他们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蔡伦,祖冲之、毕升之所以 永远为人们纪念,是因为他们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科学技术领域留下的发明创造,使 后人享用不尽。谁做了对人类有益的事业,谁就树了一座人生的不朽丰碑。 [赏析] 全段论证条理非常清晰,第①句提出分论点,第②句总写,第③句举例去论证,第④句总结, 强调论点。全段举例论证很有特点。从四个方面连续举例,构成排比,增强语势;叙例高度 浓缩概括,所举事例包括文学家、爱国人士、革命者、科学家,具有典型性;并且边举例边 评论,使理寓于事中,又使事得以揭示本质,增强了说服力。 [名段示例 2] 汉代大将霍去病,在抵御匈奴侵扰获得一些胜利后,汉武帝为表彰他的功勋,要为他建造华 丽的宅邸,霍去病却慨然道:“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他毅然拒绝。在匈奴骚扰,边陲时有 兵祸之秋,身为大将的霍去病,胸中只装着国家的安危,而把一己的安富尊荣视如敝屣。这 种先国后家,先忧后乐的精神,在霍去病之后,作为我们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不 断发扬光大。到了北宋,一代名臣范仲淹在他的革新朝政的许多措施不得实行,受到排挤遭 到贬斥之后,身处逆境,并无悲观颓废而纵情于山林诗酒,而是“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httpwwwyuwen123.com 以满怀忧国忧民之情倾注于他的传世名篇《岳阳楼记》中。脍炙人口的警句“先天下之忧而 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集中体现了他的“先忧后乐”的伟大品格。以后我们从岳飞身上 从文天祥身上,从于谦身上,从方志敏身上,从彭德怀身上,都能看到这种伟大精神的闪光。 赏析] 这段举例论证和上一段有所不同。本段重说理而轻叙述,全段只用一句话概括霍去病的事例 然后结合事例稍作分析,引出“先忧后乐”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又自然论及范仲 淹的伟大品格,最后再简要提到岳飞、文天祥、于谦、方志敏、彭德怀。整段议论由古至今, 层层推进,说服力强。在议论的过程中,能紧扣事例,寓理于事。 四、片段作文导练与点评 片段作文1] △题目精选 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彭德怀在江西某地察看地形,叫一位挡路的战士让开,这个战士竟然对着他打了两拳。彭总 未加理会,匆匆走了。事后传令兵捆来那个战士让彭总处理,他却说:“谁叫你们这样干? 小事情,快放他回去!”后来,那个战士逢人便说:“总指挥真是度量宽宏呀!” △思路导引 写一事一议的文章,一定先要认真分析这件事的中心和本质,从中提炼出合理的观点。细读 这则材料,可概括出这则材料主要是写彭总对待下属的宽阔胸怀。我们便可以提出宽容的重 要性、待人要宽容、做人心胸要宽广等观点。明确了论点之后,便要调动自己平时的积累, 考虑有哪些论据可以证明论点。论据可以是历史实例,也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事情,还可以 是名言俗语等,但哪些是最贴切的论据,一定要认真琢磨。写作的一般思路是:先概括原材 料,引出论点,再摆事实讲道理去分析,最后总结论点。在摆事实和讲道理的过程中,一定 要注意叙得简洁,议得有理,叙议要结合,引评要结合 △例文节选 所谓度量,主要是指为人处事宽容、谅解、忍让、克制的程度。俗话说:“量小失众友,度 大集群朋。”人有宽阔的胸襟,恢宏的度量,才能赢得友谊,增进团结。也只有度量恢宏的 人,才能解人之难,补人之过,扬人之长,谅人之短,从而产生很大的感召力,使人乐于信 任亲近。而胸襟狭窄者则会嫉人之才,妒人之能,讽人之缺,讥人之误,因而在他周围便会 产生一种无形的排斥力,使人对之避而远之 度量,跟人的思想认识、道德修养、社会阅历、人生抱负等因素息息相关。一个有着远大理 想抱负和很好的道德修养的人,他一定也是个度量博大、胸襟开阔的人。战国时期的蔺相如 为了社稷之安,三让廉颇,他那恢宏的度量,终于使廉颇心悦诚服,将相团结一致,为赵国 立下汗马功劳;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受“胯下之辱”,然而他不惊不怒,可谓“将军额头 可跑马”;三国名贤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其胸怀豁达,非同一般,心怀事业、国家根本大 计的人,度量也就无所不容了。第二次反“围剿”快结束的一天,彭老总在江西某地察看地 形,叫一位挡路的战士让开,这个战士竞然对着他打了两拳,彭老总未加理会,匆匆走了 事后传令兵捆来那个战士让彭老总处理,他却说:“谁叫你们这样干?小事情,快放他回去!” 后来,那个战士逢人便说,“总指挥真是度量宽宏呀!”红军长征途中,朱德同志经受了各种 困难和委屈,团结红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终于粉碎了张国焘企图分裂红军的阴谋。毛主席 赞扬他“意志坚如铁,度量大如海。”纵览古今,凡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人,无不襟怀坦荡, 度量恢宏。而度量狭小者,不仅于他人没有好处,就是于自己也是没有好处的。像庞涓那样 忌贤妒能的小肚鸡肠者,只会最终兵败马陵道,贻笑天下。 那么,怎样才能造就博大的度量呢?古人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山高万仞无欲则刚。”我
http://www.yuwen123.com 以满怀忧国忧民之情倾注于他的传世名篇《岳阳楼记》中。脍炙人口的警句“先天下之忧而 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集中体现了他的“先忧后乐”的伟大品格。以后我们从岳飞身上, 从文天祥身上,从于谦身上,从方志敏身上,从彭德怀身上,都能看到这种伟大精神的闪光。 [赏析] 这段举例论证和上一段有所不同。本段重说理而轻叙述,全段只用一句话概括霍去病的事例, 然后结合事例稍作分析,引出“先忧后乐”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又自然论及范仲 淹的伟大品格,最后再简要提到岳飞、文天祥、于谦、方志敏、彭德怀。整段议论由古至今, 层层推进,说服力强。在议论的过程中,能紧扣事例,寓理于事。 四、片段作文导练与点评 [片段作文 1] △题目精选 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彭德怀在江西某地察看地形,叫一位挡路的战士让开,这个战士竟然对着他打了两拳。彭总 未加理会,匆匆走了。事后传令兵捆来那个战士让彭总处理,他却说:“谁叫你们这样干? 小事情,快放他回去!”后来,那个战士逢人便说:“总指挥真是度量宽宏呀!” △思路导引 写一事一议的文章,一定先要认真分析这件事的中心和本质,从中提炼出合理的观点。细读 这则材料,可概括出这则材料主要是写彭总对待下属的宽阔胸怀。我们便可以提出宽容的重 要性、待人要宽容、做人心胸要宽广等观点。明确了论点之后,便要调动自己平时的积累, 考虑有哪些论据可以证明论点。论据可以是历史实例,也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事情,还可以 是名言俗语等,但哪些是最贴切的论据,一定要认真琢磨。写作的一般思路是:先概括原材 料,引出论点,再摆事实讲道理去分析,最后总结论点。在摆事实和讲道理的过程中,一定 要注意叙得简洁,议得有理,叙议要结合,引评要结合。 △例文节选 所谓度量,主要是指为人处事宽容、谅解、忍让、克制的程度。俗话说:“量小失众友,度 大集群朋。”人有宽阔的胸襟,恢宏的度量,才能赢得友谊,增进团结。也只有度量恢宏的 人,才能解人之难,补人之过,扬人之长,谅人之短,从而产生很大的感召力,使人乐于信 任亲近。而胸襟狭窄者则会嫉人之才,妒人之能,讽人之缺,讥人之误,因而在他周围便会 产生一种无形的排斥力,使人对之避而远之。 度量,跟人的思想认识、道德修养、社会阅历、人生抱负等因素息息相关。一个有着远大理 想抱负和很好的道德修养的人,他一定也是个度量博大、胸襟开阔的人。战国时期的蔺相如, 为了社稷之安,三让廉颇,他那恢宏的度量,终于使廉颇心悦诚服,将相团结一致,为赵国 立下汗马功劳;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受“胯下之辱”,然而他不惊不怒,可谓“将军额头 可跑马”;三国名贤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其胸怀豁达,非同一般,心怀事业、国家根本大 计的人,度量也就无所不容了。第二次反“围剿”快结束的一天,彭老总在江西某地察看地 形,叫一位挡路的战士让开,这个战士竟然对着他打了两拳,彭老总未加理会,匆匆走了。 事后传令兵捆来那个战士让彭老总处理,他却说:“谁叫你们这样干?小事情,快放他回去!” 后来,那个战士逢人便说,“总指挥真是度量宽宏呀!”红军长征途中,朱德同志经受了各种 困难和委屈,团结红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终于粉碎了张国焘企图分裂红军的阴谋。毛主席 赞扬他“意志坚如铁,度量大如海。”纵览古今,凡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人,无不襟怀坦荡, 度量恢宏。而度量狭小者,不仅于他人没有好处,就是于自己也是没有好处的。像庞涓那样 忌贤妒能的小肚鸡肠者,只会最终兵败马陵道,贻笑天下。 那么,怎样才能造就博大的度量呢?古人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山高万仞无欲则刚。”我
http://www.yuwen123.com 们只有做到“有容”、“无欲”,像大海那样笑纳百川,像高山那样巍巍矗立,刚正不阿,才 能像周总理那样心底无私天地宽,为祖国、为中华民族,矢志不渝,奉献到底!当然度量的 锻炼,并非一日之功,还要靠长期的修养。需要说明的是,宽宏大度并不意味着不分是非曲 直,遇事视若无睹,麻木不仁,不讲原则 △点评 选段条理清晰,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先解释什么是度量,并 分析其作用,然后从正反两方面去举例论证,最后提出造就博大度量的方法。所举的六个历 史事例有代表性,并且叙例详略得当,人们所熟悉的事例高度浓缩概括,人们不大熟悉的事 例则写得具体一些。叙议也紧密结合,寓理于事中,有说服力。末段引用俗语加以评述,比 喻论证形象生动。 片段作文2] △题目精选 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生存的压力,使羊成了奔跑“健将”,狮子成了草原“猎手”。在非洲大草原上,每天早晨, 羊睁开眼睛所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必须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跑得还快,否则我就会被狮子吃 掉。而就在同一时刻,狮子从睡梦中醒来,首先闪现在脑海里的第一个念头是:我必须比跑 得最慢的羊跑得快,要不然我就会饿死。于是,几乎是同时,羊和狮子一跃而起,迎着朝阳 跑去。 △思路导引 所给的材料是一种自然现象。对自然现象的分析不能够只停留在羊和狮子的奔跑这表面现象 上,而要通过这种自然现象展开联想,联系到人的“压力”这种社会现象。这才能准确理解 材料的中心。而压力的内涵又是丰富的:压力可以来自环境,可以来自别人,可以来自自己, 可以来自挫折,可以来自挑战:压力可以是动力,促人奋进,也可以是阻力,折磨人的精神。 抓住自己对“压力”某方面的深刻体会,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去分析,一定能写出一篇好的 文章 △例文节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中国一一这个本已人口众多的国家的社会 竞争愈来愈激烈。竞争是残酷的,它让每个人都活在了优胜劣汰的忧虑之中,来自生活的各 种无形压力使我们喘不过气来,令我们恐惧。这些与日俱增的压力促成我们思想堕落,无心 工作、学习,以至于工作样样不顺心,成绩一落千丈。多少人为此而苦闷、压抑,放弃了自 己的理想、目标,甚至觉得被世界遗弃,而产生轻生的念头,这不都是竞争犯的错,压力惹 的祸吗? 其实,“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不成材”,动力是来源于压力的。只要你树立正确的心态 就大可不必担心自己的命运,虽说前面的路不一定平坦、顺利,需要开拓、创新,或者历尽 艰险去标新立异。而与此关联,我们必须学会在压力下、在逆境中鼓励自己奋斗,激励自己 进步。要相信,无论何时何地,自己始终是最好的。无论做什么,不要强迫自己去做,如果 想做,做到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最好就可以了,毕竞每个人的能力也是有所不同的。因此,在 逆境中,我们会学到更多,更清楚自己个人的能力;在逆境中,困难会激发我们的斗志,我 们会更加努力地学习。 △点评 选段没有典型的历史事例作论据,写得亲切、平实而又充满感情,有说服力。这在于作者对 “压力”有独到的体验和深刻的见解,并善于联系生活实际作高度的分析概括。第1段概述 生活中的种种压力给人带来的负面影响,第2段笔锋一转,引出“动力是来源于压力的”, 并联系实际分析如何用正确的心态对待压力,分析压力的作用。不足之处是有的语句欠准确
http://www.yuwen123.com 们只有做到“有容”、“无欲”,像大海那样笑纳百川,像高山那样巍巍矗立,刚正不阿,才 能像周总理那样心底无私天地宽,为祖国、为中华民族,矢志不渝,奉献到底!当然度量的 锻炼,并非一日之功,还要靠长期的修养。需要说明的是,宽宏大度并不意味着不分是非曲 直,遇事视若无睹,麻木不仁,不讲原则。 △点评 选段条理清晰,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先解释什么是度量,并 分析其作用,然后从正反两方面去举例论证,最后提出造就博大度量的方法。所举的六个历 史事例有代表性,并且叙例详略得当,人们所熟悉的事例高度浓缩概括,人们不大熟悉的事 例则写得具体一些。叙议也紧密结合,寓理于事中,有说服力。末段引用俗语加以评述,比 喻论证形象生动。 [片段作文 2] △题目精选 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生存的压力,使羊成了奔跑“健将”,狮子成了草原“猎手”。在非洲大草原上,每天早晨, 羊睁开眼睛所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必须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跑得还快,否则我就会被狮子吃 掉。而就在同一时刻,狮子从睡梦中醒来,首先闪现在脑海里的第一个念头是:我必须比跑 得最慢的羊跑得快,要不然我就会饿死。于是,几乎是同时,羊和狮子一跃而起,迎着朝阳 跑去。 △思路导引 所给的材料是一种自然现象。对自然现象的分析不能够只停留在羊和狮子的奔跑这表面现象 上,而要通过这种自然现象展开联想,联系到人的“压力”这种社会现象。这才能准确理解 材料的中心。而压力的内涵又是丰富的:压力可以来自环境,可以来自别人,可以来自自己, 可以来自挫折,可以来自挑战;压力可以是动力,促人奋进,也可以是阻力,折磨人的精神。 抓住自己对“压力”某方面的深刻体会,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去分析,一定能写出一篇好的 文章。 △例文节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中国——这个本已人口众多的国家的社会 竞争愈来愈激烈。竞争是残酷的,它让每个人都活在了优胜劣汰的忧虑之中,来自生活的各 种无形压力使我们喘不过气来,令我们恐惧。这些与日俱增的压力促成我们思想堕落,无心 工作、学习,以至于工作样样不顺心,成绩一落千丈。多少人为此而苦闷、压抑,放弃了自 己的理想、目标,甚至觉得被世界遗弃,而产生轻生的念头,这不都是竞争犯的错,压力惹 的祸吗? 其实,“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不成材”,动力是来源于压力的。只要你树立正确的心态, 就大可不必担心自己的命运,虽说前面的路不一定平坦、顺利,需要开拓、创新,或者历尽 艰险去标新立异。而与此关联,我们必须学会在压力下、在逆境中鼓励自己奋斗,激励自己 进步。要相信,无论何时何地,自己始终是最好的。无论做什么,不要强迫自己去做,如果 想做,做到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最好就可以了,毕竟每个人的能力也是有所不同的。因此,在 逆境中,我们会学到更多,更清楚自己个人的能力;在逆境中,困难会激发我们的斗志,我 们会更加努力地学习。 △点评 选段没有典型的历史事例作论据,写得亲切、平实而又充满感情,有说服力。这在于作者对 “压力”有独到的体验和深刻的见解,并善于联系生活实际作高度的分析概括。第 1 段概述 生活中的种种压力给人带来的负面影响,第 2 段笔锋一转,引出“动力是来源于压力的”, 并联系实际分析如何用正确的心态对待压力,分析压力的作用。不足之处是有的语句欠准确
http://www.yuwen123.com 精炼 片段作文3] △题目精选 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 “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淸过了多久, 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需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 度难关。”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 △思路导引 这是一则当代寓言。寓言中的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诚实守信曾是中华民族 的传统美德,但现实生活中确有不少不守信的欺诈行为令你激愤,你可以勇敢地批判那些缺 失诚信的行为。你也可以引经据典,证明诚信是中华民族曾经引以为豪的美德,为诚信的复 归摇旗呐喊。你还可以谈论诚信的重要性,或者为诚信的重建岀谋献策等等。这则寓言给我 们许多思考和启发,可抓住你感受最深的一点去分析。最好能联系现实生活去分析,使你的 文章现实针对性更强,可读性更强! △例文节选 诚信也是道德建设的根本,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素质。我国素有“一诺千金”之说:“君子一 言,驷马难追。”但在现在的社会,有些人受西方思潮的影响,“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 经拥有”,在生活中迷失了自己,图一时之快,置信誉于不顾,拼命透支自己已经不多的诚 信。可想而知,这种行为的后果就是遗臭万年! 在中华几千年历史中,有许多关于诚信的论述,也流传着许多诚信的故事。这些宝贵的论述 和故事,在今天也能给我们深刻的启示。诚信是一切道德赖以维系的前提。失信于人,也就 失信于成功。古语曰:索物于暗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诚。也就是说,最 好借助于光亮在黑暗中取物:而只有诚信,才能取信于天下。“得道多助”,古人尚能如此明 白,而作为当代的中学生,更应该诚信做人! 诚信就像一个砝码,在生命的天平上,放上它,摇摆不定的天平就会变得平稳:诚信更像是 高山之水,能够在浮动的社会里,洗尽铅华,洗尽虚伪,露出真诚。所以我们应该在全社会 大力提倡诚信,为社会风气的净化,尽一份自己的责任!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 是人生中至真至纯至美的时期。而诚信又是最容易而又最不应该让人忽视的美德,我们应该 把诚信作为人生中的一个坐标,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诚信对人,诚信对己 △点评 选段善于引用名言俗语进行论证,还运用了生动的比喻论证、增强了说服力。第1、2段引 用了“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索物于暗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诚”等名 言俗语,并且引语和评论结合起来。引用自然得体,好像信手拈来,足见作者文化底蕴的深 厚。第3段把诚信比作是砝码、高山之水、人生的坐标,形象生动地证明了诚信的作用,呼 吁人们诚信对人,诚信对己。 五、整篇作文导练与点评 △题目精选 针对学校中的某一件事或某一种现象,提出一个明确的论点,写一篇议论文。 △思路导引 这道题目范围比较宽泛,首先要明确针对什么事或现象。同学们对学校里发生的事情都比较 熟悉,对学校中的某些现象也都比较了解,只要你细心观察和思考,就会有很多写作的素材。 对校园中的垃圾、墙壁上的脚印、餐桌上剩饭,你一定会有很多的感触:对打饭插队、上课 睡觉、谈恋爱,你一定会有你的见解;对作业、考试,你一定会有你的认识;对好人好事
http://www.yuwen123.com 精炼。 [片段作文 3] △题目精选 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 “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 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需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 度难关。”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 △思路导引 这是一则当代寓言。寓言中的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诚实守信曾是中华民族 的传统美德,但现实生活中确有不少不守信的欺诈行为令你激愤,你可以勇敢地批判那些缺 失诚信的行为。你也可以引经据典,证明诚信是中华民族曾经引以为豪的美德,为诚信的复 归摇旗呐喊。你还可以谈论诚信的重要性,或者为诚信的重建出谋献策等等。这则寓言给我 们许多思考和启发,可抓住你感受最深的一点去分析。最好能联系现实生活去分析,使你的 文章现实针对性更强,可读性更强! △例文节选 诚信也是道德建设的根本,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素质。我国素有“一诺千金”之说:“君子一 言,驷马难追。”但在现在的社会,有些人受西方思潮的影响,“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 经拥有”,在生活中迷失了自己,图一时之快,置信誉于不顾,拼命透支自己已经不多的诚 信。可想而知,这种行为的后果就是遗臭万年! 在中华几千年历史中,有许多关于诚信的论述,也流传着许多诚信的故事。这些宝贵的论述 和故事,在今天也能给我们深刻的启示。诚信是一切道德赖以维系的前提。失信于人,也就 失信于成功。古语曰:索物于暗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诚。也就是说,最 好借助于光亮在黑暗中取物;而只有诚信,才能取信于天下。“得道多助”,古人尚能如此明 白,而作为当代的中学生,更应该诚信做人! 诚信就像一个砝码,在生命的天平上,放上它,摇摆不定的天平就会变得平稳;诚信更像是 高山之水,能够在浮动的社会里,洗尽铅华,洗尽虚伪,露出真诚。所以我们应该在全社会 大力提倡诚信,为社会风气的净化,尽一份自己的责任!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 是人生中至真至纯至美的时期。而诚信又是最容易而又最不应该让人忽视的美德,我们应该 把诚信作为人生中的一个坐标,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诚信对人,诚信对己。 △点评 选段善于引用名言俗语进行论证,还运用了生动的比喻论证、增强了说服力。第 1、2 段引 用了“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索物于暗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诚”等名 言俗语,并且引语和评论结合起来。引用自然得体,好像信手拈来,足见作者文化底蕴的深 厚。第 3 段把诚信比作是砝码、高山之水、人生的坐标,形象生动地证明了诚信的作用,呼 吁人们诚信对人,诚信对己。 五、整篇作文导练与点评 △题目精选 针对学校中的某一件事或某一种现象,提出一个明确的论点,写一篇议论文。 △思路导引 这道题目范围比较宽泛,首先要明确针对什么事或现象。同学们对学校里发生的事情都比较 熟悉,对学校中的某些现象也都比较了解,只要你细心观察和思考,就会有很多写作的素材。 对校园中的垃圾、墙壁上的脚印、餐桌上剩饭,你一定会有很多的感触;对打饭插队、上课 睡觉、谈恋爱,你一定会有你的见解;对作业、考试,你一定会有你的认识;对好人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