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说明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作了深刻论述。他根据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露了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揭示了资产阶级国家和法律的本质,阐明了无产阶价级及其政党的斗争自标,强调无产阶级必须来取政治行动,必须把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作为达到废除阶级并和阶级一起废除国家的过渡。马克患的《总委员会关于继承权的报告》、《政治冷淡主义》、《巴枯宁《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书摘要》和恩格斯的《致国际工人协会西班牙联合会委员会》、《关于工人阶级的政治行动》、《论权威》等著作,批判了巴宁派主张无产阶级放弃政治斗争、立即废除国家、否定一切权威和把废除继承权作为社会革命的起点的错误观点,阐明了工人阶级的伟大目标是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论证了工人阶级建立独立政党和开展政治斗争的必要性,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继承权、权威、无产阶级专政和工农联盟等问题的一系列重要思想。马克思还针对国际工人协会内部关于士地问题的争论,写了《论土地国有化》一文,阐述了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土地问题的观点。《流亡者文献》是恩格斯阐述欧洲民主运动、工人运动和俄国间题的一组文章。在这组文章中,恩格斯批判了布朗基派、巴枯宁派和俄国民粹派的错误观点,通过对波兰、法国和俄国的革命运动的分析和对巴黎公社经验的回顾,论述了欧洲革命的前景,阐释了无产阶级斗争的战略和策略。马克思在《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和《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及其草稿中,用唯物史观分析了俄国社会发展道路,分析了俄国农村公社的历史命运和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前景,同时阐述了研究社会问题和历史问题的科学方法。马克思坚决反对把他在《资本论》中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强调只有对不同历史环境中的历史现象分3
第三卷说明 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作了深刻论述。他根据马克思的剩余价值 理论揭露了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揭示了资产阶级国家和法律 的本质 阐明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斗争目标,强调无产阶级必须采 取政治行动,必须把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作为达到废除阶级并和阶级 一起废除国家的过渡。 马克思的《总委员会关于继承权的报告队《政治冷淡主义以《巴 枯宁〈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书摘要》和恩格斯的《致国际工人协 会西班牙联合会委员会》、《关于工人阶级的政治行动》、《论权威》等 著作,批判了巴枯宁派主张无产阶级放弃政治斗争、立即废除国家、 否定一切权威和把废除继承权作为社会革命的起点的错误观点,阐 明了工人阶级的伟大目标是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论证了工人阶 级建立独立政党和开展政治斗争的必要性,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关 于继承权、权威、无产阶级专政和工农联盟等问题的一系列重要思 想。马克思还针对国际工人协会内部关于土地问题的争论,写了《论 土地国有化》一文,阐述了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土地问题的观点。 《流亡者文献》是恩格斯阐述欧洲民主运动、工人运动和俄国问 题的一组文章。在这组文章中,恩格斯批判了布朗基派、巴枯宁派和 俄国民粹派的错误观点,通过对波兰、法国和俄国的革命运动的分析 和对巴黎公社经验的回顾,论述了欧洲革命的前景,阐释了无产阶级 斗争的战略和策略。马克思在《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和《给 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及其草稿中,用唯物史观分析了俄国社会发 展道路,分析了俄国农村公社的历史命运和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前 景,同时阐述了研究社会问题和历史问题的科学方法。马克思坚决反 对把他在《资本论》中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变成一般发 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强调只有对不同历史环境中的历史现象分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别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把它们加以比较,才能找到理解这种现象的钥匙。为反对拉萨尔主义,用科学理论指导工人政党和工人运动,马克思写了《哥达纲领批判》这篇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文献,逐条批判了德国工人党纲领草案中的拉萨尔主义观点,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他第一一次区分了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明了两个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分配原则,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国家观,强调国家具有阶级性,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恩格斯在《给奥·倍倍尔的信》中也批评了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在纲领草案中对拉萨尔派的无原则让步,同时阐发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些重要观点。在《给奥·倍倍尔、威·李卜克内西、威·白拉克等人的通告信》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德国工人党内的右倾机会主义思潮,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无产阶级性质,反对把党变成改良主义的政党,同时进一步阐发了阶级斗争理论,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宗旨和奋斗目标。为了更广泛地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恩格斯把《反杜林论》中的三章内容改编成《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称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恩格斯在这部著作中概述了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发展,评述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理论贡献和历史局限性,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创立过程以及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指明了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论证了资本主义必4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别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把它们加以比较,才能找到理解这种现象的 钥匙。 为反对拉萨尔主义,用科学理论指导工人政党和工人运动,马 克思写了《哥达纲领批判》这篇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文献,逐条批判 了德国工人党纲领草案中的拉萨尔主义观点,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 的基本原理。他第一次区分了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阐明了 两个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分配原则,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国家观,强 调国家具有阶级性自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 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 恩格斯在《给奥·倍倍尔的信》中也批评了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在纲领 草案中对拉萨尔派的无原则让步,同时阐发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些 重要观点。 在《给奥·倍倍尔、威·李卡克内西、威·自拉克等人的通告信》中, 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德国工人党内的右倾机会主义思潮,强调必 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无产阶级性质,反对把党变成改良主义的政 党,同时进一步阐发了阶级斗争理论,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宗旨和 奋斗目标。 为了更广泛地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恩格斯把《反杜林论》中 的三章内容改编成《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称它是 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恩格斯在这部著作中概述了社会主义思想的 历史发展,评述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理论 贡献和历史局限性,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论述了辩证唯 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创立过程以及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 根本区别,指明了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使社会主 义从空想变成科学 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论证了资本主义必
第三卷说明!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并科学地预言了未来社会的一些基本特征。恩格斯在为这部著作1892年英文版写的导言中,着重阐述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唯物主义认识论与不可知论之间的本质区别,阐明了认识来源于实践并受实践检验这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法国工人党纲领导言(草案)》是马克思应法国工人党的请求起草的党纲的理论部分。马克思在导言中简要地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原理和无产阶级政党的斗争目标。在《布鲁诺·鲍威尔和原始基督教》中,恩格斯分析了基督教发展成为世界宗教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的原因,批判了基督教历史研究领域中的唯心主义观点,阐明了唯物主义者对待宗教的态度。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概述了马克思的主要理论贡献和毕生革命活动,阐述了马克思的两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发现一一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高度评价了马克思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的伟天一生。本卷附录收入《卡·马克思关于巴黎公社的发言记录》《卡·马克思同<世界报》记者谈话的记录》以及马克思的演讲《纪念国际成立七周年》。在这三篇文献中,马克思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驳了资产阶级对国际工人协会的种种攻击和低毁,阐述了国际工人协会的性质和宗旨,阐明了工人阶级的奋斗目标和斗争策略。5
第三卷说明 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并科学地预言了未来社会 的一些基本特征。恩格斯在为这部著作1892年英文版写的导言中,着 重阐述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唯物主义认识论与不可知论之间的 本质区别,阐明了认识来源于实践并受实践检验这一马克思主义认 识论的基本原理。 《法国工人党纲领导言(草案) ))是马克思应法国工人党的请求起 草的党纲的理论部分。马克思在导言中简要地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 的重要原理和无产阶级政党的斗争目标。 在《布鲁诺·鲍威尔和原始基督教》中,恩格斯分析了基督教发展 成为世界宗教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的原因,批判了基督教历 史研究领域中的唯心主义观点,阐明了唯物主义者对待宗教的态度。 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和《在马克思基前的讲话》中概述了马 克思的主要理论贡献和毕生革命活动,阐述了马克思的两个具有划 时代意义的伟大发现一一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高度评价了马 克思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的伟大一生。 本卷附录收入《卡·马克思关于巴黎公社的发言记录》、《卡·马克 思同〈世界报〉记者谈话的记录》以及马克思的演讲《纪念国际成立七 周年趴在这三篇文献中,马克思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驳斥了 资产阶级对国际工人协会的种种攻击和诋毁,阐述了国际工人协会 的性质和宗旨,阐明了工人阶级的奋斗目标和斗争策略。 5
卡·马克思弗·恩格斯18641883年
卡·马克思 弗·恩格斯 1864-1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