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5,No.4第5卷第4期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12月J. of Wuhan Uni. of Sci.& Tech. (Social Science Edition)Decp.2003论传统美术与哲学思想吴清陈汗青(武汉科技大学机械自动化学院,湖北武汉430081)摘要:本文简要地回顾了传统美术的发展历程,并系统地探讨了古代哲学思想对美术的影响和渗遗。传统美术的起源和发展都与哲学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深入研究传统美学中的哲学思想,对现代设计有不少神益。关键词:传统美术;哲学思想;相互影响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699(2003)03-0039-04与其他许多学科相比,对传统美术进行系统对大自然和自身生命的热爱。我们的祖先认为混沌划分阴阳,阴阳相合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的理论研究较少,尽管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传统美术一直伴随着历史的潮流而发展。综观传由此形成中国本源哲学体系。原始人的人生观亦统美术发展的历史,儒家、道家和禅宗佛学是传统反映在彩陶的纹样中。经历了社会发展的漫长阶美术的哲学思想基础。传统美术的产生和发展深段,到先秦时期,哲学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受古代哲学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潜其中所贯穿的一个总思潮、总倾向就是理性主义,移默化的。传统美术中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哲学,以因此,在研究传统美学时,要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哲学。儒道互补是两千多年来和观点来研究。只有用哲学的研究方法,才能系中国的思想基础,儒家和道家相互对立、相互补统地、深刻地揭示传统美术的本质。深入研究传充,相反相成地塑造了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统美术,不仅会带给我们许多哲学启迪,而且对我文化心理结构、艺术理想和审美兴趣。从美学学们继承和发扬祖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对现代设计科结构上看,哲学和心理学是研究美学两大支柱。的发展非常有意义。传统美术是现代设计取之不哲学和美学密不可分,许多哲学家对美学的研究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以下从几个方面探讨传统成果都构成了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老子美术的思想性及其现实意义。孔子、庄子、墨子等的哲学著作中都有关于美学的精辟论述。孔子提倡“礼、乐”,他认为审美和艺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术对人的精神影响特别深刻有力,通过艺术欣赏传统美术的深远影响可提高人们的主观意识修养。“礼”的意思是“仁”,是“仁政”,是“皆有不忍人之心”。“乐”包(一)传统美术的思想起源是儒道哲学思想含的内容很广,音乐、诗歌、舞蹈本是三位一体,自传统美学的研究对象是民间审美活动的本不必说,绘画、雕镂、建筑等造型美术也被包含,甚质、特点和规律。传统美术的创作主体是劳动人至仪仗、田猎、肴镶等都可以涵盖。所谓乐者,乐民。劳动人民在创作过程中大量借鉴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反映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中国的也。凡是使人快乐,使人的感观可以得到享受的史前文化就有灿烂的美术佳作,浙江的河姆渡、河东西,都可以广泛地称之为乐。通过“礼辨异,乐北磁山、河南新郑、密县等新石器时代遗址的陆续和同”,礼乐相济,矛盾的两方面在社会作用方面发现,不断证实八千年前中国文明已初露曙光。互相依赖、互相补充,在内容方面也是互相转化、传统美术的起源是原始时代的纹样,也有些是图互相包含的,最后达到“和”的目的。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和”就是孔子的审美思想的核腾。以仰韶半坡彩陶为例,彩陶上的纹样多是动物形象,其中尤以鱼纹最普遍,鱼在中国语言中具心。由声乐的和平,影响到人心的和平,而人心的有生殖繁衍的祝福含义。从总体上看,原始的纹和平,又影响国家统治的和平,孔子的重点不在于样较生动、自由、舒畅、开放、流动,体现了原始人音调本身的和谐,而在于音乐表现的情感要受到收稿日期:2003-04-05作者简介:吴清(1965-),女,浙江松阳人,武汉科技大学机械自动化学院高级工程师,(C)1994-2019China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第 5 卷第 4 期 2 0 0 3 年 21 月 武 汉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 J . o f W u h a n U n i . fo S e i , & eT e h . ( oS e i a l S e i e n e e E d i t i o n ) V o l . 5 , N o . 4 D e e P , 2 0() 3 论传统美术与哲学思想 吴 清 陈汗 青 ( 武汉科技大学 机械自动化学院 ,湖北 武汉 43 0 81 ) 摘要 : 本文简要地回顾 了传统 美术 的发展历 程 , 并 系统地探讨 了 古 代哲 学思想对 美术的 影 响和渗透 。 传统 灸 术的起源和发展都 与哲 学思想有着密切的联 系 , 两者相互 依存 、 相 互促进 。 深入研究传统 美学中的哲 学思想 , 对现代设计 有不 少稗益 。 关键词 : 传统 美术 ; 哲学思想 ; 相互 影响 中图分 类号 : 3H 巧 .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1X() 9 一 36 9 ( 20 3 ) 03 一 加 39 一 04 与其他许多学科相 比 , 对传统美术进行 系统 的理论研究较少 , 尽管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 中 , 传统美术 一直伴随着历史的潮流而发展 。 综观传 统美术发展的历史 , 儒家 、 道家和禅宗佛学是传统 美术的哲学思想基础 。 传统美术 的产生 和发展深 受古代哲学的影响 , 这种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 、 潜 移默化的 。 传统美术 中蕴含着深厚 的哲学思想 。 因此 , 在研究传统美学时 , 要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 和观点来研究 。 只有用哲学的研究方法 , 才能系 统地 、 深刻地 揭示传统美术 的本质 。 深入研究传 统美术 , 不仅会带给我们许 多哲学启迪 , 而且对我 们继承和发扬祖 国的优 秀文化传统 , 对现代设计 的发展非常有意义 。 传统美术是现代设计取之不 尽 , 用之不竭的宝库 。 以 下从几个方面探讨传统 美术的思想性及其现实意义 。 一 、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 传统美术的深远影响 (一 )传统 美术的思想起源是儒道哲学思想 传统美学 的研究 对象是 民 间审美活 动的本 质 、 特点和 规律 。 传统美术 的创作主 体是 劳动人 民 。 劳动人民在创作过程 中大量借鉴神话故事 一, 民间传说 , 反映人们对幸福生活 的向往 。 中国的 史前文化就有灿烂的美术佳作 ,浙江的河姆渡 、 河 北磁山 、 河南新郑 、 密县等新石器时代遗址的陆续 发 现 , 不 断证 实八千年前 中国文 明已初露曙光 。 传统美术的起源是原始时代的纹样 , 也有些是图 腾 。 以仰韶半坡彩 陶为例 , 彩陶上的纹样多是动 物形象 , 其中尤以鱼纹最普遍 , 鱼在中国语言中具 有生殖繁衍的祝福含义 。 从总体上看 , 原始 的纹 样较生动 、 自由 、 舒畅 、 开放 、 流动 , 体现了原始人 对大 自然和 自身生命的热爱 。 我们的祖先认为混 沌划分阴阳 , 阴 阳相合化生万物 , 万物生 生不息 , 由此形成中国本源哲学体系 。 原始人的人生观亦 反映在彩陶的纹样中 。 经历了社会发展的漫长 阶 段 , 到先秦时期 , 哲学形成 了较完整 的理论体系 。 其中所贯穿 的一个总思潮 、 总倾 向就是理性主义 , 最具有代表性 的是以孔 子为代表的儒家哲学 , 以 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哲学 。 儒道互补是两千多年来 中国的思想基础 , 儒家 和 道家 相互对立 、 相互 补 充 , 相 反相成地塑 造了 中国人 的世界观 、 人生观 、 文化心理结构 、 艺术理想 和审美兴趣 。 从美学学 科结构上看 , 哲学和心 理学是研究美学两 大支柱 。 哲学和美学密不可 分 , 许多哲学家对美学 的研究 成果都构成了哲学思 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如老子 、 孔子 、 庄子 、 墨 子等的哲学著作 中都有关于美学 的 精辟论述 。 孔子提 倡 “ 礼 、 乐 ” , 他认为审美和艺 术对人的精神影响特别深刻有力 , 通过艺术欣赏 可 提高 人们 的 主 观意 识 修养 。 “ 礼 ” 的意 思 是 “ 仁 ” , 是 “ 仁政 ” , 是 “ 皆有不忍 人之心 ” 。 “ 乐 ” 包 含的内容很广 , 音乐 、 诗歌 、 舞蹈本是三 位一体 , 自 不必说 , 绘画 、 雕镂 、 建筑等造型美术也被包含 ,甚 至仪仗 、 田猎 、 肴撰等都可 以涵盖 。 所谓 乐者 , 乐 也 。 凡是使人快乐 , 使人 的感观可 以得到享受的 东西 , 都可 以广泛地称之为乐 。 通过 “ 礼辨异 , 乐 和 同 ” , 礼乐相济 , 矛盾的两方面在社会作用方面 互相依赖 、 互相补充 , 在 内容方面也是互相转化 、 互相包含 的 , 最后 达到 “ 和 ” 的 目的 。 孔子说 “ 礼 之用 , 和 为贵 ” 。 “ 和 ” 就是孔子 的审美思 想的 核 心 。 由声乐的和平 , 影响到人心 的和平 , 而人心 的 和平 , 又影响国家统治的和平 , 孔子的重点不在于 音调本身的和谐 , 而在于 音乐表现 的情感要 受到 收稿 日期 : 2 0 3 一 04 一 05 作者简介 : 吴清 ( 19 65 一 ) , 女 , 浙江松 阳人 , 武汉科技大学机械 自动化学院高级工程师
40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礼”的节制,要适度。传统美术与民俗分不开,威武雄壮,气势磅磷,创作者不是在细微处精雕细刻,而是采用大手笔,以异常单纯简洁的整体形虽然由于地理环境、生活习惯、时代背景不同,各地各民族有不同的民俗,但是每个民间美术的艺象,表现出力量、运动以及由之而形成的“气势”的美。从整体上看,显得分外的拙、粗、重。它虽术价值都体现在各自的民俗上。民俗中最有代表不华丽却单纯,它无细部而洗练,它不以自身形象性的是婚俗,一场婚礼就是展示传统美术之魅力的大舞台。自秦汉到明清,汉族婚礼基本因袭周为自足自的,反而显得开放而不封闭,它以简化的轮廓为形象,从而使粗扩的气势不受束缚而更带代《三礼》中规定的模式,婚礼表现了人民群众道有非写实的浪漫风味,表现了人征服世界中古拙德情操和美好愿望。耳看汉族典型的婚礼场景:气势的美。“气韵生动”中的“气”从哲学范畴转鼓乐声中,结婚仪式正在举行。庭院里,张灯结化为美学范畴,宇宙元气构成万物的生命,推动万彩,吹皱手簇拥着花轿。这花轿皇宝塔形状,木质物的变化,从而感发人的精神,产生了艺术。镂花,朱漆金,内有红缎作慢,制作精良,美观豪“气”应理解为画面的元气。这种画面的元气来华。大厅一侧是华丽而庄严的喜堂,正中悬挂着自宇宙的元气和艺术家本身的元气,是宇宙元气象征夫妻百年好合的和合二仙画像,供桌上方供和艺术家本身的元气化合的产物。这种画面的元品齐备;红烛高照,果盘里盛满枣子、花生、胡桃、桂圆,取其“早生贵子”、“和和气气”、“团团圆气是艺术的生命。“韵”是一个人的风神、风韵,也就是指一个人内在的个性、情调的显现,这当然圆”的吉祥口采。一对新人牵着红绿牵巾在拜堂离不开人的形相,但又超出人的形相。它不是成亲,他们一拜天地,二拜父母,三是夫妻对拜,新般的“姿”、“貌”,而是“风姿神貌”。换句话说,娘披着红盖头,身穿红衣服,喜娘扶着新娘,掌礼它不是人物的一般形象,而是审美形象。“气”和高喊吉祥话语,鼓乐齐鸣,充满了喜庆的热烈气“韵”不可分。“韵”是由“气”决定的。“气”是氛。大厅的另一侧是布置考究的洞房,在窗户和“韵”的本体和生命,没有“气”也就没有“韵”。门上都贴着红双喜字,全套中式家具,做工考究,“气”与“韵”相比,属于更高的层次,“气”表现于上面有精雕细刻的纹饰。桌雌椅披,新娘待嫁时整个画面,并不只是表现于孤立的人物形象。有亲手制作的绣品琳琅满目。绣着龙凤呈祥图案的了“气韵”,画面自然“生动”,也就是说有了气韵,被面,印有聋駕戏水图案的枕巾等。整个仪式的画面就有了生命,画面形象就活了。传统美术中主色调是红色,象征着吉样、喜庆,体现了“厚人的京剧脸谱采用生、未、净、、丑,生动地塑造了伦,美教化”的儒家思想,其核心就是“和”的审美许许多多的人物形象,如正直的黑脸包公、英雄的思想。红脸关公、奸诈的白脸高等。人们通过对舞台(二)传统美术随着哲学思想的发展而日益上棚棚如生的感人形象的审美欣赏,达到与创作丰富者的情感交流,最终发生思想感情的共鸣。魏普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大变化时期,无论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意识形态,包括哲学、二、传统美术以艺术的形式宣宗教、文艺等都经历了转折。魏晋恰好是一个哲扬和传播儒道的哲学思想学重新解放、思想非常活跃、问题提出很多、收获甚为丰硕的时期。虽然魏晋时期在时间、广度、规传统美术的创作者是劳动人民,他们本身深模、流派上比不上先秦,但思辨哲学所达到的纯粹受儒道哲学思想的影响,也可以说儒道的思想在性和深度上却是空前的,而哲学的发展带来了艺他们头脑中根深蒂固。因此,民间艺人在进行艺术的繁荣,美学理论也产生质的飞跃。魏普的美术创作时,总是使艺术作品宣扬和传播了哲学思学家提出“得意忘象”、“气韵生动”、“传神写想。比如山西的云岗石窟,利用天然石头雕刻的照”、“澄怀味象”等美学思想,它对后来的美学产各种佛像慈眉善自,好像能够保佑人们幸福、平生深远的影响。从此人们不再强调艺术的政教实安。这些雕像都是人神合一的,给人以精神寄托,用功能,而是强调艺术的审美功能。此外,人们开使人们得到精神安慰。神在这里没有作为异已的始欣赏大自然的美。从这个时期的民间美术作品对象和力量,其实是人的直接延伸。成都武侯祠可看出,艺术风格发生了变化,即由理性主义转换中三国演义的人物雕像,武汉归元寺的500罗汉到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深受庄子哲学思想的影塑像,敦煌莫高窟的壁画,都通过表彰孝子、义士、响。南京郊外有公元四百多年前创作的十几个大圣君、贤相宣扬儒家教义,还通过对世俗生活和自石雕,多个形态各异的辟邪兽,外形有些像狮子,然环境的描绘,表现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年画(C)1994-201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t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 0 3 年第 4 期 “ 礼 ” 的节制 , 要适度 。 传统美术与 民 俗分不开 , 虽然 由于 地理环境 、 生 活习 惯 、 时代背景不 同 , 各 地各民族有不 同的民 俗 , 但是每个民间美术的艺 术价值都体现在各 自的民俗上 。 民俗 中最有代表 性的是婚俗 , 一场婚礼就是展示传统美术之魅力 的大舞台 。 自秦汉到 明清 , 汉族婚礼基本 因袭周 代《三礼》 中规定的模式 , 婚礼表现了人民群众道 德情操和美好愿望 。 且看汉族典型 的婚礼场景 : 鼓乐声 中 , 结婚仪式 正在举行 。 庭 院里 , 张灯结 彩 , 吹鼓手簇拥着花轿 。 这花轿呈宝塔形状 , 木质 镂花 , 朱漆探金 , 内有红缎作慢 , 制作精 良 , 美观豪 华 。 大厅一侧是华丽而庄严 的喜堂 , 正 中悬挂着 象征夫妻百年好合的和合二仙画 像 , 供桌上方供 品齐备 ; 红烛高照 , 果盘里盛满枣子 、 花生 、 胡桃 、 桂圆 , 取其 “ 早 生贵 子 ” 、 “ 和 和 气 气 ” 、 “ 团 团 圆 圆 ” 的吉祥 口采 。 一对新人牵着红绿牵巾在拜堂 成亲 ,他们一拜天地 , 二拜父母 , 三是夫妻对拜 , 新 娘披着红盖头 , 身穿红衣服 , 喜娘扶着新娘 , 掌礼 高喊吉祥话语 , 鼓乐齐 鸣 , 充满 了喜庆 的热烈气 氛 。 大厅的另一侧是布置考究 的洞 房 , 在窗户和 门上都贴 着红双喜字 , 全套中式家具 , 做工考究 , 上面有精雕细刻 的纹饰 。 桌 帷椅披 , 新娘待嫁时 亲手制作 的绣品琳琅满 目 。 绣着龙凤呈祥图案的 被面 , 印有鸳鸯戏水 图案的枕 巾等 。 整个仪式的 主 色调是红 色 , 象征着吉祥 、 喜庆 , 体 现了 “ 厚人 伦 , 美教化 ” 的儒家思想 , 其核心 就是 “ 和 ” 的审美 思 想 。 (二 )传统美 术随 着 哲学 思 想的发展而 日益 丰富 魏晋在中国 历史上是一个重大变化时期 , 无 论经济 、 政治 、 军事 、 文化和意识形态 , 包括哲学 、 宗教 、 文艺等都经历了转折 。 魏晋恰好是一个哲 学重新解放 、 思 想非常活 跃 、 问题提出很多 、 收获 甚为丰硕的时期 。 虽然魏晋时期在时间 、 广度 、 规 模 、 流派上 比不上先秦 , 但思辨哲学所达到的纯粹 性和 深度上却是 空前 的 , 而哲学 的发展带来 了艺 术 的繁荣 , 美学理论也产生质的飞跃 。 魏晋 的美 学家提出了 “ 得 意忘 象 ” 、 “ 气 韵生 动 ” 、 “ 传神写 照 ” 、 “ 澄怀味象 ” 等美学思 想 , 它对后 来 的美学产 生深远的影响 。 从此人们不再强 调艺术的政教实 用 功能 , 而是强调 艺术的审美功能 。 此外 , 人们开 始欣赏大 自然的美 。 从这个时期的民间美术作品 可 看出 , 艺术风格发生了变化 , 即由理性主义转换 到浪漫主 义 。 浪漫 主义 深受庄子哲学思想 的影 响 。 南京郊外有公元 四百 多年前创作 的十几个大 石雕 , 多个形态各异 的辟邪兽 , 外形有些像狮子 , 威武雄壮 , 气势磅礴 , 创作者不是在细微处精雕细 刻 , 而是采用大手笔 , 以异常单纯简洁 的整 体形 象 , 表现出力量 、 运 动 以及 由之而形成 的 “ 气势 ” 的美 。 从整体上 看 , 显得分外 的拙 、 粗 、 重 。 它虽 不华丽却单纯 , 它无细部而洗练 , 它不以 自身形象 为 自足 目的 , 反而显 得开放而不封闭 , 它 以简化 的 轮廓为形象 , 从而使粗犷的气势不受束缚而更带 有非写实的浪漫风味 , 表现了人征服世界 中古拙 气势的美 。 “ 气韵生动 ” 中的 “ 气 ” 从哲学范畴转 化为美学范畴 , 宇宙元气构成万物的生命 , 推动万 物的变 化 , 从 而 感 发 人 的精 神 , 产 生 了 艺 术 。 “ 气 ” 应理解为画 面 的元气 。 这种画 面 的元气来 自宇宙的元气和艺术家本身 的元气 , 是宇宙元气 和艺术家本身的元气化合的产物 。 这种画 面 的元 气是艺术的生 命 。 “ 韵 ” 是一个人 的 风神 、 风韵 , 也就是指一个人 内在的个性 、 情调 的显现 , 这当然 离不开人的形相 , 但又 超出人 的形相 。 它不是一 般的 “ 姿 ” 、 “ 貌 ” , 而是 “ 风姿神貌 ” 。 换句话 说 , 它不是人物的一般形象 , 而是审美形象 。 “ 气 ” 和 “ 韵 ” 不可 分 。 “ 韵 ” 是 由 “ 气 ” 决定 的 。 “ 气 ” 是 “ 韵 ” 的本体 和 生命 , 没有 “ 气 ” 也 就没 有 “ 韵 ” 。 “ 气 ” 与 “ 韵 ” 相 比 , 属于 更高 的层次 , “ 气 ” 表现于 整个画面 , 并不 只是表现于孤立 的人物形象 。 有 了 “ 气韵 ” , 画面 自然 “ 生 动 ” , 也就是说有 了气韵 , 画面 就有了生 命 , 画 面形象就活 了 。 传统美术中 的京剧脸谱采用生 、 末 、 净 、 旦 、 丑 , 生动地塑 造了 许许多多的人物形象 , 如正直 的黑脸包公 、 英雄 的 红脸关公 、 奸诈的白脸高球等 。 人们通过对舞 台 上 栩栩如生的感人形象的审美欣赏 , 达到与创作 者的情感交流 , 最终发生思想感情的共鸣 。 二 、 传统美术以艺术的形式宣 扬和传播儒道 的哲学思想 传统美术的创作者是劳动人 民 , 他们本 身深 受儒道哲学思想 的影响 , 也可 以说儒道 的思 想在 他们头脑 中根深蒂固 。 因此 , 民间艺人在进行艺 术创作时 , 总是使艺术作品 宣扬和 传播 了哲学思 想 。 比如 山西的云 岗石窟 , 利用天 然石头雕刻的 各种佛像慈眉 善 目 , 好像能够保佑 人们幸福 、 平 安 。 这些雕像都是人神合一的 , 给人以精神 寄托 , 使人们得到精神安慰 。 神在这里没有作为异己 的 对象和力量 , 其实是人 的直接延伸 。 成都武侯祠 中三国演义的 人物雕像 , 武汉归元寺的 5 0 罗 汉 塑像 ,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 , 都通过表彰孝子 、 义士 、 圣君 、 贤相宣扬儒家教义 , 还通过对世俗生活和 自 然环境的描绘 , 表现对生活和 自然 的热爱 。 年画
2003年第4期吴清,等:论传统美术与哲学思想41 :富有生活气息,适合民众的审美情趣,构图丰满、完全割裂开来。其次,从中国文字与西方文字的色彩鲜艳、刻线加粗,富有装饰性和朴实感。年画构造上看,两者所蕴涵的哲学内涵亦有很大差异。的内容异常丰富,农事、节令、美女、少年、福寿、神汉字的历史悠久,它记录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至仙故事、历史传说、吉祥如意等等都收罗了进去,今没有其他的文字能代替它。在数字化、信息化而以吉利喜庆的题材最受欢迎。每到春节,家家的时代,汉字亦显示了它独特的魅力。汉字是由户户贴上年画,花花绿绿,喜气洋洋,丰富多彩。直的线条组成的、以象形为基础的文字,每个字都鲜艳夺目的版画,把节日的气氛烘托得浓烈,居住是音、形、意的结合,具有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带有环境装点得光彩夺目。理性的思考。汉学书法讲究“骨法用笔”,这是对纵观民间美术发展的历史,无论在奴隶社会,中国造型艺术的线的功能的科学总结。从外在形还是封建社会,各个时期的哲学思潮都推动着传式上看,字体显得灵活而工整。当汉字书写进入统美术的发展,传统美术作品像镜子一样展现了电脑时代时,这种完全由横、直、斜线组成的文字各个时代的特征,同时民间美术也会随着历史的结构方式在使用点阵方式进行打印时,反倒显示发展而更加丰富。哲学和美学就是这样互相影出结构的合理性,因为越是笔画单纯的结构越适响、互相促进的,两者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于电子处理。汉字是一种“有表情的符号”其字形给人以整体的造型感,如汉字中的“哭”、“笑”三、中国传统美术与西方美就非常形象,这种“造型”的效果造成汉字整体识术中哲学内涵之比较别的特殊机制,并具有容错功能。自古以来,书法、诗歌和绘画是三位一体的,如李白的诗、张旭中国传统美术强调“气韵生动”。中国美学及怀素的草书和狂草具有音乐性的美,是没有规的元气论着眼于整个宇宙、历史、人生,着眼于整范的天才美、自然美;不事雕琢体现了庄子自然无个造化自然,要求艺术家不限于表现单个的对象,为的审美思想;而杜甫的诗、颜真卿的书法却是严而要胸罗宇宙、思接千古,要仰观宇宙之大,俯察格规范的人工美、世间美,这种规范是与内容紧密品类之盛,要窥见整个宇宙、历史、人生的奥秘。联系在一起的规范,这种形式规范的要求恰好是中国美学要求艺术作品的境界是一幅全的天地,思想、政治要求的艺术表现形式,表现的是儒家忠要表现全宇宙的气韵、生命、生机,要蕴涵深沉的君爱国的伦理政治观点。英语是由26个字母组宇宙感、历史感、人生感,而不是刻画单个的人体成,单词读音由字母拼读而成,没有将音、形、意结或物体。所以,中国的画家,就是画一块石头,几合起来,但单词有单、复数和时态的变化,表达意根竹子,都要表现整个宇宙的生气,都要使画面上思比较准确。从本质上看,英文是符号,英语使用流动宇宙的元气,具有生命的活力。这就是王微者认为符号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媒介,思维无非是所说的“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杜甫所说的“元气淋漓障犹湿”。而西方的模仿说着眼于真对符号的一种组合、转换、再生的操作过程,符号作为信息载体是实现信息存储和记忆的工具,符实地再现具体的物象。另一方面,中国美学的元气论对艺术家的看法也和西方模仿说不同。元气号又是表达思想感情的物质手段。从整体上看,英文具有理性、逻辑性和系统性。综上可见,中国论强调主客观的统一,不仅是指反映外界物象时要加工、提炼、典型化,也不仅是指表现主观的情·美学与西方美学之哲学内涵有很大不同。表现形式和审美标准也不一样,应相互交流、相互融合、感,而是指艺术家要用全身心之气来和宇宙元气相互借鉴。化合。中国美学的哲学思想深受庄子的“天人合一”的影响。庄子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四、传统美术之哲学思想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这体现了他想从更对现代设计的启示高层次即从宇宙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人类的意愿,他把人还给了自然界,认识到人是自然的一种中国传统美术中“气韵生动”的美学思想对存在形式。而西方的美学的哲学思想是建立在主现代设计很有启发。根据中国传统美术所蕴涵的客二分的哲学模式上的。比如美学家博克在《崇哲学内涵,在设计时要着眼于整个宇宙、历史、人高与美的观念起源的哲学探索》一书中提出,可生,注重主客观的统一,整体把握设计方向,综合以脱离主体而单从客体的形态特征如光滑、小巧协调各个因素,做到功能与形式的统一。设计的等物理品质来探求美的根源;克罗齐提出直觉即产物要与人、社会、自然环境相互协调。当然,随表现,将审美意象与客体的物质表现和审美特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设计离不开科学技术,如(C)1994-2019 ChinaAcademicJournalElec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2 0 0 3 年第 4 期 吴清 , 等 : 论传统美术与哲学思想 富有生 活气息 , 适合 民众的审美情趣 , 构 图丰满 、 色彩鲜艳 、 刻线加粗 , 富有装饰性和朴实感 。 年画 的 内容异常丰富 , 农事 、 节令 、 美女 、 少年 、 福寿 、 神 仙故事 、 历史传说 、 吉祥如意等等都收罗 了进去 , 而以吉利喜庆的题材最受欢迎 。 每到春节 , 家家 户户贴上年 画 , 花花 绿绿 , 喜气洋 洋 , 丰 富多彩 。 鲜艳夺 目的版画 , 把节 日的气氛烘托得浓烈 ,居住 环境装点得光彩夺 目 。 . ( 纵观民 间美术发展 的历史 ,无论在奴隶社会 , 还是封建社会 , 各个时期的哲学思潮都推动着传 统美术 的发展 , 传统美术作品像镜子一样展现了 各个时代的特征 , 同时 民间美术也会随着历史 的 发展而 更加丰 富 。 哲学 和美 学就是这样互相影 响 、 互相促进的 , 两者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 。 三 、 中国传统美术与西方美 术中哲学内涵之 比较 中国传统美术强 调 “ 气韵生动 ’ ” 。 中国美学 的元气论着眼 于整个宇宙 、 历史 、 人生 , 着眼子整 个造化 自然 , 要求艺术家不限于表现单个的对象 , 而要胸罗宇宙 、 思接千古 , 要仰观宇宙之大 , 俯察 品类之盛 , 要窥 见整个 宇宙 、 历史 、 人生 的奥秘 。 中国美学要求艺术作 品的境界是一幅全 的天 地 , 要表现全宇宙的 气韵 、 生命 、 生机 , 要蕴涵深沉的 宇宙感 、 历史感 、 人生感 , 而不是刻画单个的人体 或物体 。 所 以 , 中国的画家 , 就是 画一块石头 , 几 根竹子 , 都要表现整 个宇宙的生气 , 都要使画面上 流动宇宙的元气 , 具有生命 的活 力 。 这就是王 微 所说的 “ 以一管之笔 , 拟太虚之体 ” , 杜甫所说 的 “ 元气淋漓障犹湿 ” 。 而西 方的模仿说着眼 于 真 实地再现具体 的 物象 。 另一方面 , 中国美学 的元 气论对艺术家的看法也和西方模仿说不 同 。 元气 论强调主客观的统一 , 不仅是指反映外界物象时 要加工 、 提炼 、 典型 化 , 也不仅是指表现主 观的情 感 , 而是指艺术家要用全身心之气来和 宇宙元气 化合 。 中国美学的哲学思想深受庄子 的 “ 天人合 一 ” 的影 响 。 庄 子提 出 : “ 天 地与我并生 , 而万物 与我为一 。 ” ( 《庄子 . 齐物论》 )这体现了他想从更 高层次即从 宇宙 的高 度来认 识和 把握人类 的意 愿 , 他把人还给了 自然界 ,认识到人是 自然的一种 存在形式 。 而西方的美学的哲学思想是建立在主 客二分的哲学模式上的 。 比如美学家博克在《崇 高与美的观 念起 源 的哲学探索》 一书 中提 出 , 可 以脱离主体而单从客体的形态特征 如光滑 、 小巧 等物理品质来探求美 的根源 ; 克罗 齐提出直觉即 表现 , 将审美意象与客体 的物质表现和审美特质 完全割裂开来 。 其 次 , 从 中国文字与西方文字 的 构造上看 , 两者所蕴涵的哲学内涵亦有很大差异 。 汉字 的历史悠久 , 它记录了 中国几千 年的历史 , 至 今没有其他的文字 能代替它 。 在数字化 、 信息化 的时代 , 汉字亦显示 了它独 特的魅力 。 汉字是 由 直的线条组成的 、 以象形 为基础 的文字 , 每个字都 是音 、 形 、 意的结合 , 具有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带有 理性 的思考 。 汉字书法讲究 “ 骨法用 笔 ” , 这是对 中国造型艺术 的线 的功能的科学总结 。 从外在形 式上看 , 字体显得灵 活 而工整 。 当汉字 书写进 人 电脑时代时 , 这种完全 由横 、 直 、 斜线组成的文字 结构方式在使用点阵方式进行打印时 , 反倒显示 出结构 的合理性 , 因 为越是笔画单纯 的结构越 适 于 电子处理 。 汉字是一种 “ 有表情的符号 ” , 其字 形给人 以整 体的造 型感 , 如汉字中的 “ 哭 ” 、 “ 笑 ” 就非常形象 , 这种 “ 造型 ” 的效果造成汉 字整体识 别的特殊 机制 , 并具有容错功 能 。 自古 以来 , 书 法 、 诗歌和 绘画是三位一体的 , 如李 白的诗 、 张旭 及怀素的草书和狂草具有音乐性的美 , 是没有规 范的天才美 、 自然美 ;不事雕琢体现了庄子 自然无 为的审美思想 ; 而杜甫的诗 、 颜真卿的书法却是严 格规范的人工美 、 世间美 , 这种规范是与 内容紧密 联系在一起的规范 , 这种形式规范 的要求恰好是 思想 、 政治要求的艺术表现形式 , 表现的是儒家忠 君爱 国的伦理政治观点 。 英语是 由 26 个字母组 成 , 单词读音由字母拼读而成 , 没有将音 、 形 、 意结 合起来 , 但单词 有单 、 复数和 时 二 态的变化 , 表达 意 思 比较准确 。 从本质上看 , 英文是符号 , 英语使用 者认为符号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媒介 , 思维无非是 对符号 的一种组合 、 转换 、 再生 的操作过程 , 符号 作为信息载体是实现信息存储和记忆 的工具 , 符 号又是表达思 想感情 的物质手段 。 从整体上看 , 英文具有理性 、 逻辑性和系统性 。 综上可见 , 中国 · 美学与西方美学之哲学 内涵有很大不同 。 表现形 式和 审美标准也不 一样 , 应相互交流 、 相互融合 、 相互借鉴 。 四 、 传统美术之哲学思想 对现代设计 的启示 中国传统美 术中 “ 气韵 生 动 ” 的美学 思 想对 现代设计很有启发 。 根据中国传统美术所蕴涵 的 哲学 内涵 , 在设计时要着 眼于整 个宇宙 、 历史 、 人 生 , 注重主 客观 的统一 , 整体把握设计方向 , 综合 协调 各个因素 , 做到功能与形式 的统一 。 设 计的 产物要与人 、 社会 、 自然环境相互协调 。 当然 , 随 着科学技术 的发展 , 现代设计离不开科学技术 , 如
422003年第.4期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何做到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和技术美的统一事情”。这种中庸的哲学思想有重要的现实意是值得研究的课题。中国最早的工艺著作《考工义,中和适度不仅体现在作品的造型和外观上,而记》中提出了“天有时,地有气,工有巧,材有美,且要运用在设计的各个方面,要综合协调各个因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的设计原则。实践证素。在市场经济时代,设计牵涉到生产和消费两明,只有遵守这个设计原则,才能做到四个美的统方面,而生产和消费都存在适度的问题,因此,如。要吸收传统美术的哲学思想之精华,要使传何寻求生产或消费的均衡点便成为现代设计中应统文化发扬光大,就要本着“古为今用,洋为中考虑的首要问题。设计产品时,应该以体现可持用”的原则。当然,对中国传统美术和西方美术续发展为目标,考虑资源消耗、产品效益和污染问要坚持“一分为二”的态度,采用“扬弃”的方法题,对于资源紧缺的产品,尽量以其他途径的产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国传统美术中的许多取而代之,不要造成对大自然“竭泽而渔”的现表现形式在设计中可以学习和借鉴,如民间的剪象;其次生产者采用理智的经营态度,不要利用广纸、服装、民居建筑、工艺品、年画、戏剧等的艺术告宣传刺激贪婪的消费,而应引导大众树立正确水准都很高,蕴含的哲学思想对今天的设计有启的价值观念,提倡适度消费的生活方式——这种发。中和适度,不论在中国美学史上,还是西方美生活方式体现了一种生态美。这是设计师的责任学史上,都是对审美特征的概括。孔子从“中庸”与义务。的思想原则出发,强调对立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相参考文献互限定的统一性原则。“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1李泽厚:美的历程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乎。”《论语·雍也》中就是使社会生活中各种2001.矛盾的事物和谐地统一起来。孔子针对艺术的特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征指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俏》,便1985.是中膚思想在审美上的具体表现。此话的意思是3徐恒醇.生态美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说,有益于人的艺术作品,其情感的表现应该是适2000.度的,如果超出应有的适当限度,就会使欢乐的情4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感表现为放肆的享受,悲哀的情感表现为无限的社,2000.感伤。“宋瓷”造型简洁、优美,器血的比例、尺度5米拭.苏州名胜传说【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恰当,使人感到增一分则长,减一分则短,充分体1995.现了中和适度的美学思想。无独有偶,对“适度”6许平.造物之门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问题,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里特论亦曾指出“凡事过度而为,最愉快的事情也会变成最不愉快的Traditional Art of China and Chinese Philosophical IdeasWU QingCHENHan-qing(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Wuhan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81, China)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art in China and discusses the influenceof traditional Chinese philosophical ideas on the art.It suggests that the origin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rt was closely related to Chinese philosophical ideas,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art and Chinesephilosophical ideas are interdependent and mutually promotive. It proposes that an in-depth study of the philo-sophical ideas embodi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art should enlighten us much in modern design.Keywords:traditional art of China; philosophical ideas; mutual influence【贵任编辑彭国庆(C)1994-2019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l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 0 3 年第 4 期 何做到 自然美 、 社会美 、 艺术美 的和技术美的统一 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 中国最早的工艺著作《考工 记》中提出了 “ 天 有时 , 地有气 , 工有 巧 , 材有美 , 合此四者 , 然后可 以 为 良 ” 的设计 原则 。 实践证 明 , 只有遵守这个设计原则 , 才能做到四个美的统 一 。 要吸收传统美术 的哲学思想之精华 , 要使传 统文化发扬 光大 , 就要 本着 “ 古 为今 用 , 洋 为 中 用 ” 的原则 。 当然 _ , 对 中国传 统美术和 西方美术 要坚持 “ 一分 为二 ” 的态 度 , 采用 “ 扬弃 ” 的方法 “ 取其精华 , 去其糟粕 ” 。 中国传统美术中的许多 表现形式在设计 中可 以学习 和借鉴 , 如民 间的剪 纸 、 服装 、 民居建筑 、 工艺 品 、 年画 、 戏剧等 的艺术 水准都很高 , 蕴含的哲学思 想对今天 的设计有启 发 。 中和适度 , 不论在中国美学史上 , 还是西方美 学史上 , 都是对审美特征的概括 。 孔子从 “ 中庸 ” 的思想原则 出发 , 强调对立事物之间相互依存 、 相 互 限定 的统 一性 原皿 。 “ 中庸之 为德也 , 其至矣 乎 。 ” 《论语 · 雍也》 中庸就是使社会生活中各种 矛 盾的事物和谐地统一起来 。 孔子针对艺术 的特 征指出 “ 乐而不淫 , 哀而不伤 ” ( 论语 · 八情 》 , 便 是中庸思想在审美上的具体表现 。 此话的意思 是 说 , 有益于人 的艺术作品 , 其情感的表现应该是适 度的 , 如果超 出应有的适当限度 , 就会使欢乐的情 感表现为放肆的享受 , 悲哀 的情感表现为无限 的 感伤 。 “ 宋瓷 ” 造型简洁 、 优美 , 器皿的 比例 、 尺 度 恰 当 , 使 人感到增一分则长 , 减一分则短 , 充分体 现了中和适度的美学思 想 。 无独有偶 , 对 “ 适度 ” 问题 , 古希腊哲 学家德漠克里特论亦 曾指 出 “ 凡 事过度而为 , 最愉快 的事情也会变成最不愉快 的 事情 ” 。 这种 中庸 的哲 学思想 有重要 的 现 实 意 义 , 中和适度不仅体现在作品的造型 和外观上 , 而 且要运用在设计 的各个方 面 , 要 综合协调 各个 因 素 。 在市场经济时代 , 设计牵涉 到生产和 消费两 方面 , 而生产 和消费都存在适度的 问题 , 因此 , 如 何寻求生产或消费的均衡点便成为现代设计 中应 考虑的首要 问题 。 设计产品时 , 应该 以体现可持 续发展为目标 , 考虑资源消耗 、 产品效益和污染问 题 , 对于 资源紧缺的产品 , 尽量以其他途径的产品 取而代之 , 不要 造成对大 自然 “ 竭泽 而渔 ” 的现 象 ; 其次生产者采用理智的经营态度 , 不要利用广 告宣传刺激贪婪的消费 , 而应引导 大众树立正确 的价值观念 , 提倡适度消费的生活方 式— 这种 生 活方式体现了一 种生态 美 。 这是设计师的责任 与义务 。 参 考 文 献 李泽厚 . 美的历程 〔M 〕 . 南宁 : 广西师范大学 出版 社 , 2X() 1 . 叶朗 . 中国美学史大纲 〔M 〕 . 上海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 85 . 徐恒醇 . 生态美学 〔M 〕 . 西 安 : 陕西人 民教育 出版 社 , 2 (K旧 . 尹定邦 . 设计学 概论 f M 〕 . 长沙 : 湖 南科学 技术 出版 社 , 2 0( 叉) . 米拭 . 苏州 名胜 传说 【M 〕 . 苏州 : 古 吴 轩 出 版社 , 199 5 . 许平 . 造 物之 门 〔M 〕 . 西安 : 陕西 人 民 美 术 出 版社 , 1 99 8 . T r a 山it o n a l A r t o f C 址n a a n d C ih ne s e hP il o s o Pih e a l I d e as WU 认gn C HE N aH n 一 iq gn ( C ol e罗 of M ce h助i e 以 E n g i ne ier n g an d A u omt iat on , W hu an Uin ve o iyt of cS ie cne a dn eT c hn o 1 0 gy , Whu 二 43 X() 8 1 , C hi an ) A b s t r ac t : hT i s P a P e r er v i e w s ht e h i s ot ir e al d e v e l o Pm e n t o f atr d i t i o n al art i n C h i n a an d d i s e u s s e s ht e i n fl u e n e e o f t ar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P h il o s o P h i e a l id e a s o n ht e a rt . I t s u g g e 冬t s th a t ht e o ir ig n at i o n a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tr a d i -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a rt w a s e l o s e l y er lat e d t o C h i n e s e P h il o s o P h i e a l id e a s , a n d t ar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art a n d C h i n e s e p卜` l o so p h i e a l i d e a s a er i n t e dr e P e n d e n t a n d m u tu a l y p or m o ti v e . I t p or p o s e s ht a t an i n 一 d e p ht s t u 衍 o f t h e p h i l o - 叻 ph i c al i d e a s e m b o d i e d i n atr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a rt s h o u ld e n lig h et n u s m u e h i n m o d e m d e s i gn . K e ywo r ds : t r a d i t i o n al a rt Of C h i n a ; p h i l o so p h i e a l i d e a s ; m u ut al i n fl t l e n e e 〔责任 编辑 彭国 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