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课程内容22学时授课时间1.1通信系统的组成1.2通信系统的分类及通信方式3教学目标1.3信息及其度量1.4主要性能指标常用通信术语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分类,通信方式4重点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特点离散信源的信息量,平均信息量()码元速率,信息速率,频带利用率,误码率5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结合6教学过程详见讲稿小结7通过典型例题概括主要内容,详见讲稿作业8P151-1,1-4,1-6,1-7,1-109预习概率论中关于数学期望,方差,相关函数的定义这一章建立了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是全书的总起。引导教学后记10学生注意后续学习内容是通信系统的各个环节的具体化。学生应能迅速确定其在通信系统中的位置与功能
1 课程内容 绪论 2 授课时间 2 学时 3 教学目标 1.1 通信系统的组成 1.2 通信系统的分类及通信方式 1.3 信息及其度量 1.4 主要性能指标 4 重点 常用通信术语 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分类,通信方式 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特点 离散信源的信息量,平均信息量(熵) 码元速率,信息速率,频带利用率,误码率 5 教学方法 讲授与讨论结合 6 教学过程 详见讲稿 7 小结 通过典型例题概括主要内容,详见讲稿 8 作业 P15 1-1,1-4,1-6,1-7,1-10 9 预习 概率论中关于数学期望,方差,相关函数的定义 10 教学后记 这一章建立了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是全书的总起。引导 学生注意后续学习内容是通信系统的各个环节的具体化。 学生应能迅速确定其在通信系统中的位置与功能
课程内容确知信号12授课时间4学时2.1确知信号的类型3教学目标2.2确知信号的频域性质2.3确知信号的时域性质能量信号、功率信号;傅氏变换定义、性质:常用信号的A重点傅氏变换:能量谱、功率谱。S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结合.6教学过程详见讲稿7小结通过典型例题概括主要内容,详见讲稿作业8P342-2,2-4,2-5,2-99预习《信号与系统》课程中傅氏变换的相关内容这一章是确知信号分析的理论基础,主要结论在后续章节中会反复应用,提请学生高度注意,掌握数学公式在通信工程中的物理意义。教学后记10
1 课程内容 确知信号 2 授课时间 4 学时 3 教学目标 2.1 确知信号的类型 2.2 确知信号的频域性质 2.3 确知信号的时域性质 4 重点 能量信号、功率信号;傅氏变换定义、性质;常用信号的 傅氏变换;能量谱、功率谱。 5 教学方法 讲授与讨论结合 6 教学过程 详见讲稿 7 小结 通过典型例题概括主要内容,详见讲稿 8 作业 P34 2-2,2-4,2-5,2-9 9 预习 《信号与系统》课程中傅氏变换的相关内容 10 教学后记 这一章是确知信号分析的理论基础,主要结论在后续章节 中会反复应用,提请学生高度注意,掌握数学公式在通信 工程中的物理意义
课程内容随机信号分析24学时授课时间3.1随机过程的一般表述3.2平稳随机过程3教学目标3.3高斯过程3.4窄带随机过程3.5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平稳随机过程的定义、各态历经性、相关函数与功率谱密度重点4高斯过程的定义、性质、一维概率密度函数和分布函数窄带随机过程的表达式和统计特性白噪声和带限白噪声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教学方法5讲授与讨论结合6教学过程详见讲稿7小结通过典型例题概括主要内容,详见讲稿8作业P613-1,3-3,3-5,3-8,3-9,3-149预习电路分析中关于时变线性网络的定义这一章着重分析了随机信号,引导学生注意,在通信系统中,对于接收端而言,发送端的内容总是表现为随机过10教学后记程,信道中的噪声也表现为随机过程,随机信号的分析是考察通信质量的重要数学基础
1 课程内容 随机信号分析 2 授课时间 4 学时 3 教学目标 3.1 随机过程的一般表述 3.2 平稳随机过程 3.3 高斯过程 3.4 窄带随机过程 3.5 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 4 重点 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 平稳随机过程的定义、各态历经性、相关函数与功率谱密 度 高斯过程的定义、性质、一维概率密度函数和分布函数 窄带随机过程的表达式和统计特性 白噪声和带限白噪声 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 5 教学方法 讲授与讨论结合 6 教学过程 详见讲稿 7 小结 通过典型例题概括主要内容,详见讲稿 8 作业 P61 3-1,3-3,3-5,3-8,3-9, 3-14 9 预习 电路分析中关于时变线性网络的定义 10 教学后记 这一章着重分析了随机信号,引导学生注意,在通信系统 中,对于接收端而言,发送端的内容总是表现为随机过 程,信道中的噪声也表现为随机过程,随机信号的分析是 考察通信质量的重要数学基础
信道课程内容2授课时间4学时4.1信道数学模型3教学目标4.2恒参信道4.3随参信道信道的定义、分类和模型恒参信道的传输特性及其对信号的影响4重点随参信道的传输媒质的三个特点,多径传播对信号的影响连续信道的信道容量,香农公式信道加性噪声的统计特性5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结合6教学过程详见讲稿7小结通过典型例题概括主要内容,详见讲稿8作业P844-1,4-2,,4-5,4-7信号与系统课程中正弦波傅氏变换,信号通过线性系统的9预习时、频域关系。学生初次接触信道,不容易建立实际信道和信道数学模型10教学后记之间的联系,因此,用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各种信道,然后,具体分析各种信道数学模型及其特性
1 课程内容 信道 2 授课时间 4 学时 3 教学目标 4.1 信道数学模型 4.2 恒参信道 4.3 随参信道 4 重点 信道的定义、分类和模型 恒参信道的传输特性及其对信号的影响 随参信道的传输媒质的三个特点,多径传播对信号的影响 连续信道的信道容量,香农公式 信道加性噪声的统计特性 5 教学方法 讲授与讨论结合 6 教学过程 详见讲稿 7 小结 通过典型例题概括主要内容,详见讲稿 8 作业 P84 4-1,4-2,,4-5,4-7 9 预习 信号与系统课程中正弦波傅氏变换,信号通过线性系统的 时、频域关系。 10 教学后记 学生初次接触信道,不容易建立实际信道和信道数学模型 之间的联系,因此,用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各种信道,然 后,具体分析各种信道数学模型及其特性
课程内容模拟调制系统授课时间8学时25.1幅度调制的原理及抗噪声性能5.2非线性调制的原理及抗噪声性能3教学目标5.3各种模拟调制系统的比较5.4频分复用调制的目的、定义和分类AM,DSB-SC,SSB,VSB的时域和频域表示,调制与解调方法,线性调制的一般模型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门限效应重点aFM、PM的基本概念单频调制时宽带调频信号的时域表示,宽带调频信号的频带宽度频分复用5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结合6教学过程详见讲稿7小结通过典型例题概括主要内容,详见讲稿P1285-1,5-2,5-3,5-4,5-7,5-8,5-10,5-13,5-8作业16,517,5-199预习傅氏变换的性质本章包括了模拟通信系统的主要内容,着重引导学生建立10教学后记系统的观念,掌握信号的时、频域关系,信噪比的计算
1 课程内容 模拟调制系统 2 授课时间 8 学时 3 教学目标 5.1 幅度调制的原理及抗噪声性能 5.2 非线性调制的原理及抗噪声性能 5.3 各种模拟调制系统的比较 5.4 频分复用 4 重点 调制的目的、定义和分类 AM,DSB-SC,SSB,VSB 的时域和频域表示,调制与解调方 法,线性调制的一般模型 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门限效应 FM、PM 的基本概念 单频调制时宽带调频信号的时域表示,宽带调频信号的频 带宽度 频分复用 5 教学方法 讲授与讨论结合 6 教学过程 详见讲稿 7 小结 通过典型例题概括主要内容,详见讲稿 8 作业 P128 5-1,5-2,5-3,5-4,5-7,5-8,5-10,5-13,5- 16,5-17,5-19 9 预习 傅氏变换的性质 10 教学后记 本章包括了模拟通信系统的主要内容,着重引导学生建立 系统的观念,掌握信号的时、频域关系,信噪比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