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使个人体力和智力都能得到真正全面的、自由的发展。马克思指出:“私 有制和分工的消灭同时也就是个人在现代生产力和世界交往所建立的基础上 的联合 这种联合 就是个人自由发展的共同条件。 共产主义者同盟和《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恩格斯在致力于创立型 命理论的同时,积极参加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他们确信,无产阶级要获得 解放,不仅需要革命理论指导,而且需要有一个用革命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 政党。 为了传播革命理论 他们于1846年初在布鲁塞尔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 委员会。通讯委员会很快就同德国、法国、英国、比利时等国的共产 主义有 建立了联系,形成一 个广泛的通讯树,彼此交换情报,讨论各国的共产主义 宣传问题。为了建立革命的政党,他们十分重视对“正义者同盟”的争取。 因为这个由德国的流亡者和工人建立的组织,在当时已发展成为有法、英 波兰和瑞士等国工 人参加 的国际性组织 但是 同盟的指导思想十分混乱 各种非科学的社会主义流派对它的影响非常严重。因此 格斯同 当时流行的魏特林的平均共产主义、小资产阶级的“真正的社会主义”以及 蒲鲁东思想展开了斗争,使同盟中愈来愈多的成员和领导者接受了他们创立 的革命理论,并决定对同盟讲行改组。在这种桔况下,马克思恩格斯干184 年1月接受邀请参加 ,“正义者同盟” 接着 同盟中央发出“应该实行全 面改组” 的迪告,宜布即将召开同盟的改组大会 1847年6月,恩格斯出席在伦敦召开的正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根 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提议,大会决定将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因此,这次大会实际上也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大会讨论并 通过了由恩格 和沃尔弗起草的新章程 这个章 草案用“全 世界无产 者,联合起来! 的新口号代替了 “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盟的 目的是:“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 1847年11月底至12月初,同盟举行了第二次代表大会。马克思、恩格 斯都出度了。 大会讨论并批准了同盟的新章程。这个章程将草案中关于同盟 目的条文修改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建立无产阶级统治 消灭旧的以阶氢 对抗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社会和建立没有阶级、没有私有制的新社会。 还委托马克思、恩格斯起草一个宣言,即“起草一个准备公布的周详的理论 和实践的党纲。”®这次大会表明,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的、具有国际性的 第 个无立阶级革改经建成了 大会闭幕后 马克思和恩格斯立即着手完成起草宣言的任务 在这个过 程中,恩格斯写过两个草案:《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和《共产主义原理》。 在这个基础上,马克思执笔写成《共产党宣言》,由同盟的中央委员会付印 出版,于1848年2月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 《共产党宜言》第 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它“以天才的透彻鲜明的笔调叙述了新的世界观 即包括社会生活在内的彻 底的唯物主义、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关于共 产主义新社会的创造者无产阶级所负的世界历史革命使命的理论。 ①《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42卷,第41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 第572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28页 。《列宁选集》第2卷,第578页
而使个人体力和智力都能得到真正全面的、自由的发展。马克思指出:“私 有制和分工的消灭同时也就是个人在现代生产力和世界交往所建立的基础上 的联合”,这种联合“就是个人自由发展的共同条件。”② 共产主义者同盟和《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恩格斯在致力于创立革 命理论的同时,积极参加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他们确信,无产阶级要获得 解放,不仅需要革命理论指导,而且需要有一个用革命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 政党。为了传播革命理论,他们于 1846 年初在布鲁塞尔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 委员会。通讯委员会很快就同德国、法国、英国、比利时等国的共产主义者 建立了联系,形成一个广泛的通讯网,彼此交换情报,讨论各国的共产主义 宣传问题。为了建立革命的政党,他们十分重视对“正义者同盟”的争取。 因为这个由德国的流亡者和工人建立的组织,在当时已发展成为有法、英、 波兰和瑞士等国工人参加的国际性组织。但是,同盟的指导思想十分混乱, 各种非科学的社会主义流派对它的影响非常严重。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同 当时流行的魏特林的平均共产主义、小资产阶级的“真正的社会主义”以及 蒲鲁东思想展开了斗争,使同盟中愈来愈多的成员和领导者接受了他们创立 的革命理论,并决定对同盟进行改组。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恩格斯于 1847 年 1 月接受邀请参加了“正义者同盟”。接着,同盟中央发出“应该实行全 面改组”的通告,宣布即将召开同盟的改组大会。 1847 年 6 月,恩格斯出席在伦敦召开的正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根 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提议,大会决定将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因此,这次大会实际上也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大会讨论并 通过了由恩格斯和沃尔弗起草的新章程草案。这个章程草案用“全世界无产 者,联合起来!”的新口号代替了“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盟的 目的是:“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①。 1847 年 11 月底至 12 月初,同盟举行了第二次代表大会。马克思、恩格 斯都出席了。大会讨论并批准了同盟的新章程。这个章程将草案中关于同盟 目的条文修改为“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统治,消灭旧的以阶级 对抗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社会和建立没有阶级、没有私有制的新社会。”①大会 还委托马克思、恩格斯起草一个宣言,即“起草一个准备公布的周详的理论 和实践的党纲。”②这次大会表明,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的、具有国际性的 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已经建成了。 大会闭幕后,马克思和恩格斯立即着手完成起草宣言的任务。在这个过 程中,恩格斯写过两个草案:《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和《共产主义原理》。 在这个基础上,马克思执笔写成《共产党宣言》,由同盟的中央委员会付印 出版,于 1848 年 2 月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 《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它“以天才的透彻鲜明的笔调叙述了新的世界观,即包括社会生活在内的彻 底的唯物主义、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关于共 产主义新社会的创造者无产阶级所负的世界历史革命使命的理论。”③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第 419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 卷,第 572 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第 228 页。 ③ 《列宁选集》第 2 卷,第 578 页
《言言》始终贯彻的基本思相是:“每一历中村代的经济生立以及必奶 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 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 因此(从原始 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 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而 这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 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 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 级(资产阶级) 下解议出 《宣言》以这个基本思想为指导,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论证了 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命运。《宜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历 史上虽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但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表明,资产阶级的所有制 关系已不再能适应已经发展了的生产力。社会化的大生产必然要求消灭私有 制,代之以与它相适应的公有制 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 巨大的生产力,而且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个武器的人 现代工人防 级。现代工人阶级处于被奴役的最下层,又是大工业的产物,因而是现代社 会中最革命、最有前途的阶级。它们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并肩负着建设共 产主义新世界的伟大历中使命 《宣言》得出结论说: “济立阶级的灭利 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宣言》作为党纲阐述了共产党的性质、目的和策略原则。《宣言》指 出,共产党是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的先进组织。它的最近目的是 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它的 策略原则是, 支持 切反对现存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 动。但是“ 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 的未来 《宣言》还驳斥了对共产主义的种种诬蔑,批判了形形色色非科学的社 会主义思潮。 《宣言》最后满怀信心、地宣布:共产党人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 现存的社 制度才能 让统治阶级在共 主义革命 前发抖 无产者 在这个革命 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 联合起来! 《共产党宜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它的问世标 志着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的完成。列宁在1895年指出:“这本书篇幅不多, 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 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 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④ 二、第一国际 五六十年代的工人运动1848年革命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为资本主 义的讲 步发居开辟了道路。19册50、60年代.新的业执席卷了率 个欧洲大陆和北美, 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它的“黄金时代 这时,英国已 成工业革命,取得世界的工业霸权。1860年,它的工业生产占资本主义世界 工业生产总额的36%,英国成为向世界各地供应工业品的“世界工厂” 。法 国工业革命的进展也很迅速,在许多工矿企业中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蒸汽 《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第232页 《马克思恩格断选集》第1卷,第263页 同上,第284页。 3同上,第285286页
《宣言》始终贯彻的基本思想是:“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 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因此(从原始 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 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而 这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 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 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④ 《宣言》以这个基本思想为指导,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论证了 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命运。《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历 史上虽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但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表明,资产阶级的所有制 关系已不再能适应已经发展了的生产力。社会化的大生产必然要求消灭私有 制,代之以与它相适应的公有制。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 ——巨大的生产力,而且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个武器的人——现代工人阶 级。现代工人阶级处于被奴役的最下层,又是大工业的产物,因而是现代社 会中最革命、最有前途的阶级。它们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并肩负着建设共 产主义新世界的伟大历史使命。《宣言》得出结论说:“资产阶级的灭亡和 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① 《宣言》作为党纲阐述了共产党的性质、目的和策略原则。《宣言》指 出,共产党是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的先进组织。它的最近目的是 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它的 策略原则是,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但是它“在 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② 《宣言》还驳斥了对共产主义的种种诬蔑,批判了形形色色非科学的社 会主义思潮。 《宣言》最后满怀信心地宣布:共产党人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 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 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 联合起来!”③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它的问世标 志着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的完成。列宁在 1895 年指出:“这本书篇幅不多, 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 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④ 二、第一国际 五六十年代的工人运动 1848 年革命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为资本主 义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19 世纪 50、60 年代,新的工业热潮席卷了整 个欧洲大陆和北美,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它的“黄金时代”。这时,英国已完 成工业革命,取得世界的工业霸权。1860 年,它的工业生产占资本主义世界 工业生产总额的 36%,英国成为向世界各地供应工业品的“世界工厂”。法 国工业革命的进展也很迅速,在许多工矿企业中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蒸汽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第 232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第 263 页。 ② 同上,第 284 页。 ③ 同上,第 285—286 页
机被广泛利用,工业生产几乎增加了两倍。德国的工业革命起步虽晚,但在 50、60年代迅猛发展,在20年中工业生产大约翻了两番。美国的工业革命 在北部地区已于50年代完成,内战结束后又逐渐在南部及其他地区兴起,仪 20年工业生产就增加了将近3倍。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工业生产开始 在整个因民经济中占居主导地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也随之形成。这标志着 济本主义制度已完全确立并开始形成为一个世界体系, 1848年以后资本主义虽然进入经济繁荣的年代,但却摆脱不了它的基本 矛盾和周期性的经济危机。1857 爆发了新的危机,它首先出现于英国 接若就蔓延到欧洲大陆,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是 本矛盾的阶价级表现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重新高涨起来。随若 大工业的发展,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到19世纪60年代,欧洲产业工人 己达874万人 此外还有手工业工人1123.5万人 在50 60年代 工业的 发展虽然是史无前例的,但工人群众的贫困却没有相应的减轻。从1857年开 始的世界经济危机,又使工人和其他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进 步恶化。这就 起了各围工人的反抗。在斗争中,工人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日益提高 1859年,伦敦的建筑工人举行罢工,打破了宪章运动失败以来英国工人运动 的长期沉寂 在这次罢工胜利的基础 出 了各行业工人的联合组织 工联伦敦理事会。法国的工人运动从60年代初开始也重新活跃起来。在1863 年立法闭选举时,工人提出了自己的候选人。这是法国工人阶级第一次参加 议会选举斗争。他们在1864年又迫使第二帝国取消了禁止工人结社的勒夏普 利埃法。德闲工人也争得建立工人组织的权利, 于1863年5月成立了全德1 人联合会。在大 彼岸的美国 1863年初也建立 了全国性的 人联合 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形成的条件下, 各工人价级的斗争也日益带有 国际性的特点。特别是在经济危机的年代里,当资产阶级采用从国外招雇廉 价劳动力的办法来破坏工人的罢工斗争时,工人更清楚地认识到各国无产附 级利益的 致性和加用际团结的以要性。50年代末60年代初.欢、羊利 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涨 不仅激起 了各国工人的深切同情 也使他们 国际团结思想进一步增强。1862年夏伦敦举行世界博览会,300多名法国工 人代表前往参加,受到英用工会联合会的热桔接待,双方就围际闭结问颗计 行了商谈。1863年1月22日,在伦敦召开支援波兰起义的群众大会,英国 工联领袖奥哲尔代表工联写了告法国工人书, 呼加器际闭结和建 、组 并邀请法国工人组织派代表到伦敦参加 次国际性会议 声援波 兰人民的斗争。法国工人广泛地讨论了英国工人的呼吁书,热烈支持英国工 人的倡议。总之,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团结的日益增强,成为这个时期欧洲工 人运动的个显著特点,为律立国际无立阶级的群众性革命组织准备了条 但是,当时马克思主义还没有在工人运动中居领导地位, 各种非马克思 主义的社会主义派别严重影响着工人运动。如英国的工联主义、德国的拉萨 尔派以及流传于法国、西班牙、瑞士、比利时等国的蒲鲁东派和后来的巴枯 宁派尊第。为了活应国际工人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用科学社会主义武装和 闭结人阶级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50、60年代进行了巨大的理论研究 思在贫病交迫的困难条件下,总结1848年革命的经验, 与出 系列光辉老 作。同时,他还深入地研究了政治经济学,为探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 作出伟大贡献。1859年马克思把研究的初步成果写成《政治经济学批判》
机被广泛利用,工业生产几乎增加了两倍。德国的工业革命起步虽晚,但在 50、60 年代迅猛发展,在 20 年中工业生产大约翻了两番。美国的工业革命 在北部地区已于 50 年代完成,内战结束后又逐渐在南部及其他地区兴起,仅 20 年工业生产就增加了将近 3 倍。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工业生产开始 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居主导地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也随之形成。这标志着 资本主义制度已完全确立并开始形成为一个世界体系。 1848 年以后资本主义虽然进入经济繁荣的年代,但却摆脱不了它的基本 矛盾和周期性的经济危机。1857 年,爆发了新的危机,它首先出现于英国, 接着就蔓延到欧洲大陆,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基 本矛盾的阶级表现——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重新高涨起来。随着 大工业的发展,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到 19 世纪 60 年代,欧洲产业工人 已达 874 万人,此外还有手工业工人 1123.5 万人。在 50、60 年代,工业的 发展虽然是史无前例的,但工人群众的贫困却没有相应的减轻。从 1857 年开 始的世界经济危机,又使工人和其他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进一步恶化。这就 引起了各国工人的反抗。在斗争中,工人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日益提高。 1859 年,伦敦的建筑工人举行罢工,打破了宪章运动失败以来英国工人运动 的长期沉寂。在这次罢工胜利的基础上,出现了各行业工人的联合组织—— 工联伦敦理事会。法国的工人运动从 60 年代初开始也重新活跃起来。在 1863 年立法团选举时,工人提出了自己的候选人。这是法国工人阶级第一次参加 议会选举斗争。他们在 1864 年又迫使第二帝国取消了禁止工人结社的勒夏普 利埃法。德国工人也争得建立工人组织的权利,于 1863 年 5 月成立了全德工 人联合会。在大洋彼岸的美国,1863 年初也建立了全国性的工人联合会。 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形成的条件下,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也日益带有 国际性的特点。特别是在经济危机的年代里,当资产阶级采用从国外招雇廉 价劳动力的办法来破坏工人的罢工斗争时,工人更清楚地认识到各国无产阶 级利益的一致性和加强国际团结的必要性。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欧、美和 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涨,不仅激起了各国工人的深切同情,也使他们的 国际团结思想进一步增强。1862 年夏伦敦举行世界博览会,300 多名法国工 人代表前往参加,受到英国工会联合会的热情接待,双方就国际团结问题进 行了商谈。1863 年 1 月 22 日,在伦敦召开支援波兰起义的群众大会,英国 工联领袖奥哲尔代表工联写了告法国工人书,呼吁加强国际团结和建立国际 工人组织,并邀请法国工人组织派代表到伦敦参加一次国际性会议,声援波 兰人民的斗争。法国工人广泛地讨论了英国工人的呼吁书,热烈支持英国工 人的倡议。总之,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团结的日益增强,成为这个时期欧洲工 人运动的一个显著特点,为建立国际无产阶级的群众性革命组织准备了条 件。 但是,当时马克思主义还没有在工人运动中居领导地位,各种非马克思 主义的社会主义派别严重影响着工人运动。如英国的工联主义、德国的拉萨 尔派以及流传于法国、西班牙、瑞士、比利时等国的蒲鲁东派和后来的巴枯 宁派等等。为了适应国际工人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用科学社会主义武装和 团结工人阶级,马克思和恩格斯在 50、60 年代进行了巨大的理论研究。马克 思在贫病交迫的困难条件下,总结 1848 年革命的经验,写出了一系列光辉著 作。同时,他还深入地研究了政治经济学,为探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 作出伟大贡献。1859 年马克思把研究的初步成果写成《政治经济学批判》
在这部书中《资本论》的基本物思己大体形成。从 1861年 马克思开始撰写 《资本论》 马克思 ,恩格斯还密切注视国 际形势的发展, 写了许多评论文章,揭露各国统治阶级的反动政策,对工人 群众进行思想教育。 马克思、恩格斯在从事理论工作的同时,也为培养无产价级的革命骨干 作了后大努力。他门褐尺全力在首义上、物质上事助名国的丁人领袖,并从 理论上培养、提高 他们 马克思 恩格斯和英国宪章 派左翼领袖哈尼 琼期 等密切联系,指导他们办好《人民报》:帮助德国流亡革命家威廉·李卜克 内西、弗里德里希·列斯纳等努力学习革命理论。这样,马克思、恩格斯不 仅在思想上,而且在干部问题上为建立新的无产阶级国际组织准备了条件】 第一国际的成立1864年9日,在伦圣已工教微召开了声兰 民起 义的国际性工人大会,有英国、法国、德国 意大利、 兰等国近200( 名工人代表参加。马克思接受大会筹备组织的盛情邀请,出席了这次大会 并当选为主席团成员。根据法国工人代表的提议,大会通过了建立国际工人 组织的决议,洗出21人组成临时中央委员会(1866年底改称总委员会) 已点思当洗为秀品10日初 ,临时中央委员举行会议, 定文个细织的名移 为 国际工人协会 并选出主 总书 财务委员及各国通讯书记 成常务委员会。英国工联领导人奥哲尔当选为主席,马克思任德国通讯书记 但实际上,马克思一直被公认为国际的领袖,几乎国际所有的纲领性文件和 决议草案,都出自马克思的手笔或体现了他的思想。恩格斯当时住在曼彻斯 特,没有直接参加国际的领导, 但他同马克思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在10月初举行的临时中央委员会会议上还选举了负责起草国际宣言利 章程的专门委员会,马克思也当选为委员。 起草委员会中的意大利工人代表 沃尔夫、法国工人代表律伯和英国工人代表韦斯顿先后提出了他们草拟的宣 言和章程草案。但内容杂乱无章,十分冗长,而且理论见解也模糊不清。马 克思重新改写了《成立宣言》 并拟定 一个新的《共同章程》 经过热烈的 讨论之后,在起草委员会顺利通过,11月1日又被总委员会 致通过 马克思起草这两份文件时,充分考虑到当时工人运动的水平和复杂情 况,认为宣言的内容既要保持革命原则的纯洁性,又能争取在蒲鲁东主义、 拉尔主义和工联主义形响下的工人群众 这样才能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工人 运动中的领导地位。 “这就必须实质 形式上温和。” 他 :《成立宣言》中肯定了工人阶级争取当前利益斗争的必要性 说明英国 工人阶级争得10小时工作日立法是一次重大胜利,合作社运动也是反对资户 阶级斗争的一种形式。但要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工人阶级必须夺取政权。因 为资本家和地主“总是要利用他们的政治特权来维护和永久保持他们的经济 垄断的” 夺取政权 成为工人阶 的伟大使命 ”取 得解成 斗争的成功,工人阶级不能只靠人数决定胜负,而“必须组织起来并为知识 所指导”,不能“忽视在各国工人间应当存在的兄弟团结,” 速也就是要律寸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工人政党。宣言还指出:只有加强各国工人阶级 的团结,斗争才能获得胜利。宣言和《共产党宣言》 一样 以“全界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第17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33、134页 0同上,第134页
在这部书中《资本论》的基本构思已大体形成。从 1861 年起,马克思开始撰写《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还密切注视国 际形势的发展,写了许多评论文章,揭露各国统治阶级的反动政策,对工人 群众进行思想教育。 马克思、恩格斯在从事理论工作的同时,也为培养无产阶级的革命骨干 作了巨大努力。他们竭尽全力在道义上、物质上帮助各国的工人领袖,并从 理论上培养、提高他们。马克思、恩格斯和英国宪章派左翼领袖哈尼、琼斯 等密切联系,指导他们办好《人民报》;帮助德国流亡革命家威廉·李卜克 内西、弗里德里希·列斯纳等努力学习革命理论。这样,马克思、恩格斯不 仅在思想上,而且在干部问题上为建立新的无产阶级国际组织准备了条件。 第一国际的成立 1864 年 9 月,在伦敦圣马丁教堂召开了声援波兰人 民起义的国际性工人大会,有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波兰等国近 2000 名工人代表参加。马克思接受大会筹备组织的盛情邀请,出席了这次大会, 并当选为主席团成员。根据法国工人代表的提议,大会通过了建立国际工人 组织的决议,选出 21 人组成临时中央委员会(1866 年底改称总委员会), 马克思当选为委员。10 月初,临时中央委员举行会议,决定这个组织的名称 为“国际工人协会”,并选出主席、总书记、财务委员及各国通讯书记,组 成常务委员会。英国工联领导人奥哲尔当选为主席,马克思任德国通讯书记。 但实际上,马克思一直被公认为国际的领袖,几乎国际所有的纲领性文件和 决议草案,都出自马克思的手笔或体现了他的思想。恩格斯当时住在曼彻斯 特,没有直接参加国际的领导,但他同马克思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在 10 月初举行的临时中央委员会会议上还选举了负责起草国际宣言和 章程的专门委员会,马克思也当选为委员。起草委员会中的意大利工人代表 沃尔夫、法国工人代表律伯和英国工人代表韦斯顿先后提出了他们草拟的宣 言和章程草案。但内容杂乱无章,十分冗长,而且理论见解也模糊不清。马 克思重新改写了《成立宣言》,并拟定一个新的《共同章程》,经过热烈的 讨论之后,在起草委员会顺利通过,11 月 1 日又被总委员会一致通过。 马克思起草这两份文件时,充分考虑到当时工人运动的水平和复杂情 况,认为宣言的内容既要保持革命原则的纯洁性,又能争取在蒲鲁东主义、 拉萨尔主义和工联主义影响下的工人群众,这样才能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工人 运动中的领导地位。马克思说:“这就必须实质上坚决,形式上温和。”① 他在《成立宣言》中肯定了工人阶级争取当前利益斗争的必要性,说明英国 工人阶级争得 10 小时工作日立法是一次重大胜利,合作社运动也是反对资产 阶级斗争的一种形式。但要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工人阶级必须夺取政权。因 为资本家和地主“总是要利用他们的政治特权来维护和永久保持他们的经济 垄断的”。“所以,夺取政权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伟大使命”。②为了取得解放 斗争的成功,工人阶级不能只靠人数决定胜负,而“必须组织起来并为知识 所指导”,不能“忽视在各国工人间应当存在的兄弟团结,”③也就是要建立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工人政党。宣言还指出:只有加强各国工人阶级 的团结,斗争才能获得胜利。宣言和《共产党宣言》一样,以“全世界无产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1 卷,第 17 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第 133、134 页。 ③ 同上,第 134 页
者,联合起来!”的口号作为结束。 《共同章程》阐明了国际的目的、任务、组织原则和组织结构。章程 先宣 工人阶级的解放应该由工人阶级自己去争取: 工人阶级的解放斗 争不是要争取阶级特权和垄断权,而是要争取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并消灭任 何阶级统治。 ①国际工人协会建立的目的,“是要成为追求共同目标即追求 工人阶级的保护、发展和彻底解放的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 “章程规定国际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国际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各支部或联 合会选派代表参加的代表大会。代表大会每年召开 ,听取总委员会的报 告,选举总委员会。在大会休会期间,由设在伦致的总委员会负责处理日常 工作,指导国际各地组织和支部的活动。 《成立宣言》和《共同章程》为国际制定了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组织原则, 表明国际是在科学社 主义理论指导下,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压 际无产阶级的群众性革命组织。 促进国际无产阶级联合的斗争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后,就积极在各国 建立支部。在法国,1865年成立了国际的第一个支部 巴黎支部,全部会 员都是蒲鲁东主义者,其领导人是托伦。随后,其他一些城市,如里昂 鲁昂、 圣太田 卡恩等地也 成立 了国际的支部 到1867 法国己有 26个国际支部。在英国,从1865年起, 些工联组织和工人群众便陆续参 加了国际。到同年9月下句,国际已有1.4万名英国工人会员。此后,全国 各地的一些工联组织又相继参加了国际,到1868年仅伦敦就大约有50个加 入国际的工联。因此,英国的工联成为国际的主要群众基础和支柱。但是, 英国工联的全国领导机构 伦敦工联理 为保持其独立性 拒绝将自 己的名称改为国际工人协会英国支部,而只是宣布与国际“合作 。除工联 外,在英国参加国际的还有争取国会选举改革的工人组织“全国改革同盟 以及一些合作团体。在德国,由于普鲁士和其他一些邦国禁止任何团体与因 外其他细织发生联系,先进的工人只能以个人资格加入闲际。他们的人数品 然不多, 但是在传播国际思想方面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此外 在瑞士、比 利时、西班牙、 意大利和美因也先后成立了 一些国际的支部。 国际不仅致力干在冬用建立支部,而日努力把各用工人阶级的斗争联合 起来,支持和参加各国工人的罢工斗争以及一切进步运动。马克思强调要“实 现劳资斗争中的国际联合行动”,并且指出 “一船道来这一问题句括用 际协会的全部活动 在第一国际时期,为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而进行的经济 斗争,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基本斗争形式。对英国、法国、比利时、 瑞士等国工人的罢工,国际都曾给予声援和支持,与资产阶级展开针锋相对 的斗争。1866年春,伦敦和爱丁堡的成衣工人举行大罢工时,资本家从德国 丹麦招募工 人破坏罢 马克思和国际总委员会便呼吁德国工人拒绝前往 并劝说己到英国的外国工人回国,或帮助他们另找工作,对保证罢工的胜利 起了很大的作用。1866年10月,英国编筐工人举行罢工,资本家从荷兰、 比利时招慕工人讲行破坏,国际又劝说并帮助这些人返回自己的固家。186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36页 同上,第13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第214页
者,联合起来!”的口号作为结束。 《共同章程》阐明了国际的目的、任务、组织原则和组织结构。章程首 先宣布,“工人阶级的解放应该由工人阶级自己去争取;工人阶级的解放斗 争不是要争取阶级特权和垄断权,而是要争取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并消灭任 何阶级统治。”①国际工人协会建立的目的,“是要成为追求共同目标即追求 工人阶级的保护、发展和彻底解放的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 ②章程规定国际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国际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各支部或联 合会选派代表参加的代表大会。代表大会每年召开一次,听取总委员会的报 告,选举总委员会。在大会休会期间,由设在伦敦的总委员会负责处理日常 工作,指导国际各地组织和支部的活动。 《成立宣言》和《共同章程》为国际制定了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组织原则, 表明国际是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国 际无产阶级的群众性革命组织。 促进国际无产阶级联合的斗争 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后,就积极在各国 建立支部。在法国,1865 年成立了国际的第一个支部——巴黎支部,全部会 员都是蒲鲁东主义者,其领导人是托伦。随后,其他一些城市,如里昂、马 赛、鲁昂、圣太田、卡恩等地也成立了国际的支部。到 1867 年,法国已有 26 个国际支部。在英国,从 1865 年起,一些工联组织和工人群众便陆续参 加了国际。到同年 9 月下旬,国际已有 1.4 万名英国工人会员。此后,全国 各地的一些工联组织又相继参加了国际,到 1868 年仅伦敦就大约有 50 个加 入国际的工联。因此,英国的工联成为国际的主要群众基础和支柱。但是, 英国工联的全国领导机构——伦敦工联理事会,为保持其独立性,拒绝将自 己的名称改为国际工人协会英国支部,而只是宣布与国际“合作”。除工联 外,在英国参加国际的还有争取国会选举改革的工人组织“全国改革同盟” 以及一些合作团体。在德国,由于普鲁士和其他一些邦国禁止任何团体与国 外其他组织发生联系,先进的工人只能以个人资格加入国际。他们的人数虽 然不多,但是在传播国际思想方面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此外,在瑞士、比 利时、西班牙、意大利和美国也先后成立了一些国际的支部。 国际不仅致力于在各国建立支部,而且努力把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联合 起来,支持和参加各国工人的罢工斗争以及一切进步运动。马克思强调要“实 现劳资斗争中的国际联合行动”,并且指出:“一般说来,这一问题包括国 际协会的全部活动”。① 在第一国际时期,为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而进行的经济 斗争,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基本斗争形式。对英国、法国、比利时、 瑞士等国工人的罢工,国际都曾给予声援和支持,与资产阶级展开针锋相对 的斗争。1866 年春,伦敦和爱丁堡的成衣工人举行大罢工时,资本家从德国、 丹麦招募工人破坏罢工。马克思和国际总委员会便呼吁德国工人拒绝前往, 并劝说已到英国的外国工人回国,或帮助他们另找工作,对保证罢工的胜利 起了很大的作用。1866 年 10 月,英国编筐工人举行罢工,资本家从荷兰、 比利时招募工人进行破坏,国际又劝说并帮助这些人返回自己的国家。1867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第 136 页。 ② 同上,第 137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6 卷,第 2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