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计算出 应力0=? 挠度fe-? b.进行加荷实验 分四个工况 1g、2g、3g、4g 相应测出:千分表读数和百分表挠度读数 即G.千分表读数0咖0x次 一一为纯弯曲部位应变 标钜(m) 注:因为千分表布点不在梁的一个平面,故产生角位移。因此计算结果偏大 除于K即为梁的应变。 5.测试结果整理和对比 (1)画出每级荷载应变曲线 (2)画出每级荷载挠度曲线 P (Hg) 0.20.40.608 fc (mn 应变曲线 挠度曲线 6.实验结果分析与误差分析
6 a. 计算出 应力 σ = ? 挠度 fC = ? b. 进行加荷实验 分四个工况 1 kg 、2 kg 、3 kg 、4 kg 相应测出:千分表读数和百分表挠度读数 即 mm K 1 ( ) 0 00 = × 标距 千分表读数 ε ——为纯弯曲部位应变 注:因为千分表布点不在梁的一个平面,故产生角位移。因此计算结果偏大, 除于 K 即为梁的应变。 5.测试结果整理和对比 (1)画出每级荷载应变曲线 (2)画出每级荷载挠度曲线 6.实验结果分析与误差分析
桥梁实验2一桥梁结构静态电子式仪表测试 (一)电测技术: 1.电测技术概况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对桥梁结构实验的要求,越来越被有关技术工作者关注。 因此桥梁现场实验也越来越多用电测仪器。 2.电测原理 是把非电量测试变成电量测量,比如构件受外作用拉或压不存在电量问题、 它可以通过传感器(电阻片)把非电传导变成电信号测量。 物理公式:R=p月 R一为电阻 1一为标距 A一为电阻丝断面积 3.电测技术优点与缺点 (1)精度高(比机械而言),最高精度可打1ue即1×10。 (2)可远程操作,同时速度快,可做到自测自记特点。 (3)可以多点测量,省人力方便等、可连续记录减少时间。 (4)缺点要求有专门技术人员,对场地要求,不能在有高磁场和电感的地 方测试。 4.使用电测试原理与种类 原理:利用电桥原理,即对边相乘相等。 种类:a.纸荃b.胶荃c.大标距与小标距d.挠丝与矩接 e.高温片、常温片、低温片£.断裂电阻片 5.电桥与桥路连接法 (1)电测原理:把非电测量变成电量测量
7 桥梁实验 2—桥梁结构静态电子式仪表测试 (一)电测技术: 1. 电测技术概况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对桥梁结构实验的要求,越来越被有关技术工作者关注。 因此桥梁现场实验也越来越多用电测仪器。 2. 电测原理 是把非电量测试变成电量测量,比如构件受外作用拉或压不存在电量问题、 它可以通过传感器(电阻片)把非电传导变成电信号测量。 物理公式: A l R = ρ R —为电阻 l —为标距 A—为电阻丝断面积 3. 电测技术优点与缺点 (1)精度高(比机械而言),最高精度可打1με 即 6 1 10− × 。 (2)可远程操作,同时速度快,可做到自测自记特点。 (3)可以多点测量,省人力方便等、可连续记录减少时间。 (4)缺点要求有专门技术人员,对场地要求,不能在有高磁场和电感的地 方测试。 4. 使用电测试原理与种类 原理:利用电桥原理,即对边相乘相等。 种类:a.纸荃 b.胶荃 c.大标距与小标距 d.挠丝与矩接 e.高温片、常温片、低温片 f.断裂电阻片 5. 电桥与桥路连接法 (1)电测原理:把非电测量变成电量测量
物理公式: R-PE F= 4 R一电阻值 p一电阻系数 d一电阳丝标距 F一电阻丝断面积 本来电阻片受外力拉没有点的信号,但是通过控制而使电阻丝断面发生变化 从而使电阻发生变化,因此原因电非电测转化为电信号变化。 (2)电桥原理:对边相乘相等 R测·R2=R外·RI (3)桥路接法(半桥) a.半桥单点接法
8 物理公式: F l R = ρ 4 2 d F π = R —电阻值 ρ —电阻系数 d —电阻丝标距 F —电阻丝断面积 本来电阻片受外力拉没有点的信号,但是通过控制而使电阻丝断面发生变化 从而使电阻发生变化,因此原因电非电测转化为电信号变化。 (2)电桥原理:对边相乘相等 R测⋅ R2 = R外⋅ R1 (3)桥路接法(半桥) a.半桥单点接法
测 贝 R2 R测·R2=R外.RI s仪=实 b.半桥多点接法 R3 R测 R外 R测1 R测3 R测 R测2R测4 R测·R2=R外.RI 仪=实 注:可以分点开关分别测出1、2、3、R4…即可
9 R测⋅ R2 = R外⋅ R1 ε仪 = ε实 b.半桥多点接法 R测⋅ R2 = R外⋅ R1 ε仪 = ε实 注:可以分点开关分别测出 R1、R2、R3、R4……即可
c.半桥改模向效应接法 测 R R测·R2=R外.RI 仪=(1+4)实 d.双片半桥接法 外 R外1R外 R测1 R外 R测1·R测2·R2=R外1·R外2·RI 6仪=21+4)实 (4)全桥接法
10 c.半桥改模向效应接法 R测⋅ R2 = R外⋅ R1 ε仪 = (1+ μ)ε实 d.双片半桥接法 R测1⋅ R测2 ⋅ R2 = R外1⋅ R外2 ⋅ R1 ε仪 = 2(1+ μ)ε实 (4)全桥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