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1.复合材料根据其所用的基体材料不同,分为—,——,—三大类。2.下列哪种复合材料历史最悠久()A.树脂基复合材料;B.金属基复合材料;C.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D.几乎同时发展3.1940~1945年美国首使用,以手糊工艺制造军用雷达罩和远航飞机油箱,为复合材料在军事工业中的应用开辟了道路。4.1956年和用SMC压制汽车部件、浴盆、船上构件等。5.树脂反应注射成型的缩写为6.增强树脂反应注射成型的缩写为和7.60年代,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生产工艺主要是,只用于生产短纤维增强塑料。8.1972年美国PPG公司研究成功了热塑性片状模塑料,1975年投入生产,其最大特点是9.FRTP是的缩写。和两类。10.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分为11.陶瓷基复合材料属于耐高温陶瓷结构,具有等特点。12.无机粘结剂基复合材料的最大特点是13.1972年在三校设立了复合材料专业,为我国复合材料工业培-养了大批高级技术人才。14.两会的学术期刊分别是和15.15.金属基复合材料和陶瓷基复合材料在我国始于16.1983年中国建筑材料研究院首次试制成功17.1988年武汉工业大学研究成功(高性能玻纤增强氯氧镁复合材料)18.复合材料的最大特点是大于大于19.CM的硬度主要取决于基体材料性能,一般硬度为大于大于20.一般来讲复合材料的耐老化性能的优劣顺序为:
第一章 绪论 1.复合材料根据其所用的基体材料不同,分为 , , 三大类。 2.下列哪种复合材料历史最悠久( ) A.树脂基复合材料; B.金属基复合材料; C.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 D.几乎同时发展 3.1940~1945 年美国首使用 ,以手糊工艺制造军用雷达罩和远航飞机油箱,为 复合材料在军事工业中的应用开辟了道路。 4.1956 年 和 用 SMC 压制汽车部件、浴盆、船上构件等。 5.树脂反应注射成型的缩写为 。 6.增强树脂反应注射成型的缩写为 。 7.60 年代,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生产工艺主要是 和 ,只用于生产短纤维增强塑料。 8.1972 年美国 PPG 公司研究成功了热塑性片状模塑料,1975 年投入生产,其最大特点是 、 。 9.FRTP 是 的缩写。 10.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分为 和 两类。 11.陶瓷基复合材料属于耐高温陶瓷结构,具有 、 、 等特点。 12.无机粘结剂基复合材料的最大特点是 、 、 。 13.1972 年在 、 、 三校设立了复合材料专业,为我国复合材料工业培 养了大批高级技术人才。 14.两会的学术期刊分别是 和 。 15.15.金属基复合材料和陶瓷基复合材料在我国始于 。 16.1983 年中国建筑材料研究院首次试制成功 。 17.1988 年武汉工业大学研究成功 。 (高性能玻纤增强氯氧镁复合材料) 18.复合材料的最大特点是 。 19.CM 的硬度主要取决于基体材料性能,一般硬度为 大于 大于 。 20.一般来讲复合材料的耐老化性能的优劣顺序为: 大于 大于
第二章手糊成型工艺及设备1.手糊成型按成型固化压力可以分为——,—2.接触压包括()A.手糊成型B。喷射成型C。对模成型D。真空成型3.手糊成型的优点包括()A.不受产品尺寸和形状限制;B.设备简单,投资少,设备折旧费低;C.工艺简便、制品树脂含量较高,耐腐蚀性好:D.易于满足产品设计要求,可以在产品不同部位任意增补增强材料4.手糊成型的缺点包括()A: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劳动卫生条件差:B.产品质量不宜控制,性能稳定性不高:C.产品力学性能较低;D.工艺复杂。5.不饱和聚酯树脂是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中应用最普遍、用量最大的一类树脂。下列属于其优点的是()A.固化迅速,且能在常温下固化,无挥发性副产物;B.粘度低,浸渍性好;C.固化收缩较小;D.机械性能与电性能优良。6.聚酯树脂的品种,按用途可分为和两大类。7.聚合物集体的选择中,辅助材料包括8.增强材料主要形态为纤维及其织物,它赋予复合材料以优良的机械性能。手糊成型工艺用量最多的增强材料是。少量有和9.手糊成型模具分和两类。10.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模具材料是11.模具表面处理技术是制造高表观质量模具的关键。对于贴塑面板面料的母模所翻制出的玻璃钢模版,包括工序:12.脱模剂分外脱模剂和内脱模剂两大类。外脱模剂主要应用于,内脱模剂主要用
第二章 手糊成型工艺及设备 1.手糊成型按成型固化压力可以分为 , 。 2.接触压包括( ) A.手糊成型 B。喷射成型 C。对模成型 D。真空成型 3.手糊成型的优点包括( ) A.不受产品尺寸和形状限制; B.设备简单,投资少,设备折旧费低; C.工艺简便、制品树脂含量较高,耐腐蚀性好; D.易于满足产品设计要求,可以在产品不同部位任意增补增强材料 4.手糊成型的缺点包括( ) A.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劳动卫生条件差; B.产品质量不宜控制,性能稳定性不高; C.产品力学性能较低; D.工艺复杂。 5.不饱和聚酯树脂是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中应用最普遍、用量最大的一类树脂。下列属于其优 点的是( ) A.固化迅速,且能在常温下固化,无挥发性副产物; B.粘度低,浸渍性好; C.固化收缩较小; D.机械性能与电性能优良。 6.聚酯树脂的品种,按用途可分为 和 两大类。 7.聚合物集体的选择中,辅助材料包括 、 、 。 8.增强材料主要形态为纤维及其织物,它赋予复合材料以优良的机械性能。手糊成型工艺用 量最多的增强材料是 。少量有 、 和 。 9.手糊成型模具分 和 两类。 10.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模具材料是 。 11.模具表面处理技术是制造高表观质量模具的关键。对于贴塑面板面料的母模所翻制出的 玻璃钢模版,包括工序: 、 、 。 12.脱模剂分外脱模剂和内脱模剂两大类。外脱模剂主要应用于 ,内脱模剂主要用
于13.胶液的工艺性主要指和14.手糊成型所用增强材料主要是和。为提高它们同基体的粘结力,增强材料必须进行15.胶衣层不易太厚或太薄。太薄,太厚16.聚酯树脂从粘流态转为不能流动的凝胶,最后转变为不溶不熔的坚硬固体的固化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三方面。17.产品质量控制包括:18.胶衣的缺陷中最常见的三种缺陷为:19.简称RTM。20.用于RTM工艺的树脂系统应满足的要求:第三章夹层结构成型工艺与设备1.玻璃钢夹层结构的成型方法有和两种。2.玻璃钢夹层按其所用夹芯材料的类别通常可分为三种:3.泡沫夹层结构的特点为()A.质量轻;B.刚度大;C.保温隔热性能好;D.强度高4.波板夹层结构的特点为()A.适用于曲面形状的制品;B.结构简单;C.制作简单;D.节省材料5.根据涂胶方式的不同,胶接拉伸法可分为和6.金属蜂窝夹芯制造中,在金属箔表面处理时,金属箔在涂胶前必须7.干燥的目的是8.干燥后,为了在胶接蒙皮和蜂窝块时,排除挥发分,而在蜂窝块壁上
于 。 13.胶液的工艺性主要指 和 。 14.手糊成型所用增强材料主要是 和 。为提高它们同基体的粘结力,增强材料必 须进行 。 15.胶衣层不易太厚或太薄。太薄 ,太厚 。 16. 聚酯树脂从粘流 态转为不能流动的凝胶,最后转变为不溶不熔的坚硬固体的固化过程可分为三个阶 段: 、 、 。 17.产品质量控制包括: 、 、 三方面。 18.胶衣的缺陷中最常见的三种缺陷为: 、 、 。 19. 简称 RTM。 20.用于 RTM 工艺的树脂系统应满足的要求: 、 、 。 第三章 夹层结构成型工艺与设备 1.玻璃钢夹层结构的成型方法有 和 两种。 2.玻璃钢夹层按其所用夹芯材料的类别通常可分为三种: 、 、 。 3.泡沫夹层结构的特点为() A.质量轻; B.刚度大; C.保温隔热性能好; D.强度高 4.波板夹层结构的特点为() A.适用于曲面形状的制品; B.结构简单; C.制作简单; D.节省材料 5.根据涂胶方式的不同,胶接拉伸法可分为 和 。 6.金属蜂窝夹芯制造中,在金属箔表面处理时,金属箔在涂胶前必须 、 、 。 7.干燥的目的是 。 8.干燥后,为了在胶接蒙皮和蜂窝块时,排除挥发分,而在蜂窝块壁上
和9.机械法生产蜂窝夹层芯根据涂胶方式,所用设备可分为10.通常蜂窝夹层结构成型与手工成型过程相同。按制造方法可分为()A.湿法成型;B.干法成型;C.一次成型;D.二次成型11.产生分层气泡的原因可能是()12.A.操作不当:B.玻璃布不平整;C.成型压力不足;D.在接触处压力易集中且蜂窝端面刚性较差12.泡沫塑料的发泡方法包括()A.物理发泡法B.机械发泡法:C.生物发泡法;D.化学发泡法和13.聚氨酯泡沫塑料制造时,按所用原材料不同可分为泡沫塑料。14.生产和聚氨酯泡沫塑料常用催化剂为15.泡沫夹层结构的制造方法通常有16.预制粘结法适用于的制品。17.现场浇注法适用于.18.粘结成型技术关键是419.整体浇注成型法浇注时要防止喷溅,否则会,影响泡沫质量。20.泡沫成型后的夹层结构一般要经过后处理工序,通常处理温度比成型温度第四章模压成型工艺1.模压成型工艺按增强材料物态和模压料品种可分为:2.短纤维模压料的基本组分为:和3.机械预混法所用设备主要有
9.机械法生产蜂窝夹层芯根据涂胶方式,所用设备可分为 、 和 。 10.通常蜂窝夹层结构成型与手工成型过程相同。按制造方法可分为() A.湿法成型; B.干法成型; C.一次成型; D.二次成型 11.产生分层气泡的原因可能是( ) 12. A.操作不当; B.玻璃布不平整; C.成型压力不足; D.在接触处压力易集中且蜂窝端面刚性较差 12.泡沫塑料的发泡方法包括( ) A.物理发泡法; B.机械发泡法; C.生物发泡法; D.化学发泡法 13.聚氨酯泡沫塑料制造时,按所用原材料不同可分为 和 泡沫塑料。14.生产 聚氨酯泡沫塑料常用催化剂为 和 。 15.泡沫夹层结构的制造方法通常有 、 、 。 16.预制粘结法适用于 、 的制品。 17.现场浇注法适用于 。 18.粘结成型技术关键是 。 19.整体浇注成型法浇注时要防止喷溅,否则会 ,影响泡沫质量。 20.泡沫成型后的夹层结构一般要经过后处理工序,通常处理温度比成型温度 。 第四章 模压成型工艺 1. 模压成型工艺按增强材料物态和模压料品种可分 为: 、 、 、 、 、 、 、 。 2.短纤维模压料的基本组分为: 、 、 。 3.机械预混法所用设备主要有 、 和
4捏合机的作用是5.撕松机的作用是6.模压料的质量指标是:和7.模压料的工艺性主要为模压料的的缩写为SMC。9.下列属于SMC特点的是()A.重现性好;B.操作处理方便;C.作业环境清洁;D.SMC成型制品表面光洁度低和10.SMC由组成。11.和在通用SMC中占95%以上,被人们称为SMC的“三大员”12.适宜SMC用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应满足()A.粘度低:B.易同增稠剂反应;c.固化缓慢;D.热强度较低13.交联剂用量增加,会使树脂糊初始粘度()A.升高;B.不变;C.降低;D.不确定14.迄今为止,大多数SMC制造所用的增稠剂主要包括15.MgO是应用较广的增稠剂,其特点是()A.增稠特性与MgO的活性和加入量无关:B.增稠速度快;C.增加MgO用量会显著增强SMC的耐水性D.短时间内能达到最高粘度16.以下那些因素影响增稠效果()A.聚酯树脂酸值;
4 捏合机的作用是 。 5.撕松机的作用是 。 6.模压料的质量指标是: 、 、 。 7.模压料的工艺性主要为模压料的 、 和 。 8. 的缩写为 SMC。 9.下列属于 SMC 特点的是( ) A.重现性好; B.操作处理方便; C.作业环境清洁; D.SMC 成型制品表面光洁度低 10.SMC 由 和 组成。 11. 、 和 在通用 SMC 中占 95%以上,被人们称为 SMC 的“三大员”。 12.适宜 SMC 用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应满足( ) A.粘度低; B.易同增稠剂反应; C.固化缓慢; D.热强度较低 13.交联剂用量增加,会使树脂糊初始粘度( ) A.升高; B.不变; C.降低; D.不确定 14.迄今为止,大多数 SMC 制造所用的增稠剂主要包括 、 、 、 。 15.MgO 是应用较广的增稠剂,其特点是( ) A.增稠特性与 MgO 的活性和加入量无关; B.增稠速度快; C.增加 MgO 用量会显著增强 SMC 的耐水性 D.短时间内能达到最高粘度 16.以下那些因素影响增稠效果( ) A.聚酯树脂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