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网 lopSage.com 导论 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古老的经济学科。政治经济学在我国之所以能保持其主流经济学地位, 根本原因是它的与时俱进,是随着实践的发展常青的经济学科。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有 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特定的研究对象、特定的研究任务和特定的研究方法。 一、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政治经济学,广义地说,是研究一定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中的经济关 系和经济规律的科学。 在古汉语中,“经济”一词是“经邦济世”、“经国济民”的意思。在西方文化中,最先 使用“经济”(Economy)一词的是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在他那里,Economy一词是指“家 庭管理”。在19世纪下半叶,日本学者把西方著作中的Economy译作现代意义上的“经济”。 后来,中国也采用这种译法。 14一15世纪,随着贸易特别是海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产生了重商主义思想。重商主义的 研究视野集中在流通领域,研究商业和对外贸易,论证商品货币关系,对当时的资本主义原始 积累起了重要的作用。法国重商主义代表人物A.de.蒙克莱田在1615年出版的《献给国王和 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中首先使用“政治经济学”一词,表明了他所论述的经济问题已 经超出了家庭管理的范围,涉及国家的经济管理问题。 真正的近代经济科学,是在理论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的时候开始的。首先把研究 对象由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的是法国的重农主义,其代表人物是布阿吉尔贝尔和魁奈。他们 的研究范围限于农业生产领域,把农业看作是创造纯产品(剩余价值)的领域。这是对资本 主义生产的第一个系统的理解。 成理论体系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在英国是由W.配第创始,亚当·斯密集大成,大卫·李 嘉图最后完成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处于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研究了 资本主义生产的内部联系,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思想,并接触到了剩余价值问题。这是古典 经济学的科学成分。但由于阶级利益的局限性,古典政治经济学没有考察剩余价值的来源和实 质,把资本主义看作是自然的永恒的制度,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有庸俗的成分。由于古典政治经 www.TopSage.com
大网 2 导论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 济学具有科学和青俗两种皮分,在它以后沿着这两种成分发展便产生马患生女致的华新学C0门 和西方经济学两大体系。 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分,创立了马 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代表当时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无产 阶级的利益,对政治经济学作了根本的改造,主要表现在:(1)第一次明确提出政治经济学 的研究对象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创造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历史唯物主义 分析方法,并据此进行社会经济分析。(2)首创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学说,创立了科学 的劳动价值论。(3)建立了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发现了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 (4)揭示了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必然性,并预见了未来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的一些基本特征。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列宁分析了当时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 特征,特别是帝国主义阶段经济的垄断特征,创立了帝国主义理论,为分析发展到垄断阶段的 资本主义经济特征提供了理论武器,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到了新的阶段。 在列宁以后,斯大林继承列宁的事业,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斯大林依据 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初实践,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规律作了新的概括。以斯大林所著《苏 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为基础,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在20世纪50年代初出版了《政治经 济学教科书》,其中包括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对象的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和以社会主义 生产关系为对象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这本教科书阐述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个经济规 律,曾经在一段时间广泛流传于包括我国在内的各个社会主义国家。 斯大林逝世以后,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先后进行了经济体制的改革。改革的实践又不断地丰 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特别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 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依据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 进的思想路线,逐步摆脱了苏联斯大林模式的束缚,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特 别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开始了波澜壮阔的市场化改革。进人21世纪,中国又在 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开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所有这些 伟大的实践都大大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完善和发展。 政治经济学一般区分为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这是根据研究对象来区分的。从所 处的阶段考虑,政治经济学研究所处的阶段划分为:处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学和处于社 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学。两者均可包括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部分。处于两个不同社会阶段的 政治经济学都要分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马克思创立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他当时所处的资本主 义经济并推导当时还不存在的未来的社会主义经济。而处于社会主义现阶段的政治经济学则是 分析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所分析的资本主义经济不是前社会主义的资本主义,而是与社会 主义并存的资本主义经济 处于社会主义现阶段的政治经济学,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的前提 下,体现了两个开放: 一是向实践开放,不断研究新的实践问题,丰富政治经济学的内容,这 www.TopSage.com
大网 导论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 3 不仅包括对当代资本主义发履的新实践,也包括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新实践的新的理论概CO门 括:二是向西方经济学开放,跟踪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不断吸收其最新的反映社会化生产和市 场经济规律的科学成果。政治经济学的与时俱进,使这门古老的学科在现阶段具有不断解释和 说明新现象新问题的生命力。 概括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所取得的进展,突出表现在 ()承认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商品关系,并进而确认社会主义经济也是市场经济。(2)承认 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并将研究的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方式以及和它 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3)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 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与此相应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的制度。(4)承认公有制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并进而明确公有制企业在股权多元化基础上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5)依据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特征,将非公有制经济中的 所有者、经营者、管理者和技术人员明确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6)社会主义的 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马克思曾作过不止一次的论述。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 言》中马克思指出:“摆在面前的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①在《资本论》第1卷序言中马 克思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 系。”②从马克思的论述中,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首先,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这里讲的生产不仅涉及物质资料生产,也涉及在服务 领域提供服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不同于以流通为对象的重商主义,也不同于仅仅以 农业部门为对象的重农主义,更不同于当时以分配为出发点的经济思想。政治经济学对象以生 产为出发点,反映这样的事实: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现在服务领域 因其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提高而进入了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范围。马克思关于物质生产领域中经 济关系分析的逻辑和方法同样可以用于服务领域的政治经济学研究。 生产不仅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涉及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政治经济学研究的 生产不是生产的自然属性,而是生产的社会属性。但对生产的社会属性的分析不能脱离生产的 自然属性,原因是反映自然属性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直接制约生产的社会属性。这就是马克思所 说的:“说到生产,总是指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 一社会个人的生产。”③显然,政治 经济学研究生产,不是研究生产的技术方面,而是研究生产的社会方面。 其次,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政治经济学以生产为对象但不是一般地研究生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杜1995年饭,第1页。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板社1975年版,第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板社1995年版,第3页。 www.TopSage.com
大网 4 导论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 产,面是研究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关系。任何生产都是连缕不断的公再生社金离生产仓0四 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它们就如马克思所说,是构成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 “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当然,生产就 其单方面形式来说也决定于其他要素。”①因此,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既要研究生产、 交换、分配和消费之间的相互关系,也要研究人们在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的关系。 最后,政治经济学对生产关系的研究不可避免地要研究生产力。社会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的统一,这也是作为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的生产所包含的两方面内容。政治经济学研究的 生产总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社会发展阶段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而且,研究生产关系的目标也是要使生产关系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然,政治经济学不 是一般地研究生产力,而是要研究影响和制约生产关系发展的生产力,特别注意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的矛盾运动。在各个社会都会存在多种层次的生产力水平,政治经济学依据的是该社会占 主导的生产力,并特别关注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因为先进社会生产力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生 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主要是指先进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但资本主义 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这种矛盾有根本性区别。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当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 阶段,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抗性矛盾单靠资本主义自身的力量是不能从根本上得到克服 的,因而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而社会主义社会的这种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 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得到解决。因此,以资本主义为对象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生产力与生产 关系的矛盾运动,目的是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阻碍作用,寻求改变这种生产关系 的动力。除此以外,我们也要研究资本主义在其制度允许的范围内为缓解矛盾,避免社会矛盾 激化而采取的调整生产关系的措施,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所借鉴。以社会主义为对象的政治 经济学也要分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但目的是寻求完普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途径, 通过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当今世界的经济学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大体系。研究这两大体系研究 对象的差别,有利于进一步明确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经济学对某个经济体的分析可分两个层次:一是本质层次的分析,即对生产关系层次的分 析;二是表层层次的分析,即对经济运行层次的分析。一般说来,西方经济学偏重于对经济现 象的表层描述和分析。根据萨缪尔森的规定,其首要任务是对生产、失业、价格和类似的现象 加以描述、分析、解释,并把这些现象联系起来进行系统的分析。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偏 重于对经济关系本质的分析,它研究物与物关系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研究经济制度 的本质规定,特别是注重经济关系运动的规律性分析。它建立的各种经济范畴都反映一定的社 会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可能交叉。偏重经济运行分析的西 方经济学,也会涉及经济制度的分析,但这种制度分析是以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水恒的制 ①(马克想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板社1995年版,第17页。 www.TopSage.com
大家网 导论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 .5. 度为前提的。是在这一前提下对具体制度或体制的分析。从总体上说它者量部究的地效仪和安C○口 观经济运行中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偏重生产关系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会分析 经济运行,但它对经济运行分析的重点是各种生产关系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和调整。 由上述分析层面的区别决定,西方经济学更为关注的是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 经济学则更为关注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例如价格范畴,西方经济学根据供给、需求及各自的 弹性,描述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把它界定为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 格的运动表现价值规律的作用。再如对资源配置,西方经济学强调帕累托最优,而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把它界定为社会劳动在各个部门的分配,资源配置的效率标准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的节约。再如对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利息和地租等分配范畴,西方经济学把它们看作是要素 报酬的形式,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则界定为剩余价值分制的形式,并由此确定了各自量的 界限,等等。 显然,上述两个理论体系有着重大的差异,但它们都依据各自的研究方法、层次作经济分 析,都有不同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因而不能简单地以一个代替另一个,也不宜将二者合二而 一。但是,经济研究和教学中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一元的,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 济学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涉及的是本质层次的分析、制度层次的分析,由于我国目前的经 济研究的重要目的是根据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需要调整经济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 其中包括所有制结构调整、企业制度建设、分配结构和分配制度的调整、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国家与企业关系的调整等,因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应该是我们进行经济 分析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不同观点 目前,国内经济学界在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问题上至少存在两种对立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经济 学是关于责源配置的科学,研究资源配置是全部经济学的械心。另一种意见认为效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是研究生产方式及和它相造应的生产关系。除此之外,有学者主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 也有学者主张致治经济学要联系生产力研完生产关系。 -参见吴易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与自然科学相比,经济学作为研究现实社会经济的科学,在方法论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经济学无法通过实验室进行实验,需要寻求科学的研究方法。迄今为止的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 要有两种:一种是哲学思维方法,一种是数学分析方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采用的基本分 析方法是哲学思维方法,尽管它也常常用到数学方法。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也是科学的方法论。科学的抽象法就是这种科学方法 www.TopSa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