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2008年河北省中考答题技巧及命题预测 北省中考答题技巧中考语文讲座3 四、百战不殆——应对2008中考答题技巧 虽然中考题型千变万化,选材天马行空,但对考查的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 牢牢把握这个“宗”,以不变应万变,就能达到“以静制动”“处变不 惊”的境界。 我们按照中考出题的顺序分专题来研究。 第一部分:语言积累与运用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推荐的古诗文背诵篇目 包括文言文20篇,古诗词50首。另外《大纲》还推荐课外阅读10大名 著。《课程标准》的规定是文言文16篇,古诗词34首。考虑到河北出题 的特点,古诗词要按照各自的要求默写熟练,文言文可以考虑《教学大纲》 和《课程标准》覆盖交叉的地方就是我们今年复习的重点 预测08年试题形式上仍会以以下几种形式出现: 1.对接式默写。非课改区会是考察两个上下句对接;课改区会是考整首诗 的默写 2.理解性默写。采用提示篇名、内容要点及作用等方式,既考査对整篇诗 文的背诵,又考查对记诵内容的理解。 3.专题式默写。只是提出一种要求,让学生根据要求任意默写,答案可能 是多种多样的。 背诵复习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不但篇篇背 甬,还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平时默写时经常出错的字,更要时时“温故”。 切记:一字出错,满“盘”皆输。 5.名著填空。范围:《课程标准》中推荐的14部作品。《大纲》中推荐 的10部名著。包括作家作品、主要人物、主要情节、典型事件的对应填 写等。形式:填空题型;简答题型;仿写题型;表格题型。 可以给学生印制名著的基本内容及篇目表,课下背诵、写准。 6.综合性学习的内容。 (1)了解“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到底是怎么回事。 (2)了解综合学习这种题是怎么考的。 (3)可以围绕以下内容练习: 008北京奥运、读书、环保、普通话、风俗、家乡、古代文化等。 例如: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一次以“好店名”为主题的调查研究活动。下 面是你和班上同学搜集来的一些较有代表性的“好店名”及其简要说明:
应对 2008 年河北省中考答题技巧及命题预测 北省中考答题技巧_中考语文讲座 3 四、百战不殆——应对 2008 中考答题技巧 虽然中考题型千变万化,选材天马行空,但对考查的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 牢牢把握这个“宗”,以不变应万变,就能达到“以静制动”“处变不 惊”的境界。 我们按照中考出题的顺序分专题来研究。 第一部分:语言积累与运用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推荐的古诗文背诵篇目 包括文言文 20 篇,古诗词 50 首。另外《大纲》还推荐课外阅读 10 大名 著。《课程标准》的规定是文言文 16 篇,古诗词 34 首。考虑到河北出题 的特点,古诗词要按照各自的要求默写熟练,文言文可以考虑《教学大纲》 和《课程标准》覆盖交叉的地方就是我们今年复习的重点。 预测 08 年试题形式上仍会以以下几种形式出现: 1.对接式默写。非课改区会是考察两个上下句对接;课改区会是考整首诗 的默写。 2.理解性默写。采用提示篇名、内容要点及作用等方式,既考查对整篇诗 文的背诵,又考查对记诵内容的理解。 3.专题式默写。只是提出一种要求,让学生根据要求任意默写,答案可能 是多种多样的。 背诵复习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不但篇篇背 诵,还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平时默写时经常出错的字,更要时时“温故”。 切记:一字出错,满“盘”皆输。 5.名著填空。范围:《课程标准》中推荐的 14 部作品。《大纲》中推荐 的 10 部名著。包括作家作品、主要人物、主要情节、典型事件的对应填 写等。形式:填空题型;简答题型;仿写题型;表格题型。 可以给学生印制名著的基本内容及篇目表,课下背诵、写准。 6.综合性学习的内容。 (1)了解“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到底是怎么回事。 (2)了解综合学习这种题是怎么考的。 (3)可以围绕以下内容练习: 2008 北京奥运、读书、环保、普通话、风俗、家乡、古代文化等。 例如: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一次以“好店名”为主题的调查研究活动。下 面是你和班上同学搜集来的一些较有代表性的“好店名”及其简要说明:
“载人舟”[鞋店名。把鞋子比喻为载人之舟。] 玉壶缘”[茶叶店名。“玉壶”出自名诗句“一片冰心在玉壶” “光合作用书房”[书店名。把读书、吸收知识的活动比喻为植物的光合 作用过程。] “家和”[家具店名。令人联想到家和万事兴,联想到“家”最重要的是 亲情 “稻香村”[饭店名。借用辛弃疾名句“稻花香里说丰年”。 百草”[中药店名。让人联想到神农尝百草,联想到该店的中草药种类 繁多。 (1)你认为好店名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什么?请以上述“好店名”为例 加以说明。(4分) (2)班上王虹同学的舅舅待人热情,理发技术不错,他在小巷深处开了 家个体小理发店,店名叫“环球高等发院”。大家都觉得这个店名不好, 想帮他换个好店名。请你也帮忙拟出一个合适的店名来。(2分) (1)(4分)答题要点: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所归纳的特点须有 代表性,举例恰当,要有自己的一点分析。特点2分,举例说明2分。 例一:内涵深刻,引人联想。如“光合作用书房”巧借比喻,突出了读书 吸收知识的活动对人的重要性,耐人寻味 例二:突出商品的特点。如“百草”突出了中草药的特点,行业特色鲜明, 店名与其经营的商品相吻合,且“百”字点出种类很多 例三:用语精巧、富有创意(或巧借古诗词、或巧用比喻、或联想想像)… (2)(2分)答题要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好店名的特点,能克服原有店 名的毛病,符合该店客观条件。酌情给分。 例如:舒心发屋、回头发屋、丝情理发店… 第二部分:阅读 [文言文阅读] 1、考查的篇目是什么? 共16篇,可分为四层 (1)考试首选层:4篇《鱼我所欲也》、《记承天寺夜游.》、《送东阳 马生序》、《论语》 (2)考试次选层:5篇《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生于忧患,死于 安乐》、《桃花源记》、《出师表》; (3)考试三选层:2篇《陋室铭》、《爱莲说》 4)考试不选层:5篇《马说》、《曹刿论战》、《小石潭记》、《三峡》、 《邹忌讽齐王纳谏》。近六年河北省中考已经考过的文言文: 2000年《出师表》、2001年《爱莲说》、2002年《陋室铭》、2003年《曹 刿论战》、2004年《五柳先生传》和《马说》、2005年《三峡》 2、考查要点是什么
“载人舟”[鞋店名。把鞋子比喻为载人之舟。] “玉壶缘”[茶叶店名。“玉壶”出自名诗句“一片冰心在玉壶”。] “光合作用书房”[书店名。把读书、吸收知识的活动比喻为植物的光合 作用过程。] “家和”[家具店名。令人联想到家和万事兴,联想到“家”最重要的是 亲情。] “稻香村”[饭店名。借用辛弃疾名句“稻花香里说丰年”。] “百草”[中药店名。让人联想到神农尝百草,联想到该店的中草药种类 繁多。] (1)你认为好店名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什么?请以上述“好店名”为例 加以说明。(4 分) (2)班上王虹同学的舅舅待人热情,理发技术不错,他在小巷深处开了 一家个体小理发店,店名叫“环球高等发院”。大家都觉得这个店名不好, 想帮他换个好店名。请你也帮忙拟出一个合适的店名来。(2 分) (1)(4 分)答题要点: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所归纳的特点须有 代表性,举例恰当,要有自己的一点分析。特点 2 分,举例说明 2 分。 例一:内涵深刻,引人联想。如“光合作用书房”巧借比喻,突出了读书、 吸收知识的活动对人的重要性,耐人寻味…… 例二:突出商品的特点。如“百草”突出了中草药的特点,行业特色鲜明, 店名与其经营的商品相吻合,且“百”字点出种类很多…… 例三:用语精巧、富有创意(或巧借古诗词、或巧用比喻、或联想想像)…… (2)(2 分)答题要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好店名的特点,能克服原有店 名的毛病,符合该店客观条件。酌情给分。 例如:舒心发屋、回头发屋、丝情理发店…… 第二部分:阅读 [文言文阅读] 1、考查的篇目是什么? 共 16 篇,可分为四层: (1)考试首选层:4 篇《鱼我所欲也》、《记承天寺夜游.》、《送东阳 马生序》、 《论语》 ; (2)考试次选层:5 篇《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生于忧患,死于 安乐》、《桃花源记》、《出师表》; (3)考试三选层:2 篇《陋室铭》、《爱莲说》; (4)考试不选层:5 篇《马说》、《曹刿论战》、《小石潭记》、《三峡》、 《邹忌讽齐王纳谏》 。 近六年河北省中考已经考过的文言文: 2000 年《出师表》、2001 年《爱莲说》、2002 年《陋室铭》、2003 年《曹 刿论战》、2004 年《五柳先生传》和《马说》、2005 年《三峡》 2、考查要点是什么:
可细化为7个考点: (1)文学常识:填空形式,注意“三要素”一—①文章题目②作者姓名 ③作者朝代。其他如:作者的字号、对作者的评价、相关作品等不会作为 考试内容。 (2)文中名句的默写:空出两个句子,根据前后句填空。要注意平时的 默写落实,防止音对字错的现象。 (3)朗读节奏的划分:以前从没有涉及,但2008年中考很可能会考,尤 其是206年的《考试说明》中已出现了划分朗读节奏的样题。这种题要 求考生用“/”来划出文言语句的朗读节奏,可能会有一些具体的提示 如告诉考生划两处或三处。例如:“入/则无/法家拂士”。这可能是今年 我省中考语文新增题型。 应对这一题型,我们教给学生划分朗读节奏的方法:首先要理解句义,再 按意义划分。一般主语谓语要分开,较长的修饰限制语要划开。如“滕子 京/谪守/巴陵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主语+谓语+宾语),又如 “今齐地/方千里”等。 (4)解释实词的含义。以课下注释中的单个词为主,多注意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如果有本义和句中义的,尽量答全,尤 其不能丢掉句中意思,即这里指……的内容。 (5)文言句子的翻译。从内容上看,易考关键语句的翻译;从古汉语角 度看,易考特殊句式的翻译;从来源看,大多来源于课下注释。 般要用直译法。直译译不通时再辅以意译法。翻译时注意运用“留” “补”、“删”、“换”、“调”的方法。考试时按语言点给分,所以翻 译句子时要字字落实。 (6)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文章中心的概括、人物思想性格的概括。这 些题一般不是自由发挥题,尽量按照新教参,加以整理。牢牢记住每段的 段意,每课的中心,注意每课的课后题。 (7)文章内容、语言、人物、写法等方面的欣赏与评价。要求考生对文 章的某一点谈看法,写出自己的观点。就文中的人物、事件、观点等某 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能力角度上说,是考鉴赏评价和发散思维能力、 创新能力等。 [说明文阅读] (一)考题回顾 说明文阅读题02-05年的分值都是14分。阅读语段02年是“返回式遥感 卫星”,03年“死海之变”,04年是“走近森林”,05年是“雾”(课 标卷为“细菌发电前景广阔”)。 (二)答题原则 说明文阅读3步曲 (1)阅读材料,明确对象及特点,理清脉络
可细化为 7 个考点: (1)文学常识:填空形式,注意“三要素”——①文章题目 ②作者姓名 ③作者朝代。其他如:作者的字号、对作者的评价、相关作品等不会作为 考试内容。 (2)文中名句的默写:空出两个句子,根据前后句填空。要注意平时的 默写落实,防止音对字错的现象。 (3)朗读节奏的划分:以前从没有涉及,但 2008 年中考很可能会考,尤 其是 2006 年的《考试说明》中已出现了划分朗读节奏的样题。这种题要 求考生用“/”来划出文言语句的朗读节奏,可能会有一些具体的提示, 如告诉考生划两处或三处。例如:“入/则无/法家拂士”。这可能是今年 我省中考语文新增题型。 应对这一题型,我们教给学生划分朗读节奏的方法:首先要理解句义,再 按意义划分。一般主语谓语要分开,较长的修饰限制语要划开。如“滕子 京/谪守/巴陵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主语+谓语+宾语),又如 “今齐地/方千里”等。 (4)解释实词的含义。以课下注释中的单个词为主,多注意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如果有本义和句中义的,尽量答全,尤 其不能丢掉句中意思,即这里指……的内容。 (5)文言句子的翻译。从内容上看,易考关键语句的翻译;从古汉语角 度看,易考特殊句式的翻译;从来源看,大多来源于课下注释。 一般要用直译法。直译译不通时再辅以意译法。翻译时注意运用“留”、 “补”、“删”、“换”、“调”的方法。考试时按语言点给分,所以翻 译句子时要字字落实。 (6)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文章中心的概括、人物思想性格的概括。这 些题一般不是自由发挥题,尽量按照新教参,加以整理。牢牢记住每段的 段意,每课的中心,注意每课的课后题。 (7)文章内容、语言、人物、写法等方面的欣赏与评价。要求考生对文 章的某一点谈看法,写出自己的观点。就文中的人物、事件、观点等某一 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能力角度上说,是考鉴赏评价和发散思维能力、 创新能力等。 [说明文阅读] (一)考题回顾: 说明文阅读题 02-05 年的分值都是 14 分。阅读语段 02 年是“返回式遥感 卫星”,03 年“死海之变”,04 年是“走近森林”,05 年是“雾”(课 标卷为“细菌发电前景广阔”)。 (二)答题原则: 说明文阅读 3 步曲: (1)阅读材料,明确对象及特点,理清脉络,;
(2)审明题干,确定范围,找准信息点出处: (3)准确摘取,综合分析,准确全面分点作答。 (三)题型预测与应对技巧: 预测2008中考说明文考题类型在以下10种之内: 1.识字能力的考查一一考查字词的音、形、义,考查题型为:(1)给出字 词,要求注音、标调。(2)给出注音,要求填写字形。以上两项,侧重于 常用字、多音多义字、形似字的考査。(3)解释词语的语境义。 应对策略:一是积极调动平时的字词知识的积累。二是书写要规范、正确, 切忌把拼音字母和英语字母相混淆,标调的位置要准确。三是解释词语的 语境义,不可只写词语的本义,而忽略了语境。《河北省2006年中考文 化课学科说明》加入了掌握汉字基本意义,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 字的能力。复习时要注意这个新考点。 2.概括—一概括选文(或选文中某一段)的说明对象,或给文章拟个标题 概括全文的说明内容,或某一段的段意。 应对策略:(1)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 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如《苏州园林》 《中国石拱桥》)。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 的……(对象加内容)(如《看云识天气》) (2)给文章拟标题,要体现简明、新颖、概括的原则。一般为说明对象 或说明内容 (3)说明内容应是一句话,以句子的形式出现,往往在开头、结尾 (4)段意概括:先找中心句;不要用疑问代词;没有中心句要摘要联合 结合标点认真提炼。 3.提炼——给某事物下定义,或概述其形成过程、原理等。 应对策略:(1)下定义,是对于说明对象的本质属性用简洁明确的语言 加以概括说明。要用“什么是一种什么”的句式 (2)概述其形成过程、原理等,一般从原文步理顺,把零散的意思归纳 到一个完整的大句子中。 4.筛选一一通过问答题的形式,考查分析摘录文中有关的重要信息能力 常用的疑问词如:“有哪些”“为什么”“哪几个方面”等 对策是:要审清题干的要求,或针对疑问词,切忌答非所问。 找准原段,分析句意,把握句间关系,从相关的文段中准确摘取有关的内 容信息。若是总分关系则用总写句,标点十分重要,一般一句介绍一个意 思,注意全面概括,不要遗漏。必须明确,本题考査对文章的感知筛选 定要结合原文来答。 5.说明方法一一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常用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列
(2)审明题干,确定范围,找准信息点出处; (3)准确摘取,综合分析,准确全面分点作答。 (三)题型预测与应对技巧: 预测 2008 中考说明文考题类型在以下 10 种之内: 1.识字能力的考查——考查字词的音、形、义,考查题型为:(1)给出字 词,要求注音、标调。(2)给出注音,要求填写字形。以上两项,侧重于 常用字、多音多义字、形似字的考查。(3)解释词语的语境义。 应对策略:一是积极调动平时的字词知识的积累。二是书写要规范、正确, 切忌把拼音字母和英语字母相混淆,标调的位置要准确。三是解释词语的 语境义,不可只写词语的本义,而忽略了语境。《河北省 2006 年中考文 化课学科说明》加入了掌握汉字基本意义,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 字的能力。复习时要注意这个新考点。 2.概括——概括选文(或选文中某一段)的说明对象,或给文章拟个标题。 概括全文的说明内容,或某一段的段意。 应对策略:(1)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 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如《苏州园林》、 《中国石拱桥》)。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 的……(对象加内容)(如《看云识天气》)。 (2)给文章拟标题,要体现简明、新颖、概括的原则。一般为说明对象 或说明内容。 (3)说明内容应是一句话,以句子的形式出现,往往在开头、结尾。 (4)段意概括:先找中心句;不要用疑问代词;没有中心句要摘要联合, 结合标点认真提炼。 3.提炼——给某事物下定义,或概述其形成过程、原理等。 应对策略:(1)下定义,是对于说明对象的本质属性用简洁明确的语言 加以概括说明。要用“什么是一种什么”的句式。 (2)概述其形成过程、原理等,一般从原文步理顺,把零散的意思归纳 到一个完整的大句子中。 4.筛选——通过问答题的形式,考查分析摘录文中有关的重要信息能力。 常用的疑问词如:“有哪些”“为什么”“哪几个方面”等。 对策是:要审清题干的要求,或针对疑问词,切忌答非所问。 找准原段,分析句意,把握句间关系,从相关的文段中准确摘取有关的内 容信息。若是总分关系则用总写句,标点十分重要,一般一句介绍一个意 思,注意全面概括,不要遗漏。必须明确,本题考查对文章的感知筛选, 一定要结合原文来答。 5.说明方法——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常用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列
图表 说明方法的作用 (1)举例子:准确具体地说明了· (2)列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 (3)作比较:通过比较,更突出地说明了 (4)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加特点); (5)下定义:科学准确地指出了……事物的本质特点 (6)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了 (7)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 注意:书写要认真准确、不能混淆“术语”。如:把“举例子”写成“举 列子”,把“列数字”写成“例数子”,把“打比方”写成“比喻”… 等等。 回答说明方法的作用必须把这种方法和要说明对象的特征结合起来, 6.顺序—一考査说明的顺序。如:文章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这样安排顺序 有什么好处? 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说明的是时间顺序;按照实物的位置、形状和构 造等方位顺序介绍的是空间顺序;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和事理的关 系,说明事物以及事物内部各部分之间内在联系,采用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情况复杂些,需要注意具体形式的细分,常见的逻辑顺序有八种 形式:(1)由抽象(概括)到具体的顺序;(2)由主要到次要的顺序 (3)由原因到结果(或由果溯因)的顺序;(4)由浅入深的顺序;(5) 由现象到本质的顺序;(6)由表及里的顺序;(7)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 (8)由特殊到一般(或由一般到特殊)的顺序。 7.结构—一分析文章(段)结构的特点,考察题型如:分析语段层次,分 析某句、某段在结构上的作用等。 说明文在结构上的表现形式有(1)总分式(包括总一一分一一总式,总 一分式,分一一总式);(2)并列式,几个段落并列存在;(3)程序 式,说明的是生产过程 一般分析结构方面的作用,从句子的位置入手说明,如“总领全文”“引 (领)起下文”、“总结上文”、“承上启下”等。 8.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 什么。 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 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9.语言—一某个词语能否删去或调换,或自己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 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句子,并体会。 应对技巧:先要答不能,然后再说明:这个词的本义;在这个句子里起的 作用;去掉后变成了什么,与客观实际不符;所以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
图表。 说明方法的作用: (1)举例子:准确具体地说明了…… (2)列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 (3)作比较:通过比较,更突出地说明了…… (4)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加特点); (5)下定义:科学准确地指出了……事物的本质特点 (6)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了…… (7)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 注意:书写要认真准确、不能混淆“术语”。如:把“举例子”写成“举 列子”,把“列数字”写成“例数子”,把“打比方”写成“比喻”…… 等等。 回答说明方法的作用必须把这种方法和要说明对象的特征结合起来, 6.顺序——考查说明的顺序。如:文章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这样安排顺序 有什么好处? 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说明的是时间顺序;按照实物的位置、形状和构 造等方位顺序介绍的是空间顺序;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和事理的关 系,说明事物以及事物内部各部分之间内在联系,采用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情况复杂些,需要注意具体形式的细分,常见的逻辑顺序有八种 形式:(1)由抽象(概括)到具体的顺序;(2)由主要到次要的顺序; (3)由原因到结果(或由果溯因)的顺序;(4)由浅入深的顺序;(5) 由现象到本质的顺序;(6)由表及里的顺序;(7)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 (8)由特殊到一般(或由一般到特殊)的顺序。 7.结构——分析文章(段)结构的特点,考察题型如:分析语段层次,分 析某句、某段在结构上的作用等。 说明文在结构上的表现形式有(1)总分式(包括总——分——总式,总 ——分式,分——总式);(2)并列式,几个段落并列存在;(3)程序 式,说明的是生产过程; 一般分析结构方面的作用,从句子的位置入手说明,如“总领全文”“引 (领)起下文”、“总结上文”、“承上启下”等。 8.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 什么。 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 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9.语言——某个词语能否删去或调换,或自己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 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句子,并体会。 应对技巧:先要答不能,然后再说明:这个词的本义;在这个句子里起的 作用;去掉后变成了什么,与客观实际不符;所以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