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乙单位5000元,年末应收账款为1200000元,第三年,已冲销的上年乙单位应收账款5000元又收回,期末应收账 款1300000元。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第一年提取坏账准备 借:管理费用 3000 贷:坏账准备 3000 第二年冲销坏账 借:坏账准备 6000 贷:应收账款一一甲单位 1000 乙单位 第二年年末按应收账款的余额计算提取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余额为3600元(12000×3‰) 应提的坏账准备为6600元(3600+3000) 注:"坏账准备"科目余额3600元,但在期末提取坏账前,"坏账准备"科目有借方余额3000元,还应补提坏账准备3000 元,应提到的坏账准备合计为6600元 借:管理费用 6600 贷:坏账准备 第三年,上年已冲销的乙单位应收账款5000元又收回入账 借:应收账款一乙单位500 贷:坏账准备 5000 借:银行存款 5000 贷:应收账款一乙单位 5000 第三年年末按应收账款余额计算提取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余额应为3900元(1300000×3‰) 应提的坏账准备为-4700元(3900-8600 注:"坏账准备"科目余额应为3900元,但在期末提取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科目己有贷方余额8600元,即期初贷 方余额3600元加上收回的己冲销坏账5000元,超过了应提坏账准备数,所以,应冲回多提坏账准备4700元 借:坏账准备 贷:管理费用 4700 第一年提取 000000%3)(第一年末) (第二年发生坏账)600 第二年提取 3600(120000×3%‰)(第二年末) 5000第三年坏账回收 第三年冲销坏账470 3900(130000×3‰)(第三年末) (2)账龄分析法:其原理与余额百分比法一致,是余额百分比法的具体化。 例9:某企业1998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账龄及估计坏账损失如表2-1 应收账款账龄 应收账款金额估计损失%)估计损失金额 未至期 30000
元,乙单位 5000 元,年末应收账款为 1200000 元,第三年,已冲销的上年乙单位应收账款 5000 元又收回,期末应收账 款 1300000 元。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第一年提取坏账准备 借:管理费用 3000 贷:坏账准备 3000 第二年冲销坏账 借:坏账准备 6000 贷:应收账款――甲单位 1000 ――乙单位 5000 第二年年末按应收账款的余额计算提取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余额为 3600 元(1200000×3‰) 应提的坏账准备为 6600 元(3600+3000) 注:"坏账准备"科目余额 3600 元,但在期末提取坏账前,"坏账准备"科目有借方余额 3000 元,还应补提坏账准备 3000 元,应提到的坏账准备合计为 6600 元。 借:管理费用 6600 贷:坏账准备 6600 第三年,上年已冲销的乙单位应收账款 5000 元又收回入账 借:应收账款-乙单位 5000 贷:坏账准备 5000 同时, 借:银行存款 5000 贷:应收账款――乙单位 5000 第三年年末按应收账款余额计算提取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余额应为 3900 元(1300000×3‰) 应提的坏账准备为-4700 元(3900-8600) 注:"坏账准备"科目余额应为 3900 元,但在期末提取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科目已有贷方余额 8600 元,即期初贷 方余额 3600 元加上收回的已冲销坏账 5000 元,超过了应提坏账准备数,所以,应冲回多提坏账准备 4700 元。 借:坏账准备 4700 贷:管理费用 4700 (2)账龄分析法:其原理与余额百分比法一致,是余额百分比法的具体化。 例 9:某企业 1998 年 12 月 31 日应收账款账龄及估计坏账损失如表 2-1 表 2-1 应收账款账龄 应收账款金额 估计损失(%) 估计损失金额 未至期 30000 0.5 150
1个月 0000 过期2个月 15000 过期3个月 过期3个月以上 1200 如表2-1所示,企业1998年12月31日"坏账准备"科目的账面金额为1200元,企业需要根据前期"坏账准备”科目的 账面余额,计算本期应入账的金额,编制调整分录,予以入账。由于调整分录的入账金额受调整前账面余额的影响,将 会出现两种情况 ①假设调整前"坏账准备"科目的账面余额为贷方200元,则本期调整分录的金额为1200-200=1000元。调整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1000 贷:坏账准备 ②假设调整前"坏账准备"科目的账面余额为借方200元,则本期调整分录的金额为1200+200=1400元。调整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1400 贷:坏账准备 【例题10】某企业采用账龄分析法核算坏账。该企业2002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为200万元,"坏账准备"科目 贷方余额为8万元:2003年发生坏账9万元,发生坏账回收2万元。2003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为180万元(其中 未到期应收账款为60万元,估计损失1%:过期1个月应收账款为40万元,估计损失2%:过期2个月的应收账款为50 万元,估计损失4%:过期3个月应收账款为20万元,估计损失6%过期3个月以上应收账款为10万元,估计损失10%)。 企业2003年应提取的坏账准备为()万元 A.5.6 B.4.6 【答案】B 解析】2003年12月31日"坏账准备"科目贷方余额=60×1%+40×2%+50×4%+20×6%+10×10%=56万元 2003年应提取的坏账准备=56—(8-9+2)=46万元 (3)赊销百分比法:按本期赊销金额一定比例计算的金额为本期坏账准备计提数 例10教材36页:某公司2000年全年赊销金额为300000元,根据以往的资料和经验估计坏账损失率1.5% 年末估计坏账损失为:300000×1.5%=4500(元) 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贷:坏账准备 4500 【例题11】某企业按销货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2002年赊销金额为500000元,根据以往资料和经验,估计坏账损 失率为6%,企业在计提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账户有借方余额1000元。该企业2002年应提的坏账准备金额为()元。 A.30000 B.31000 C.0 D.29000 【答案】A 【解析】该企业2002年应提的坏账准备金额=500000×6%=30000元 (注:不考虑计提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账户的余额) (4)个别认定法 个别认定法,就是根据每一应收款项的情况来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 在同一会计期间内运用个认定法的应收账款应从用其他方法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中剔除 【例题12】如果某项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与其他各项应收款项存在明显的差别(例如,债务单位所处的特定地区等),导 致该项应收款项如果按照与其他应收款项冋样的方法计提坏账准备,将无法真实地反映其可收回金额的,可对该项应收款 项采用()计提坏账准备 A.个别认定法 B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
过期 1 个月 20000 1 200 过期 2 个月 15000 2 300 过期 3 个月 10000 3 3000 过期 3 个月以上 5000 5 250 合计 80000 1200 如表 2-1 所示,企业 1998 年 12 月 31 日"坏账准备"科目的账面金额为 1200 元,企业需要根据前期"坏账准备"科目的 账面余额,计算本期应入账的金额,编制调整分录,予以入账。由于调整分录的入账金额受调整前账面余额的影响,将 会出现两种情况: ① 假设调整前"坏账准备"科目的账面余额为贷方 200 元,则本期调整分录的金额为 1200-200=1000 元。调整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1000 贷:坏账准备 1000 ② 假设调整前"坏账准备"科目的账面余额为借方 200 元,则本期调整分录的金额为 1200+200=1400 元。调整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1400 贷:坏账准备 1400 【例题 10】某企业采用账龄分析法核算坏账。该企业 2002 年 12 月 31 日应收账款余额为 200 万元,"坏账准备"科目 贷方余额为 8 万元;2003 年发生坏账 9 万元,发生坏账回收 2 万元。2003 年 12 月 31 日应收账款余额为 180 万元(其中 未到期应收账款为 60 万元,估计损失 1%;过期 1 个月应收账款为 40 万元,估计损失 2%;过期 2 个月的应收账款为 50 万元,估计损失 4%;过期 3 个月应收账款为 20 万元,估计损失 6%;过期 3 个月以上应收账款为 10 万元,估计损失 10%。)。 企业 2003 年应提取的坏账准备为( )万元。 A.5.6 B.4.6 C.4.4 D.-5.6 【答案】B 【解析】2003 年 12 月 31 日"坏账准备"科目贷方余额=60×1%+40×2%+50×4%+20×6%+10×10%=5.6 万元 2003 年应提取的坏账准备=5.6-(8-9+2)=4.6 万元 (3)赊销百分比法:按本期赊销金额一定比例计算的金额为本期坏账准备计提数。 例 10 教材 36 页:某公司 2000 年全年赊销金额为 300000 元,根据以往的资料和经验估计坏账损失率 1.5%。 年末估计坏账损失为:300000×1.5%=4500(元) 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4500 贷:坏账准备 4500 【例题 11】某企业按销货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2002 年赊销金额为 500000 元,根据以往资料和经验,估计坏账损 失率为 6%,企业在计提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账户有借方余额 1000 元。该企业 2002 年应提的坏账准备金额为()元。 A.30000 B.31000 C.0 D.29000 【答案】A 【解析】该企业 2002 年应提的坏账准备金额=500000×6%=30000 元 (注:不考虑计提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账户的余额) (4)个别认定法 个别认定法,就是根据每一应收款项的情况来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 在同一会计期间内运用个认定法的应收账款应从用其他方法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中剔除。 【例题 12】如果某项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与其他各项应收款项存在明显的差别(例如,债务单位所处的特定地区等),导 致该项应收款项如果按照与其他应收款项同样的方法计提坏账准备,将无法真实地反映其可收回金额的,可对该项应收款 项采用( )计提坏账准备。 A. 个别认定法 B.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
C.销货百分比法 D账龄分析法 【答案】A 【例题13】甲公司坏账准备核算采用账龄分析法,对未到期、逾期半年内和逾期半年以上的应收款项分别按1%、5% 10%估计坏账损失:该公司2002年12月31日有关应收款项账户的年末余额及账龄分别为 账户 期末余额(元) 应收账款-A公司 2000000(借方) 逾期3个月 应收账款-B公司 500000(贷方) 未到期 其他应收款-C公司 30000(借方) 逾期8个月 预付账款-E公司 20000(借方) 末到期 应收票据-F公司 1000000(借方) 未到期 若甲公司坏账准备账户2002年年初贷方余额为60000元,2002年确认的坏账损失为120000元,则甲公司2002年 12月31日计提坏账准备计入"管理费用"账户的金额为()元 B.70000 C.190000 D.130000 【答案】C 【解析】甲公司2002年12月31日计提坏账准备计入"管理费用·账户的金额=200000×05%+3000010% 120000-60000=190000元 【例题14】下列关于资产减值会计处理的表述中,错误的是()。(2004年考题) A.与关联方发生的应收账款不应计提坏账准备 B处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C.存在发生坏账可能性的应收票据应转入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 D委托贷款本金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时应计提减值准备 【答案】A 五、预付账款的会计处理 预付账款不多的企业,也可以将预付的货款记入"应付账款"科目的借方。企业的预付账款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 预付账款性质,或者因购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己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将原记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 款 银行存款 应付账款 原材料 000①预付200005100②收到货物300 交税金 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5100 第四节应收债权出售和融资(新增内容) 与应收债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实质上已经发生转移时,应按照出售应收债权处理,并确认相关损益:否则,应作为 以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借款进行会计处理 以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借款 会计期末,企业应根据债务单位的情况,按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合理计提用于质押的应收债权的坏账准备。 以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借款时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按实际收到的款项) 财务费用(按实际支付的手续费) 贷:短期借款等(按银行借款本金) 例11(教材37页):2003年2月5日,甲公司销售一批商品给乙公司,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款为20000 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34000元,款项尚未收到。双方约定,乙公司应于2003年9月30日付款。2003年4月1日,甲
C.销货百分比法 D.账龄分析法 【答案】A 【例题 13】甲公司坏账准备核算采用账龄分析法,对未到期、逾期半年内和逾期半年以上的应收款项分别按 1%、5%、 10%估计坏账损失;该公司 2002 年 12 月 31 日有关应收款项账户的年末余额及账龄分别为: 账户 期末余额(元) 账龄 应收账款--A 公司 2000000(借方) 逾期 3 个月 应收账款--B 公司 500000(贷方) 未到期 其他应收款--C 公司 300000(借方) 逾期 8 个月 预付账款--E 公司 200000(借方) 末到期 应收票据--F 公司 1000000(借方) 未到期 若甲公司"坏账准备"账户 2002 年年初贷方余额为 60000 元,2002 年确认的坏账损失为 120000 元,则甲公司 2002 年 12 月 31 日计提坏账准备计入"管理费用"账户的金额为()元。 A.45000 B.70000 C.190000 D.130000 【答案】C 【解析】甲公司 2002 年 12 月 31 日计提坏账准备计入"管理费用"账户的金额=2000000×5%+300000×10%+ 120000-60000=190000 元 【例题 14】下列关于资产减值会计处理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2004 年考题) A.与关联方发生的应收账款不应计提坏账准备 B.处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C.存在发生坏账可能性的应收票据应转入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 D.委托贷款本金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时应计提减值准备 【答案】A 五、预付账款的会计处理 预付账款不多的企业,也可以将预付的货款记入"应付账款"科目的借方。企业的预付账款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 预付账款性质,或者因购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将原记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 款。 第四节 应收债权出售和融资(新增内容) 与应收债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实质上已经发生转移时,应按照出售应收债权处理,并确认相关损益;否则,应作为 以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借款进行会计处理。 一、以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借款 会计期末,企业应根据债务单位的情况,按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合理计提用于质押的应收债权的坏账准备。 以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借款时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按实际收到的款项) 财务费用(按实际支付的手续费) 贷:短期借款等(按银行借款本金) 例 11(教材 37 页):2003 年 2 月 5 日,甲公司销售一批商品给乙公司,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款为 200000 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 34000 元,款项尚未收到。双方约定,乙公司应于 2003 年 9 月 30 日付款。2003 年 4 月 1 日,甲
公司因急需流动资金,经与中国银行协商,以应收乙公司货款为质押取得5个月期流动资金借款180000元,年利率为6% 每月末偿付利息。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与应收债权质押有关的账务处理如下 (1)4月1日取得短期借款时: 借:银行存款 180000 贷:短期借款 18000 2)4月30日偿付利息时 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900 (3)8月31日偿付短期借款本金及最后一期利息 借:财务费用 短期借款 180000 贷:银行存款 l80900 、应收债权出售 (一)不附追索权的应收债权出售的核算 企业应将所出售应收债权予以转销,结转计提的相关坏账准备,确认按协议约定预计将发生的销售退回、销售折让、 现金折扣等,确认出售损益。其会计处理如下: 1出售时: 借:银行存款(按实际收到的款项) 营业外支出(按借方差额) 其他应收款(按协议约定预计将发生的销售退回、销售折让、现金折扣等) 坏账准备(按售出应收债权已提取的坏账准备的金额) 财务费用(按应支付的相关手续费的金额) 贷:应收账款等(按售出应收债权的账面余额) 营业外收入(按贷方差额) 2.实际发生的与所售应收债权相关的销售退回及销售折让如果等于原已记入"其他应收款"科目的金额 借:主营业务收入(按实际发生的销售退回及销售折让的金额) 财务费用(如有现金折扣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按可冲减的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其他应收款 3.实际发生的与所售应收债权相关的销售退回及销售折让与原已记入"其他应收款”科目的金额如有差额,除按上述规 定进行处理外,对应补付给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销售退回及销售折让款,通过"其他应付款"或“银行存款"科目核算。对应向 银行等金融机枃收回的销售退回及销售折让款,通过"其他应收款"或"银行存款"科目核算。 例12(教材38页):2004年3月15日,甲公司销售一批给乙公司,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款为30000 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51000元,款项尚未收到。双方约定,乙公司应于2004年10月31日付款,2004年6月4日,经 与中国银行协商后约定:甲公司将应收乙公司的货款出售给中国银行,价款为263250元,在应收乙公司货款到期无法收 回时,中国银行不能向甲公司追偿。甲公司根据以往的经验,预计该批商品将发生的销售退回金额为23400元,其中, 增值税销项税额为3400元,成本为13000元,实际发生的销售退回由甲公司承担。2004年8月3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 退回的商品,价款为23400元。假定不考虑其他,甲公司与应收债权出售有关的账务处理如下: (1)2004年6月4日出售应收债权 借:银行存款 263250 营业外支出 64350 其他应收款 23400 贷:应收账款 351000 (2)2004年8月3日收到退回的商品 借: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一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0
公司因急需流动资金,经与中国银行协商,以应收乙公司货款为质押取得 5 个月期流动资金借款 180000 元,年利率为 6%, 每月末偿付利息。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与应收债权质押有关的账务处理如下: (1)4 月 1 日取得短期借款时: 借:银行存款 180000 贷:短期借款 180000 (2)4 月 30 日偿付利息时 借:财务费用 900 贷:银行存款 900 (3)8 月 31 日偿付短期借款本金及最后一期利息 借:财务费用 900 短期借款 180000 贷:银行存款 180900 二、应收债权出售 (一)不附追索权的应收债权出售的核算 企业应将所出售应收债权予以转销,结转计提的相关坏账准备,确认按协议约定预计将发生的销售退回、销售折让、 现金折扣等,确认出售损益。其会计处理如下: 1.出售时: 借:银行存款(按实际收到的款项) 营业外支出(按借方差额) 其他应收款(按协议约定预计将发生的销售退回、销售折让、现金折扣等) 坏账准备(按售出应收债权已提取的坏账准备的金额) 财务费用(按应支付的相关手续费的金额) 贷:应收账款等(按售出应收债权的账面余额) 营业外收入(按贷方差额) 2.实际发生的与所售应收债权相关的销售退回及销售折让如果等于原已记入"其他应收款"科目的金额 借:主营业务收入(按实际发生的销售退回及销售折让的金额) 财务费用(如有现金折扣)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按可冲减的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其他应收款 3.实际发生的与所售应收债权相关的销售退回及销售折让与原已记入"其他应收款"科目的金额如有差额,除按上述规 定进行处理外,对应补付给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销售退回及销售折让款,通过"其他应付款"或"银行存款"科目核算。对应向 银行等金融机构收回的销售退回及销售折让款,通过"其他应收款"或"银行存款"科目核算。 例 12(教材 38 页):2004 年 3 月 15 日,甲公司销售一批给乙公司,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款为 300000 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 51000 元,款项尚未收到。双方约定,乙公司应于 2004 年 10 月 31 日付款,2004 年 6 月 4 日,经 与中国银行协商后约定:甲公司将应收乙公司的货款出售给中国银行,价款为 263250 元,在应收乙公司货款到期无法收 回时,中国银行不能向甲公司追偿。甲公司根据以往的经验,预计该批商品将发生的销售退回金额为 23400 元,其中, 增值税销项税额为 3400 元,成本为 13000 元,实际发生的销售退回由甲公司承担。2004 年 8 月 3 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 退回的商品,价款为 23400 元。假定不考虑其他,甲公司与应收债权出售有关的账务处理如下: (1)2004 年 6 月 4 日出售应收债权 借:银行存款 263250 营业外支出 64350 其他应收款 23400 贷:应收账款 351000 (2)2004 年 8 月 3 日收到退回的商品 借:主营业务收入 2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0
贷:其他应收款 23400 借:库存商品 贷:主营业务成本 13000 (二)附追索权的应收债权出售的核算 与"以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借款"的会计处理相同。 【例題15】A公司将一笔因销售商品形成的应收账款出售给银行,售价为85万元,双方协议规定不附追索权。该应 收账款的账面余额为100万元,未计提坏账准备。A公司根据以往经验,预计与该应收账款的商品将发生部分销售退回(货 款10万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1.7万元),实际发生的销售退回由A公司负担。该应收账款实际发生退货的价税合计数为 15万元。A公司将此应收账款出售给银行时应确认的营业外支出金额为()万元。 D.-3.3 【答案】C 【解析】应确认的营业外支出金额=100-(10+1.7)-85=3.3万元 应收债权贴现 (一)如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中的协议规定,在贴现的应收债权到期,债务人未按期偿还时,申请贴现的企 业负有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还款的责任,申请贴现的企业应按照"以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借款"的核算原则进行会计处理 (二)如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中的协议规定,在贴现的应收债权到期,债务人未按期偿还时,申请贴现的企 业不负有任何还款责任时,应视同应收债权的出售 【例题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对于有明确的证据表明有关交易事项满足销售确认条件,如与应收债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实质上已经发生转移等, 应按照出售应收债权处理,并确认相关损益 B企业将其按照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的销售合同所产生的应收债权提供给银行作为其向银行借款的质押的,与应收债 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实质上并未发生转移,应将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的款项确认为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一项负债。 C.用于质押的应收债权不能计提坏账准备 D企业在出售应收债权的过程中如附有追索权,应收债权的坏账风险由售出应收债权的企业负担,则企业应按照以应 收债权为质押取得借款的核算原则进行会计处理。 E企业将应收账款等应收债权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贴现,如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在贴现的应 收债权到期,债务人未按期偿还时,申请贴现的企业负有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还款的责任,申请贴现的企业应按照以应收 债权为质押取得借款的核算原则进行会计处理 【答案】ABDE 第五节其他应收项目 其他应收款是指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以外的,企业应收、暂付其他单位和个人的各种款项。主要包括 预付给企业各内部单位的备用金:应收保险公司或其他单位和个人的各种赔款:应收的各种罚款:应收出租包装物的租 金:存出的保证金: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应收、暂付上级单位或所属单位的款项等。销售商品时代垫的运杂 费属于"应收账款"科目核算的内容。 【例题17】其他应收款的范围包括()。 A.销售商品时代垫的运杂费 B应收的各种罚款 C应收出租包装物的租金 D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 E存出的保证金 【答案】BCDE 【例题18】按现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企业的预付账款,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 货物的,应当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应收账款,并按规定计提坏账准备 B企业持有的未到期应收票据,如有确凿证据证明不能够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时,不应将其账面余额转入应收账
贷:其他应收款 23400 借:库存商品 13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13000 (二)附追索权的应收债权出售的核算 与"以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借款"的会计处理相同。 【例题 15】A 公司将一笔因销售商品形成的应收账款出售给银行,售价为 85 万元,双方协议规定不附追索权。该应 收账款的账面余额为 100 万元,未计提坏账准备。A 公司根据以往经验,预计与该应收账款的商品将发生部分销售退回(货 款 10 万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 1.7 万元),实际发生的销售退回由 A 公司负担。该应收账款实际发生退货的价税合计数为 15 万元。A 公司将此应收账款出售给银行时应确认的营业外支出金额为( )万元。 A.15 B.6.6 C.3.3 D.-3.3 【答案】C 【解析】应确认的营业外支出金额=100-(10+1.7)-85=3.3 万元 三、应收债权贴现 (一)如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中的协议规定,在贴现的应收债权到期,债务人未按期偿还时,申请贴现的企 业负有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还款的责任,申请贴现的企业应按照"以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借款"的核算原则进行会计处理。 (二)如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中的协议规定,在贴现的应收债权到期,债务人未按期偿还时,申请贴现的企 业不负有任何还款责任时,应视同应收债权的出售。 【例题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对于有明确的证据表明有关交易事项满足销售确认条件,如与应收债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实质上已经发生转移等, 应按照出售应收债权处理,并确认相关损益 。 B.企业将其按照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的销售合同所产生的应收债权提供给银行作为其向银行借款的质押的,与应收债 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实质上并未发生转移,应将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的款项确认为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一项负债。 C.用于质押的应收债权不能计提坏账准备。 D.企业在出售应收债权的过程中如附有追索权,应收债权的坏账风险由售出应收债权的企业负担,则企业应按照以应 收债权为质押取得借款的核算原则进行会计处理 。 E.企业将应收账款等应收债权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贴现,如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在贴现的应 收债权到期,债务人未按期偿还时,申请贴现的企业负有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还款的责任,申请贴现的企业应按照以应收 债权为质押取得借款的核算原则进行会计处理。 【答案】ABDE 第五节 其他应收项目 其他应收款是指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以外的,企业应收、暂付其他单位和个人的各种款项。主要包括: 预付给企业各内部单位的备用金 ;应收保险公司或其他单位和个人的各种赔款;应收的各种罚款;应收出租包装物的租 金;存出的保证金;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应收、暂付上级单位或所属单位的款项等。销售商品时代垫的运杂 费属于"应收账款"科目核算的内容。 【例题 17】其他应收款的范围包括( )。 A.销售商品时代垫的运杂费 B.应收的各种罚款 C.应收出租包装物的租金 D.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 E.存出的保证金 【答案】BCDE 【例题 18】按现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企业的预付账款,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 货物的,应当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应收账款,并按规定计提坏账准备。 B.企业持有的未到期应收票据,如有确凿证据证明不能够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时,不应将其账面余额转入应收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