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1会计要素(10分钟) 知识点2财务状况要素-资产要素(30分钟) 知识点3财务状况要素-负债要素(30分钟) 知识点4财务状况要素-所有者权益要素(10分钟) 【强调】会计要素的分类:资产的特征及确认条件:负债的特征及确认条件:所有者权益的概念和分类。 【讨论】对给出的案例进行讨论,通过讨论来引入前要素及其主要内容。 四、本次课小结 主要知识点包括会计目标、会计对象、会计婴素和财务状况三要素 重点与难点:会计要素及财务状况要素都是重点,资产的概念、特征和分类、负债的特征及分类:所有者权益 的概念和分类是难点。 五、作业布置 预习第二节会计要素:经营成果要素。 【教学效果反馈】 1、通过案例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会计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从算“家庭的账至算企业的账”,同学们 感觉通俗易懂: 2、发现比较冒尖的同学多次积极参与讨论并方言,还需要激发更多同学有兴趣参与案例的讨论: 3、请同学们继续关注资本市场会计信息的披露及披露的资产负债表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第4次课 【教学章节】第1章《总论》:第二节《会计要素》经营成果要素、六大要素的数量关系。 【教学题目】经营成果三要素、六大要素的数量关系 【教学目标】理解和学握经营成果三要素概念、特征及及内容。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授课课时】2课时 【重点与难点】 重点:1、收入的概念及内容:2、费用的概念和内容:3、利润的概念和构成。 难点:1、收入的概念及内容:2、费用的概念和内容:3、利润的概念和构成。 【教学方法和手段】导入“关丽影楼”的案例,要求学生分别计算“美丽影楼”的收入、费用和利润的金额:案 例,讨论,讲授,PT演示,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知识点1 会计要素(10分钟) 知识点2财务状况要素-资产要素(30分钟) 知识点3财务状况要素-负债要素(30分钟) 知识点4财务状况要素-所有者权益要素(10分钟) 【强调】会计要素的分类;资产的特征及确认条件;负债的特征及确认条件;所有者权益的概念和分类。 【讨论】对给出的案例进行讨论,通过讨论来引入前要素及其主要内容。 四、本次课小结 主要知识点包括会计目标、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财务状况三要素 重点与难点:会计要素及财务状况要素都是重点,资产的概念、特征和分类、负债的特征及分类;所有者权益 的概念和分类是难点。 五、作业布置 预习第二节会计要素:经营成果要素。 【教学效果反馈】 1、通过案例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会计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从算“家庭的账至算企业的账”,同学们 感觉通俗易懂; 2、发现比较冒尖的同学多次积极参与讨论并方言,还需要激发更多同学有兴趣参与案例的讨论; 3、请同学们继续关注资本市场会计信息的披露及披露的资产负债表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第4次课 【教学章节】第1章《总论》 :第二节《会计要素》经营成果要素、六大要素的数量关系。 【教学题目】经营成果三要素、六大要素的数量关系 【教学目标】理解和掌握经营成果三要素概念、特征及及内容。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授课课时】2课时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收入的概念及内容;2、费用的概念和内容;3、利润的概念和构成。 难点:1、收入的概念及内容;2、费用的概念和内容;3、利润的概念和构成。 【教学方法和手段】导入“美丽影楼”的案例,要求学生分别计算“美丽影楼”的收入、费用和利润的金额;案 例,讨论,讲授,PPT演示,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首先以提问方式回顾上次课的主要知识点,并阐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其次,导入“美丽影楼”的案例,要求 学生计算美丽影楼的收入、费用和利润的金额,引入经营成果三要素的概念、特征和内容。 二、知识回顾 1、上次课的重要知识点:、会计要素、财务状况三要素 【提问】用资金运动图示的方式回顾上次课的主要知识点。 2、本次课的基础知识点:经营成果三要素,六大要素的数量关系 三、教学内容 导入“美丽影楼”的案例,要求学生计算美丽影楼的收入、费用和利润的金额,在每次计算后引入收入、费用 和利润三要素的概念、特征和内容。(80分钟) 知识点1收入要素(25分钟) 知识点2费用要素 (25分钟) 知识点3利润要素(10分钟) 知识点4六大要素的数量关系(20分钟) 【强调】收入的分类,会计恒等式 【讨论】对给出的案例进行讨论,通过讨论来引入后三要素及其主要内容。 四、本次课小结 主要知识点包括收入的特征和分类、费用的概念和内容、利润的概念和构成,会计等式 重点与难点:收入的特征和分类、费用的概念和内容、利润的概念和构成,会计等式 五、作业布置 1、习题集对应内容: 2、预习第5节、第6节的内容 【教学效果反馈】 1、通过案例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会计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美丽影楼”的小案例,同学们感觉更容易接 受: 2、发现更多骨尖的同学多次积极参与讨论,但要激发更多同学积极参与讨论还任重道远: 3、请同学们继续关注资本市场会计信总的技露及拔露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第4次课 【教学章节】第1章《总论》:第5节会计计量属性,第6节信息化下的会计核算方法,第二章第一节会计科 目,第二节会计账户
一、组织教学 首先以提问方式回顾上次课的主要知识点,并阐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其次,导入“美丽影楼”的案例,要求 学生计算美丽影楼的收入、费用和利润的金额,引入经营成果三要素的概念、特征和内容。 二、知识回顾 1、上次课的重要知识点:、会计要素、财务状况三要素 【提问】用资金运动图示的方式回顾上次课的主要知识点。 2、本次课的基础知识点:经营成果三要素,六大要素的数量关系 三、教学内容 导入“美丽影楼”的案例,要求学生计算美丽影楼的收入、费用和利润的金额,在每次计算后引入收入、费用 和利润三要素的概念、特征和内容。(80分钟) 知识点1收入要素 (25分钟) 知识点2费用要素 (25分钟) 知识点3利润要素 (10分钟) 知识点4 六大要素的数量关系(20分钟) 【强调】收入的分类,会计恒等式 【讨论】对给出的案例进行讨论,通过讨论来引入后三要素及其主要内容。 四、本次课小结 主要知识点包括收入的特征和分类、费用的概念和内容、利润的概念和构成,会计等式 重点与难点:收入的特征和分类、费用的概念和内容、利润的概念和构成,会计等式 五、作业布置 1、习题集对应内容; 2、预习第5节、第6节的内容 【教学效果反馈】 1、通过案例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会计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美丽影楼”的小案例,同学们感觉更容易接 受; 2、发现更多冒尖的同学多次积极参与讨论,但要激发更多同学积极参与讨论还任重道远; 3、请同学们继续关注资本市场会计信息的披露及披露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第4次课 【教学章节】第1章《总论》 :第5节 会计计量属性,第6节 信息化下的会计核算方法,第二章 第一节 会计科 目,第二节 会计账户
【教学题目】会计计量属性,信总化下的会计核算方法,会计科目,会计账户 【教学目标】理解和掌握会计计量属性,信息化下的会计核算方法,会计科目,会计账户。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授课课时】2课时 【重点与难点】 重点:1、会计计量属性:2、会计科目的分类:3、会计账户的概念和分类 难点:1、会计计量属性2、会计账户的概念和分类 【教学方法和手段】由会计对象引出计量属性,会计科目等,由财报引出核算方法。讨论,讲授,PPT演示,启发 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首先以提问方式回顾上次课的主要知识点,并阐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其次,会计对象引出计量属性,由财报 引出核算方法。 二、知识回顾 1、上次课的重要知识点:会计六大要素的概念和分类。 2、本次课的基础知识点:会计计量属性,信息化下的会计核算方法,会计科目,会计账户 三、教学内容 由会计对象引出计量属性,会计科目等,由财报引出核算方法等(80分钟) 知识点1会计计量属性(20分钟) 知识点2信息化下的会计核算方法(20分钟) 知识点3会计科目(20分钟) 知识点4会计账户(20分钟) 【强调】会计计量的属性:会计科目的分类,会计账户的分类 四、本次课小结 主要知识点包括1、会计计量属性:2、会计科目的分类:3、会计账户的概念和分类 重点与难点:1、会计计量属性:2、会计科目的分类:3、会计账户的概念和分类 五、作业布置 1、习题集对应内容 2、预习复式记账法。 【教学效果反馈】
【教学题目】会计计量属性,信息化下的会计核算方法,会计科目,会计账户 【教学目标】理解和掌握会计计量属性,信息化下的会计核算方法,会计科目,会计账户。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授课课时】2课时 【重点与难点】 重点:1、会计计量属性;2、会计科目的分类;3、会计账户的概念和分类 难点:1、会计计量属性 2、会计账户的概念和分类 【教学方法和手段】由会计对象引出计量属性,会计科目等,由财报引出核算方法。讨论,讲授,PPT演示,启发 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首先以提问方式回顾上次课的主要知识点,并阐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其次,会计对象引出计量属性,由财报 引出核算方法。 二、知识回顾 1、上次课的重要知识点:会计六大要素的概念和分类。 2、本次课的基础知识点:会计计量属性,信息化下的会计核算方法,会计科目,会计账户 三、教学内容 由会计对象引出计量属性,会计科目等,由财报引出核算方法等(80分钟) 知识点1会计计量属性(20分钟) 知识点2信息化下的会计核算方法(20分钟) 知识点3会计科目(20分钟) 知识点4会计账户(20分钟) 【强调】会计计量的属性;会计科目的分类,会计账户的分类 四、本次课小结 主要知识点包括1、会计计量属性;2、会计科目的分类;3、会计账户的概念和分类 重点与难点:1、会计计量属性;2、会计科目的分类;3、会计账户的概念和分类 五、作业布置 1、习题集对应内容; 2、预习复式记账法。 【教学效果反馈】
1、通过案例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会计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美丽影楼”的小案例,同学们感觉更容易 接受: 2、发现更多冒尖的同学多次积极参与讨论,但要激发更多同学积极参与讨论还任重道远: 3、请同学们继续关注资本市场会计信息的披露及技露的利润表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第5次课 【教学章节】第2章《复式记账法》:第三节复式记账法 【教学题目】复式记账法 【教学目标】理解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掌握借贷记账法的内容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授课课时】2课时 【重点与难点】 重点:1、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2、借贷记账法的内容 难点:借贷记账法的内容 【教学方法和手段】案例引导,讨论,讲授:PPT演示,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首先以提问方式回顾上次课的主要知识点,并阐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其次,导入“开明公司开业时与期末会 计要素的状态发生什么变化?资产与权益的平衡关系?”的案例,要求学生讨论计算开业时和期末的三要素金额, 总结资金运动对三要素的影响,并进而引入借贷记账的理论依据及相关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讲解借贷记账的主 要内容,通过大量经济业务举例让学生学会对基本经济业务的处理,即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最后总结本节课的主 要知识点,同时以课件上设计的单项选择、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的方式对本节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复习总结。 二、知识回顾 1、上次课的重要知识点:会计科目与账户。 【提问】用提问方式回顾主要知识点。 2、本次课的基础知识点:复试记账。 三、教学内容 导入“开明公司开业时与期末会计要素的状态发生什么变化?资产与权益的平衡关系?”的案例,要求学生讨 论计算开业时和期末的三要素金额,总结资金运动对三要素的影响,并进而引入借贷记账的理论依据及相关教学内 容。 第2章第3节复式记账。(80分钟)
1、通过案例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会计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美丽影楼”的小案例,同学们感觉更容易 接受; 2、发现更多冒尖的同学多次积极参与讨论,但要激发更多同学积极参与讨论还任重道远; 3、请同学们继续关注资本市场会计信息的披露及披露的利润表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第5次课 【教学章节】第2章《复式记账法》 :第三节 复式记账法 【教学题目】复式记账法 【教学目标】理解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掌握借贷记账法的内容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授课课时】2课时 【重点与难点】 重点:1、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2、借贷记账法的内容 难点:借贷记账法的内容 【教学方法和手段】案例引导,讨论,讲授;PPT演示,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首先以提问方式回顾上次课的主要知识点,并阐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其次,导入“开明公司开业时与期末会 计要素的状态发生什么变化?资产与权益的平衡关系?”的案例,要求学生讨论计算开业时和期末的三要素金额, 总结资金运动对三要素的影响,并进而引入借贷记账的理论依据及相关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讲解借贷记账的主 要内容,通过大量经济业务举例让学生学会对基本经济业务的处理,即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最后总结本节课的主 要知识点,同时以课件上设计的单项选择、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的方式对本节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复习总结。 二、知识回顾 1、上次课的重要知识点:会计科目与账户。 【提问】用提问方式回顾主要知识点。 2、本次课的基础知识点:复试记账。 三、教学内容 导入“开明公司开业时与期末会计要素的状态发生什么变化?资产与权益的平衡关系?”的案例,要求学生讨 论计算开业时和期末的三要素金额,总结资金运动对三要素的影响,并进而引入借贷记账的理论依据及相关教学内 容。 第2章第3节复式记账。(80分钟)
知识点借贷记账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借贷记账法的概念、理论依据、记账符号、账户结构、记账规则、试算 平衡。 【强调】首先,对“开明公司开业时与期末会计要素的状态发生什么变化?资产与权益的平衡关系?”的案例 进行讨论,并进而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编制会计分录的会计处理能力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讲授借贷记账 的主要内容。 【讨论】对给出的案例进行讨论,通过讨论来掌握借贷记账的理论依据。 四、本次课小结 主要知识点:复式记账,包括借贷记账法的概念、理论依据、记账符号、账户结构、记账规则、试算平衡、会 计分录。 重点与难点: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记账符号、记账规则、试算平衡、会计分录等都是重点,记账符号的理 解及运用、会计分录的编制是难点。 五、作业布置 布置会计学配套联系册中的第二章第四大题的第3题。 练习题3:练习借贷记账法。 预习会计分录,第三章第一节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教学效果反馈】 1、同学们开始接触会计核算方法的第二种方法,同学们认识到如何运用会计核算方法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 会计处理,并进而形成会计信息的过程是必须要重点掌握的基本技能。 2、请同学们注意把握会计核算方法中最核心的两种方法的关系,即账户与复式记法的相互关系 3、请同学们继续关注财经新闻,特别是资本市场的相关新闻。 第6次课 【教学章节】第2章《复式记账法》:第三节会计分录:第三章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第一节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教学题目】会计分录:投入资金的核算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分录的种类和编制:掌握投入资金的核算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授课课时】2课时 【重点与难点】 重点:会计分录的编制,投入资金的核算。 难点:会计分录的编制,投入资金的核算
知识点 借贷记账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借贷记账法的概念、理论依据、记账符号、账户结构、记账规则、试算 平衡。 【强调】首先,对“开明公司开业时与期末会计要素的状态发生什么变化?资产与权益的平衡关系?”的案例 进行讨论,并进而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编制会计分录的会计处理能力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讲授借贷记账 的主要内容。 【讨论】对给出的案例进行讨论,通过讨论来掌握借贷记账的理论依据。 四、本次课小结 主要知识点:复式记账,包括借贷记账法的概念、理论依据、记账符号、账户结构、记账规则、试算平衡、会 计分录。 重点与难点: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记账符号、记账规则、试算平衡、会计分录等都是重点,记账符号的理 解及运用、会计分录的编制是难点。 五、作业布置 布置会计学配套联系册中的第二章第四大题的第3 题 。 练习题3:练习借贷记账法。 预习会计分录,第三章第一节 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 【教学效果反馈】 1、同学们开始接触会计核算方法的第二种方法,同学们认识到如何运用会计核算方法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 会计处理,并进而形成会计信息的过程是必须要重点掌握的基本技能。 2、请同学们注意把握会计核算方法中最核心的两种方法的关系,即账户与复式记法的相互关系 3、请同学们继续关注财经新闻,特别是资本市场的相关新闻。 第6次课 【教学章节】第2章《复式记账法》:第三节 会计分录;第三章 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第一节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教学题目】会计分录;投入资金的核算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分录的种类和编制;掌握投入资金的核算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授课课时】2课时 【重点与难点】 重点:会计分录的编制,投入资金的核算。 难点:会计分录的编制,投入资金的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