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废工商大学 《贸易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况 (一)课程代码 (二)课程英文Economics of Trade (三)课程管理院、系(教研室) 经济学院贸易经济系 (四)大纲说明 1.适用专业:贸易经济、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类、营销管理类本科学生 2.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贸经及相关专业学生了解贸易的重要性,掌握贸易流程及贸易 相关专业知识,比较全面知晓贸易经济的基本理论与贸易经济的运行实践, 3.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 本课程是教育部指定的经济类贸易经济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 课程,属于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对刚进入贸经等专业学习的学生进行专业基础知识的入门 教有,让学生学习了解贸易的概念、范畴、贸易的行业特征、贸易发展历史演变 及发展趋势,了解贸易主体、客体、形式、贸易渠道、贸易效益等内容,对国内 外贸易发展情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对贸易活动过程有一个概括和总体的学习理 解,提高学生运用经济规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分、学时:3学分,48学时 5.先修、后续课程 先行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 后续课程:零售学、市场营销等。 (五)考试方式与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含作业、考勤、课堂讨论、学习态度等)占30%,期末(闭卷)占70%: 考试考核方式 占比(%) 平时成绩(含作业、考勤、课堂讨论、学习态度等) 30 期末考试(闭卷考试) 70
1 《贸易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况 (一)课程代码 (二)课程英文 Economics of Trade (三)课程管理院、系(教研室) 经济学院 贸易经济系 (四)大纲说明 1.适用专业:贸易经济、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类、营销管理类本科学生 2.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贸经及相关专业学生了解贸易的重要性,掌握贸易流程及贸易 相关专业知识,比较全面知晓贸易经济的基本理论与贸易经济的运行实践。 3.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 本课程是教育部指定的经济类贸易经济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 课程,属于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对刚进入贸经等专业学习的学生进行专业基础知识的入门 教育,让学生学习了解贸易的概念、范畴、贸易的行业特征、贸易发展历史演变 及发展趋势,了解贸易主体、客体、形式、贸易渠道、贸易效益等内容,对国内 外贸易发展情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对贸易活动过程有一个概括和总体的学习理 解,提高学生运用经济规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分、学时:3 学分,48 学时 5.先修、后续课程 先行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 后续课程:零售学、市场营销等。 (五)考试方式与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含作业、考勤、课堂讨论、学习态度等)占 30%,期末(闭卷)占 70%。 考试考核方式 占比(%) 平时成绩(含作业、考勤、课堂讨论、学习态度等) 30 期末考试(闭卷考试) 70
二、教学内容纲目 第一章贸易经济学导论(3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了解贸易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贸易的形 成与发展,贸易理论的演进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贸易经济学研究对象,难点是贸易经济学研究范畴 [教学方法与手段]以讲授为主:多煤体手段 第一节贸易经济学发展概述 一、我国贸易经济学发展沿革 二、贸易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三、贸易经济学研究对象 四、贸易经济学的基本范畴 1、商品交换 2、市场 3、商品供求 4、价格 5、货币 6、流通规律 7、再生产 8、所有制 五、贸易经济学研究方法 第二节贸易理论的演进 一、马克思的交换与贸易理论 二、西方传统的贸易理论 (一)重商主义的贸易理论 (二)斯密的分工与贸易理论 (三)李嘉图的贸易理论 (四)李斯特的贸易保护理论 三、当代西方经济学中的贸易理论 (一)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 (二)产业内贸易理论 (三)交易费用理论 (四)竞争优势理论 第二章贸易的产生与发展(3学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正确理解贸易在不同时期特点、贸易在社会经济运行中的地位 2
2 二、教学内容纲目 第一章 贸易经济学导论(3 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了解贸易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贸易的形 成与发展,贸易理论的演进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贸易经济学研究对象,难点是贸易经济学研究范畴 [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讲授为主;多媒体手段 第一节 贸易经济学发展概述 一、我国贸易经济学发展沿革 二、贸易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三、贸易经济学研究对象 四、贸易经济学的基本范畴 1、商品交换 2、市场 3、商品供求 4、价格 5、货币 6、流通规律 7、再生产 8、所有制 五、贸易经济学研究方法 第二节 贸易理论的演进 一、马克思的交换与贸易理论 二、西方传统的贸易理论 (一)重商主义的贸易理论 (二)斯密的分工与贸易理论 (三)李嘉图的贸易理论 (四)李斯特的贸易保护理论 三、当代西方经济学中的贸易理论 (一)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 (二)产业内贸易理论 (三)交易费用理论 (四)竞争优势理论 第二章 贸易的产生与发展(3 学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正确理解贸易在不同时期特点、贸易在社会经济运行中的地位
和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贸易在社会经济运行中的地位、贸易作用 [教学手段与方法]讲授法与案例讨论、课件教学 第一节贸易活动的产生及条件 一、贸易活动的产生 二、贸易活动产生与发展的基本条件 1、社会分工与贸易 2、所有权归属差异与贸易 第二节贸易活动的发展(融入课程思政) 一、古代贸易特点(前资本主义社会时期) 1.贸易和商业的地位和作用较低和较小 2.贸易活动和商业资本主要掌握在奴隶主贵族和封建统治者手里 3.进入市场的商品品种较少,贸易活动的地区范围也比较狭窄。 4.贱买贵卖,欺诈和掠夺成为商品的普遍现象 二、近代贸易特点(资本主义时期】 1.贸易和商业主要掌握在资本家尤其是大资本家手中: 2.贸易活动范围日益扩大,流通的组织程度日益提高 3.商业资本成为产业资本的附庸。 4.商业利润受资本主义平均利润规律的制约。 5.贸易领域竞争空前激烈,商业危机频频发生 三、当代贸易特点(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 1.市场经济广泛地渗透到各个方面,各国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迅速发展。 2.新的科技革命推进了贸易内容和贸易形式的巨大变革、贸易领域的革命不断 深化。 3在商品贸易迅速发展的同时,服务留易比商品贸易更快地发展。 4.贸易领域尤其是国际贸易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 5.贸易与投资、金融的联系日益紧密。同时贸易与生产、消费的相互联系和影 响也在不断加强 运用典型贸经案例,分析贸经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 的特征。 第三节贸易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贸易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 (一)贸易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中介地位 (二)贸易在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中的地位差异 二、贸易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基本作用
3 和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贸易在社会经济运行中的地位、贸易作用 [教学手段与方法]讲授法与案例讨论、课件教学 第一节 贸易活动的产生及条件 一、贸易活动的产生 二、贸易活动产生与发展的基本条件 1、社会分工与贸易 2、所有权归属差异与贸易 第二节 贸易活动的发展(融入课程思政) 一、古代贸易特点(前资本主义社会时期) 1. 贸易和商业的地位和作用较低和较小。 2. 贸易活动和商业资本主要掌握在奴隶主贵族和封建统治者手里。 3. 进入市场的商品品种较少,贸易活动的地区范围也比较狭窄。 4. 贱买贵卖,欺诈和掠夺成为商品的普遍现象 二、近代贸易特点(资本主义时期) 1. 贸易和商业主要掌握在资本家尤其是大资本家手中。 2. 贸易活动范围日益扩大,流通的组织程度日益提高。 3. 商业资本成为产业资本的附庸。 4. 商业利润受资本主义平均利润规律的制约。 5. 贸易领域竞争空前激烈,商业危机频频发生 三、当代贸易特点(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 1. 市场经济广泛地渗透到各个方面,各国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迅速发展。 2. 新的科技革命推进了贸易内容和贸易形式的巨大变革、贸易领域的革命不断 深化。 3. 在商品贸易迅速发展的同时,服务贸易比商品贸易更快地发展。 4. 贸易领域尤其是国际贸易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 5. 贸易与投资、金融的联系日益紧密。同时贸易与生产、消费的相互联系和影 响也在不断加强。 运用典型贸经案例,分析贸经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 的特征。 第三节 贸易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贸易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 (一)贸易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中介地位 (二)贸易在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中的地位差异 二、贸易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基本作用
三、贸易职能(融入课程思政) 分析典型贸经案例,将贸促会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功能与思政教 育结合。 第三章贸易主体与运行机制(5学时) [教学目的]了解贸易主体含义、分类、培育,贸易人员数量变化趋势及依据,贸 易主体的所有制结构、贸易运行机制等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贸易主体的含义、分类,贸易主体的培育,贸易人员数量变化趋 势,贸易人员素质问题 [教学手段与方法]讲授法、课件教学 第一节贸易主体构成 一、贸易主体的分类 1、按在贸易活动中的作用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商品经营者 2、按法律地位可分为自然人和企业法人 3、按其组织结构可分为消费者(个人)、企业和政府 4、按其所属性质可分为公有制贸易业、非公有制贸易业、混合所有制贸易业 二、贸易人员数量变化趋势及依据 三、贸易主体特征 四、贸易主体的培育(融入课程思政) (一))贸易主体培育含义 (二)贸易主体的培育历程 (三)贸易主体的培育路径 立足德才兼备的贸经人才培养,对学生进行职业伦理、核心价值观等思政教育。 第二节贸易主体的所有制形式 一、贸易主体的所有制形式的含义 贸易主体所有制形式是从生产关系角度来考察的贸易结构,它是指贸易领域 中各种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结合形式 二、多元贸易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客观性 三、贸易主体所有制形式的构成 (一)公有制贸易业 1、国有贸易业 2、集体贸易业 (二)非公有制贸易业 1、个体贸易业 2、私营贸易业
4 三、贸易职能(融入课程思政) 分析典型贸经案例,将贸促会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功能与思政教 育结合。 第三章 贸易主体与运行机制(5学时) [教学目的]了解贸易主体含义、分类、培育,贸易人员数量变化趋势及依据,贸 易主体的所有制结构、贸易运行机制等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贸易主体的含义、分类,贸易主体的培育,贸易人员数量变化趋 势,贸易人员素质问题 [教学手段与方法]讲授法、课件教学 第一节 贸易主体构成 一、贸易主体的分类 1、按在贸易活动中的作用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商品经营者 2、按法律地位可分为自然人和企业法人 3、按其组织结构可分为消费者(个人)、企业和政府 4、按其所属性质可分为公有制贸易业、非公有制贸易业、混合所有制贸易业 二、贸易人员数量变化趋势及依据 三、贸易主体特征 四、贸易主体的培育(融入课程思政) (一)贸易主体培育含义 (二)贸易主体的培育历程 (三)贸易主体的培育路径 立足德才兼备的贸经人才培养,对学生进行职业伦理、核心价值观等思政教育。 第二节 贸易主体的所有制形式 一、贸易主体的所有制形式的含义 贸易主体所有制形式是从生产关系角度来考察的贸易结构,它是指贸易领域 中各种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结合形式。 二、多元贸易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客观性 三、贸易主体所有制形式的构成 (一)公有制贸易业 1、国有贸易业 2、集体贸易业 (二)非公有制贸易业 1、个体贸易业 2、私营贸易业
3、境外投资贸易业 (三)混合所有制贸易业 四、贸易所有制形式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贸易运行机制 一、贸易运行机制的内涵 (一)动力机制 (二)决策机制 (三)调节机制(四)约束机制 二、贸易运行机制的特点 三、贸易运行机制的功能 四、贸易运行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 第四章贸易客体与贸易行业(5学时) [教学目的]了解贸易客体含义及贸易行业分类,明确商品及商品贸易的类型, 掌握资本贸易、技术贸易、信息贸易、房地产等贸易的特征,熟悉服务贸易的内 涵及特征,了解服务贸易迅速发展原因以及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情况等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贸易客体的含义种类,资本、技术、信息、房地产等要素贸易发 展理论与发展现状 [教学手段与方法]讲授法、课件教学 第一节贸易客体含义及贸易行业 一、贸易客体的含义 贸易客体是贸易主体在贸易活动中所指向的对象即贸易活动的承载物。贸易 客体是不断变化的,按交易的对象可以分为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 二、贸易行业含义及分类 (一)贸易行业与产业的含义 (二)贸易行业分类 第二节商品贸易 一、商品的类型 1、按商品的最终用途分类,商品可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2、按商品价值不同,商品可分为高档商品、中档商品和低档商品 3、按商品在国计民生中的重要程度,商品可分为骨干商品和一般商品 4、按商品的市场竞争力与影响力,商品可分为名牌商品与普通商品 二、商品贸易的基本类型 (一)按商品的来源分,可分为农产品贸易与工业品贸易 (二)按商品的最终用途分,可分为生产资料贸易与生活资料贸易 第三节生产要素贸易 一、资本贸易
5 3、境外投资贸易业 (三)混合所有制贸易业 四、贸易所有制形式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贸易运行机制 一、贸易运行机制的内涵 (一)动力机制 (二)决策机制 (三)调节机制 (四)约束机制 二、贸易运行机制的特点 三、贸易运行机制的功能 四、贸易运行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 第四章 贸易客体与贸易行业(5学时) [教学目的] 了解贸易客体含义及贸易行业分类,明确商品及商品贸易的类型, 掌握资本贸易、技术贸易、信息贸易、房地产等贸易的特征,熟悉服务贸易的内 涵及特征,了解服务贸易迅速发展原因以及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情况等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贸易客体的含义种类,资本、技术、信息、房地产等要素贸易发 展理论与发展现状 [教学手段与方法]讲授法、课件教学 第一节 贸易客体含义及贸易行业 一、贸易客体的含义 贸易客体是贸易主体在贸易活动中所指向的对象即贸易活动的承载物。贸易 客体是不断变化的,按交易的对象可以分为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 二、贸易行业含义及分类 (一)贸易行业与产业的含义 (二)贸易行业分类 第二节 商品贸易 一、商品的类型 1、按商品的最终用途分类,商品可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2、按商品价值不同,商品可分为高档商品、中档商品和低档商品 3、按商品在国计民生中的重要程度,商品可分为骨干商品和一般商品 4、按商品的市场竞争力与影响力,商品可分为名牌商品与普通商品 二、商品贸易的基本类型 (一)按商品的来源分,可分为农产品贸易与工业品贸易 (二)按商品的最终用途分,可分为生产资料贸易与生活资料贸易 第三节 生产要素贸易 一、资本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