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剩余价值理论 本章我们将要了解: ■什么是剩余价值(surplus)? ■剩余价值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体 系中的地位、作用如何? ■今天研究它有什么现实意义?
第三章 剩余价值理论 ◼ 什么是剩余价值(surplus)? ◼ 剩余价值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体 系中的地位、作用如何? ◼ 今天研究它有什么现实意义? 本章我们将要了解:
马克思以前的经济学家 只看到m的具体存在形式 重商主义 ■流通带来了利润 ■ 重农学派 ■威廉配第等人看到了地租。 ■ 古典经济学: 亚当·斯密对利润、」 地租和利息等范畴首次作了系统 研究。 ·李嘉图:进一步的探讨,但专注于利润、地租、利息 之间量的关系的探讨(注重分配问题)
马克思以前的经济学家 ——只看到m的具体存在形式 ◼ 重商主义 ◼ 流通带来了利润 ◼ 重农学派 ◼ 威廉·配第等人看到了地租。 ◼ 古典经济学: ◼ 亚当·斯密对利润、地租和利息等范畴首次作了系统 研究。 ◼ 李嘉图:进一步的探讨,但专注于利润、地租、利息 之间量的关系的探讨(注重分配问题)
共同缺陷: 马克思以前的“所有经济学家 都犯了一个错误:他们不是就 剩余价值的纯粹形式,不是就 剩余价值本身,而是就利润和 地租的特殊形式来考察剩余价 值
共同缺陷: ◼ 马克思以前的“所有经济学家 都犯了一个错误:他们不是就 剩余价值的纯粹形式,不是就 剩余价值本身,而是就利润和 地租的特殊形式来考察剩余价 值
一、剩余价值最初的现象形态 利润 1.利润是什么? 2.利润是如何形成的?
1.利润是什么? 一、剩余价值最初的现象形态 ——利润 2.利润是如何形成的?
1.利润是什么? ■从“以本求利”说起:K十P=W,K=C十V,即 生产成本,G一K=P。P就是K带来的剩余。 ■马克思“推翻了迄今存在的全部利润学说”:其实 P就是。当观念上,把剩余价值看成是全部预付 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是利润。所以,剩余价 值的转化形式就是利润。 ■那么利润(m)究竟从何而来呢?
1.利润是什么? ◼ 从“以本求利”说起: K+P=Ẁ,K=C+V,即 生产成本, G̀-K=P。∴P就是K带来的剩余。 ◼ 马克思“推翻了迄今存在的全部利润学说”:其实 P就是m 。当观念上,把剩余价值看成是全部预付 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是利润。所以,剩余价 值的转化形式就是利润。 ◼ 那么利润(m)究竟从何而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