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晤作者 米哈依尔·尤利耶维奇·莱蒙托夫(1814~1841) 俄国诗人。出身贵族。1828年入莫斯科贵族寄宿中 学,开始写诗。1835年发表长诗《哈吉阿勃列克》 和剧本《假面舞会》。1837年2月普希金遇难,莱 蒙托夫写了《诗人之死》一诗,愤怒指出杀害普希 金的凶手就是俄国上流社会。这首带有强烈政治色 彩的诗篇震撼了俄国文坛,奠定了诗人作为普希金 继承者的地位,然而却遭到沙皇反动当局的仇视, 1839年发表歌颂叛逆精神的长诗《童僧》。1840年 长篇小说《当代英雄》问世,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继奥涅金之后又 个“多余人”形象—毕巧林。1841年完成著名长诗《恶魔》。回 高加索后,一些仇恨诗人的彼得堡贵族唆使青年军官马尔蒂诺夫与 莱蒙托夫决斗,结果诗人饮弹身亡,年仅27岁。莱蒙托夫的艺术天 才没有得以充分发挥,正如高尔基所说:“莱蒙托夫是一曲未唱完 的歌”。尽管如此,他仍然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诗篇
会晤作者 米哈依尔·尤利耶维奇·莱蒙托夫(1814~1841) 俄国诗人。出身贵族。 1828年入莫斯科贵族寄宿中 学,开始写诗。1835年发表长诗《哈吉·阿勃列克》 和剧本《假面舞会》。1837年2月普希金遇难,莱 蒙托夫写了《诗人之死》一诗,愤怒指出杀害普希 金的凶手就是俄国上流社会。这首带有强烈政治色 彩的诗篇震撼了俄国文坛,奠定了诗人作为普希金 继承者的地位,然而却遭到沙皇反动当局的仇视, 1839年发表歌颂叛逆精神的长诗《童僧》。1840年 长篇小说《当代英雄》问世,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继奥涅金之后又一 个“多余人”形象——毕巧林。1841年完成著名长诗《恶魔》。回 高加索后,一些仇恨诗人的彼得堡贵族唆使青年军官马尔蒂诺夫与 莱蒙托夫决斗,结果诗人饮弹身亡,年仅27岁。莱蒙托夫的艺术天 才没有得以充分发挥,正如高尔基所说:“莱蒙托夫是一曲未唱完 的歌”。尽管如此,他仍然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诗篇
结构 第一节:强调诗人自己对祖国的 “爱情”是无法替代的,总领下文 第二节:铺叙俄罗斯河山风景 和俄罗斯人民的生活。 第三节:诗人怀着人所不知的快 乐详细描写农家生活的场景
结构 第一节:强调诗人自己对祖国的 “爱情”是无法替代的,总领下文。 第二节:铺叙俄罗斯河山风景 和俄罗斯人民的生活。 第三节:诗人怀着人所不知的快 乐详细描写农家生活的场景
特色 笔调平实,情感真实。诗人以平实的笔调描 写了俄罗斯原野的景色,还详细描述自己在 原野夜色中旅行的感受,以及和农民一起欢 乐的场景。诗人没有使用激烈昂扬的口气直 接抒发对祖国的爱,只让自己的情感在寻常 的生活里缓缓释放。在对原野景色和农家生 活的描述里,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俄 罗斯祖国深切的爱,这种爱是真实的,也是 最本色的
特色 笔调平实,情感真实。诗人以平实的笔调描 写了俄罗斯原野的景色,还详细描述自己在 原野夜色中旅行的感受,以及和农民一起欢 乐的场景。诗人没有使用激烈昂扬的口气直 接抒发对祖国的爱,只让自己的情感在寻常 的生活里缓缓释放。在对原野景色和农家生 活的描述里,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俄 罗斯祖国深切的爱,这种爱是真实的,也是 最本色的
句段品味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连我的理智也不能把它制胜。 品味:这一句统摄全诗,把对祖国的感情比 喻为“爱情”。这是个奇特想法。下面的诗 句围绕这种“爱情”展开。“奇异”就表现 为不同于统治阶级的传统说教;诗人的爱国 之情是经过自己的心灵对祖国的感受,又经 过自己的头脑对祖国的思考而形成的。这种 感情是任何力量都压制不了的,也不是任何 别的感情所能代替的
句段品味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连我的理智也不能把它制胜。 品味:这一句统摄全诗,把对祖国的感情比 喻为“爱情”。这是个奇特想法。下面的诗 句围绕这种 “爱情”展开。“奇异”就表现 为不同于统治阶级的传统说教;诗人的爱国 之情是经过自己的心灵对祖国的感受,又经 过自己的头脑对祖国的思考而形成的。这种 感情是任何力量都压制不了的,也不是任何 别的感情所能代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