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病因学说 橛述 原因 ◆学习导航 2求因 8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2六淫的性质、敦病特性 辨证求国后选而审因论治。 中心 辨证求因示意图 费 病 中医病因 民病因 ◆一六淫的概念 四第一节六淫 态淫,即风、寒、暑、湿、燥、 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淫,有太过和浸淫之意
1 第五章 病因学说 u学习导航 _(1)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_(2)六淫的性质、致病特性 ¿ 病因——引起疾病的原因。 ¿ 中医认识病因的方法 1.询问病因 2.辨证求因 根据疾病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分 析,来推求病因。 辨证求因后进而审因论治。 ¿ 中医病因学说的发展 《内经》、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宋.陈无择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学说”、朱丹溪、王清任等。 概 述 辨证求因示意图 病 因 邪 机 体 正 机 能 障 碍 临床 表现 推断病因 症状体征 辨证 导 致 产 生 为 依 据 中医病因 1.六淫 2.疠气 3.七情 4.饮食 5.劳逸 6.痰饮 7.瘀血 8.结石 9.外伤 10.寄生虫 11.药邪 12.先天因素 13.医过等 西医病因 1.生物病原:如细菌、病毒、真菌等。 2.物理因素:如噪音、高温、气压、放射线 等。 3.化学因素:如化学药品、污染、毒物等。 4.营养因素:如偏食、营养不良等。 5.精神因素:如情绪、心理等。 6.遗传因素:如遗传病等。 & 第一节 六淫 u一 六淫的概念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 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淫,有太过和浸淫之意
大气: 六淫致病从现代科学角度来看,除气 候因素外,还包括生物(细菌、病毒 等)、物理、化学等多种致病因素作 六淫 机体不能适应 凝 大气大 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病理反映。 (1外感性 ◆二大淫的共同致病特点 2季节性 5三 秋燥 长夏湿 2
2 六气: 自然界 气候变化 万物生长 基本条件 机体正 气不足 机体不能适应 六 淫 六淫: 气候变 化异常 六 气 六淫致病从现代科学角度来看,除气 候因素外,还包括生物(细菌、病毒 等)、物理、化学等多种致病因素作 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病理反映。 u二 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 1 外感性 1 外感性 口鼻 肌表 2季节性 2季节性 春风 长夏 湿 秋 燥 冬 寒
3区域性 (4兼挟性 单独侵袭机体,也可两种 以上同时侵犯机体。 (5转化性 ◆三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在一定条件下,其证候可 发生转化。 )风 邪 风为阳邪,轻扬 厂开泄,易袭阳位 风邪的基本概念 风性善行而数变 凡致病中具有善动不居、轻扬 开泄等特性的外邪,称为风邪。 厂风性主动 风为百病之长 3
3 3区域性 3区域性 4 兼挟性 4 兼挟性 单独侵袭机体,也可两种 以上同时侵犯机体。 感 冒 风 寒 风 热 暑 湿 痹 证 风 寒 湿 5 转化性 5 转化性 在一定条件下,其证候可 发生转化。 风 寒 肺 热 u三 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一) 风 邪 1 风邪的基本概念 凡致病中具有善动不居、轻扬 凡致病 开泄等特性的外邪,称为风邪。 风为阳邪,轻扬 开泄,易袭阳位 风性善行而数变 风为百病之长 风性主动 2 风邪 的性 质和 致病 特点
风性轻扬开泄 风性普行而数变 致病特点 致病特点 病位在病位在表 病位游走不定 症状变化多端 头痛、弄塞、咽痒 行之四陆关 ,游走不定 风性主动 风为百病之长 致病特点 致病特点 摇不 多兼他邪致病 四季皆可致病 风寒、风热、风湿、 角弓反引 风寨湿等兼夹证 风囊松件 (二)寒邪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1寒邪的基本橛念 自然界中具有寒冷、凝结、收 寒性凝滞 引等特性的外邪,称为塞邪 寒性收引
4 风性轻扬开泄 病位在上 主要病症 头痛、鼻塞、咽痒 主要病症 恶风、发热、汗出 病位在表 致病特点 风性善行而数变 病位游走不定 症状变化多端 风疹块之皮疹时 隐时现、此起彼伏 行痹之四肢关节 疼痛,游走不定 致病特点 风性主动 致病特点 动摇不定 症状 四肢抽搐 牙关紧闭 角弓反张 风为百病之长 四季皆可致病 致病特点 多兼他邪致病 风寒、风热、风湿、 风寒湿等兼夹证 风邪袭机体 致病最多 (二) 寒 邪 自然界中具有寒冷、凝结、收 引等特性的外邪,称为寒邪。 1 寒邪的基本概念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寒性凝滞 寒性收引 2 寒邪 的性 质和 致病 特点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寒性凝滞 病特 .真病特后 证、伤阳证 士要病症 伤速:头身疼清 伤来:恶来、无开 精蜂 性收 ()暑邪 1基本极念 致病特点 凡夏至以后,立秋之前,致病具有炎 热、升散、兼湿特性的,称为暑邪。 碳理汗孔收缩 筋脉牵引拘急 、无开、发 四肢物急,思伸不用 暑性炎热 2 暑性炎热 致病特点 暑性升散 L 暑易挟湿 大热、大汗 大渴、脉洪大
5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致病特点 寒证、伤阳证 主要病症 伤寒:恶寒、无汗 中寒:脘腹冷痛、呕吐腹泻 伴有形寒怕冷,四肢不温 寒性凝滞 致病特点 气血运行迟滞甚则 凝结不通产生疼痛 主要病症 伤寒:头身疼痛 中寒:脘腹冷痛 寒痹:关节冷痛 寒性收引 致病特点 腠理汗孔收缩 筋脉牵引拘急 恶寒、无汗、发热 四肢拘急,屈伸不利 (三) 暑 邪 凡夏至以后,立秋之前,致病具有炎 热、升散、兼湿特性的,称为暑邪。 1 基本概念 暑性炎热 暑性升散 暑易挟湿 2 暑邪 的性 质和 致病 特点 暑性炎热 致病特点 阳热 症状 大热、大汗、 大渴、脉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