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与环境》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 课程代码:TELE1206 英文名称:Engineering Management and the Environment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 学分/学时:254 开课学期:第5学期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枝术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计算机等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 后续课程:毕业设计等 开课单位:电子信息学院 课程负责人:黄鹤 大纲执笔人:芮贤义 大纲审核人:黄鹤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课程性质:《工程管理与环境》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技术等电子信息类专 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教学目标:本课程主要以工程项目为主体,分别讲授工程伦理、工程管理与工程环境。通过 工程伦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现状的学习,在工程设计中把握技术进步、商业利益和道德价 值尺度,妥善考虑工程、 生态和经济的关系。通过对工程管理和经济决策的基本概念、基本 原理和方法的学习,培养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的项目管理能力和经济意识,增强经济观念, 能运用工程项目管理和经济决策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市场为前提,经济为目标,技术 为手段,对技术方案进行比较、评价和选优。以人类面临不断恶化的各类环境问题为背景, 以工程与环境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强调了工程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工程设计 与环境持续发展的总体认识。 本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如下: 1、在工程实践中,能分析评价实施方案及相关管理政策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环 境及文化的影响,充分调动爱国情怀,认识到应承担的伦理责任:【63】 2、 且各对申子信息类产业特征的认知能力.理解工程与环境的关系,强调工程在解决环 境问题中的重要作用,能够在产品设计与开发时具有较高的环境保护意识:【71】 3 能在工程实践中,尊重他人,遵守规章制度和相关伦理法规, 具有人文知识、思辨能 力和正确的科学处事精神:【81】 4、掌握工程项目管理基本内容并培养经济意识:【11-1】 5、培养学生工程项目管理能力,能够对具体项目进行分析和经济决策评价,能够设计项 目计划:【11-2】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指标点 株程目标 6-3理解电子信息领域新产品、新技术的 6、工程与社会开发和应用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 教学目标1
《工程管理与环境》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 课程代码:TELE1206 英文名称:Engineering Management and the Environment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 学分/学时:2/54 开课学期:第 5 学期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技术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计算机等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 后续课程:毕业设计等 开课单位:电子信息学院 课程负责人:黄鹤 大纲执笔人:芮贤义 大纲审核人:黄鹤 一、 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课程性质:《工程管理与环境》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技术等电子信息类专 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教学目标:本课程主要以工程项目为主体,分别讲授工程伦理、工程管理与工程环境。通过 工程伦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现状的学习,在工程设计中把握技术进步、商业利益和道德价 值尺度,妥善考虑工程、生态和经济的关系。通过对工程管理和经济决策的基本概念、基本 原理和方法的学习,培养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的项目管理能力和经济意识,增强经济观念, 能运用工程项目管理和经济决策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市场为前提,经济为目标,技术 为手段,对技术方案进行比较、评价和选优。以人类面临不断恶化的各类环境问题为背景, 以工程与环境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强调了工程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工程设计 与环境持续发展的总体认识。 本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如下: 1、 在工程实践中,能分析评价实施方案及相关管理政策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环 境及文化的影响,充分调动爱国情怀,认识到应承担的伦理责任;【6-3】 2、 具备对电子信息类产业特征的认知能力,理解工程与环境的关系,强调工程在解决环 境问题中的重要作用,能够在产品设计与开发时具有较高的环境保护意识;【7-1】 3、 能在工程实践中,尊重他人,遵守规章制度和相关伦理法规,具有人文知识、思辨能 力和正确的科学处事精神;【8-1】 4、 掌握工程项目管理基本内容并培养经济意识;【11-1】 5、 培养学生工程项目管理能力,能够对具体项目进行分析和经济决策评价,能够设计项 目计划;【11-2】 二、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6、工程与社会 6-3 理解电子信息领域新产品、新技术的 开发和应用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 教学目标 1
及文化的费在影响及应承相的责任 7 环境和可持 7- 知晓和理解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 发展的内涵和意义。 教学目标2 续发展 8-1尊重生命,关爱他人,主张正义、诚 8、职业规范 信守则,具有人文知识、思辨能力、和处 教学目标3 事能力科学精神。 11-1理解工程实践活动中涉及的经济与 管理因素。 教学目标4 11、项目管理112掌握工程实践活动中基本的项目管 理和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 教学目标5 中应用。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重点内容:★;难点内容:△) 1绪论(6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2,3,4,5) 】1程和工程而的今类 1.2工程中的工程项目管理 1.3工程伦理学 1.4工程实践中的环境问题 1.5工程中的相关标准、伦理准则、管理规范和工程师职业准则 ◇目标及要求: 1)据工程伦理、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环境的含义: 2)研究工程伦理学、工程项目管理及环境相关的意义及方法: 3)了解工程和工程师概念,树立正确的工程价值观和伦理观: 令作业内容: 强化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为课程后续学习莫定基础。 令讨论内容: 引入教材及已被证实的媒体资料,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 2工程的项目管理方法(8学时)(支排课程目标4,5) 21想术 2.2工程技术和项目管理的关系 2.3项目管理方法 2.4工程中的利益相关者和社会责任 ◆目标及要求: 1)了解项目的特点、分类和项目管理的特点、知识体系: 2)掌握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与风险管理的方法:★ 3)掌握利益相关者理论,理清项日管理与经济决策的关联:△ 作业内容: 引入具体项目,强化项目计划的编制方法。 令讨论内容: 针对具体项目,进行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与风险管理的讨论。 自学拓展: 查阅资料, 了解利用Microsoft公司的Project软件编制项目计划的方法
及文化的潜在影响及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 续发展 7-1 知晓和理解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 发展的内涵和意义。 教学目标 2 8、职业规范 8-1 尊重生命,关爱他人,主张正义、诚 信守则,具有人文知识、思辨能力、和处 事能力科学精神。 教学目标 3 11、项目管理 11-1 理解工程实践活动中涉及的经济与 管理因素。 教学目标 4 11-2 掌握工程实践活动中基本的项目管 理和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 中应用。 教学目标 5 三、 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重点内容:;难点内容:) 1 绪论(6 学时)(支撑课程目标 1,2,3,4,5) 1.1 工程和工程师的概念类 1.2 工程中的工程项目管理 1.3 工程伦理学 1.4 工程实践中的环境问题 1.5 工程中的相关标准、伦理准则、管理规范和工程师职业准则 目标及要求: 1) 掌握工程伦理、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环境的含义; 2) 研究工程伦理学、工程项目管理及环境相关的意义及方法; 3) 了解工程和工程师概念,树立正确的工程价值观和伦理观。 作业内容: 强化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为课程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讨论内容: 引入教材及已被证实的媒体资料,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 2 工程的项目管理方法(8 学时)(支撑课程目标 4,5) 2.1 概述 2.2 工程技术和项目管理的关系 2.3 项目管理方法 2.4 工程中的利益相关者和社会责任 目标及要求: 1) 了解项目的特点、分类和项目管理的特点、知识体系; 2) 掌握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与风险管理的方法; 3) 掌握利益相关者理论,理清项目管理与经济决策的关联; 作业内容: 引入具体项目,强化项目计划的编制方法。 讨论内容: 针对具体项目,进行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与风险管理的讨论。 自学拓展: 查阅资料,了解利用 Microsoft 公司的 Project 软件编制项目计划的方法
3项目的实施与收尾(4学时)(支排课程目标4,5) 3.1概 3.2人员管理 3.3项目实施控制 34师目哈收文档 令目标及要求: ) 项目人员管理的基础知识,掌握项目经理必各的素质 了解项目实施的阶段划分,以及各阶段具体要求。 3)了解项目验收报告撰写规范: 令作业内容: 强化项日决策方法学习,并就具体项目设计分析得到性研究报告。 讨论内容 引入项目实施案例,讨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该做好哪些控制管理 令自学拓展: 查阅文献,了解后评价的后评价工作。 4工程活动中的伦理(7学时)(支排课程目标1,3) 4.1做述 42伦理观今 4.3责任共同体 4.4工程伦理规范 目标及要求 2)了解工程活动中不同伦理主体和立场: 3)了解应对具体伦理问题的基本原则。 令作业内容: 程项目为主体,分析项目中不同伦理丰 讨论内容 讨论不同工程活动中处理伦理问题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思路。 夕自学拓展: 查阅文献,了解引发工程伦理问题的诱导因素。 5电子信息中的伦理向题(8学时)(支排课程目标1,3) 51概述 5.2电子信息伦理内涵 5.3数据隐私与数据权力 54伦理问题与公共安 女目标及要求: 1)掌掘电子信总工程中伦理问题: 2)了解不同场景下数据隐私保护的基本原则: 3)了解维护公共安全需要考虑的基本要素。 作业内容 选择电子信息领域中的伦理问题,分析具体项目并撰写研究报告。 令讨论内容:
3 项目的实施与收尾(4 学时)(支撑课程目标 4,5) 3.1 概述 3.2 人员管理 3.3 项目实施控制 3.4 项目验收文档 目标及要求: 1) 掌握项目人员管理的基础知识,掌握项目经理必备的素质; 2) 了解项目实施的阶段划分,以及各阶段具体要求。 3) 了解项目验收报告撰写规范; 作业内容: 强化项目决策方法学习,并就具体项目设计分析得到性研究报告。 讨论内容: 引入项目实施案例,讨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该做好哪些控制管理。 自学拓展: 查阅文献,了解后评价的后评价工作。 4 工程活动中的伦理(7 学时)(支撑课程目标 1,3) 4.1 概述 4.2 伦理观念 4.3 责任共同体 4.4 工程伦理规范 目标及要求: 1) 掌握基本伦理观念与伦理架构; 2) 了解工程活动中不同伦理主体和立场; 3) 了解应对具体伦理问题的基本原则。 作业内容: 以具体工程项目为主体,分析项目中不同伦理主体的特点。 讨论内容: 讨论不同工程活动中处理伦理问题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思路。 自学拓展: 查阅文献,了解引发工程伦理问题的诱导因素。 5 电子信息中的伦理问题(8 学时)(支撑课程目标 1,3) 5.1 概述 5.2 电子信息伦理内涵 5.3 数据隐私与数据权力 5.4 伦理问题与公共安全 目标及要求: 1) 掌握电子信息工程中伦理问题; 2) 了解不同场景下数据隐私保护的基本原则; 3) 了解维护公共安全需要考虑的基本要素。 作业内容: 选择电子信息领域中的伦理问题,分析具体项目并撰写研究报告。 讨论内容:
讨论电子信息领域内不同伦理问题间的连通性。 ◇自学拓展: 查阅文献,”了解引发电子信息中伦理问题的主要因素和环境条件。 6环境与工程综述(6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2) 61概 6.2环境定义及环境问题★ 6.3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6.4大气排放: 6.5水污染: 6.6固体和危险废物污染: 6.7自然环境消耗: 6.8生态环境 6.9电磁环境: ◆目标及要求: 1)了解目前面临的各类环境问题,了解各类环境问题的成因和特点 2)了解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因素: 3)掌握环境问题的分类, 了解电子信息类专业环境问题的特征,熟知解决环境问 题的相关技术手段。 令作业内容: 强化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讨论内容: 引入环境问题概述,讨论各类环境问题的原因与解决方法,突出工程与环境问题的 自学拓展: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各类环境问题的特点,并结合自身专业特征分析实际工程问题 中所需考虑的环境问题。 7 汽车与环境(3学时)(支撑课程目标2) 7.1汽车排放污染物及危害: 7.2汽车节能和环保技术:★ 7.3新能源汽车:△ 7.4汽车未来发展趋势 目标及要求: 1)了解汽车对环境的影响: 2)了解现在汽车采用的节能和环保技术: 3)掌握新能源汽车运用的技术以及对环境保护带来的好处: ◆作业内容: 汽车工业中环保技术的应用。 讨论内容 比较各种清洁燃料汽车的优缺点,哪种清洁燃料电池汽车史容易推广使用? 自学拓展: 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汽车设计中环保技术的应用,并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对这些 技术提出改进设想
讨论电子信息领域内不同伦理问题间的连通性。 自学拓展: 查阅文献,了解引发电子信息中伦理问题的主要因素和环境条件。 6 环境与工程综述(6 学时)(支撑课程目标 1,2) 6.1 概述 6.2 环境定义及环境问题; 6.3 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6.4 大气排放; 6.5 水污染; 6.6 固体和危险废物污染; 6.7 自然环境消耗; 6.8 生态环境; 6.9 电磁环境; 目标及要求: 1) 了解目前面临的各类环境问题,了解各类环境问题的成因和特点; 2) 了解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因素; 3) 掌握环境问题的分类,了解电子信息类专业环境问题的特征,熟知解决环境问 题的相关技术手段。 作业内容: 强化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讨论内容: 引入环境问题概述,讨论各类环境问题的原因与解决方法,突出工程与环境问题的 关联。 自学拓展: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各类环境问题的特点,并结合自身专业特征分析实际工程问题 中所需考虑的环境问题。 7 汽车与环境(3 学时)(支撑课程目标 2) 7.1 汽车排放污染物及危害; 7.2 汽车节能和环保技术; 7.3 新能源汽车; 7.4 汽车未来发展趋势 目标及要求: 1) 了解汽车对环境的影响; 2) 了解现在汽车采用的节能和环保技术; 3) 掌握新能源汽车运用的技术以及对环境保护带来的好处; 作业内容: 汽车工业中环保技术的应用。 讨论内容: 比较各种清洁燃料汽车的优缺点,哪种清洁燃料电池汽车更容易推广使用? 自学拓展: 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汽车设计中环保技术的应用,并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对这些 技术提出改进设想
8电子产品与绿色环保(6学时)(支撑课程目标2) 8.2电子产品的环境污染* 8.3重金属污染指标 8.4RoH5指令★ 8.5电子产品的二次回收 86绿伍产品设计 目标及婴求 1)了解电子产品的环境污染特别是重金属污染的严峻性: 2)掌握RoH5指令的含义,RoHS认证标准,具备电子产品的绿色环保意识,讨论 如何有效实施电子产品的绿色环保,包括电子产品的回收问题。 3)堂挥讲行绿色产品设计的理念和方法: 令作业内容: 理解电子) 品与绿色环保的概念,认识电子产品的环境污染,掌握如何设计绿色环 保的电子产品。 令讨论内容: 引入重金属污染问题,讨论电子产品的环境污染与绿色环保实施。 人 解电子产品的重金属污染问题,了解RoS指令。 9课程报告与讨论,6学时 四、教学方法 1、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进行教学,讲解工程伦理、工程管理与工程环境 的相关知识, 使学生加深对工程管理和环境的理解和掌握: 2、重点运用翻转课堂式教学,引入项目案列开展案例教学,理论联系实际:调整和充实教 学内容,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3、通过讨论课的形式,使学生加深对工程管理与环境的理解和认识 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考核方式:课程报告 成绩评定方式:平时成绩占10%,课程报告1占30%(支撑教学目标4、5),课程报告2占 30%(支撑教学目标1、2),课程报告3占30%(支撑教学目标1、3) 课程目标达成情况及考试成绩评定占比(%) 课程教学目毕业要求 考试和评价方式成绩占比(%) 成绩比例 标 指标点 平时成结 课程报告1课程报告2课程报告3 (%) 教学目标1 6.3 10 10 22 教学目标2 2 20 22 教学目标3 8-1 20 22 教学目标411-1 15 17 教学目标5D 11-2 15 17
8 电子产品与绿色环保(6 学时)(支撑课程目标 2) 8.1 概述 8.2 电子产品的环境污染 8.3 重金属污染指标 8.4 RoHS 指令 8.5 电子产品的二次回收 8.6 绿色产品设计 目标及要求: 1) 了解电子产品的环境污染特别是重金属污染的严峻性; 2) 掌握 RoHS 指令的含义,RoHS 认证标准,具备电子产品的绿色环保意识,讨论 如何有效实施电子产品的绿色环保,包括电子产品的回收问题。 3) 掌握进行绿色产品设计的理念和方法; 作业内容: 理解电子产品与绿色环保的概念,认识电子产品的环境污染,掌握如何设计绿色环 保的电子产品。 讨论内容: 引入重金属污染问题,讨论电子产品的环境污染与绿色环保实施。 自学拓展: 查阅文献,了解电子产品的重金属污染问题,了解 RoHS 指令。 9 课程报告与讨论,6 学时 四、 教学方法 1、 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进行教学,讲解工程伦理、工程管理与工程环境 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加深对工程管理和环境的理解和掌握; 2、 重点运用翻转课堂式教学,引入项目案列开展案例教学,理论联系实际;调整和充实教 学内容,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3、 通过讨论课的形式,使学生加深对工程管理与环境的理解和认识。 五、 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考核方式:课程报告 成绩评定方式:平时成绩占 10%,课程报告 1 占 30%(支撑教学目标 4、5),课程报告 2 占 30%(支撑教学目标 1、2),课程报告 3 占 30%(支撑教学目标 1、3) 课程目标达成情况及考试成绩评定占比(%) 课程教学目 标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考试和评价方式成绩占比(%) 成绩比例 平时成绩 课程报告 1 课程报告 2 课程报告 3 (%) 教学目标 1 6-3 2 10 10 22 教学目标 2 7-1 2 20 22 教学目标 3 8-1 2 20 22 教学目标 4 11-1 2 15 17 教学目标 5 11-2 2 15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