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发现的中国原始彩陶画,其题材有人物、动物、鸟类、各式图案等。 大多能抓住形象特征,线条流畅,富有节奏感,色彩单纯明快。最早的陶器只满 足于实用,素面无纹饰,焙烧火候低,均呈橙红色,器型种类也比较少。随着技 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不断改善,审美意识的进步,制造陶器不再满足实用, 审美的要求不断得到强化,彩陶逐渐成为主流。在彩陶上用线条和色彩描写人们 感兴趣的事物、奔腾的流水、神秘的天体、奇异的鸟类、活泼的动物,以及不可 解秘的人类自身等。 在已经发现的原始彩陶中,绘有抽象几何图案的占多数,有的以水波纹为主 体,间有圆点、菱形、网格等组成综合性图案。有的在器件的主要部位以水波纹 组成不同的装饰带,流动如生,颇耐人寻味。如1975年在甘肃永靖县三坪村出 土的一件马家窑类型的连环纹彩陶瓮,高50厘米,口径18.4厘米。画家以三 组水波纹分别施于颈部、肩部、腹部,线条起伏最大的一组放在器物最显眼的肩 部,图案有如黄河逆流,富有奔腾咆哮之势;变化稍缓的一组放在颈部,既与主 要部位相区别,又相呼应;最平缓的一组放在腹部,好像黄河从高山峡谷汇入平 原;整个图案组合节奏感非常强,而腹部下半段素面无饰,好像后世水墨画留下 的空白,反衬出图案纹饰的华丽。可以看出,5干年前的原始人类,对于图案节 奏及人们审美心理的把握,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目前已发现的中国原始彩陶画,其题材有人物、动物、鸟类、各式图案等。 大多能抓住形象特征,线条流畅,富有节奏感,色彩单纯明快。最早的陶器只满 足于实用,素面无纹饰,焙烧火候低,均呈橙红色,器型种类也比较少。随着技 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不断改善,审美意识的进步,制造陶器不再满足实用, 审美的要求不断得到强化,彩陶逐渐成为主流。在彩陶上用线条和色彩描写人们 感兴趣的事物、奔腾的流水、神秘的天体、奇异的鸟类、活泼的动物,以及不可 解秘的人类自身等。 在已经发现的原始彩陶中,绘有抽象几何图案的占多数,有的以水波纹为主 体,间有圆点、菱形、网格等组成综合性图案。有的在器件的主要部位以水波纹 组成不同的装饰带,流动如生,颇耐人寻味。如 1975 年在甘肃永靖县三坪村出 土的一件马家窑类型的连环纹彩陶瓮,高 50 厘米,口径 18.4 厘米。画家以三 组水波纹分别施于颈部、肩部、腹部,线条起伏最大的一组放在器物最显眼的肩 部,图案有如黄河逆流,富有奔腾咆哮之势;变化稍缓的一组放在颈部,既与主 要部位相区别,又相呼应;最平缓的一组放在腹部,好像黄河从高山峡谷汇入平 原;整个图案组合节奏感非常强,而腹部下半段素面无饰,好像后世水墨画留下 的空白,反衬出图案纹饰的华丽。可以看出,5 千年前的原始人类,对于图案节 奏及人们审美心理的把握,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彩陶旋涡纹瓮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高50,口径18.4厘米甘肃省 永靖县出土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彩陶旋纹钵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高10.4,口径29厘米1975年甘 肃省临夏县水地陈家出土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馆藏 以动物为纹饰的彩陶,多能抓住动物的主要特征,加以夸张变形,突出其神 异部分,为表现特殊的主题服务。因为原始人类通过画笔描写动物,都不是为表 现动物本身,而是表现它们的超自然的力量。如1978年在河南临汝县闫村发现 一件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缸,高47厘米,绘有一幅鹳鱼石斧图。展开画面 高37厘米,宽44厘米,占器体面积的二分之一。画面由棕白二色极简括有力
彩陶旋涡纹瓮 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 高 50,口径 18.4 厘米甘肃省 永靖县出土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彩陶旋纹钵 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 高 10.4,口径 29 厘米 1975 年甘 肃省临夏县水地陈家出土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馆藏 以动物为纹饰的彩陶,多能抓住动物的主要特征,加以夸张变形,突出其神 异部分,为表现特殊的主题服务。因为原始人类通过画笔描写动物,都不是为表 现动物本身,而是表现它们的超自然的力量。如 1978 年在河南临汝县闫村发现 一件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缸,高 47 厘米,绘有一幅鹳鱼石斧图。展开画面 高 37 厘米,宽 44 厘米,占器体面积的二分之一。画面由棕白二色极简括有力
的画出一柄用绳索捆扎在木杆上的石斧,一只白鹳面向石斧,叼鱼而立,鹳因叼 着硕大的链鱼又要保持身体平衡,因此头颈向后缩,两腿也向后倾斜,脚爪使劲 抓地,瞪大的双眼似乎带点惊喜的神色。形象既真实又古朴,不是写实,而是经 过高度概括。作者运用点线面相结合,再配以单纯的色彩对比,明快而洗练地勾 画出一个颇富意境的画面。据有人研究,这件陶缸是用来装殓某个部落酋长的, 缸体上所绘鹳鱼石斧图,含有部落联盟的图腾意味,它记录了白鹳氏族战胜链鱼 氏族的历史事件。当然我们不必人人都接受这种判断,但它至少给我们一个启示, 画面肯定富有特殊含义,绝非单纯为了描写事物本身。 鹳鱼石斧彩陶缸仰韶文化晚期高47.0厘米口径32.7厘米底径19.5 厘米1978年河南省临汝县阎村出土河南省博物馆藏 以人物为描写对象的原始彩陶,在黄河流域的原始文化遗址中己发现数件。 有的描写个体,有的表现群体,还有的表现人与动物混杂。如在西安半坡村出土 了一件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人面鱼纹彩陶盆,上面画了一组由五条鱼和一个光头 人面合成的画面,今天难以说明它的具体含义,我们无法知道6干多年前半坡人 何以会对鱼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不过,人们透过这些神秘的形象,可以看到当
的画出一柄用绳索捆扎在木杆上的石斧,一只白鹳面向石斧,叼鱼而立,鹳因叼 着硕大的鲢鱼又要保持身体平衡,因此头颈向后缩,两腿也向后倾斜,脚爪使劲 抓地,瞪大的双眼似乎带点惊喜的神色。形象既真实又古朴,不是写实,而是经 过高度概括。作者运用点线面相结合,再配以单纯的色彩对比,明快而洗练地勾 画出一个颇富意境的画面。据有人研究,这件陶缸是用来装殓某个部落酋长的, 缸体上所绘鹳鱼石斧图,含有部落联盟的图腾意味,它记录了白鹳氏族战胜鲢鱼 氏族的历史事件。当然我们不必人人都接受这种判断,但它至少给我们一个启示, 画面肯定富有特殊含义,绝非单纯为了描写事物本身。 鹳鱼石斧彩陶缸 仰韶文化晚期 高 47.0 厘米;口径 32.7 厘米;底径 19.5 厘米 1978 年河南省临汝县阎村出土 河南省博物馆藏 以人物为描写对象的原始彩陶,在黄河流域的原始文化遗址中己发现数件。 有的描写个体,有的表现群体,还有的表现人与动物混杂。如在西安半坡村出土 了一件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人面鱼纹彩陶盆,上面画了一组由五条鱼和一个光头 人面合成的画面,今天难以说明它的具体含义,我们无法知道 6 千多年前半坡人 何以会对鱼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不过,人们透过这些神秘的形象,可以看到当
时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和艺术表现能力。被图案化了的鱼形,基本神态犹存,线条 劲挺有力,人物神态安详。经过神圣装饰的彩陶盆,肯定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日用 品,可能是用于祭祀的礼器,或是用于部落酋长死后的殉葬品,富有特殊的含义。 类似的同属半坡类型的彩陶,还有人面鹿纹盆、鱼蛙纹盆、鱼纹盆等。我们对这 些纹饰的具体含义,仍觉茫然,多数只能付诸猜测。 彩陶人面鱼纹盆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高16.5,口径39.5厘米中国历史博 物馆藏 集中描写人物活动的原始彩陶,目前已在青海发现三件,即一件双人抬物纹 彩陶盆,两件舞蹈纹彩陶盆,其中一件舞蹈纹彩陶盆内壁描绘三组、每组五人的 舞蹈场面,另一件描绘两组、每组十二人的舞蹈场面。两件舞蹈纹盆反映的是5 千年前,生活在黄河上游的原始先民的生活片断。人们穿着节日盛装,有的头上 还有发辫、下裳还有尾饰,手拉手,扭动下肢,步履轻盈,载歌载舞。人物脚下 有水波纹,每组人物之间也以水波纹隔开,盆沿与盆外壁也以水波纹为饰。这似 乎告诉我们,舞蹈与水波即黄河有某种联系,或许表现的就是生活在黄河上游的 原始先民们正在举行祭祀黄河的宗教仪式;或是取得丰收之后,在向黄河报喜。 迄今发现的甘肃、青海地区的原始彩陶,其纹饰几乎都是水波纹的变形,说明既 为人们造福又给人们带来灾害的黄河,给世代生活在其两岸的人民以巨大的永久
时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和艺术表现能力。被图案化了的鱼形,基本神态犹存,线条 劲挺有力,人物神态安详。经过神圣装饰的彩陶盆,肯定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日用 品,可能是用于祭祀的礼器,或是用于部落酋长死后的殉葬品,富有特殊的含义。 类似的同属半坡类型的彩陶,还有人面鹿纹盆、鱼蛙纹盆、鱼纹盆等。我们对这 些纹饰的具体含义,仍觉茫然,多数只能付诸猜测。 彩陶人面鱼纹盆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高 16.5,口径 39.5 厘米 中国历史博 物馆藏 集中描写人物活动的原始彩陶,目前已在青海发现三件,即一件双人抬物纹 彩陶盆,两件舞蹈纹彩陶盆,其中一件舞蹈纹彩陶盆内壁描绘三组、每组五人的 舞蹈场面,另一件描绘两组、每组十二人的舞蹈场面。两件舞蹈纹盆反映的是 5 千年前,生活在黄河上游的原始先民的生活片断。人们穿着节日盛装,有的头上 还有发辫、下裳还有尾饰,手拉手,扭动下肢,步履轻盈,载歌载舞。人物脚下 有水波纹,每组人物之间也以水波纹隔开,盆沿与盆外壁也以水波纹为饰。这似 乎告诉我们,舞蹈与水波即黄河有某种联系,或许表现的就是生活在黄河上游的 原始先民们正在举行祭祀黄河的宗教仪式;或是取得丰收之后,在向黄河报喜。 迄今发现的甘肃、青海地区的原始彩陶,其纹饰几乎都是水波纹的变形,说明既 为人们造福又给人们带来灾害的黄河,给世代生活在其两岸的人民以巨大的永久
性的冲击,也给艺术家以无穷的灵感和创作冲动。黄河既养育了无数儿女,也陶 冶了人民的心灵,为艺术家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 彩陶舞蹈纹盆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高14,口径29厘米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 寨出土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三、原始雕刻 中国原始雕刻比原始绘画丰富,在材质运用上,有石、骨、玉、牙、木、陶: 题材方面有人物、动物、鸟类等。原始雕刻出现的形式不外三种:一种是仿动物 形的器皿,既有实用性,又有艺术性,如所谓鸟兽形器;一种是器物的盖、钮、 把手等部件做成某种形象;一种是独立性雕刻品。三种艺术形式以陶制品居多。 陶雕刻表现手法就有线刻、浮雕、透雕、捏塑、贴塑 堆塑、锥刺、镶嵌等,题材仅动物一项就有猪、狗、羊、鸡、 鸭、鹰、燕、龟、鳖、蛇、蛙、蜥蜴等。表现人物的既有头 像,又有全身像。泥塑人面像已在多处原始文化遗址中发现 其中最大的也是最精彩的是1985年辽宁省建平县牛河梁女神庙出土的红山文化
性的冲击,也给艺术家以无穷的灵感和创作冲动。黄河既养育了无数儿女,也陶 冶了人民的心灵,为艺术家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 彩陶舞蹈纹盆 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 高 14,口径 29 厘米 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 寨出土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三、原始雕刻 中国原始雕刻比原始绘画丰富,在材质运用上,有石、骨、玉、牙、木、陶; 题材方面有人物、动物、鸟类等。原始雕刻出现的形式不外三种:一种是仿动物 形的器皿,既有实用性,又有艺术性,如所谓鸟兽形器;一种是器物的盖、钮、 把手等部件做成某种形象;一种是独立性雕刻品。三种艺术形式以陶制品居多。 陶雕刻表现手法就有线刻、浮雕、透雕、捏塑、贴塑、 堆塑、锥刺、镶嵌等,题材仅动物一项就有猪、狗、羊、鸡、 鸭、鹰、燕、龟、鳖、蛇、蛙、蜥蜴等。表现人物的既有头 像,又有全身像。泥塑人面像已在多处原始文化遗址中发现, 其中最大的也是最精彩的是1985年辽宁省建平县牛河梁女神庙出土的红山文化